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逗魚電影院線添加關注或搜索微信號douyudianyinyuan(<-- 長按複製)
作為美國電視劇行業崛起的製作公司,奈飛和HBO風頭漸起,大有劍走偏鋒搶走主流風頭的架勢。如同電影圈迪士尼負責滿足8歲到80歲觀眾的少艾心,華納最近幾年負責裡外裡攪漿糊拉垮DC一樣,電視劇圈HBO負責賣品質,而奈飛負責開腦洞。(誰讓人創始人是高級程序設計工程師呢?)
《幽靈》作為一部硬橋硬馬的科幻類戰爭片,在漫威鋪天蓋地的CG特技戰場下回歸了科幻片真槍實彈的粗糲戰爭質感。成本投入尚未可知,院線口碑和票房收入也只算是中規中矩。但是,對於一直支持奈飛製作的技術宅鐵粉們,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安慰。
《幽冥》的故事情節極其簡單而且套路化——美國三角洲『維和』部隊在東歐某小國遭遇不明物質襲擊,高層對於這類突發的大面積傷亡束手無策。於是請來武器專家解析整個事件。武器專家在與不明物質接觸過程裡發覺這是一種突破物質基本狀態的人工合成態。在多次損兵折將的交鋒以後,武器專家和美國大兵通力合作,從源頭上遏制了這種合成態武器,完成了拯救世界和平的套路化任務。
由於創始人是理工男的緣故,奈飛製作的作品多數以腦洞清奇著稱,尤其是它旗下的科幻類和倫理類作品,總是在製作上面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前幾年讓奈飛聲名鵲起的《超感八人組》就在軟科幻的構架裡加入了同步同感的進化形態——通感。八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物超越六度人際理論,用全方位的感官構建一個全新的世界認知系統,八位一體的經歷不同的人生。
而《幽冥》的故事樞紐集中在超越物質基本三態的人造物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上。東歐小國某已經被推翻的前政府為了維護政權,保持對於人民的威懾力和對外的獨立主權,利用平民來試驗並製造出這種超乎可見光範圍的無實體又能量不流失不蒸發的前沿武器。(其實這種武器在港產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3》裡面已經有所提及。但是殭屍裡面是借用神鬼來說事,而《幽冥》裡是實打實用科研技術完整的把整個物質生產出來了。)結果在過程中能量失控,害人先害己,導致事態不斷擴大到無法控制。
雖然在故事情節上被細心觀眾揭發出無數按照現在科學能力發展必然無法繞過的缺憾,(原始劇情設計太靠近當年的動畫片《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場景和武器設計借鑑太多《使命召喚》遊戲場景……)以及製作上出現的細節性常識錯誤(武器專家在一夜之間用原本非適合的元件武裝了整個突擊隊????給他一個星期他能不能武裝一個突擊團徵服整個歐洲!!!。資金不足被迫用蘇聯老式坦克冒充美國坦克結果被軍事迷揭底,這個就有點尷尬了!!!為什麼陶瓷能夠抵擋凝聚態的攻擊被陰謀論者過度解讀,瓷器和某大國的國名太像使得人們不得不聯想其下是不是有某種暗示性指向!!!!而最後從六米以上高臺平沙落雁屁股著地式跌落的武器專家屁事沒有就繼續他們的探索之路,這孩子的尾椎骨估計也是超越了物質基本三態的存在!!!!)
因為採用了很多實景拍攝,《幽冥》的場面相對較小。但是它的實景和虛擬大遠景相結合的方式很好的解決了場面的問題。(看夠了CG大場面滿天飛,這樣實打實的場景設計反而讓觀眾有猝不及防的回歸感。)東歐民居在戰火硝煙的洗劫之後反而透出一種特定的滄桑,就算是陽光投下來照著那些斷壁殘垣,也被肅殺的色調抹殺了該有的溫度,變得清白而寒冷。而最讓人生寒的還是那些困在生死之間的幽魂,帶著青白色的冷光,移動間帶著層層疊疊的虛影疊加,只要稍微接觸就可以用他們冷得徹骨的溫度剝奪活人的體溫以及生命。但是,身為武器的他們也是可憐人,身為他們政府的公民卻被剝奪生命被囚禁被操縱,被困在生死之間不得解脫。於是,其後所包含的政治角力才是讓人徹骨生寒的所在!!!!!
細看下來,《幽冥》只不過是一部中規中矩不過不失的科幻戰爭片而已,因為太過於遊戲化而不可能達到高水準和高標杆。但是它完成了一個母題的自圓其說,也闡述清楚了它對於大國角力裡逼迫得小國為了自保而無所不用其極的反戰思索。關鍵的是,他呈現了還算不錯的戰爭場景和創意性的戰爭方式,開啟了觀眾對於未來智能戰爭的期待與防範,也算是意外之喜。
觀看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