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總有很多家長朋友在問:「老師,我家孩子學什麼專業好呢?你推薦幾個吧」,於是很多時候都會用一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確認學什麼專業都能夠出人頭地來搪塞你。
如果你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有人對你或者對你的孩子說選什麼專業,其實都可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用網友的話說就是純屬無稽之談。那麼大家想一想,其實我們想要在這麼多可供選擇的專業方案裡面,選一個對我們家孩子最優的一個方案,你非得給我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因為每一個行業都有狀元,所以選擇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選什麼專業都一樣,能不能夠出人頭地就看咋家娃自己的造化了。
對於這種典型的拋開不同專業之間的差異不談,只談那一點點所謂的共同點,哪一個行業都有狀元,哪一個行業呢都有第一名,所以選哪個專業都行,從這個角度上理解,這就有點耍流氓的意思了。但其實對於這種結論性的話,建議大家保持警惕或者保持這種自己獨立的一種判斷,也別聽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
證偽類似於這樣的一些結論,其實非常簡單,你得從一個底層邏輯把它推翻。那麼怎麼去推翻它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志願填報裡面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邏輯錯誤,因此用邏輯學的三段論去證偽即可,那麼這樣的話就會相對直觀一點。那小編就通過邏輯學的觀點給大家去演示一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個結論怎麼通過邏輯來推理出來的。
在本科階段有些專業才會開設邏輯學相關的這種課程,包括後來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選調生等等其實都有邏輯方面的題型。
即使大家不知道邏輯學沒關係,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能夠相對比較容易的理解,大概怎麼去推理了。在邏輯學裡面的三段論推理其實就是演繹推理裡面的一個簡單的推理判斷,它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這三部分組成的。這裡面就不跟大家具體的去講這三段論的相關概念,那直接上主題案例非常典型的三段論推理是這樣的:
比如所有的男人都有鬍子,小編是男人,所以說小編是有鬍子的。那麼這個結論推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現在再來看一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它的一個推理邏輯是什麼樣的。醫學業有狀元,公交車售票行業也有狀元,所以說醫學機行業就等於公交車售票行業,因為他們都有狀元第一名。
再比如說學計算機能夠月入過萬,學動物醫學能夠月入過萬。所以說學計算機就等於學動物醫學。因為他們都月入過萬。
以上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背後的一個混亂的思考邏輯,這不就是耍流氓嗎?這個推理本身就講不通,因為他們都有狀元,這兩個本身就不是一個行業,你能說他們都有狀元,有第一名這兩個行業就一模一樣嗎?這兩個專業雖然都能夠月入過萬,但是就這麼一個共同點,那就能抹殺計算機跟動物醫學專業那麼多不同的一些地方嗎?肯定不能那麼類似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有很多什麼專業學好了肯定就會前途無量。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沒有不好的專業,只有學不好的人。
不要埋怨專業不行,只要做到頂尖沒有最差專業等等,類似這樣的一些說法很多包括一些家長都有可能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感覺非常有道理。那如果大家還不明白,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是公交車售票員,你是科學家,他是公務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我就問這句話,您信不信?
當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用在什麼語境下最合適呢?就是安慰人的時候。某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都換不了行業的時候,或者說已經被錄取到一個冷門專業裡面的時候,說這句話最能安慰人,也非常雞湯。還有就是如果我們脫離志願填報這個背景,每一個行業確實都有做到頂尖的人,這句話肯定沒有錯。
當然頂尖的售票員跟頂尖的科學家,頂尖的企業家等等這些是否一樣的呢?那就要看大家從哪個角度去理解了。如果是單從薪酬的一個角度去理解,可能全國所有頂尖的售票員的薪酬加起來,還沒有馬雲一個企業家掙的錢多。我們這裡面不涉及崗位的歧視的問題,只是就事論事。今天大家不要上綱上線,行業本身是沒有貴賤,狀元卻有高低。
我們經常都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但是對於我們現在來講,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怕選錯專業,也都怕入錯行。千萬不要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理解為我們自己家的孩子在哪一行都能夠成功,只要他付出自己的努力。
可能咱們家孩子的天賦只適合在某一個行業,比如說換到足球這個行業裡面,可能就是三更眠五更起,你也踢不出亞洲。那對於我們孩子的志願填報來講,建議大家少聽一點這種雞湯的結論或者典型的邏輯錯誤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