「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兩部秘籍貫穿了「射鵰」三部曲三大作品,導致三個武學時代的崛起,《九陰真經》貫穿《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兩部小說,江湖高手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老頑童、郭靖、楊過等人,都是因為這部秘籍而實力大進。
《九陽真經》則貫穿《倚天屠龍記》這部全書,少林、武當、峨眉三派因這部秘籍成武林泰山北鬥,無色大師、張三丰、郭襄、張無忌都因此武功大進,開創了一番偉業。四人中以張無忌學的最全,張三丰、郭襄、無色大師只學了一小部分,眾所周知,當年張三丰曾閉關研究《九陽真經》,打算悟出其他經文,可惜他缺少少林內功心法(因《九陽真經》很大一部分內容源於少林內功),因而無法完成。
不過張無忌已經學全了這套絕技,按理說張三丰會向他索取、請教呀?為何偏偏沒有?或許正是因為《九陽真經》被高估了,而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太強。
一、能夠「起死回生」的純陽無極功
小說前期,張三丰已經修煉這套內功八十餘年:張三丰並未婚娶,雖到百歲,仍是童男之體,八十餘載的修為,那「純陽無極功」自已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此時正是張三丰百歲大壽,據小說記載,張三丰大概17歲離開少林,可見張三丰在上武當後便開始修煉「純陽無極功」了,也就是說,這套內功是他的「本命內功」,因此張三丰後來所使用的內力都可看作是這套內功產生的內力。
而這套功法的療傷能力極強,幾乎可以當得起「起死回生」四個字:
以張三丰此時的內功修為,只要不是立時斃命氣絕之人,不論受了多重損傷,他內力一到,定當好轉。
這裡的內力,自然是他「本命內功」(即純陽無極功)所生出的純陽內力了。此外他在營救俞岱巖時,金老先生也對他的內功心法給予極高的評價:
張三丰雙手食指和拇指虛拿,成「鶴嘴勁」勢,以食指指尖點在俞岱巖耳尖上三分處的龍躍竅,運起內力,微微擺動。以他此時功力,這「鶴嘴勁點龍躍竅」使將出來,便是新斷氣之人也能還魂片刻。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這套「純陽無極功」心法堪比修真神功。
二、內功屬性在九陽神功之上
金庸筆下內功屬性分為陰、陽兩種,有純陰內功,如黃裳所著《九陰真經》;也有純陽內功,如少林《易筋經》,但純陰、純陽內功其實都不如陰陽互濟的內功,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筆者就不解釋了。可惜武林中陰陽互濟的內功卻甚少,大家熟知的只有兩門,一是九陽神功,一是純陽無極功。
各位朋友可不要被「純陽」二字給誤導了,其實陰陽本可互相轉換,所謂老陰生少陽,老陽生少陰是也,因而張三丰這套內功雖名「純陽」,但練至精深處,便可由陽生陰,而金庸先生也借謝遜之口,道出張三丰、張無忌內功的差距:
謝遜神情之間,甚是失望,說道:「少林、武當、峨嵋三派武功,均和《九陽真經》有關,和無忌所學一般,雖重陰陽調和,還是偏於陽剛一路。倘若張三丰真人在此,以他陽剛陰柔無所不包的博大武學而與無忌聯手,那麼陰陽配合,當可擊敗波斯三使……
的確,九陽神功講究陰陽互濟,不過還是偏於陽剛一路,這一點其實可以通過張無忌多次出手表現中看出,而反觀張三丰,他就比張無忌厲害多了,他已經真正達到了陰陽互濟的地步,張無忌本命內功是九陽神功,張三丰本命內功則是純陽無極功(因他20歲前便開始修煉了,且修煉了八十多年),因此這也可以看作是九陽神功、純陽無極功之間的比較。
結果很明顯,論陰陽互濟之功,九陽不如純陽。
三、威力天下第一
首先來看看書中一段原文:
於是將九陽神功的練法和口訣傳了無忌,這一門功夫變化繁複,一言難盡……這氤氳紫氣練到相當火候,便能化除丹田中的寒毒。各派內功的道理無多分別,練法卻截然不同。張三丰所授的心法,以威力而論,可算得上當世第一。
很多因此便認為這是九陽神功,而非純陽無極功,其實不然!眾所周知,張三丰只得九陽神功十之五六,而完整版九陽神功的威力定然勝過張三丰殘缺版九陽神功的威力,少林、峨眉也得到過九陽神功,為何偏偏金庸就只尊張三丰的九陽神功威力天下第一呢?可見這套武功其實並非九陽神功,而是純陽無極功!
書中一段話已經給出結論:
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衝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相生相剋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前文提到,張三丰修煉這套神功八十多年,他17歲離開少林,所以這套武功是他上武當之後第一時間創造並修煉的武學,也正是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衝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相生相剋的內功相發明」的絕頂神功。
從以上三點不難看出,純陽無極功如此了得,張三丰又何必去學九陽神功?這套武功其實被讀者朋友眼中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