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購片方電視臺的強勢,「回款難」似乎已是行業慣例,之前大多數影視公司往往是敢怒卻不敢言。
不過,隨著近年來資本寒冬以及疫情的影響,很多影視公司已經缺錢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急需解燃眉之急,畢竟先解決當下生存才能談以後的發展。
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開始拿起法律武器,起訴電視臺還錢。
在籤署合同時,有時會與電視臺直接籤約,有時則會與電視臺下屬的內部/下設XX頻道、XX中心、XX部等部門來籤約,在發生糾紛時,該以該下屬部門還是電視臺為被告提起訴訟呢?
我們先來看一則司法案例,(2013)鼓商初字第387號
一、一則起訴電視臺的裁判案例
原告影視公司訴稱:
原告與被告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籤訂合同,約定將電視劇授權XX教育電視臺播映。合同籤訂後迄今未付價款。現因XX教育電視臺已併入XX廣電總臺,XX廣電總臺應對其職能部門即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辯稱:
電視臺經濟信息部系原XX教育電視臺的職能部門,因2012年12月26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文將XX教育電視臺撤銷、併入XX廣電總臺開辦為教育頻道,該頻道不得播出影視劇,故案涉合同因此政府禁令不可抗力已無法履行。已向原告發函要求解除案涉合同,現合同已解除,無需承擔責任。
法院認定:
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經濟性質為全民所有制,其在工商局所做的登記資料均顯示其系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所領取的營業執照亦非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故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應系XX教育電視臺設立的分支機構,現因XX教育電視臺已併入XX廣電總臺,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應視為XX廣電總臺下屬的非法人分支機構......
法院判決:
(一)被告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一次性給付原告XX元;
(二)被告XX省廣播電視總臺對被告XX教育電視臺經濟信息部在上述第(一)項債務範圍內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二、該由電視臺部門還是電視臺來擔責?
電視臺的下設部門與影視劇出品方籤約的,該由電視臺部門還是電視臺來承擔法律責任呢?
張春傑律師提示大家,需要根據具體的不同情況區分對待處理。
1、由電視臺部門獨立承擔責任
如果電視臺的部門是:依法設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則可以由其自行承擔法律責任。
2、由電視臺承擔責任
如果電視臺部門系非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此種情況下則由電視臺承擔責任。
3、由電視臺部門與電視臺共同承擔責任
電視臺部門作為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法人電視臺承擔;也可以先以該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承擔,不足以承擔的,由法人電視臺承擔。
三、此類案件該以誰為被告提起訴訟?
影視劇出品方與電視臺部門進行籤約後,履約過程中發生糾紛的,債權人該向誰主張權利?
在司法實務中,為了儘可能的最終實現債權,一般會列多個被告主體,在此類案件中會分別列電視臺下屬部門以及電視臺為共同被告。
當然準備工作並不止於此,還應提供相應的列多個被告、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法律依據,以此來取得法院的支持。
與電視臺的訴訟還會涉及眾多的其他問題,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逐一進行分析解讀,歡迎關注。
如果貴司需要防範影視劇項目法律風險,或在電影、電視劇投資與結算過程中,遇到法律糾紛需要幫助的,歡迎與我們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