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老虎》是流淌在童年時代的一首活潑童趣的歌。電影《兩隻老虎》則講述了兩個同樣屬虎的綁匪和人質之間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把耳熟能詳的歌曲《兩隻老虎》改編為IP電影首先就給電影本身帶來了一定的關注度,不過支撐一個作品的還是故事、情感這樣的內核。強大的卡司陣容、以喜劇的形式展現深度思考,《兩隻老虎》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綁匪和人質之間的氣氛應當是劍拔弩張的,人質被索取財產,綁匪掌控著人質的生命,處於支配地位。而影片中的「兩隻老虎」之間的關係是朋友,綁匪餘凱旋在某種程度上還承擔了救贖者的功能。眾叛親離,身負債務的張成功意欲自殺之時被餘凱旋綁架,餘凱旋為了拿到兩百萬,答應替張成功完成三件事。影片由此鋪展開來,形成了三個子部分——關於愛情、友情、親情。
第一件事是找舊情人演員周原詢問對自己的真實看法。「戲中戲」的嵌套結構暗示了周原「被辜負者」的身份。周原和演技浮誇、臺詞蹩腳的港臺男演員搭戲,剛開始無法入戲,在休息間隙聽到餘凱編造的張成功的消息時,她被丟棄的悲傷、憤怒一下子在戲中爆發了,「你說你愛我,都是騙我的!」這句話既是戲中人的話,也是周原的心聲。這個部分充滿了喜劇效果,又映射出影視行業的某種畸象和男女關係的無奈,顯示出影片精巧的構思。第二件事是偽裝身份,出面給開盲人按摩所的戰友投資,兩人體驗按摩時憋得目眥欲裂,極度誇張的表情成了片中一大笑點,範偉老師飾演的盲眼老兵範志剛讓人感慨叢生、眼眶溼潤。最後一件事是尋找張有金,也是揭露真相、升華主題的重點部分。在實現三件事時穿插的場景帶有明顯的世俗生活的特徵,顯得輕鬆詼諧:大口吃雞排,在路邊攤買糖葫蘆,在ktv唱歌,在餐館醉酒划拳,打架進局子,體驗盲人按摩,在遊泳池比賽憋氣等。這樣的設置讓影片始終不背離「喜劇」的定位,陷入單純的「雞湯灌輸」,同時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
人物身份的錯位是這部影片的獨具匠心之處。從表面上看張成功是個成功的商人,餘凱旋是底層的小人物,然而張成功卻在「社會失敗者」餘凱旋的幫助下找回了失去的勇氣和人生中的珍貴情感。窩囊的餘凱旋輾轉當過保險、培訓、銷售,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盡顯狼狽,身上卻依然有一種近乎天真的氣質。演員喬杉把一個「不合格」的匪徒演繹得活靈活現,他被張成功套話,為他奔前跑後,還賠上了油錢、食宿錢,那些魯莽而善良的行為總是讓觀眾發出會心一笑。葛優把失意的張成功刻畫得入木三分,總是帶著一副凝重的「面具」,被綁架了還要求喝紅酒、吃牛排。張成功有「成功人士」身上的架子,有時候又顯露出孩子般的調皮一面。喬杉誇張式的搞笑和葛優的冷幽默搭配在一起,產生了和諧奇妙的化學反應。
張成功的形象是在「三件事」和旁人的話語、自己的回憶中復原的,有道德瑕疵又不讓人完全討厭。從前的他以「利益」的尺度丈量事物。在已婚的狀態下,張成功和女演員發生情感糾葛,又無法給她一個歸宿。他懷疑一切,強勢自我,昔日戰友眼傷不愈,變成瞎子也是他間接造成的。徘徊在生死的邊緣,才有了最深的醒悟。實際上,當他要求餘凱旋幫自己尋找舊相好女演員、被辜負的戰友、父親張有金時,已經體悟到了「人生之真」不在於功成名就,而在於和身邊人的溫情相處,餘凱旋則成了他的勇氣支撐,一個尋找失落情感過程中可愛的陪伴者。
除了濃鬱的現實氣息,《兩隻老虎》中也不乏抒情、浪漫的色彩。周原吟誦著「來生做一隻鳥、一陣風、一場雨,也為你而鳴,為你輕拂,為你飄灑」。餘凱旋把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記了半生。餘凱旋和張成功會採用孩子般的「剪刀石頭布」的方式解決問題。幼時的餘凱旋愛讀詩,寫詩卻是個半吊子,張成功的父親是一位真正的詩人,卻受到現實世界的摧殘打壓。父親身上的「希望」特質在跳崖以後遠離了張成功,最後由同樣身份的餘凱旋帶回。播放著「兩隻老虎」旋律的音樂盒作為「希望」的有形載體出現在大雪紛飛的雪夜,帶來無限的溫暖。
其實不止餘凱旋「救」了張成功,張成功也以遍嘗人生萬種滋味的經驗告訴餘凱旋:人的貪慾是無限的,不要走錯路;不要低估自己,只要相信就是真的。周原和盲眼老兵也以「諒解」「釋然」出現,帶給觀眾「和過去和解」的道理。這部電影教給觀眾的東西關涉「人」與「人生」。人和人之間要以真情相待,如果周原、戰友沒有真正地原諒張成功,張成功將帶著悔恨走向死亡,如果人與人之間不靠感情而靠利益丈量一切,個人將會成為一座深海上的孤島。放棄對金錢欲望的執著追求,回歸人的純真狀態,才能找回失落的東西。
我想,世界上有許多殘缺的「老虎」,有的沒有眼睛,有的沒有耳朵,有的沒有尾巴,那些隱痛有時候會提醒你某種東西的失落,喚醒你去尋找別的「老虎」,彌補已有的缺憾。當你試著這麼去做,回首往事之時,一切都會成為親切的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