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八大樣板戲紅極一時。
許多戲迷知道洪雪飛,是因為她在京劇電影《沙家浜》中成功塑造的「阿慶嫂」一角。
尤其是在「智鬥」一場中那不卑不亢、氣定神閒的表演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其中許多經典唱段膾炙人口,耳熟能詳。
洪雪飛1941年出生於上海,在杭州長大。
她的父親是茶葉商,在她幼年時,父親就將她和母親、姐姐拋棄。
母女三人從此相依為命。
坎坷的身世,讓洪雪飛養成了倔強獨立的性子。
1958年考入北方崑曲劇院開始學戲,得名師指授,本無藝術功底的她愣是靠著一股刻苦鑽研的勁兒,出類拔萃。
不久憑藉《晴雯》中的襲人一角脫穎而出,後來更是成為了北昆頭牌旦角李淑君的唯一接班人。
1966年她轉入北京京劇團改唱京劇。
不曾想這一改唱,後來竟為京劇革命樣板戲史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1967年,北京京劇團排演《沙家浜》,原定的「阿慶嫂」趙燕俠老師因種種原因輟演。
後由洪雪飛頂替,沒想到洪雪飛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更因其錄製的同名電影《沙家浜》而紅遍了大江南北。
阿慶嫂這一機智勇敢、巧於周旋的革命女性形象在她這兒「立」起來了,成為了一個時代不可替代的經典記憶。
1979年,北方崑劇院恢復建制,洪雪飛重回北方崑劇院當演員。
洪雪飛的丈夫劉弼漢,當時是某劇團處長。
兩人育有一個女兒,取他倆各自的姓為名叫劉洪。
劉弼漢與妻子感情很深,一家三口非常幸福。
但好久不長,洪雪飛最終因為一場意外不幸身亡。
而這場意外的發生,源於洪雪飛撒的一個謊,到底怎麼回事呢?
當時全國盛行演藝界走穴演出,洪雪飛也加入了走穴行列。
但是任誰也不會想到,這一次去克拉瑪依演出,竟然讓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94年9月,克拉瑪依煉油廠為慶祝建廠35周年,邀請北京一些知名演員到廠演出。
9月12日,洪雪飛以腰痛為由,拒絕了北方崑劇院安排的12日至16日在北京的幾場演出。
因為幾天前她已經與某唐姓相聲演員約好,一起參加克拉瑪依煉油廠的演出。
煉油廠和他倆談好,合演兩場《智鬥威虎山》,每場給酬金2000元,洪雪飛有些心動。
12日下午洪雪飛來到劇院,交出醫院為她開具的假病假條。
劇院領導和同事們一直以為她在家養病,其實這個時候,她已經於14日凌晨悄悄乘飛機來到烏魯木齊機場。
一行人下了飛機,就看到克拉瑪依煉油廠接待的六輛麵包車。
洪雪飛坐進了第三輛麵包車裡。
車隊駛離烏魯木齊後不久,洪雪飛特別睏倦,就在後排長座上躺下睡覺。
開這輛麵包車的司機賈貴平,是克拉瑪依煉油廠小車隊的司機。
連續疲勞駕駛的賈貴平本該在下午好好睡上一覺,但他卻和同來的司機打撲克,逛商場,根本沒有合眼。
就這樣,賈貴平疲勞開車上路了,偏偏洪雪飛坐進了他的車。
走不多久,過分睏倦的賈貴平,上下眼皮總是不聽話地往一起合。
在這樣迷迷糊糊的狀態下,他竟然駕駛了兩百多公裡。
凌晨4時30分,他駕車到煉油廠還有10多公裡時,一段凸凹不平的路面,把在瞌睡中駕駛車輛的賈貴平顛醒。
他猛打方向盤,但此時時速110公裡的麵包車已經從衝下公路,在3米多深的山溝下連打了兩個滾。
麵包車的後窗玻璃粉碎,在後排長座熟睡的洪雪飛被拋到車外,又慘被車體砸壓。
此時在遙遠的新疆戈壁,為了演出《智鬥》,卻在自己的睡夢中,毫無知覺的死去,終年53歲。
9月27日,洪雪飛的遺體被裝進一個特製的刷了黑漆的木箱裡,經特許空運回北京。
因為她是未經劇院同意,私自到新疆走穴演出事,劇院對她的死保持沉默。
10月9日,500多人向洪雪飛遺體告別。
麵包車司機賈貴平,因交通肇事罪,判處他有期徒刑兩年,緩刑兩年。
丈夫劉弼漢將演出方賠償給洪雪飛的10萬元全部捐獻出來,
設立了「北京青年京昆演員洪雪飛鼓勵獎」(後更名「北京市青年戲曲演員洪雪飛鼓勵獎」)。
這雖是其家屬的決定,想必也是洪雪飛當有的心願!
劉弼漢以這種特殊方式懷念妻子,著實令人感動。
英年早逝的洪雪飛,在她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因為一次2000元的商演喪命戈壁,讓人感到無比惋惜。
洪雪飛之死,至今仍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