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雞下蛋雖然精妙,但是真有人看?——《別對映像研出手!》(漫改)
2.黑色幽默劇,有cult味了?——《異獸魔都》(漫改)
一般來說我不會說「不看哪個作品是吃虧」——因為沒花時間就肯定不吃虧,但如果不看異世界老司機這個動畫,我感覺男性lsp們還真是有點吃虧。
《別對映像研出手》天馬行空的演出非常有想像力,已經是近年少見的了。但不巧,同檔期《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的想像力吊打了映像研,並且具備全年最豐富的笑料。
恐怕沒有觀眾能忘記劇中lsp們被低級魅魔榨到在再起不能的慘狀,也沒人能忘記梅朵莉聽說lsp們在魔偶店一人複製了一個自己之後大殺四方的場景。但整部動畫最精華的那個從充實到空蕩的美乃滋瓶子——恐怕這輩子都會在我腦海裡重現。請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精妙的比喻嗎?
就像E紳士的評論區那樣,在全球唯一能合法無碼播放這個動畫的巴哈姆特動畫瘋,用著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兩岸人民和諧交流——仿佛讓人提前看到了幾年以後(?)的場景。
唯一可惜的是,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這動畫似乎不太適合推薦給女性。
這部動畫的評論區教給我一個新詞——平穩落地。大半年過去了,一想到這個詞我還是忍不住會笑出聲。觀眾們對待動畫可真是寬容啊,不過一想到還有人覺得《Darling in the FranXX》精彩至極感人至深,大概有些觀眾也就這樣了。
製作方的心思全都用在設置吸引人的謎題上,卻完全不管解謎部分是不是靠譜,更不在乎最重要的反派形象的塑造。你反派要手段沒手段要目的沒目的,觀眾第三集就猜到他是反派,你還做什麼懸疑動畫?前十集可勁讓謎題看起來高深,最後三集告訴你這都是隨便弄的根本不重要,我謎題的核心是個超能力少女——典型的「開局殲星艦,結尾自行車」。
舞城王太郎要是就照這個水平寫推理小說,那梅菲斯特獎的含金量是不是太低了?
更搞笑的是,某中方製作人員在網上說這片子在他心裡是跟《命運石之門》一樣的神作。王哥,您賣的這瓜是畝產萬斤時代的嗎?
5.你知道紙片人JS有多可愛嗎?!——《隱瞞之事》(漫改)日本少子高齡化對策之一——製作更多此類動畫。雖說最後一集也是節奏快得飛起,經典日劇跑+失憶+大團圓結局,但紙片人JS的可愛傳達給觀眾了。
要不是久米田康治在裡面摻了太多對漫畫業界的個人吐槽和抱怨,這部動畫還能更溫馨和可愛一點。不過作者在作品裡塞自己的吐槽一直都是有意思的事情。
好了別騙我了,我知道現實裡沒有這麼好的女兒,就算有也不會是我的。
現在還有人聽電臺嗎?除去坐在汽車裡的時間,我上次聽電臺還是初中的時候了。
如果坐過北京或者天津的計程車,應該會對那些侃得天南海北的司機留下一些印象。能當話癆也是有難度的,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時時找到有意思的話題對著別人侃侃而談,能讓人產生興趣聽得進去就更難了。
所以鼓田美奈玲是個多麼難能可貴的存在,我就好像沒見過這樣一個大大咧咧的話癆女人。不論是被動吐槽還是主動講故事,這個女人總是能把語言非常自然流利地講出來,明明是個話多得要死的人卻並不讓人覺得不舒服。就算男朋友劈腿、打工的店家炒了她,生活還是過得下去。「這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希望將來也能碰上這麼個人做朋友。
劇情方面,相比原作,給人的感受有點小,但也足夠有魅力。現在除了司機之外根本沒人聽電臺的情況下,它已經給觀眾傳達了電臺的魅力。
當然,雖然在配角方面挖了幾個坑,但考慮到這部動畫的題材和熱度,二期是肯定沒有了。
7.就算懷念往昔又能怎麼樣——《昨日之歌》(漫改)當我打下這部動畫的名字時,眼睛竟然酸了。如何走出過去的記憶是一個很難的課題,至少我是不知道怎麼解決。
其實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個作品想探討一下什麼情況下「養備胎」這種行為是應當被譴責的——原作漫畫裡,魚住陸生、森之目榀子和野中晴都有過吊著備胎的行為。問題是備胎角色們還都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心裡有別人,誒那是不是應該改叫「舔狗」?
後來我發現這部作品的憂傷氛圍可不是為了討論戀愛問題而產生的。魚住陸生正經大學畢業卻不願去找工作而靠打工度日,森之目榀子心裡念著一個已死之人於是無法開始下一段感情。相比這二人,野中晴就是這作品裡最可愛也最簡單的角色。
最麻煩的兩個人艱難地走到一起,發現還是無法一同前進,於是無奈地回到朋友的身份。其實這結局挺好的,但是冬目景在結尾的處理上顯得稍微急了一些,儘管這部漫畫有整整十一卷之長,但最後兩人的分手還是顯得有些突然。
榀子婊不婊?她明明心裡極其純潔,但卻總是因為猶豫而做出一些綠茶的行為。不過至少對我來說,榀子是這部作品傷感氣氛的產生源頭(畢竟本作單戀鏈條的盡頭就是這個角色),她也帶出了一個不常見的古典問題:在戀愛關係中,活著的人怎麼戰勝一個已死之人?
扯遠了,這部作品大約是年度最佳,至少今年已上映的作品裡,沒有一個動畫在營造氛圍上能超越《昨日之歌》。在劇情方面,作為一個戀愛作品它也沒有噁心人的橋段,甚至最奇怪的部分——魚住陸生收留前女友在現實裡也並不違和。雖然結局的改編實際不如原作好,但已經足夠了。別再讓我回憶過去了。
在野中晴身上能看到很多其他經典作品的影子,但事實上《昨日之歌》是上個1997年開始連載的漫畫,比2008年的《真實之淚》和2018年的《Just Because!》可早了去了。似乎全世界都更喜歡這種活潑可愛的妹子,被人惋惜的石動乃繪和小宮惠那沒做到的,她們的前輩野中晴做到了。
此外,花澤香菜和宮本侑芽的聲線和演技實在太過甜美,聽多了容易上癮。
8.Trigger不自high,母豬會上樹——《Brand New Animal》(原創)其實我看完之後真的後悔了。
Furry——又一個死宅們會喜歡的要素。但可惜跟同要素的《瘋狂動物城》和《Beastars》一比起來,它是個扳機社作品就減了太多分。
所謂扳機社作品,就是指主創人員在創作過程中靈感優先於理智。「我有個好段子」「我想出來個好分鏡」,這些東西在扳機社永遠是優先於整體劇情的。扳機社在創作的時候就是怎麼嗨怎麼來,然而最終劇情卻非常潦草,不能讓人滿意。
看BNA就像是看了一個TV版的《Promare》,其劇情發展跟Promare簡直如出一轍,就跟懶得寫劇本一樣。仿佛扳機社製作動畫就是為了炫耀自家的動作戲和分鏡,而不是為了做出一個劇情出色的動畫。哦對了,《Promare》有故意賣腐,這部《BNA》又出現了水平不三不四的百合營業, 好耶。
不巧,Trigger的後面兩部作品,一個是《SSSS.Gridman》這個雷片的續作,一個是原創劇情的《賽博朋克2077》。可以預料到,扳機社的自high之路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別誤會,我不是在罵製作組,是在誇。
劇情其實沒什麼可說的了,儘管近期輝夜漫畫劇情質量有直線下降的感覺,但動畫改編到的部分一直都很出色。怎麼,輝夜真就是校園戀愛版的《進擊的巨人》?連後期下滑都這麼一致。
比起「戀愛」這一要素,動畫版輝夜的重點更多放在了「搞笑」上。在劇情的基礎之上,二期的演出手法更加誇張和自由,讓本來就搞笑的劇情更加吸引人。就算沒什麼神作畫的書記舞,二期質量比一期更上一層樓也是不爭的事實。
結果雖然鈴木雅之今年上了紅白,但是唱的不是《DADDY!DADDY!DO!》……
本來大家都以為跟Netflix有關係的動畫終於有好東西了。至少在第三個篇章『倫敦之雪』上線之後,所有人都以為今年的原創動畫起碼還有個底褲。
結果第四篇章就給我看了個鬆弛的價值觀。
枝村真人的親爹為了他的詐騙事業、給同伴復仇而拋棄枝村母子,枝村媽無依無靠地病死在醫院裡,枝村真人一個志向遠大的好小夥不得不走上欺詐的道路。每次想金盆洗手找個正經謀生的工作,就被羅蘭老哥想辦法騙回團夥,只是為了給羅蘭的情人復仇。
真好啊,阿比蓋爾同志一句「別跟自己過不去了」就能讓這樣一個悲慘的枝村真人選擇原諒,太聖母了。
第22集枝村真人演的那出戲如果是真的,那這部動畫幾乎可以封神。但23集又把它送回深淵了。枝村真人就這麼原諒了毀了他原本正常人生的父親和羅蘭(雖然也賺了不少錢),結果羅蘭的老情人最後也沒死——那你們復仇個鳥啊?第四篇章的劇情看到最後毫無衝突,一帆風順。為了硬湊一個大團圓結局可以不顧中間的劇情邏輯。
第23集太蠢了,太蠢了。所有人都是工具人,前三個篇章的被騙者、枝村真人、甚至復仇的主角羅蘭自己也是工具人。我古澤良太才不管你們角色之間有什麼矛盾,最後一集都得給我放下來整大團圓!
11.準備鴿到哪年啊?——《Burn the Witch》(漫改)討論這三集OVA性質的動畫水平如何沒什麼意義,因為只不過是個初步介紹世界觀和主角團的引子。後續水平如何還得看久保帶人怎麼發揮了——但鬼知道他打算什麼時候更新這個漫畫呢?
不更新漫畫也行,起碼多寫點詩發在推特上好不好?
漫畫大概內容就是男大學生舔隔壁的同校美女。男主角是個跟JK確定戀人身份還硬舔隔壁美少女JD水原千鶴的舔狗,而這個美少女JD是個為了「磨鍊演技」而去當租借女友的人。傻子才看不出來男主角喜歡自己,水原千鶴就一直吊著男主角在自己身上花錢。就算本人沒那個意思,實際效果就是 水原千鶴是個女獵人。這漫畫的唯一價值就是宮島禮吏畫的女性角色很好看,劇情則毫無價值甚至可以說很噁心。
不要說什麼男主角後期有成長,所謂的成長就是終於不花爹媽錢而是自己預支打工薪水舔美少女了?我都不知道一個能把「男人的存在意義就是安慰女人」當作名臺詞的作品有什麼價值,這是男人女人一塊侮辱嗎?
而動畫根本還原不出來宮島禮吏的繪柄,於是變得更加沒有價值。
如果有人在對原作完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看完第三期春物,那大概會產生以下疑問:
「他們到底在這說啥呢?由比濱結衣的願望到底是啥玩意?雪之下雪乃的願望又是啥玩意?」
「這比企谷八幡不是天天跟由比濱結衣在一塊嗎,怎麼突然就甩了她跑去跟雪之下雪乃告白了?」
拋開原作單獨審視春物的動畫,它無疑是失敗的。我知道這種有海量主人公獨白的輕小說要改編成動畫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feel似乎就沒嘗試做到「還原原作」這個目標。如果仔細讀過小說,就能明白比企谷八幡從第四卷開始心裡就只有雪之下雪乃,但feel在動畫裡根本不給他那些關鍵臺詞。也不知道到底是製作委員會裡佔大頭的Marvelous還是ガガガ文庫這麼要求的,把一個本來沒啥懸念的小說愣改成了二選一的黨爭動畫。
也是嘛,畢竟製作委員會內部喜歡的由比濱結衣早就被決定了敗犬命運。作畫非常拉跨的春物三期裡,只有由比濱結衣的作畫幾乎沒崩過。第11集她被比企谷八幡拒絕的那段場景,作畫和演出堪比《冰菓》24集結尾。
算了。
江口拓也的配音演技越發不適合比企谷八幡這個角色,越來越像他自己的聲線——聽說這個是音響監督的要求?拉黑了。
只有早見沙織的聲音一直在撫慰我的心靈。
就算知道這個動畫的BD根本就是賣特典小說送光碟,我還是花了錢。淦,這個作品不止毀我好幾年青春,還騙我錢財。
然後渡航在特典小說裡沒完沒了地用爛活水字數。🙂我他媽不想在正篇完結之後還看由比濱結衣同學死纏爛打的故事,真的。
雖然是兩季分割放送,但第二季比起第一季也不會有什麼改變了。
賣腐和培養角色廚幹得最起勁的業界大手子是誰?不是京都動畫公司,也不是Production.I.G.。是少年Jump。挺諷刺的,「友情·努力·勝利」是少年Jump的招牌口號,然而他們一直在作品裡加點賣腐要素,讓腐女和角色粉尖叫。賺錢嘛,不寒磣,畢竟男人不如女人能花錢。就像小學館現在最火的是又能打架又能賣腐的安室透和赤井秀一,每年拿他倆做個劇場版死神小學生就能穩定賺錢。少年jump作品(《海賊王除外》)的受眾們現在誰花錢是看劇情去的,不都是角色粉在燒錢?就《網球王子》這個垃圾能連載到現在,2008年之後每個給許斐剛掏過錢的女人都有責任。
沒頭腦男一號和不高興男二號,還有豪放型女一號和他們的銀色頭髮戴眼罩能力是瞳術的男老師——我真的沒有在描述《火影忍者》。天賦異稟的呆逼男主角打怪練級殺死Boss成為英雄的故事我已經看膩了,就算跟《鬼滅之刃》一樣多加入點耍寶的情節也沒用。
《咒術回戰》是個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作品,可以說jump的編輯把它變成了一個融合自家所有成功的少年漫畫套路的縫合怪,在此基礎之上又沒什麼特別明顯的硬傷,所以火也是應當的。但也是這個原因,它沒什麼新鮮感。如果不是偏好喜歡少年漫畫這一口的話,《咒術回戰》其實沒啥值得特別一看的東西,不如去看《海賊王》。MAPPA的製作水平很高(不過戰鬥場景有點摸),但也沒法給它平添新意。對我來說,《咒術回戰》最有意思的是時髦度很高的OP和ED。嗯?我怎麼記得去年我評價《鬼滅之刃》也是這麼說的?
在我臨發出來這篇推送之前,有人發現《咒術回戰》漫畫的分鏡和人設疑似照抄《魍魎戰記》,某場景的畫面直接抄了伊藤潤二的《漩渦》(畫工還被伊藤潤二吊打),jump的編輯現在就這水平?
15.我承認我是很羨慕——《總之就是非常可愛》(漫改)我都不知道這麼個普通漫改動畫是怎麼在豆瓣這個動畫鑑賞水平跟B站差不多的地方掀起爭議的,豆瓣上的女性是不是太閒了一點?
根本沒必要糾結女主角是怎麼喜歡上男主角的,因為這作品的唯一重點就是婚後生活發狗糧。改編自原作者畑健二郎與妻子淺野真澄的真實故事。麻煩火田老師分享一下經驗,有一個叫渡航的和一個叫麻枝準的都想追女聲優。
又稱「總之就是非常羨慕」,我確實是很羨慕。但一想到現實裡哪有這麼好的結婚對象和婚後生活……算了算了。
(此圖對應上一動畫的評論)
麻枝準從來都沒有跌落神壇,因為他就沒上過動畫的神壇。畢竟《Clannad》動畫的系構叫志茂文彥,不是麻枝準——他只是原作的腳本擔當之一。麻枝準自己擔綱腳本的動畫就仨,《Angel Beats!》《Charlotte》《成神之日》,這仨哪個也沒上過神壇啊。
《Angel Beats!》還算可以,但後期節奏太快被人戲稱每個角色都「光速成佛」。於是麻枝準為了「復仇」做出了《Charlotte》,進入主線之後節奏比《Angel Beats!》還離譜,最後兩集裡塞進了足夠再講12集的故事,更加爆炸。
五年之後麻枝準在做《成神之日》的時候不再提「復仇」這回事了,但外人一看這個與《Charlotte》相同的監督(淺井義之)和主役(佐倉綾音),說不是又一次復仇恐怕沒法讓人信服。
它如大家所想,質量特別差,所以確實讓觀眾難過了。像小太刀右京這種腳本家拉跨只會得到一片罵聲,但畢竟大部分人都被《Clannad》感動過,看見他一部不如一部,也沒法心安理得地直接罵——更何況這搞不好也是麻枝準最後一部動畫了。
「觀眾們就是想看感人的動畫吧」「我不在作品裡加棒球的話觀眾們會疑惑的吧」。我不知道麻枝準從哪得出的結論,但從來沒人逼著他寫「感人的作品」,更沒人逼著他在動畫裡打棒球,不知道怎麼找出來的這種藉口。難不成不顧淺井義之反對也硬要做的第四集一整集的腦殘麻將也是觀眾說想看的?
所謂「泣系」作品其實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就把套路差不多用光了,麻枝準想在2020年用以前那一套感動觀眾,無異於現在重拍《藍色生死戀》還要把觀眾看哭。哦不好意思,《藍色生死戀》和《東京愛情故事》的催淚程度可比Galgame高多了。「泣系」總結一下大抵就是「生離死別」四個字,還能玩出多少花樣?
而麻枝準在《成神之日》裡連以前的套路都沒玩好。《Angel Beats!》《Charlotte》不成功還可以說是麻枝準按照Galgame的標準寫了個有意思的故事,卻沒能合理塞進12集季番的時長。《成神之日》都是他第三次擔綱原創動畫系構了,卻不只犯了跟以前一樣的錯誤,甚至連故事本身都寫得很糟糕。要知道Key動畫三部曲的前兩部《Kanon》和《Air》沒有第三部《Clannad》出色的原因就是,《Clannad》一共時長44集,而前兩者分別是13集和12集。
我從《成神之日》開播之前就沒覺得它會成功,因為我不相信麻枝準現在的能力。現在《成神之日》居然比《Charlotte》還要糟糕,對作品質量沒抱過期待的我還是失望了——因為能看出來麻枝準的創作態度有問題,我覺得他根本就沒反思過自己之前為啥失敗。
《成神之日》有著Key系作品歷史上最不討喜的女主角、最沒人格魅力的男主角,還有可能是最好看的女二號——那也是人家仁井學畫得好,跟麻枝準沒啥關係。
關於《成神之日》這麼糟糕的原因,我有幾個設想:
①麻枝準知道患了突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的自己活不了多少年了,在最後一部作品裡放飛自我;
②花著Key社和P.A.Works的錢公款追星(佐倉綾音);
③就是菜而且還沒自知之明。
當然全賴麻枝準也不對,畢竟一部不如一部的原因還有一點——監督。《Angel Beats!》的監督是岸誠二,《Charlotte》和《成神之日》的監督是淺井義之——一個除了這兩部作品只執導過《Fate/Apocrypha》的人……據本人稱,在《Charlotte》的時候,應P.A.Works的要求,劇本完全交給了麻枝準;這次《成神之日》是淺井義之提了一大堆意見給麻枝準。看起來他跟麻枝準可能挺配的。但不管什麼原因,麻枝準沒能力做原創動畫這一點,已經再也無法動搖了,淺井義之還好歹嘗試說服麻枝準去掉第四集那個麻將回來著。而第11集那個劇情能被通過、製作成成品動畫,監督和腳本應該被打包一塊送出製作組。麻枝準所說的「回到原點」就是結尾照抄《Air》?雖然也是他本人創作的,但是《成神之日》的表現只是反襯出了當年的京都動畫公司有多靠譜。我本來是不想把對麻枝準的評論說得太狠的,但是看完之後實在忍不了了——《成神之日》第11集和12集的弱智搞笑程度,之前我只在《Darling in the FranXX》後半段看到過。這劇本的水平就跟劇中麻枝準先生表現出來的英語水平一樣:This is bad。順便一說,在第11集播出之後《成神之日》的輿論反響太過「熱烈」,麻枝準先生直接註銷了自己的推特帳號……我覺得挺好的,他和觀眾互相都能少看一點鬧心的東西。能力又不行還這麼脆弱,希望他別再花時間做動畫了。大概只有galgame腳本和音樂才適合他。然而他會的那套泣系Galgame也差不多已經退環境了。另外這片還給觀眾們一個深刻的教訓:再有聲優說「看腳本就給我看哭了」,絕對不可信。17.別給我看養女兒的片子了我不會被……——《體操武士》(原創)12月31日用了半天的時間看完,看完之後查了一下staff,果不其然腳本之一有村越繁,我就說這片子怎麼那麼像《Zombie Land Saga》。
當作搞笑片看水平不低(尤其那個會說人話的南美大鳥),當作治癒片看的話,女兒特別懂事可愛。不過當作勵志片或者體育片的話就是還可以,《Zombie Land Saga》也不是啥正經偶像片對吧。
僅11集的時間要描寫兩個角色各自戰勝自我的過程並不夠用,因此最後兩集描寫裡奧的部分顯得很急而且缺少說服力。在感染力上,由於《體操武士》不像ZLS一樣有音樂+舞蹈,情緒的渲染上達不到那樣的效果,從頭到尾但都缺少爆點,稍顯平淡。但勵志故事的本質其實一樣,並且水平並不比ZLS差。
在這部動畫裡可以看到MAPPA的許多特色:無釐頭、恰到好處的配樂、今年大放異彩的三渲二。不過這部的作畫偶爾有點那啥,畢竟是MAPPA的多開計劃之一。
另外還特別想知道,本世紀初日本人也喜歡玩火星文?
我之前寫過一篇東西來批判這部劇情粗製濫造的動畫電影了。
看完Promare:扳機社你們開心就行
對我來說不好好講故事的作品配不上讚揚,作畫再好也沒用,更何況你還故意賣腐。有種你就別加劇情做商業動畫,去搞個先鋒實驗動畫,弄幾個機器人光是打一個半小時也比這強。
下面說的這個作品同理。
本來京紫應該是在《Free!》《弦音 -風舞高中弓道部-》這些作品之外,京都動畫公司真正講故事的一個作品——我在2018年是這麼以為的。
最終這個劇場版也就比TV版京紫強那麼一點。當然,有很多人說這要怪原作水平不行,但改編這玩意的決定是京都動畫公司自己做的。我覺得把《紫羅蘭永恆花園》當作招牌的京都動畫公司已經在審美方向上誤入歧途了。之前那些把不正常同性關係當作主要賣點的作品已經證明過這一點了,而這個劇場版作品也有明顯的百合營業。
在人物塑造上的諸多不合理之處、以及煽情太硬的缺點使得京紫系列在我眼裡已經成為了催眠利器。這個外傳劇場版甚至都不是石立太一做的,那麼下一部石立太一做的正傳劇場版恐怕只會回到TV的水平上去。
天降偉人說過一句話: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換個詞用在京都動畫公司和 Trigger身上:製作重點錯誤,作畫和演出越精美越浪費。
20.野崎窗吃的什麼藥這麼管用?——《Hello World》(原創劇場版)寫出過《正解的卡多》和《巴比倫》的野崎窗居然能寫出《Hello World》這樣正常的作品,請問是吃了什麼獨門秘方?
劇情很王道的科幻繫戀愛作品,具體質量跟前面岡田麿裡那倆水平差不多,但邏輯問題還少點。這對野崎窗來說可就是百米三十秒到十三秒的進步了。
另外這部作品的三渲二水平不如MAPPA。
22.馬馬虎虎的改編——《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紅傳說》(輕改劇場版)我對素晴原作的評價是搞笑類輕小說的唯一天花板,其TV一期二期都算對得起原作。但這個劇場版我並不滿意。
原因只有一點:最後對沃爾巴克的決戰這一部分進行的原創改編非常不好。每個紅魔族面對沃爾巴克裝完逼就傳送跑路的行為是整個《紅傳說》對應的原作一整卷對紅魔族群體描寫的精華和集大成的最終表現,尤其最後一人悠悠也唐突傳送跑路更是原作第五卷最大的笑點。然而動畫組直接把大決戰中紅魔族這些戲份全部砍光,導致最後它變得非常正統。如果素晴是個一般的異世界作品,那正統決戰沒有問題,但作為搞笑作品,就毫無味道。
23.這才是我想看的動畫——《劇場版白箱》(原創劇場版)類似這種作為TV後續的劇場版企劃,在質量上都不會超過TV版,一方面有時長限制,一方面這種企劃在立案的時候就更多是作為TV粉絲的福利而成型的。《白箱》也是如此,因此揪著質量說太多其實沒啥意義,雖然是原創,但本身作為TV版的おまけ來說質量基本是合格的。
有問題的就在於前半段和後半段各一次謎之演出,意義不明,仿佛是P.A.Works純粹在炫技。另外一點就是二次元妖女佐倉綾音配的這個新角色沒什麼戲份且毫無作用,即便去掉也一點影響都沒有。離譜的是這麼個角色在片尾staff列表裡還排在甜甜圈五人組後面名列第六(還是單獨空出一行),不得不讓人想起TV版裡那個資方強行塞個聲優進片子的情節……
回到標題,「這才是我想看的動畫」並不是指這個《劇場版白箱》,而是片子裡他們做的那個《空中強襲揚陸艦SIVA》。現在的業界,原創和漫改都找不到這樣能振奮人心的熱血作品了。
連個劇中劇都能讓我悲嘆,真的藥丸……
其實今年還追了其他動畫,但是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有點好看的。再有四個小時,《Zombie Land Saga》就要公布重大發表,我只希望二期劇情別有硬傷就謝天謝地了。哦,還希望最後一部EVA不要太迷幻吧。
終於寫完了,可以拆開我的Quest2體驗夢寐以求了4年的《Beat Sab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