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馬蘭蝦
前言
對於智能可穿戴式設備來說,除了手環之外,手錶也是重要分支。國產品牌華為近些年推出了一系列手錶,HUAWEI WATCH和HUAWEI WATCH GT,今年華為也繼續發布了HUAWEI WATCH GT2,不僅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理念,還增加了新的功能,更有黑科技的加持,全面提升使用體驗。
HUAWEI WATCH GT2
HUAWEI WATCH GT2有46mm和42mm兩種錶盤大小,每種都有運動版和時尚版可選,區別在於所搭配腕帶和表體顏色。本文所展示的是46mm運動版赤霞橙。
46mm運動版搭配赤霞橙矽膠腕帶,此外還有曜石黑腕帶可選。
手錶的配件較少,充電底座,USB-C數據線,說明書。
外觀配置
黑色表體,46mm圓形錶盤,右側邊上下兩顆圓形按鍵。
表體和背殼都是金屬材料製作,非磁性,通過螺絲固定,內部安放電子電路,直觀上可以看到心率傳感器,2顆發光LED燈,2顆用來接收信號,還有2個金屬觸點用來充電。
從側面看,手錶做的非常輕薄,最薄處只有10.7mm.表殼側邊的2條橫線開口是揚聲器,顧名思義就是喇叭了,因為手錶增加了音樂功能,可以外放音樂。
手錶左側的表殼邊緣處也有一個開口,它是麥克風,因為手錶增加了電話功能,可以在手錶上接打電話。
如果再仔細看這兩個側視圖的話,你會看到玻璃鏡面在邊緣處做了弧形切割處理,這是因為採用了寶石加工工藝打造的,帶來舒適的手感和視覺美感。
手錶採用了一塊1.39英寸的AMOLED高清觸控螢幕,解析度達到454*454,相比其它材質屏幕,AMOLED屏擁有更廣的色域,色彩度更飽滿、對比度更強、色彩更豔麗,還可實現超薄的設計,還比較省電和避免視覺疲勞,給用戶帶來極致的視覺體驗。
外層的玻璃邊緣設計了數字刻度表圈,彰顯運動魅力,時尚版手錶則沒有。
快拆錶帶設計,可自由輕鬆更換錶帶。
內置黑科技
麒麟A1,華為設計的BT/BLE雙模5.1可穿戴晶片,採用高集成異購晶片設計,多核高效協助。即使在運動、音樂、智能心率、睡眠監測等多傳感器工作下,也能實現了更低的功耗運算。再加上智能節電算法2.0,不論是休閒還是運動,自動調節功耗模式。
通過華為實驗室測試,典型使用場景續航可達到2周。30小時GPS運動,24小時獨立音樂播放,10小時智能藍牙通話(以上場景是在藍牙耳機的使用條件下)。
上手感受
雖然手錶是金屬材質,但是它並不硌手,也不會冰涼激膚,41g的重量(不含錶帶),10.7mm最薄處的厚度均能給用戶帶來舒適的佩戴體驗。
AMOLED屏幕在陽光下表現素質非常高,所以手錶在陽光下使用毫無壓力,屏幕清晰可見。
2顆按鍵錶冠設計在斜側45度,可以避免硌手和誤按的情況發生。
如果你覺得46mm太大,可以選擇42mm大小的手錶。
性能體驗
OS操控
手錶支持多種語言,OS邏輯設計簡單,功能區分明顯,操作容易。
向上滑動呼出同步信息顯示界面,向下滑動呼出快捷操作頁面,向右滑動可以返回上級,這些手勢操作和手機操作基本一致,用起來順手方便。
錶盤切換,長按錶盤界面,可快捷進入錶盤切換。
手錶預製了很多錶盤,App端還有豐富的錶盤市場,免費和收費都有,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還支持第三方自定義錶盤和華為手機獨有的「一碰傳功能」,可將手機中的照片直接傳輸到手錶中作為手錶的錶盤。
註:「一碰傳功能」僅支持搭載了EMUI10.0以上版本的華為/榮耀手機。
日常狀態快捷切換查看,默認有7個界面,分別是運動狀態、音樂、支付寶、天氣、壓力、心率、主界面。
右側上鍵可以調出小工具界面,手錶裡的所有小工具都在這裡,比如設置項、音樂、支付寶、公交卡、海拔、氣壓計、指南針、聯繫人等共24項。
右側下部按鍵是運動鍵,可以調出各種運動模式,手錶支持15種運動模式,不論是戶外還是室內,基本覆蓋了大部分主流運動方式。
其中可以針對下鍵單獨設置為某一項的快捷鍵,比如直接按下鍵進入音樂界面。
通過這些圖也能感受到手錶各界面的切換絲滑流暢,體驗非常簡便。
續航
手錶內置了455mAh的電池,在麒麟A1和節電算法的加持下,典型使用場景續航可以達到2周。實際上,我使用了一周後,期間全天佩戴,心率常開,夜間使用科學睡眠,戶外跑步運動70分鐘,還剩35%的電量,這個結果已經讓我非常滿意,如果輕度使用的話,堅持2周應該是可以的。
防水
手錶支持防水(5ATM遊泳級防水),防水深度達到50米,不僅如此,手錶還支持遊泳、鐵三運動模式,雖然手錶上有麥克風和揚聲器開孔,但這都不影響它的防水性能。我沒有條件展開遊泳測試(關鍵我也不會),但是我日常洗澡都戴著它,手錶的表現穩定。
音樂播放
手錶支持藍牙5.1協議,可以和藍牙耳機連接,這樣在運動中通過手錶聽音樂就非常方便了,既不會打擾別人,還能省電。
手錶內置了2GB的存儲空間,支持MP3、LC-ACC格式音樂,可通過手機App(運動健康)傳輸到手錶中。既能通過連接藍牙耳機使用,也能直接通過手錶的揚聲器播放音樂,並且手錶的音量可調,音質效果也還不錯,沒有雜音。
藍牙通話
通過手錶接打電話,這比起以前的穿戴設備只能同步顯示來電或掛電話要高級一些,雖然還是離不開背後的手機。至少它能接打電話,因為手錶增加了麥克風,此時此刻,手錶似乎變成了一個藍牙耳機,但是它還可以打電話,因為手錶中有聯繫人小工具、通話記錄工具,可以直接在這兩個小工具裡撥打電話。
如果你習慣用藍牙耳機接打電話,那麼手錶的這個功能未嘗不是不好。至少在你來不及拿出或者不方便拿出手機的時候,它的意義就體現出來。比如在跑步(馬拉松)的過程中,手機常常放在腰包裡,當聽到電話打來時,首先是不知道誰打的,很有可能是騷擾電話,此時如果有手錶的話,就能很容易判斷要不要接這個電話,從而不會影響跑步的節奏。
傳感器
手錶內置了多種傳感器,比如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地磁傳感器、光學心率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電容傳感器,此外還有NFC功能(僅國內版支持)。
傳感器多了,至少帶來了可玩性,比如測海拔高度,大氣壓強;也能擴展手錶的使用場景和覆蓋更廣的使用人群。
心率傳感器,我對它印象深是因為它的頻閃非常快,我用相機抓拍了好幾次都沒拍到,最後把相機快門調到8000,才抓到這樣一張圖。
據官方介紹,這是高性能心率傳感器,想必閃的越快越有助於提高數據的準確度。在此基礎上,手錶新增了兩項實用功能,能實現遊泳時的心率監測和血氧飽和度監測。
氣壓計和高度計數據界面。
指南針數據界面。
手電筒應用,這算是一個小工具吧。
GPS定位,這是運動手錶的標配,華為手錶支持GPS/北鬥衛星定位,第一次搜星大概需要一分鐘,當手錶和App綁定後,手錶端會提示已更新GPS信息,這有助於節省定位時間。
翻腕亮屏/抬腕亮屏,在App端打開這個功能後才能使用。這也算是智能穿戴設備常用的功能。
運動
如果你是一個馬拉松愛好者,你會發現今年國內的金標馬拉松賽事中經常會有華為組織的方陣,比如今年的太原馬拉松,華為作為贊助商之一組織了400方陣,用來宣傳它們的HUAWEI WATCH GT和華為手環3 Pro,這兩款硬體產品都有GPS,同樣適合用來跑步運動。
這是今年的鄭州馬拉松,華為同樣組織了跑團。此外我知道今年的北馬、西馬也有華為的身影。
如果你認為這是華為的營銷策略,那你就錯了,華為手錶GT在運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手錶支持15種運動模式,從戶外跑步到室內訓練,基本上覆蓋了常見的運動模式,能滿足大部分人群的使用。
諸如遊泳類的運動也是支持的,室內遊泳可以設置泳池距離,開放水域則直接記錄GPS。
從圖標上可以看到每個運動模式後邊都有一個「設置」項,點開可以設置目標或提醒,其中戶外跑步模式下多了「智能教練」和「智能陪跑」兩個選項。
跑步
以跑步模式為主要例子解讀手錶的運動功能和設計理念。跑步模式也是手錶的主打功能,也是設計最為完備的運動模式。
這是戶外跑步模式下的設置項,我們看到有「智能教練」和「智能陪跑」兩個選項,其它運動模式裡並沒有這兩個選項,這是單獨為跑步設計的。
其中智能教練是第一優先級,打開後,就不能設置其他項,比如設置目標,設置提醒和設置智能陪跑。智能教練的好處是會根據跑步情況進行實時指導,比如心率的快慢等,建議調整方向等。這個功能比較適合跑步初學者打開使用。
智能陪跑相當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虛擬教練或虛擬兔子,它能自動計算出當前配速和設定配速之間的差距。
這就是跑步數據界面中的智能陪跑界面,紅色的是自己,藍色的是智能陪跑(頭頂上標識著AI),界面上也顯示著落後距離,同樣每隔一段時間會有語音播報當前已經落後多少距離。
不論是在比賽還是在訓練中,智能陪跑是非常實用的一個功能,比如你計劃300跑完全馬,就可以設置智能陪跑的配速為5分00,這樣在跑步過程中只要跟緊並超過AI陪跑 一部分距離就能按目標完成。
跑步狀態中的兩個小工具,確切的說是開始跑步後,唯二能打開的兩個小工具,音樂和支付。跑步過程中常遇到的兩個場景就是在不中斷記錄跑步的過程中,可以隨時切換音樂和買水。
此外還可以上下滑動或者按下鍵實現跑步詳情頁面的切換,比如在前面提到過的智能陪跑界面。還有我比較在意的一個功能,那就是能在跑步信息主界面上看到當前的時間。
當然在跑步過程中,手機來電、通知提醒還是能用的,並不衝突。
跑步課程
手錶內置了13門跑步課程,從入門到專業,從低難度到高難度,能滿足跑步訓練之用。缺點在於不支持自定義,只能按照默認訓練。
這是我測試跑步課程中的「LSD長距離慢跑」,它是以倒計時的形式表現,跑步過程中,心率值低於或高於課程中的標準線,則會有語音提示,同時手錶也會有提示。跑步數據界面外圍分布了一圈心率區間指示,表明當前的運動強度。
手錶上只有跑步訓練課程,但是沒有跑前熱身、跑後拉伸課程,但是華為運動健康App上有包含手錶裡全部課程之外的其它課程,比如核心訓練、力量訓練等。
在App上也可以記錄跑步數據,如果綁定手錶的話,App會聯動手錶,在手錶界面同步顯示App上的跑步數據,這時可以直接通過手錶查看跑步數據,也可以在手錶上暫停和停止跑步。
數據分析
這是在手錶上查看的跑步記錄詳情,可見數據詳情非常豐富,包含了訓練效果、恢復時間、最大攝氧量這樣的專業數據,這已經和專業運動手錶一樣了。
手錶端的訓練狀態界面,可查看當前身體所處的訓練狀態,比如圖中的我目前訓練得當,已從上次訓練中恢復過來,可以隨時開始新的訓練,最近7天我的訓練強度較低,最大攝氧量為51。
同樣在運動健康App裡可以查看詳細的跑步數據,同時可以查看相關數據說明,了解自身的運動表現。
對於數據的準確性,以我多年來的跑步經驗,我感覺數據記錄的誤差並不大,配速、心率等數據和我平常使用佳能手錶幾乎一致。
健康守護
活動記錄
活動記錄,手錶主頁負一屏就是它,向右滑動即可調出。
保持健康的目標至少是把這3道圓弧填滿,華為運動健康認為每天至少走夠15000步(藍色),3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2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綠色),活動小時數(紅色),以每小時站立一分鐘為最少標準,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否則也會久坐提醒。
在手錶裡能查看到當日活動記錄詳情。
通過直觀的數據督促自己調整休息,維持健康的身體。
心率/壓力
24小時心率監測,以及通過分析心率變異性,實現24小時壓力監測。
華為加入了301醫院心臟健康研究計劃,可以精細化識別心率失常,提供房顫及早搏篩查,也可以篩查一些心臟疾病。但是這項功能必須使用華為或榮耀系手機安裝心臟健康研究App才能實現,其它手機品牌目前無法實現這項功能。
可以在手錶上查看詳細的壓力值,了解當前所屬狀態,適當的緊張可以讓人更加專注,工作生活更有激情,反之過大的壓力勞心費神,傷害身體。這也算是衡量是否對生活充滿希望的量化參考,畢竟過有意義的生活才重要。
血氧飽和度是血液中氧氣和血紅蛋白結合的容量佔全部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對於高強度腦力勞動者、高齡人群、高山/高原環境缺氧人群、打鼾人群等相關人群來說,血氧是個很有意義的參考指標,華為手錶GT2支持血氧數據檢測。
註: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依據。
呼吸訓練是手錶裡的一個小工具,可以設置時間(1—3分鐘)和呼吸節奏(稍快、舒緩、緩慢),調整釋放壓力,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深呼吸調壓。
睡眠
睡眠是人類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有一半是在睡眠中度過,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但是你詳細了解過你的睡眠狀況嗎?
華為手錶採用TruSleep 2.0全程監測睡眠質量,實時心率監測、睡眠呼吸質量和大數據分析,為睡眠質量打分。結合華為AI技術,準確識別6大類典型睡眠問題,提供200+條改善建議與個性化的睡眠服務(冥想/運動助眠/小睡眠),助你提升睡眠質量,輕鬆睡個好覺。
這也是我見過最詳細的睡眠監測報告,報告中都附註了詳細的解釋,方便使用者理解,同時也給出多種解決方案,對於睡眠質量不好的人來說,華為手錶值得一試。
生活助手
在手錶中可以查看天氣,設置鬧鐘,接受信息提醒;支持NFC功能,可以綁定交通卡(目前支持部分城市,其它城市陸續開通中),再加上支付寶,華為手錶GT 2也是一個不錯的智能腕上設備。
運動健康App
運動健康App是華為或榮耀系列智能穿戴設備的數據服務中心,綁定和設置設備,查看詳細的數據信息都是在這個App中完成。此外在App中也有一些官方的活動和訓練教程及運動知識,比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跑步訓練課程,睡眠改善方法等。
華為手錶的數據並不是封閉的,目前它可以上傳到咕咚,以後會逐漸同步到其它平臺。
穿戴出行
華為手錶GT2設計了運動版和時尚版兩種,本文演示的是46mm運動版,相比時尚版的珠潤圓滑,我更喜歡運動版的硬朗風格。
一靜一動,任意切換。
總結
當我在馬拉松賽場上看到華為勇士的奮力奔跑,當我實際使用華為手錶GT 2之後,我發現它可以媲美當下專業的運動手錶。華為針對跑步模式做了詳細全面的優化,不僅有從入門到專業的訓練課程,還有虛擬兔子這樣的跑步小工具,更難得的是它有專業運動手錶少有的智能教練提醒,配合手錶的揚聲器、音樂功能,可以高效率的提高跑步訓練質量。此外手錶的高精度心率傳感器、壓力數值建議、科學睡眠分析,實實在在的提高了使用者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關注。
優點:
1.外觀造型設計都不錯,AMOLED高清彩屏,內置揚聲器和麥克風,能打電話,拓展了功能。
2.跑步功能全面,數據詳實專業,跑步教程、智能語音教練、陪跑教練全都有。
3.專業的數據分析,比如睡眠質量、壓力指數,心率血氧監測。
4.麒麟A1晶片加持,續航優化的不錯,不需要一日一充。
5.OS操作簡單,邏輯清楚。
缺點:
1.不支持GPS數據導入導出。
2.手錶不支持軌跡顯示。
3.部分應用功能華為手機獨佔,比如心臟健康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