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汀妹
5月7日,距離上映還有十天,電影《媽閣是座城》宣布撤檔,官方發布的通知裡說「部分內容需要修改」。
消息一出,熱議四起,從影片本身來看,它其實承載著市場與觀眾的諸多期待,這是第五代導演李少紅時隔十三年的大銀幕新作,她曾拍出過《血色清晨》這樣的影史高分電影,也曾打造《橘子紅了》《大明宮詞》等耳熟能詳電視劇,這次選擇將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搬上銀幕,作為自己的電影回歸之作,令不少影迷與書迷都頗為期待。
好在撤檔後的《媽閣是座城》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昨日又宣布了新檔期6月14日,前有《黑鳳凰》,後有《黑衣人》,《媽閣是座城》面臨的挑戰更大了,但它絕對是6月最不該被忽視的品質之作。
打破傳統賭場題材類型高閣,
上演賭場內外眾生相
《媽閣是座城》的出現,首先是對於賭場題材電影類型的一次突破與創新。我們過往所熟悉的賭場電影基本是由香港賭片所定義的——大男主在賭場上叱吒風雲、上演成王敗寇的傳奇故事,如「賭神」系列、「澳門風雲」系列等。
而《媽閣是座城》卻將故事焦點放在一位女性疊碼仔身上(疊碼仔即為賭場當中的博彩中介,收入主要來源於抽成和放高利貸),白百何飾演的女疊碼仔梅曉鷗周旋於賭場之中,與形形色色的賭徒發生不同的情感波瀾,如儒雅的地產商人段凱文,再如單純的藝術家史奇瀾等,而在情感與理智、自我與現實當中,梅曉鷗又陷入重重矛盾。
與此同時,影片也藉由梅曉鷗的視角,徐徐展開賭場內外的眾生畫卷,片名中的「媽閣」是澳門的別名,而「賭城」是澳門風靡全球的稱呼。自古以來,澳門賭場就流傳著「三更窮,五更富,清早開門進當鋪」的豪傑故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大多在賭場謀生,賭博構成了他們不同的人生底色與生活經歷,他們一個個像是我們平時讀到的新聞故事裡的人物,因為賭博負債纍纍、拋棄妻子的成功人士;也像是存在於我們身邊,因為賭博撒謊成性、變得面目可憎的普通人,最後,他們殊途同歸,落得窮困潦倒、顛沛流離的下場。地產商人段凱文、藝術家史奇瀾,從不同層面展現了「賭徒」的不同樣貌,因為賭博他們的人生都陷入沉淪,自我墮落的同時也摧殘家庭。
這顯然與傳統賭場類型片大相逕庭,一是影片不僅限於刻畫賭場當中的單個人物形象,而是展現賭場內外的芸芸眾生;二是反傳統賭片的「賭徒成功學」故事框架,真實地觸及人性,表現了嗜賭成癮的「賭徒們」的落魄命運。
李少紅攜最優班底回歸大銀幕,
時隔13年塑造當代現實長歌
《媽閣是座城》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作品既表達了對同時代人的深刻憂慮,同時也展現了對當代社會物質欲望被高度釋放後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小說藉由女主人公梅曉鷗的情感故事,以情敘事,將極富戲劇性的賭場故事與真實甚至殘酷的現實世界相連,成為一部氣質獨特的小說。
而將這部小說進行影視化改編,同樣需要懂得時代、懂得女性的創作團隊操刀,毫不誇張地說,李少紅是最好的選擇。作為第五代導演中出類拔萃的女性導演,李少紅的創作道路當中不乏書寫時代、塑造女性的作品。如《血色清晨》裡被愚昧吞沒的紅杏,《紅粉》裡被時代戲弄的秋儀、小萼,以及《大明宮詞》中對於太平公主人物形象的全新表達,《橘子紅了》裡面封建傳統制度下秀禾對於自由和愛情的嚮往,無一不是對於不同時代中女性的一次次深情回望與關照……這些作品也為李少紅贏來無數讚譽,《血色清晨》曾獲得第14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獎,《紅粉》更一舉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時隔十三年,李少紅再次回歸電影銀幕,《媽閣是座城》亦將在她手中成為一部新時代的女性詩篇。
影片劇本由蘆葦操刀,曾編劇過《霸王別姬》《活著》的蘆葦,一貫編劇的作品都具有人文基調,劇本的文學厚度自然不言而喻。同時,另一位編劇陳文強曾參與《功夫》《女人,四十》等影片的編劇工作,經他之手的作品,大多有濃鬱的港片風味,但又不失細膩的情感。影片攝影則由曾念平掌鏡,他與李少紅導演夫妻搭檔多年,曾共同打造《血色清晨》《橘子紅了》等多部作品。此外,影片造型指導更請來張叔平,相信此次張叔平與李少紅的藝術合作,定會呈現出澳門的別樣風味。
而從演員陣容來看,一向被觀眾定位於「小妞」形象的白百何此次在影片中化身女疊碼仔梅曉鷗,演繹一個女人於塵世情感中的多面,其中人物年齡跨度十餘年,人物層次感豐富。吳剛、黃覺等實力演員加盟,成為賭場之上不同賭徒形象的代表,除此之外,影片更有劉嘉玲等明星助力,還有年輕演員胡先煦、于小彤的加入,可謂匯集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派。
新時代下的女性「圍城」故事,
解讀女性回望時代
「她們都能從這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談起《媽閣是座城》,李少紅如是說,在這部電影當中,雖然故事重點落腳於賭城人生,但導演通過鏡頭所講述的其實是當代女性面對愛情、事業、家庭等必經的人生階段,在不同階段當中的女性,亦都能夠從電影中獲得共鳴。
主角梅曉鷗是一位在賭場中工作遊刃有餘的職業女性,外表光鮮亮麗,但走出賭場她卻是一位帶著兒子艱辛度日的單身母親,經歷過情傷、面對著生活的磨難,梅曉鷗的形象中既包含了職業女性的不易,也有家庭婦女的艱辛,二者合二為一,又正是當下社會中眾多女性的集合代表。
而影片設置更加巧妙之處還在於將女性與賭徒結合起來,既有梅曉鷗與不同賭徒之間的情感故事,也有梅曉鷗自我內心世界當中的賭徒心理,用一個「賭」字詮釋人生、解讀世界,更藉由這個「賭」字塑造人物、傳情達意。對於梅曉鷗這個人物,李少紅曾說:「賭感情的人一般都會失敗,但梅曉鷗並不低下,反而很高尚,她從未對生活低頭,會堅韌地走下去。」由此可見,藉由梅曉鷗的故事,影片也反映出女性在大時代背景裹挾下為掙脫桎梏而做出的嘗試。
同時,在《媽閣是座城》的寓意設計中,「圍城」的意味非常濃厚。故事主人公梅曉鷗依存於賭場生存,但內心又憎恨賭場,這樣矛盾的關係正如人與圍城的關係,若即若離地拉扯之中,有現實的鮮血淋漓,也有美好的甜蜜時刻,可謂一段新時代下的女性「圍城」故事。
回看時代與市場,關於女性的電影為數不多,質量優者更少,此前曾掀起一陣小妞電影熱潮,以輕喜劇結合愛情元素的方式展現都市女性的生存故事,但像《媽閣是座城》這般情感深厚、寓意深遠的電影屈指可數。而在這個女性崛起的時代當中,恰恰正需要這樣的電影,反映新時代女性的生活,抒發當代女性群體的心聲。
市場需要這樣有意義的作品,時代也需要這樣有溫度的電影,電影將於6月14日上映,相信《媽閣是座城》會讓人看到「賭」背後的痛,但更會讓人在這場人性賭局背後痛定思痛,感悟和收穫更多。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