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想孤獨是什麼滋味呢?是睡到下午四點半,醒來卻空無一人?是明明置身其中卻偏偏覺得這些快樂與我無關?還是拿起手機卻找不到一個可以陪你聊天的人?
孤獨從來都沒有具體的東西可以描述,它可能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受,僅僅一瞬間,卻也讓你無法忽視。
人類的情感都是共通的,你想不清自己的孤獨是什麼,那就和我一起去古詩裡探討古人的孤獨!
1.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洛中何鬱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解讀:也許人只有思考過「死」,才能更好地「生」。雖然這過程中難免會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寂寞和悽涼,但這份感覺並不是壞事,那是我們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中,一定會因思考和追尋而產生的問題,是活著的感覺。
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解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乍一聽,這是多麼浪漫的故事啊!可是浪漫過後,還剩下什麼呢?孤獨!
李白在花前月下飲酒,景致雖美,卻難免顯得寂寥。於是他舉起杯子邀請明月一起來喝;人對明月,月照孤影, 一下子就變成了三個人。
3.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唐多令》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解讀:詞人二十年前曾在安遠樓與朋友名士聚會,二十年後重遊此地,感慨萬分,因此寫下了這首詞。
安遠樓為邊防要地,詞人終生為收復失地奔忙,但二十年後重過此地,所見卻依然是殘破河山。他希望能有機會再和故友舊地重遊,然而卻也知道終究不能再像少年時代那樣縱情豪遊了。
4.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讀:杜甫的《登高》總體上是一種蕭瑟荒涼的基調。若從字面義上來理解,「萬裡悲秋」時常來做客,詩人不應是孤獨的,而是有人陪伴的。
實則不然,「萬裡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它加深了悲秋之感。你看,只有「萬裡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這種獨在異鄉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的交融,使得詩人的孤獨更為突出。
5.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解讀:陳子昂的這首詩,可以說,它是唐詩裡最為孤獨的一首詩,也因為這首詩,陳子昂和它一起,流傳千古。
假如我是陳子昂,我站在了那幽州臺上,看山川萬裡,思考我的人生:茫茫的宇宙,悠悠的萬古,我在這個宇宙中,如此短暫的生命,到底能夠留下些什麼?有沒有一個可以跟我相知共鳴的人呢?
6.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解讀:柳宗元的這首詩,短則短矣,卻是不可多得的孤獨詩。從字面上來看,「孤」與「獨」就可以看出詩人所要揭示的主題。
試想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卻有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雖遺世獨立,卻也孤寂冷清。
註:本文圖源網絡,侵刪!
往期精彩回顧,請戳:
春分: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
從古詩詞裡分離出來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這些美到極致的現代詩,一句兩句,都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