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
全球不約而同將兇手指向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
光天化日偷戰機 瞞天過海盜軍艦
摩薩德憑藉「蓋世神偷」
創造無數諜海傳奇
定點清除敵首 萬裡追蹤尋仇
摩薩德以捍衛生存之名
令世界聞風喪膽
揭秘摩薩德諜戰風雲往事
今日看世界
全球諜海四強
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時,四周強敵環伺。於是建立一個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情報組織,被以色列認為是生存的需要,1951年摩薩德應運而生。
摩薩德的主要職責是搜集阿拉伯國家的政治、軍事情報,掌握世界主要大國的軍政動向。竊取的情報以軍事情報為主,政治情報為輔。軍事情報用以維持強大的武力;政治情報則用以輔助以色列的外交決策。
作為世界情報界的後起之秀,摩薩德以人狠話不多的出色戰績,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前蘇聯克格勃一道,被譽為全球諜海四強。不過,作為西方世界唯一公開實施政治暗殺的國家,他們辛辣、兇悍的作風,橫掃一切障礙地實施暗殺、破壞、綁架,也讓世人談「摩」色變。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儲殷:
摩薩德可以算是美國人的學生,但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一方面因為美國人在培訓摩薩德的時候傾囊相授。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猶太人憂患意識,讓他對這一塊力量高度重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摩薩德長期處於世界情報戰爭,最激烈的戰場,它四面都是敵人,所以摩薩德常年「以戰代練」,鍛鍊出了一支很不錯的隊伍。
「造不如買,買不如偷」——光天化日偷戰機
上世紀60年代初,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對抗嚴重。而伊拉克等國開始從前蘇聯獲得當時最先進的米格-21戰鬥機,這使得一向依賴空中優勢的以色列如鯁在喉。摩薩德下達指令:偷飛機。
伊拉克的飛行員成了特工們的盯梢對象,很快,其中一名叫穆尼爾·雷德法的伊拉克空軍軍官進入了視線。摩薩德用金錢策反了雷德法的家人後,雷德法依然猶豫不決。
於是,摩薩德派出一位叫瑪達·哈莉的美女特工,對其施以美人計。雷德法被迷得喪失心智,終於決定叛逃。雷德法駕著飛機硬闖過約旦領空,降落到以色列機場時,油正好用光。至此,這部「喜提米格」大戲才算正式殺青。
1967年6月,「六日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慘敗。由於空軍機型戰術早已被吃透,以色列人棋先一招,以損失46架戰機的代價,取得了摧毀560架敵機的輝煌戰績。而這場勝利,從雷德法叛逃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瞞天過海盜軍艦
1965年,以色列向法國訂購了12艘薩爾3型飛彈艇。但在阿拉伯聯盟的壓力下,1969年1月,戴高樂政府宣布停止向以色列交船,此時還有5艘未交付。以色列人一方面提出索賠,讓法國人放鬆警惕,另一方面下令摩薩德,去把飛彈艇偷回來。
摩薩德在巴拿馬註冊了一家皮包公司,告訴法國人想買這些艇商用。以色列人就用法國付的違約金,交了買艇的訂金。隨後以色列海軍和摩薩德特工潛入停靠被扣飛彈艇的碼頭。就在1969年聖誕夜,法國人吃著大餐時,5艘飛彈艇溜出船廠,駛向了夜色茫茫的大西洋。新年之際,順利抵達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儲殷:
摩薩德的確是能偷就偷,能搶就搶,什麼暗殺手段都不計後果,但實際上全世界的情報組織都有類似的地方,因為有隱蔽戰線的邏輯,但是像以色列摩薩德這樣的情報組織,它相比於中國、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講,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它行事風格往往更加肆無忌憚,因為大國有很多戰略領域要考量,所以「吃相」很重要,而以色列長期處於敵國的包圍當中,時刻有亡國滅種的威脅,所以摩薩德行事風格就是不擇手段。
長達九年的復仇——天譴行動
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期間,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黑九月」成員乘夜潛入奧運村,造成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死亡的慕尼黑慘案。事件發生後,以色列舉國哀悼。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下令實施報復,行動代號「上帝之怒」又名「天譴行動」,開始全球追殺。
摩薩德兵分多路,遠赴法國、義大利、黎巴嫩、賽普勒斯、波蘭。從1972年延續至1981年,長達九年,摩薩德特工使用了槍殺、毒殺、美人計、汽車炸彈、床鋪炸彈、電話炸彈等招數。最終,列入死亡名單的11名恐怖分子全部被處死,但也傷及了無辜。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儲殷:
暗殺的確是上不了臺面的事情,尤其是以色列最近這幾年搞各種定點清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就是國家恐怖主義行為,也的確讓以色列因此聲名狼藉。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以色列國家形象本來就不太好,它身在敵國氛圍當中,它也不停地遭遇敵國的恐怖襲擊,所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儲殷:如果地下鬥爭也是「理想主義」,也是這樣一種所謂的「普世價值」,那也就沒有特工行業存在的必要了。我們總說屠龍的勇士一定會雙手沾滿鮮血。如果你要捍衛你的民族和國家,那麼你要有勇氣讓自己承擔一些歷史的罪孽,這可能是所有情報機關都難以避免的一種痛苦。
摩薩德「昔日榮光」遭遇挑戰
自稱「千戰僅一敗」的摩薩德,近年來失手頗多。1998年,摩薩德在瑞士的一所公寓安裝電話竊聽裝置時被當場抓捕,特工遭到審判。1999年底,摩薩德特工製造敘利亞備戰的假情報,差點把以色列拖入對敘利亞的戰爭。接連的失敗和時代的變化,讓摩薩德失去了冷戰時期的光環。
對於以色列官方來說,摩薩德不但能擔當起偷竊、暗殺、竊聽、滲透這樣的實際任務,總是處於戰鬥狀態的摩薩德,也為國家換來了高質量的和平,使以色列在半個多世紀的巴以、阿以衝突中,立於不敗之地。
然而,隨著和平與發展逐漸成為時代主題,因紛亂的中東局勢而名聲大噪的摩薩德,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地位與形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適應新形勢,摩薩德開始重新調整。
在近年的國家安全與情報工作會議上,摩薩德確定了新的工作重點:「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承擔特殊使命,打擊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目標,保衛以色列國家的安全。」儘管遠離戰爭,摩薩德依舊是守衛以色列的「一把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