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於佳能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個「大年」,新品器材的數量之多,接近了尼康+索尼新品之和。其中比較重磅的就是佳能的第一臺全畫幅專微EOS R和RF卡口鏡頭了。那麼接下來就跟隨我們的步伐,來看看2018年佳能都發布了一些什麼新品吧~
全畫幅專微——EOS R
佳能在2018年正式發布了這款佳能的首款全畫幅專微EOS R以及全新的RF卡口。RF卡口採用54mm的卡口直徑和20mm的法蘭距,相比EF鏡頭,這一特點將為鏡頭設計帶來更大的自由度。EOS R採用了佳能5D4上使用的3030萬像素CMOS,而產品定位和價格都剛好在6D2和5D4之間。同時它還配備了四顆光學素質優秀的鏡頭,可以翻轉自拍的旋轉觸控螢幕和四種功能各異的轉接環,其中兩個帶CPL和可變ND濾鏡的轉接環特別適合用於視頻拍攝。在佳能的產品線中,EOS R是一臺性價比相當突出的機身,無論是vlog視頻創作者還是佳能5D4的潛在用戶,都有相當多的理由考慮這臺相機而不是佳能5D4或6D2。
標頭鏡皇——RF50mm F1.2 L USM
RF50mm F1.2 L USM也許是佳能2018年發布的新品中最讓人激動的一款產品。上一代佳能EF50mm F1.2L USM鏡頭到現在已經有12年歷史了,如果按照目前的光學素質評判標準的話已經有點落伍了。作為傳奇經典鏡頭的繼任者,RF50mm F1.2 L USM在兼具了優秀的焦外虛化的同時在焦內銳度方面也是頂級的,並且在裝上EOS R後,體積也可以讓人接受。加上這支鏡頭的價格在發布之後一路走低,如果你是一個人像攝影發燒友的話,這支鏡頭完全值得你去為它搭配一個EOS R機身!
標變規格新突破——RF28-70mm F2 L USM
既然佳能表示RF卡口能夠讓鏡頭設計帶來更大的自由度,並且能夠將以往難以在可交換鏡頭上應用的理念得以實現,那麼一支能夠體現卡口規格強大的鏡頭自然是能夠非常好印證這一觀點的。RF28-70mm F2 L USM就是這麼一支打破傳統,「秀肌肉」型的產品。它採用了13組19片的複雜光學結構設計,其中包括2片研磨非球面鏡片、2片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1片超級超低色散(UD)鏡片以及2片UD鏡片。高規格的用料自然能夠帶來出色的成像效果,這支RF28-70mm F2 L USM的銳度可能也是目前標準變焦鏡頭中最強的存在。不過誇張的體積重量和不菲的售價,讓這顆鏡頭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一品它的芳澤。
高性價比全能35mm——RF35mm F1.8 MACRO IS STM
這支RF35mm F1.8 MACRO IS STM也許是目前RF卡口鏡頭中性價比最高的——1.8的光圈+300g的重量+5檔IS防抖+0.5X放大倍率+三千元級的價格,即使放在任何全畫幅系統中進行比較,都頗具吸引力。如果你已經購買EOS R機身,那麼這顆鏡頭是目前佳能RF系統中最適合日常掛機的鏡頭,因為它真的能拍攝我們日常碰到的大部分題材。
專微新套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作為一個全新卡口的套裝鏡頭,佳能給出的答案是讓經典繼續延續——RF24-105mmF4 L IS USM。它相對於EF卡口的EF24-105mmf/4L IS II USM,長度減少了10.7mm,重量減輕了近100g,增加了一塊UD超低色散鏡片和更大的後組鏡片。如果你是一位佳能新用戶,並且還選擇了RF系統,那麼這支套機鏡頭不會讓你失望。
顏值與實力俱佳——EOS M50
佳能EOS M50是佳能2018年在EOS-M系統中的唯一新品,不過就是這一臺機身就足以挑起EOS-M系統的大梁了。相比於之前的EOS-M系統旗艦機身EOS M5,M50減少了機身按鍵數量,增加了4K視頻功能和可以自拍的翻轉屏,降低了售價,使得它相比於M5來說性價比更高了。再加上2018年出現了第三方的EF-EF-M減焦增距環,使得M50的可玩性進一步的提高。對於入門級用戶,對於VLOG視頻用戶,對於希望購入一套輕便系統作為備機的佳能專業用戶,這臺機身都有能夠吸引到用戶的亮點,它也是佳能2018年最具性價比和競爭力的機身之一。
首個EF-M大光圈鏡頭——EF-M 32mm f/1.4 STM
對於佳能高性價比的EOS M系統中,一直缺乏一支大光圈鏡頭,佳能在2018年推出的這支EF-M 32mm f/1.4 STM很好的填補了這一空白。這支EF-M 32mm f/1.4 STM採用了首塊鏡片內凹的新結構設計,與類似結構鏡頭不同的是,佳能為了保證性價比,在這款鏡頭中只使用了一塊非球面鏡片糾正像差,並採用了外對焦設計。即使如此,這支鏡頭依然是佳能EF-M卡口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支鏡頭,適合EF-M用戶體驗大光圈帶來的優秀虛化效果。
愛死小白傘&愛死小小白兔——EF 70-200mm f/2.8L IS IIIUSM&EF 70-200mm f/4L IS II USM
在2018年,佳能一共更新了四款單反鏡頭,不約而同的都是紅圈白炮。其中70-200mm焦段的兩支主力鏡頭都進行了更新。EF 70-200mm f/2.8LIS III USM上一代「愛死小白兔」的光學素質就非常的優異,在加入了佳能新的ASC鍍膜後,抗眩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加強,真正成為了一顆綜合性能沒有死角的一支長焦大三元。
而另外一款EF 70-200mm f/4L IS II USM的上一代距今已經有12個年頭了,更新也是眾望所歸的事情了。EF 70-200mm f/4L IS IIUSM提供了五檔的防抖性能,最近對焦距離也從1.2米縮短至1米。光學結構上依舊保留了佳能白炮標誌性的螢石鏡片,而重量僅僅只有780g,對於需要輕便小巧高畫質的用戶來說,可能更加具有吸引力。
輕量化專業超遠攝——EF400mm f/2.8L IS III USM&EF600mm f/4L IS III USM
2018年佳能對400mm f/2.8和600mm f/4規格鏡頭進行了輕量化升級,將EF400mm f/2.8L IS IIIUSM及EF600mm f/4L IS III USM的鏡頭重量分別相對前代產品降低了約1010g以及約870g,分別僅為約2840g以及約3050g。這兩款依靠全新的光學結構設計和鎂鋁材料外殼進行減重,新加入了佳能ASC鍍膜有效的減少了眩光與鬼影現象的產生,新的光學結構縮短了最近對焦距離,分別縮短至約2.5m以及約4.2m。不過專業級的鏡頭自然有著專業級的價格,這兩支鏡頭對於正常用戶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存在吧。
自動跳閃——SPEEDLITE 470EX-AI
縱觀2018一整年的新品器材裡面,佳能的470EX-AI閃光燈也許是在產品創新方面做得最好的。它能夠自動調整閃光燈的燈頭角度,進行跳閃拍攝,非常的有「高級感」。如果你是一個活動攝影師,那麼這款產品能讓你的閃光燈使用變得完全傻瓜化,同時在甲方面前起到「裝X」的效果,這就是它的最大價值所在。縱觀各大相機品牌的閃光燈發展史,佳能是第一個引入無線電引閃,第一個使用AI自動跳閃功能的,也希望佳能在未來將這種創新能力發揚光大,讓攝影師們用到更加簡單易用的產品。
新一代入門單反——EOS 1500D、EOS 3000D
佳能EOS 1500D/3000D是平均一年一更新的入門級產品,感覺已經是「例行公事」般的更新了。其中EOS 1500D升級成了2400萬像素的新傳感器,並且使用了金屬卡口,對於上一代1300D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了。不過憑良心講一句,我更推薦大家去考慮佳能帶雙像素對焦的最小單反EOS 200D或者佳能的新款微單產品M100/M50來作為一個入門攝影的第一臺相機。
CinemaEOS系統新旗艦——EOS C700 FF
最近這幾年來,大畫幅(其實也就是大約全畫幅大小)傳感器的電影攝影機成為了新的潮流。佳能雖然並不是主流電影攝像機品牌,但是在技術方面也緊緊的跟上了時代的步伐,發布了這款旗艦級的專業數字電影攝影機EOS C700 FF。它在保留了佳能在攝像機市場中獨家的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的情況下提供了5.9K 60P的RAW格式視頻,並且在價格上打算與索尼CineAlta進行正面競爭。不過這種二十萬級別的產品,我們這種業餘選手也就只能看看,展會上撫摸一下了。
佳能廣播級攝錄一體機旗艦——XF705
2018年是中國廣播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國家終於頒布了電視轉播的4K標準規範。佳能這款XF705就是這麼一臺符合4K轉播規範的一臺XF系列旗艦專業攝像機。它採用了1英寸的CMOS感光元件,支持15倍光學變焦、4K/60P/4:2:2/10-bit HDR視頻錄製和佳能在攝像機領域獨家的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並且用戶可以選擇HLG或PQ兩種HDR格式。適用於節目製作、採訪報導、中等規模現場直播等內容製作市場。我相信在今年2019年,還會有更多廠商和更多產品進入4K轉播領域進行拼殺,爭奪中國這塊體量大到誇張的市場的。
40倍光變卡片機——PowerShot SX740 HS
2018年發布的PowerShotSX740 HS是2017年發布的PowerShot SX730HS的升級版,在保留了2030萬有效像素和40倍光學變焦(24mm-960mm)的同時,將處理器從DIGIC 6升級到了DIGIC 8並支持了4K視頻功能。儘管售價只有兩千多元,但它是目前家用口袋卡片機中變焦比最大的一款產品,適合家庭用戶或者一鏡走天下攝影愛好者使用。
新一代家用長焦機——PowerShot SX70 HS
PowerShot SX70 HS作為4年前佳能旗艦長焦一體機SX60 HS的升級版,在傳承了外觀的情況下對內在進行了全面升級。2030萬的有效像素,DIGIC 8處理器,10張/秒的連拍,4K視頻、236萬點的EVF的加入能讓這臺具有21mm-1365mm焦段的老機身煥發出了第二春麼?我覺得在低端市場它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它能夠讓那些希望一機走天下的輕度愛好者拍到他們想要的畫面。
在2018年,佳能在多款產品上讓大家看到什麼叫「經典的傳承」,成功的案例進行升級,以期望得到再次的成功。同時佳能在光學領域好好的給我們展示了強悍的鏡頭設計能力,幾款新鏡頭在各方面都讓其他品牌的用戶羨慕不已。除了經典的傳承之外,佳能在不少產品中出現了創新的設計,只有創新才能夠讓整個影響行業持續的前進。不過好馬配好鞍,希望佳能在2019年裡能夠發奮圖強,帶來一款更高端的RF系統機身,讓這些規格上領先一籌的鏡頭們能夠真正發揮出它們的全部實力。
往期回顧:
年終盤點系列——年度攝影器材十大關鍵詞(上)
年終盤點系列——年度攝影器材十大關鍵詞(下)
年終盤點系列——「持續領跑者」索尼
年終盤點系列——「變革」尼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