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個石猴,憑什麼變成了佛?

2020-12-22 寫乎

作者:趙心放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領高強,這是歷代讀者所公認的。但估摸不少人沒想這個問題吧?本領高強的孫悟空,為啥在沒參團去西天取經前,經過東打西拼,過了一些快活愜意的舒心日子,但最終被壓在了五指山下,過了五百年的囚徒生活。但參團去西天取經,途中也經歷了東打西拼,卻修成正果,變身成為了佛。筆者管見,聊聊其中的道理很有意思。

(一)沒有目標的努力是蠻幹

要說孫悟空天生就是苦命,從石頭縫兒蹦出來後,無爹無娘,無任何靠山和背景。幸好他自身資質不錯,膽兒大敢作敢為,能闖無人敢進的水簾洞,一不小心成了花果山的猴王,日子過得十分逍遙自在。過了一陣子他不安於現狀,到靈臺山菩提祖師那裡學到了七十二變的本領,可惜猴兒太愛顯擺,得罪菩提祖師被趕出了山門。

有了本領的孫悟空膽子更大了,平定花果山後,到東海龍王那裡搶奪了金箍棒,到陰間閆王那裡勾掉了生死簿上自己的名號,跑到天庭胡鬧,公然向玉皇大帝要官做。雖然「鬧而優則仕」了,但得知弼馬溫是個未入流的官兒時,心理不平衡,提著金箍棒一路打到南天門,然後回到花果山繼續當自己的山大王,並且給自己封了個「齊天大聖」的名號。

在太上老君的勸說下,玉皇大帝忍下了怒火,同意他自稱「齊天大聖」,納入天庭的編制。孫悟空在天庭自由散漫,過起了名副其實的神仙日子。玉皇大帝擔心他閒得無聊生事,安排他去給王母娘娘看管蟠桃園。他利用職務之便偷吃蟠桃。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由於沒請他,他怒火中燒,不僅將王母娘娘的蟠桃偷吃精光,還假扮赤腳大仙偷仙酒喝,順手將太上老君的仙丹也一掃而光,然後又回到花果山當他的山大王。

被整得顏面盡失的玉皇大帝聽觀音菩薩建議,派二郎神去捉拿他。二郎神本領有限,奈何不得。玉皇大帝最後請來了如來佛。如來佛的本領高強,能翻十萬八千裡筋鬥的孫悟空沒跳出如來佛的手心,最後被如來佛壓在了五指山下。

從石頭縫兒蹦出來的孫悟空,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沒有親人給他最基本的親情關懷和人生啟迪,他思維混沌,始終沒明白自己出世後如何生活和努力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把「逍遙自在」作為了奮鬥目標。只是世上的「逍遙自在」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因此造成他「吃著碗裡望著鍋裡」,心理不平衡成常態,一不滿意就胡攪蠻纏,最終落得個禁閉五百年的下場。

(二)總結教訓確立奮鬥目標

俗話說,犯錯誤並不可怕,怕的是不醒悟,壓根兒覺得自己沒錯。孫悟空在五指山下沒白被壓五百年,經過一段時間的迷惑後,他總結了自己失敗的教訓,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五百年後解除了禁錮,如果執迷不悟,不改弦更張,仍然象以前那樣憑著自己的興趣胡攪蠻纏,瘋狂地追求一時的逍遙自在,必定會重蹈覆轍,雖然到陰間閆王那裡勾掉了生死簿上自己的名號,在法力無邊的如來佛手中,照樣是死路一條。

因此觀音菩薩請他去協助唐僧到西天取經時,他猴腦轉了一轉,就想到去西天取經,無論工作條件、工作強度和工作報酬,雖然都遠遠比不上在天庭裡的任何一份工作,但是到西天取經,是一個經玉皇大帝批准了的天庭項目,是個正正經經的事業,只有將事業幹好了,才能真正的揚名立萬。路途中雖有重重磨難,只要花大力氣,下真功夫,咬牙堅持下去,在眾神仙的支持下,一定能成功的。

思想通了,思路明確了,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觀世音菩薩,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去。十四個春秋,孫悟空與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一起,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路上降妖伏魔,扶弱濟困,成功地將手無束雞之力的唐僧送到了西天,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終被封為鬥戰勝佛。

(三)注意調整自己融入團隊

孫悟空的自身資質不錯,不僅表現在他悟性好,身手靈活,學得了高超武藝,還表現在他為適應工作的需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性格情緒。實話實說,孫悟空和兩個師弟及師父唐僧,性格差距是很大的,但孫悟空學會了接受和容納,很少責罵比自己武功差的兩個師弟,最多也只是善意的嘲諷與調侃。對師父忠貞不渝。他和師父唐僧的衝突最為頻繁和激烈,孫悟空儘量改變自己去適應,以取經事業為重。

在路途中的某天,有幾個強盜擋住了取經團隊的去路,要搜刮他們的錢財,孫悟空不由分說掄起金箍棒將他們打死。吃素長大的唐僧,見孫悟空一下子打死了六個活人,不停地責怪他。孫悟空一氣之下跑到老朋友東海龍王那裡解悶兒,看到龍宮牆壁上掛的一幅「圮橋三進履」的畫,就問龍王是什麼意思。

龍王就給他講了漢朝開國元勳張良的故事。說張良早年在圮橋碰到一個霸道的老頭兒,要他三次到橋下去撿自己掉下去的鞋子。張良恭恭敬敬地撿了起來,並且給老人穿上。結果老人給張良一卷天書,教其運籌帷幄的本領,張良以此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成為千古名相。

有人說估摸東海龍王大概是按觀世音的意思辦的吧?其實按誰的意思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孫悟空從中受到了深刻的啟發。東海龍王說了一句:「大聖你自己定奪,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孫悟空立馬答道:「你不要再說了,老孫回去繼續保他就是。」

換成被壓在五指山之前,孫悟空肯定要把東海龍王的話當耳邊風,弄得不好還要嘲諷幾句耶。從而可以看出,孫悟空的確會調整自己的性格和情緒。按現在的話說,思想覺悟有了極大的提高,能夠適應工作的需要。

(四)充分發揮自己的協調能力

孫悟空有一個唐僧及兩個師弟都沒有的優點,那就是胸懷寬廣,善於麻煩朋友,說動以前與自己有過節的人,來為去西天取經的事業服務,真正體現出了一花開放不是春,百花開放春滿園的特點。

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孫悟空的武功高是事實,但並不能做到打遍天下無敵手。嚴格說來,孫悟空憑一己之力,勝券在握的只是對白骨精、蜘蛛精、大蟒蛇和還沒修煉成道的小妖小怪之類,遇到狠角兒他是沒轍的。

比如在取經路上碰到的第一個妖怪黑熊精,孫悟空就對付不了;遇到如來佛的表舅子大鵬金翅雕就更沒法;就連比自己輩分低的紅孩兒,見面除了在嘴上能佔點便宜外,其實也差點兒讓自己去見了閻王。孫悟空靠啥本領除掉強敵,順利保駕護航呢?除了靠自己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外,就是靠一切可以利用的人際關係。

孫悟空結交朋友不論年齡、不分輩分、不管職位高低,一律稱兄道弟,平等相交,他的這性格幫了他大忙,使他建立了廣泛的人際關係網,他的朋友真格是遍天下耶,天上的九濯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在花果山結交的七十二洞妖王、結拜的六個拜把子兄弟,水中的四海龍王,到處都有他的朋友。以前孫悟空追求「逍遙自在」,不好意思麻煩人家,人家也不一定買帳,只好自己單打獨鬥。如今幹的是事業,只要言語周到,申明大義,作為朋友和熟人誰不支持呢?

文末補白:雖然《西遊記》只是一部小說,孫悟空只是神話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但的確能給人以深邃的啟迪:要鍥而不捨地投身於事業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黃桷文學社副社長。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孫悟空到底是不是靈明石猴,是,也不是
    作為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一直是中國人喜愛的小說,尤其是排成影視劇後更是火遍亞洲,現在一到寒暑假,不光中國,東南亞各國韓國日本都會播出西遊記,記得小時候總是和小夥伴們爭論誰誰誰更厲害,爭個面紅耳赤也樂此不疲,不得不佩服西遊記的魅力之大,而其中又有混世四猴,不歸十類之中,不入兩間之名。
  • 西遊記 | 石猴出世
    講述者:孫敬修小朋友,你們都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說吧?西遊記是咱們中國特別有名的神話小說,寫這部小說的人是誰呢?叫吳承恩。姓吳,叫吳承恩。這部小說說的是唐朝有一個姓陳的和尚也就是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他們一塊兒到西天去取經,在路上遇到了好多的妖魔鬼怪。
  • 生活中孫悟空這類靈明石猴是哪一種猴子呢?
    其實孫悟空究竟是不是靈明石猴這件事情都十分難說。因為這本來就是西遊記裡的一個疑問,西遊記裡並沒有說過西遊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在西遊記第1回,孫悟空出世這一章節中對於孫悟空出世的描寫是:有一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
  • 西遊記的殘忍,是把孫悟空、二郎神、哪吒都變成了人偶!
    一直覺得中國古代神話中,能稱得上傳奇人物的就只有三個:一個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一個是劈山救母的二郎神,一個是東海屠龍的小哪吒。這三個人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天生異類:孫悟空乃天地孕育的石猴,哪吒是三年懷胎的肉球,楊戩是神仙和凡人的混血。
  • 西行紀:孫悟空惹怒輪迴師,變成了老猴子,面臨石猴發難
    超出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這是原版對孫悟空的評價。其實,孫悟空本該活在其中,只是把陰間的生死簿破壞力,令輪迴秩序中,沒有了他的存在。可在西行紀中,孫悟空不僅被無限削弱了,連超脫六界,跳出五行的能力也沒有了。
  • 《西遊記》中,孫悟空印證著什麼樣的寓意?我們都可以是孫悟空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幾乎都看過或聽過《西遊記》的故事,不過,如果你只把《西遊記》當成一本經典的神話小說來看待,那就實在太可惜了!《西遊記》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莫屬,他的故事,貫穿了整部《西遊記》的始終。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孫悟空的成長經歷。
  •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西遊記》第一回,石猴孫悟空出世,驚動了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也就是玉帝,玉帝下旨,讓命千裡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千裡眼與順風耳,看的真,聽的明,於是回報導:「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裡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有趣的是,《西遊記》的孫悟空,也有千裡眼的眼界,而孫悟空的師父唐僧,一介凡夫,居然有順風耳的聽力。
  • 神話中的四大靈猴,個個實力非凡,孫悟空只能排最後
    他出生時就驚動了天地,在菩提祖師處學得高超法術後,更是上鬧天空,下鬧地府,最後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後跟隨唐僧取經,被封為鬥戰勝佛。可是,你知道嗎?神話中其實是有四個靈猴,他們個個法力高強,身懷絕技,其中實力最強的多次碾壓二郎神,而在我們印象中如此厲害的孫悟空也只能排在最後。那麼他們是誰呢?其中誰的實力最強?第一位:赤尻馬猴
  • 真相如此黑暗,西遊記裡孫悟空竟然被如來佛殺害了?
    今天閒著無聊又翻開了《西遊記》大,一重大發現,吳承恩竟然在《西遊記》有一重大伏筆。。看《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西遊記上講述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身法術之後神通廣大。而恰巧,和冒充孫悟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甚至連長相聲音裝的都完全一樣?這是巧合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只學個72變和筋鬥雲學了幾年,六耳獼猴不可能不學就天生就有本領吧?肯定有和孫悟空同門出處的高人,自然菩提祖師不會在此之列,因為老人家既然有了孫悟空這樣有情有義的徒弟,難道還要在造出一個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嗎?
  • 如果將悟空認為是靈明石猴的話,孫悟空加上六耳獼猴基本上是完勝
    「混世四猴」在《西遊記》中只出現了六耳獼猴、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孫悟空並不是靈明石猴。如今,普遍人認為孫悟空就是「混世四猴」中的靈明石猴,其主要是因靈明石猴和孫悟空的特徵很像。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儘管如此,但書中卻從未說明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或者說,你可以認為孫悟空是靈明石猴中的一個,但不能說靈明石猴就是孫悟空。
  • 孫悟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背景複雜,絕非天產石猴!
    我們都知道孫悟空是靈石孕育所出。之後他去往菩提老祖之處學習武藝。後來大鬧地府龍宮以及天宮,可謂是震驚六界。最後他被如來佛祖所制服被壓於五指山下,幸由觀音菩薩指點,被如來二弟子金蟬子所轉世的唐僧所救。之後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取得真經後,他被封為鬥戰勝佛。
  • 《西遊記》故事新解1:如來佛祖妙安排,靈明石猴得神通
    在筆者看來,《西遊記》 是寫佛祖為了把真經傳與世間,善化人心,安排了唐僧取經,同時讓唐僧在這一路的過程中修煉的故事。並且告訴人間修煉成佛才能真正長生。而修煉人必須有堅定的信念,還得有神佛的保護,雖然會有千難萬險,只要修煉人一心不二,堅定信心,就會走到圓滿。
  • 孫悟空只會72變,為何在《西遊記》中那麼厲害,他靠的是啥?
    孫悟空只會72變,為何在《西遊記》中那麼厲害,他靠的是啥?在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非常厲害,不僅打的天庭一堆神仙招架不住,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也是大展威風。雖說有的時候孫悟空也會遇到無法應付的敵人,但總體來說他的自身實力並不算弱,無愧齊天大聖的稱號。
  • 「西遊記」第一集 石猴出世
    石猴能上天,能入地,本領可大了。一天,天氣非常炎熱,石猴正和群猴在一條小河裡洗澡。不一會兒,石猴突然大叫起來:「這小河清涼解暑,那源頭肯定會更涼快。」大家聽他這麼一說,都想去看看。他們一路跋涉,來到一道瀑布前。一隻老猴子指著瀑布說:「誰能衝進瀑布打探,又不傷身體,我們就拜他為王。」石猴一聽,趕緊站出來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 《西遊記》混世四猴中為何孫悟空如此不濟,你看其他三個怎麼玩它
    在《西遊記》「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由於孫悟空又做了惹唐僧生氣的事情,就把這猴子趕跑了,這時六耳獼猴化作假美猴王,不僅把唐僧揍了一頓,而且還自行組織取經隊伍,把原來的人員都替代了,經過一番纏鬥,在地藏王菩薩的坐騎諦聽指引下來到了如來佛祖坐下,從而引出了「混世四猴」。
  • 03、石猴卵生的合理性解釋
    那仙石「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石猴。」孫悟空生出來不是猴子,卻先是個蛋,再由蛋轉化成猴。孫悟空是猴子,該是獸類,為什麼卻是卵生呢?解釋西遊記不應憑直覺感受,還是要從它的象徵意義著眼。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強?
    齊天大聖孫悟空到底有多厲害,在三界屬於什麼檔次?《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真實實力到底有多強?仔細研究過《西遊記》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好像很強,五行山下出來到西天取經完成,又變得實力一般了,連三界下凡的神仙門人坐騎都打不過,動不動就要請人幫忙。孫悟空本天產石猴孕育而生,暗合九竅八卦之數,一身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一出生就能眼運金光,射衝鬥牛,驚動玉帝,可謂驚天動地。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名著,其經典在於百讀不厭,一萬個讀能讀出一萬種體會來。而其中最讀者喜歡的孫悟空是一隻武藝高強,有火眼金睛,身兼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並且長生不老的神猴。可能很多女性會更喜歡豬八戒,而比起豬八戒來說,很多男性朋友會更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那麼,孫悟空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呢?
  • 浙版西遊記
    浙版《西遊記》投資5000萬元,由程力棟執導,是一部章節性很強的單元劇,據介紹,在浙版中,師徒四人都談起了戀愛: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感情甚至到了牽手同船的地步,沙和尚也愛上了盤絲洞中的蜘蛛精,白骨精更因被孫悟空甩掉,而走上了邪路。
  • 【薦讀】《西遊記》中孫悟空故事與靜樂的淵源
    從唐的《大唐西遊記》到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再到元的《西遊記雜劇》,最後到明初章回小說《西遊記》成書;從宋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出現了猴行者,自稱是「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彌猴王」來助三藏法師取經,到金代《蟠桃會》裡的孫行者,到元代楊景賢的《西遊記平話》已經演變成孫悟空了,在宋元民間說書人和雜劇戲劇舞臺上孫悟空的人物形象已經成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