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式進入倒計時!今天回顧一下韓娛圈,看看這一年來被熱炒、被關注、被忽略或被遺忘的,都有些誰?
韓劇:喪且治癒,「嚇人」出奇蹟
這一年,韓劇開始聚焦現實中的各種殘酷和無奈,將你我身邊躲都躲不掉的現實掰開、揉碎、再又捏成個結結實實的精神雪球,砸得人臉生疼,落地又無聲息。
《迷霧》開播,豆瓣評分曾一路高歌猛進狂飆至9.2(後因爛尾有所跌落)。給她打出如此高分的我們,亮出了對所謂「大女主」的真正期待:雷厲風行、遇事不慌,手段、心機高級且理智,厚臉皮與正面剛更是不在話下。
整整21年,氣場紋絲不垮的金南珠,大有一股「死也要死成個碉堡」的氣勢,厲害到頭髮絲兒都是「時刻準備著」的緊繃狀態,從臺詞到人設再到氣場,讓人分分鐘都想要為她起立鼓掌。
「大女主」之外,現實的「喪」緊隨其後、不請自來。職場女性升職的艱難、領導的明暗規則、後輩的手腕排擠、另一半的不理解……一面是大殺四方遊刃有餘,一面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讓觀眾為女主角捏一把汗的同時,由衷地感慨一番:做一個名老女人,難!
做個名老女人難,我做個低到塵埃裡的小人物還不行嗎?《Live》告訴你:沒那麼容易!至今仍以9.2的高分傲視豆瓣的《Live》,將初入職場的菜鳥們一鍵接入hard模式下的生存戰,還來不及思考就被各種不符合常理的事件抽打的遍體鱗傷……
連李光洙這種長在觀眾笑點上的男人,都一臉面部肌肉糾結、內心翻江倒海的讓人感同身受、淚目哽咽,現實的共鳴真讓人叫絕。
有最喪,只有更喪。沒有爛尾、全員齊喪,還能互相治癒並給人希望的,還屬這一部《我的大叔》。在出軌被綠、艱難偷生、相愛相殺又彼此牽掛的劇情推進中,一群連自己都過不好的loser,偏偏在熟悉和了解中成為治癒對方、重燃生活希望的「救命稻草」,披著狗血的外衣,又吐露著瑣碎卻更能入心的細膩感情。沒有勾勾小指就能拯救你的富二代,大家都要拼了命才能拉住彼此的手,給彼此繼續生活的勇氣。
喪出了境界、喪出了美感的韓劇,終於到下半年開始回歸輕車熟路的「愛情戲」。
見誰都是一副招牌微笑的金秘書(《金秘書為何這樣》),拿下了自戀與專情並列第一的怪咖社長;
絕非整容,卻一年變臉變身十幾次的韓世界(《內在美》),偏偏戳中了臉盲症患者徐部長的「死穴」;
「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尹珍雅,讓姐弟戀的暖又一次融化了世人的口水與八卦。
不得不提的《鬼客:the guest》,因為劍走偏鋒的奇怪打法火速霸佔了熱門話題,沒有大咖,沒有床戲、沒有噱頭,完全依靠緊湊的劇情和幾位主角在線的演技吊著收視率,神神叨叨又懸念精巧,怪得很迷人。
韓影:大咖火力未減 後輩仍需努力
最容易有「爆款相」的韓影,在主題上大多逃離不了社會黑幕、歷史事件、話題大案,以及小愛情;這其中,又以觀眾耳熟能詳實力型的大咖和從不掉線的群演為點睛之筆。2018年的韓國電影圈,也大抵如此。
說歷史事件,是韓國人的拿手好戲。《辯護人》《計程車司機》《特別市民》……看似老事重翻,又與現實不無聯繫。今年的《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以韓國歷史上的「樸忠哲拷問致死」事件為由頭,在重繪歷史的過程中將兄弟手足情誼、家庭責任與守護、國家榮譽利益之辯的思考融入其中,第三次合作的河正宇和金允石,既有演技打底,又有票房保證,更不乏拿獎的實力。
話題爭論最多的,莫過於國際認可比片名還要熱乎的《燃燒》。今年坎城場刊最高分3.8(滿分4.0),又有劉亞仁這樣的年輕影帝加持,甫一面世就拿下豆瓣9.0的高分。文藝、懸疑、加各種見仁見智的隱喻理解,讓《燃燒》的觀影體驗迅速地劃分為兩派:一路人愛死了它又作又美又殘酷的腔調,一路人又瞧不上它廢話多看不懂假高級。目前豆瓣評分已經跌至7.9,估計跟這後者有很大關係。
與口碑爆炸的《與神同行:罪與罰》相比,《與神同行:因與緣》的表現稍顯遜色,但這依舊不能阻擋它的存在感。並行不悖的四條線索、穿插推進的劇情橋段、第一部裡埋好的伏筆、為第三部製造的懸念……在陰間使者「必須找到49位100%純善良好人方可轉世」的規則設定下,一點點揭開「完美善人」根本不存在的主題。最帶勁兒的,還是那種不斷反轉反轉再反轉的緊湊感,抽離掉前作裡稍顯用力過度的韓式煽情戲份,似乎更能打動人。
還有兩個意外。翻拍作品《小森林》,雖然因為改編少了許多日版絕美的視覺畫面而遭到原版粉絲的不滿,但也有不少人因為導演對於人物感情線的細膩描繪而深受打動,受近些年慢綜藝風格的影響,韓版《小森林》頗有一番在慢綜藝中講了個故事的味道;
恐怖片《昆池巖》經過國內各類視頻大V排隊的玩兒命解讀一度成為「現象」,其中的恐怖鏡頭更是被觀眾精確到秒的細緻記錄,偽紀錄片形式、非熟臉演員加上沒什麼技巧可言,硬是靠口口相傳成為話題黑馬,運氣的成分佔了很大部分。
韓綜:花樣超級多 想「爆」很難
過去,想不了解韓國綜藝似乎都很難。抄襲、買版權、甚至是羅PD親自隔空喊話的新聞隔三差五地通知你——隔壁又有什麼新綜藝火了。
在綜藝方面一向不缺少創新力的韓國人,做綜藝來都是真情實感的認真努力。從早期《情書》、《X-man》的散打模式,到專攻明星子女、明星父母,再到明星知名以及不知名朋友們的路線,剛出道的有團綜、出了名的有反轉劇、過氣的拉下臉串個場、正當紅的抓機會做常駐……玩兒體力、玩兒嘴皮、玩兒推理、玩兒八卦,成年累月地讓人發出「真會玩兒啊!」的感慨。
2018年的韓國綜藝圈,那更是多面拓展:旅行、美食、婚戀、體驗,多方位無孔不入的模式全面展開,但是比起曾經各種「秀」的時代,儘管tvN搞出了《單身黃昏找尋青春》,讓明星的單身父母一起出發旅行;不甘落後的JTBC則退出了「新概念偽真人秀」——《人類智能》;MBC簡單粗暴地請出了《空腹者們》,一看就是吃貨們定向製作;還有明星與觀星(沒錯,就是科學家那種觀測)結合的《給你宇宙》,以遊戲《皇室戰爭》為藍本的《皇家探險》……琳琅滿目,卻又實在難以讓人提起興趣。
唯一的亮點,《heart signal2》(迅速被製作成《心動的信號》,國內開播),雖然是純素人為主,但是明星觀察間的旁觀和推理,不受控制的「劇情」發展都巧妙抓心。「八卦」這個引人興趣的最大公約數在這檔節目裡被發揮到極致,尤其是各位素人在節目後的感情發展、各類衍生八卦,話題度最高的男四號更是激發了「英珠小姐姐值得更好的」「男人都是大豬蹄子」的中韓大討論,話題餘韻嫋嫋。
韓樂:你大哥還是你大哥 大勢團實力飛漲
最熱鬧的歌謠界,看點可是超強密集,一代更比一代強,一年到頭不重樣。從SM成功離職並且由隊長親自開公司養著全隊的、堪稱「神話」的神話回歸了,喜聞樂見。跟這個消息同樣振奮人心的,無異於時隔17年在蠶室體育場再開演唱會的HOT,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你們的眾多現役愛豆,也在臺下瘋狂應援。在80後瘋狂追憶青春的時代,HOT、水晶男孩、神話、東方神起、SJ……隨便一個回歸(或者重聚)都跟2010年春晚舞臺上的小虎隊一樣——要珍惜,畢竟,能給她們叫「哥哥」的偶像真的為數不多了。
然而,熱搜可能偶爾會屬於大前輩,但是屠榜、霸屏什麼的神仙操作,怕還是只能由小花鮮肉們來完成。作為「2017年韓國歌謠界的黑馬+大勢」——wannaone大有一鼓作氣之勢,風頭十足地用成績、人氣和話題闖過了2018年;不相上下的防彈少年團以遍地開花的勢頭火遍全球,日本正規3輯一問世就立即刷新了韓國歌手在日本發行專輯的首周銷量記錄。
2018年已然過去,相信2019仍然會在各路娛樂新聞裡開心吃瓜的我們,能享用的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