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為何寫「寶玉做了兩個和尚」?代表著寶玉在情感上的兩次開悟

2020-12-25 四夕讀名著

《紅樓夢》中沒有閒筆,所以但凡作者寫出來的都有其寓意。在小說中,曹公寫到寶玉曾兩次說到自己要做和尚。在《紅樓夢》三十一回中,當寶玉第二次說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被黛玉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

有讀者說,這是黛玉和襲人的話趕話,寶玉是接黛玉的話,並不是對襲人說的。雖然作者沒有明確交代是否是對襲人說的,可是從當時黛玉的反應來看,寶玉這話確實是對襲人說的,不然黛玉如何說「作了兩個和尚了」呢。

《紅樓夢》中,曹公對交代清楚的事情,從來不重複寫,所以作者寫『寶玉做了兩個和尚』,實際上是代表著寶玉在一生中最難放下的兩種情感上的兩次開悟。下文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寶玉最難以割捨的兩種情感:親情與愛情

俗語常說『人生情關最難過』,又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所以說人一生中,最難割捨的情感就是親情與愛情。而《紅樓夢》中的寶玉也是如此。所以他雖然對黛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但是黛玉死後,他並沒有做和尚,而是和大多數的人一樣,娶了妻子過起了最普通的柴米油鹽的日子,是因為他還有『親情』難以割捨。所以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黛玉又因為『金玉良緣』之說和寶玉吵架的時候,寶玉說了如下的話:

寶玉道:「我心裡的事也難對你說,日後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摘自《紅樓夢》第二十八回)

有讀者以寶玉上面言論為據,說黛玉在寶玉心裡位置才排第四,這種說法實際上不正確。賈母賈政王夫人是寶玉的家人,代表著親情,而黛玉是寶玉的最愛的人,是代表著愛情,這是兩種不能做比較的情感。

而作者藉此告訴我們讀者,在寶玉心裡親情和愛情同等重要,這才是有血有肉的寶玉。這也是曹公告訴我們讀者,將來的寶玉想要做到大徹大悟,就必須得在親情與愛情上獲得開悟才行。

「黛玉之死」代表寶玉情感上第一次開悟

在《紅樓夢》中,關於寶玉的情感,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經歷的增多,在不斷變化的。比如在《紅樓夢》第三十六回「識分定情悟梨香院」,通過賈薔和齡官的愛情,寶玉才意識到:人生情緣各有分定。自此以後,他的一顆心從此就徹底放在了黛玉的身上,黛玉的一飲一食他都無時不記掛,黛玉的一顰一笑一喜一悲都牽動著他的心。比如《紅樓夢》六十四回中,看到黛玉臉上有淚痕,原為著寬慰黛玉,卻不想自己跟著傷感,原文如下:

寶玉笑道:「妹妹臉上現有淚痕,如何還哄我呢。只是我想妹妹素日本來多病,凡事當各自寬解,不可過作無益之悲。若作踐壞了身子,使我……」(寶玉)今日原為的是來勸解,不想把話又說造次了,接不下去,心中一急,又怕黛玉惱他。又想一想自己的心實在的是為好,因而轉急為悲,早已滾下淚來。(摘自《紅樓夢》六十四回)

比如寶玉看了黛玉的《桃花行》不免也跟著傷感。看到黛玉因為看到故鄉的土物傷心,他想盡了辦法安慰,回怡紅院還不忘囑咐襲人去安慰黛玉一番。《紅樓夢》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寫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是因為寶玉一生中難以割捨的第一種情感就是他與黛玉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所以當寶玉聽說黛玉要回蘇州去,寶玉就能在急痛之下失了心智。

在愛情裡如此深一往情深的寶玉,定然是要經過一番痛徹心扉的開悟,才能放下他與黛玉的愛情,所以曹公最終讓黛玉死去,寶玉娶了寶釵。而寶玉娶寶釵的理由是作者借藕官、菂官、蕊官菂故事中的「為了不妨大節」,因為古代娶妻生子為家族延續香火是男子不可推卸的責任。

寶玉和寶釵結婚後,雖然夫妻舉案齊眉,但是他終究是『意難平』,所以《終生誤》中有「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這個時候的寶玉終於明白:像黛玉這樣的能與自己情投意合、心有靈犀的知己愛人可遇不可求,寶玉也終於相信世間沒有完美的人生。

「家亡人散」代表寶玉情感上第二次開悟

黛玉的死亡,雖然令寶玉痛苦,但是還不足以讓他大徹大悟,因為愛情本來就不是人生的全部,而且真愛自古都是可遇不可求。即便有幸遇見了,未必能留得住。沒有了黛玉,有端莊嫻雅的妻子寶釵,有溫柔體貼的小妾襲人,寶玉仍然覺得人生還是挺美好。雖然時時記掛著黛玉,雖然意難平,但日子還是可以繼續過下去。所以說只有經歷了「家亡人散」,寶玉才能進一步看清現實。

如果賈府不抄家,寶玉即便一生無所作為做個富貴閒公子,他的身邊依然會有一群丫鬟時時向他獻媚,他的妻子寶釵依然善解人意、依然端莊嫻雅,他的小妾襲人依然溫柔體貼。可是賈府抄家後,日子無以為繼的時候,就需要寶玉承擔起養家的責任,這個時候寶玉的俊雅、體貼、不肯入仕的清高全都變成了缺點。所以後人有西江月二首來諷刺寶玉,寶玉的俊雅就變成了繡花枕頭,寶玉的體貼就變成了無能,寶玉的不肯入仕就變成了愚頑,在世人眼中寶玉就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而作為寶玉妻妾的寶釵與襲人,她們本身愛的就不是寶玉這個人,而是寶玉這個人身上附帶的富與貴,而當寶玉的富與貴沒有的時候,她們自然是希望寶玉能考取功名再爭取富與貴。這個時候的寶玉才會明白: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虛幻的,就連日日相對的最親近的人之間的情感也是虛幻的

從前的它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是依附在富貴之上的,而今它的不美好,是因為無富貴可依,這是寶玉的第二次開悟。如果寶玉自己想讓一切美好起來,就得去科考,去做個祿蠹,這是寶玉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成為寶玉,是為『情』而來,而看清楚了情感的虛幻之後的寶玉,對人世間再也沒有絲毫的留戀之心,所以他如甄士隱、柳湘蓮一樣,隨著跛足道人一起消失了。

結語:在《紅樓夢》七十八回寫到,司棋、芳官、入畫等五個丫去後,晴雯後來被攆之後也死了,寶釵也搬出了大觀園,迎春也有人來求娶,寶玉眼看著大觀園的這群人要散了,傷感不已,想道:「不如還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來還是和襲人廝混,只這兩三個人,只怕還是同死同歸的」。所以說,黛玉和襲人在寶玉的生命中是很重要的兩個人,黛玉是寶玉一生的摯愛,而襲人是陪著寶玉一起長大的人『親人』。而寶玉對著黛玉和襲人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實際上的代表寶玉在愛情與親情上的兩次開悟。

聲明:本文僅以《紅樓夢》前八十回做為參考依據,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賈環多次使壞心,甚至企圖用燈油燙瞎寶玉,為何賈寶玉從不報復?
    曹公筆法善用略寫,即便如此,賈環對哥哥賈寶玉的壞心眼,仍用此二情節告知讀者,有再一再二,必有再三再四,只是被曹公略過而已。 由此,便有讀者心生疑惑:這賈寶玉的脾氣也太好了吧,他的弟弟賈環這麼坑害他,他居然都沒有動氣,也沒有採取行動報復賈環,他是不是好的有點不切實際呢?
  • 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兩個「寶玉」,甄寶玉、賈寶玉有什麼關係?
    曹雪芹為什麼會寫了兩個「寶玉」,難在容貌性格還有頗多相似。這背後到底在講述什麼?關於賈寶玉和甄寶玉,無論是紅學家還是讀書人都有不同的解讀,由於沒有八十回後故事,很難統一結論。其實就算有八十回後結局,也一樣會有爭議。畢竟賈寶玉和甄寶玉的存在本身就令人奇怪。甄寶玉第一次出場要比賈寶玉還早。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賈雨村就提到了甄寶玉。
  • 《紅樓夢》裡為什麼寫了兩個寶玉?很多人都沒搞明白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無法逾越的高峰,對《紅樓夢》的研究和探討一直從未停歇。曹雪芹撰寫的前八十回文本,尤其吸引大家的關注。《紅樓夢》的開篇,寫了兩個神話故事。第一個神話,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頑石,自怨自艾之餘,巧遇一僧一道,得以到紅塵一遊,並將遊歷的所見所聞記錄成篇,引出了此書。故事的正文開始,又借甄士隱午睡所做一夢,交代出故事主要人物的來歷。
  • 通靈寶玉上面的字
    按照曹公一貫的筆法,我們反著來理解這句話,意思就出來了,反之,如果這塊玉如果丟了,或者忘記戴了,賈寶玉就會出事,甚至有性命之虞。    寶玉是懵懂頑童,自然不了解其中的利害,甚至兩次為了林黛玉摔玉,罵它是「勞什子」,而在賈母、王夫人等人眼中,這塊玉卻是「命根子」,是摔不得,丟不得的,倘若有個好歹,可能就不會是小事兒。  從一定程度上理解,這塊玉與寶玉的命是綁在一起的,誰也不能出事。
  • 寶玉為何讓晴雯送舊手帕給黛玉
    寶玉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此處有三個情節耐人尋味:一、寶玉被打,卻想著送黛玉手帕,且是舊的。二、調開襲人,讓晴雯搭話送。三、黛玉居然不生氣,寶玉還自信滿滿,「你放心,她自然知道。」這是為何呢?先看第一個,寶玉被打是賈府的大事,眾人輪流看望,連黛玉眼睛哭腫如桃子,還說出讓其「改了」的話。
  • 《紅樓夢》:為何曹公筆下的和尚尼姑,多是勢利之人?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水月庵裡的兩個尼姑,一個是智能兒;一個是淨虛師太。在這一個晚上,智能兒同秦鐘行男女之事,破了佛門的色戒;淨虛遊說王熙鳳替人打官司,破了佛門中的貪戒。她們這師徒二人的佛門之人,又有哪一點像佛門之人呢?
  • 紅樓夢中,黛玉寶玉以杯傳情,同飲一杯酒,到底代表著什麼
    當你的唇覆蓋上我唇覆蓋過的杯沿,是否代表你我之間的感情與旁人不同?一、紅樓夢中,黛玉和寶玉,以杯傳情紅樓夢中禮教甚嚴,卻又擁有滿滿的人情味。元宵節,寶玉按照長幼尊卑為眾人斟酒,等到黛玉面前時,黛玉不喝,反而將自己的酒杯送到寶玉唇邊。
  • 聰明孩子的《紅樓夢》:曹公寫作秦鍾和孽緣是什麼意思?
    秦鍾在姐姐的葬禮上與聰明的兒子混在一起,真是可恥,作為一個僧侶,卻做了這樣的事,因此他們的愛真的是孽緣。為了寫《紅樓夢》,我們已經努力了十年,所以《紅樓夢》的每一個字都值得仔細閱讀,聰明孩子的那秦鍾和孽緣的意義是什麼?
  • 紅樓夢裡秦可卿死亡後,寶玉為什麼會吐血?
    賈敬壽日一回,他跟王熙鳳一起去看病中的秦可卿,有一段關於寶玉的描寫也比較有意思。我們且看原文:寶玉正眼瞅著那《海棠春睡圖》並那秦太虛寫的「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的對聯,不覺想起在這裡睡晌覺夢到「太虛幻境」的事來。正自出神,聽得秦氏說了這些話,如萬箭攢心,那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
  • 為何有人能讀出「棒打香菱」的薛蟠的好,卻讀不出寶玉的好
    四夕覺得在《紅樓夢》中反差較大的兩個人物,要屬寶玉和薛蟠了。寶玉情感細膩,對女孩子非常體貼。薛蟠粗獷,根本就不曉得什麼叫做憐香惜玉,只是一味的貪色。但有不少讀者能讀出薛蟠的好,卻讀不出寶玉的好。以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去評判寶玉:如果以現代人價值取向去評判寶玉的話,自然覺得寶玉非常花心,他似乎對身邊的所有女孩子都很喜歡。而且因為寶玉跟身邊的女子過於親密的關係,直接導致了「金釧被攆後跳井」。讀者們不大喜歡寶玉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就覺得寶玉沒擔當,「晴雯被攆」他沒有做任何抗爭。
  • 紅樓夢裡的春夢,風月寶鑑讓賈瑞慘死,太虛幻境讓寶玉出家做和尚
    這段情節其實有著很多諷刺的地方,也是在暗示寶玉的一生,寶玉在秦可卿房中睡覺的時候,也曾夢中到了太虛幻境,還與警幻之妹初試雲雨,可以說他與賈瑞一樣,都是做了一場春夢。這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做春夢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可夢境往往能映射出人們的想法,只有在夢裡,人們才能做一些自己隱藏在心裡,卻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賈瑞的夢,他不可能在現實中與鳳姐雲雨,就只有幻想,可他一直沉溺在幻想中,也就無法自拔。
  • 晴雯為何拒絕同寶玉一起洗澡?看她為何三更半夜進寶玉被窩就懂了
    深更半夜,兩人穿著較少,晴雯卻不避嫌疑鑽到寶玉被窩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賈府確實有規矩,爺們未成親之前,屋裡可以先放兩個服侍著。晴雯原是跟在賈母身邊的丫環,因為長相漂亮、做事爽快、針線活又好,所以賈母把她放在寶玉身邊,作為「房裡人」。對於這種安排,晴雯自然心知肚明。
  • 曹公為何不喜歡賈寶玉的父親
    曹公最鍾愛的人物無疑是賈寶玉,不過在紅樓夢裡,曹公似乎對賈寶玉的父親不是很友好,甚至有些牴觸的文字。如果按照常理,假如是自傳體小說的話,曹公應該對賈寶玉的父親應該多褒獎,為何裡面很多是不敬之詞呢?他本人又娶了四大家族中王家的女兒做老婆,因此是一個在各個地點都能說得上話的人物。不過賈寶玉和賈政的關係似乎並不好,賈政不喜歡賈寶玉,儘管賈母把寶玉看成是掌上明珠。賈寶玉對於賈政呢,就沒有這麼讓人難以捉摸了,他害怕自己的父親,也不喜歡、甚至討厭自己父親這樣的人,所以對於賈政他總是近而遠之。
  • 《紅樓夢》中作者設計甄、賈兩個寶玉,原來有你所想像不到的深意
    因為本文重點分析「甄」、「賈」二字,因此僅以甄士隱、賈雨村為例,重點說明小說中「甄」諧音「真」、「賈」諧音「假」,以引申出「甄寶玉」意為「真寶玉」,「賈寶玉」意為「假寶玉」,亦即「真皇帝」和「假皇帝」。小說中明寫賈寶寶,暗寫甄寶玉,這到底為何?小說第二回在寫到賈雨村向冷子興講述江南甄家時,脂硯齋的批語給出了答案。
  • 寶玉與元、迎、探、惜四春的關係如何?個個皆證寶玉原本親情涼薄
    賈寶玉認為女孩看做是水做的骨肉,是晶瑩剔透的珍珠,因而看到女孩子就清爽,對女孩子們特別寬容,甚至可以說無下限,特別是對林黛玉和晴雯、襲人三人,無論她們做了什麼事情,最後認慫的都是寶玉。但是,寶玉與賈氏姐妹們的交集卻並不多。
  • 齡官藕官:寶玉情感困境中的領路人
    她們的故事挺多,其中有兩個女兒對寶玉有特別重要的影響。一個是齡官,她直接影響了寶玉的愛情觀:寶玉心中曾經有一個魔障,想得到身邊所有女孩子的眼淚,這個我執,襲人用了老大的勁,黛玉流了N多的眼淚,都沒辦法讓寶玉真正有所觸動,但齡官卻輕易做到了;另一個對寶玉有重要影響的是藕官。黛玉病逝後,寶玉在婚姻上何去何從,藕官曾經的做法就是寶玉選擇時的重要參照者。
  • 通靈寶玉是什麼顏色?
    看過87版《紅樓夢》的紅迷都知道,電視劇裡把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設定成了白色的,這也是不少人讀原著時對通靈寶玉的第一印象,玉石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可能都是白色或透明瑩潤的那一種,應該不會有什麼很深的顏色。  其實,這是87版紅樓夢犯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因此誤導了很多人。
  • 曹雪芹為何安排襲人嫁給戲子?原來蔣玉涵是寶玉的影子
    曹雪芹為何安排襲人嫁給戲子?原來蔣玉涵是寶玉的影子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看似很喜歡襲人,不僅對襲人評價很高,還安排襲人在丫環中第一個出場,奇怪的是最後卻把襲人嫁給了戲子蔣玉涵。曹雪芹為何安排襲人嫁給戲子?原來蔣玉涵是寶玉的影子。
  • 寶玉嘆杏: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由於紫鵑誆寶玉說黛玉要回蘇州去,引起寶玉「急痛迷心」的「痰迷之症」病了幾日。這日正是清明,寶玉步出怡紅院,正要去瞧黛玉。從沁芳橋一帶堤上走來,只見: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山石之後,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豆子大小的許多小杏。寶玉因想道:「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已到『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
  • 《紅樓夢》寶玉送黛玉兩塊舊手帕,讓人如墜雲霧,究竟什麼意思?
    於是找尋這回的上下文,仍未看到曹公對此的任何說明。於是懵懵然、如墜雲霧,倏忽間,即興趣盎然,索其緣由。或許這正是曹公的高明之處,讓大家遐想連篇、回味無窮,畢竟經典的事物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我們現在試著分析下此文:寶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兩條手帕子撂給晴雯,笑道:也罷,就說我叫你送這個給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