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徐正:讓所有人支持你十年,這才有意思

2020-12-21 紅商網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過去的人生一直在快車道上。因數學競賽成績優秀,徐正15歲就保送上了中科大數學系,28歲成為了聯想事業部總經理。2014年創業做每日優鮮前,他在聯想賣了10年電腦,在佳沃種了3年水果。

  創業前的經歷,讓徐正學到了,這個世界只會獎勵把一些事做到極致,而不是面面俱到的人。要選就選指數性、而不是線性增長的事做。

  做每日優鮮——某種程度上是這個邏輯的再一次體現。

  模式上,押注前置倉,投入重,但模式標新立異;戰術上,高舉高打,跑得那麼快、那麼激進——融資8輪近10億美元,對外公布的運營數據是1%損耗,2.5天庫存周轉、用戶復購80%,2019年6月宣布未來要做到規模上千億人民幣;心理上,行業多家生鮮企業出現問題,徐正對內對外說的還是:「我們沒有什麼資金上的困難。」

  徐正告訴《晚點LatePost》,自己和公司都在等一些結構性的變量,從市場、模式和管理層面產生質變,讓前置倉模式的帳算到極致。「零售強調十年定力,你要讓所有人支持你十年,這才有意思。」

  模式帳:理想與現實

  徐正上一次遇到這麼激烈的競爭,還是20多年前參加數學競賽——他5歲上小學,10歲畢業時數學競賽拿了一等獎,15歲進中科大學數學。

  徐正說,為什麼數學能拿獎,因為他看數學的時間最多,他不看語文英語。「不用想我的策略就已經贏了。」他說。

  創業與競賽相似,比的是總分——基礎題不犯錯,用難題來拉分。做生鮮創業,強調的是基礎的供應鏈能力,但難在前置倉的分布式運營和管理,每個城市都是新戰場,同時依賴老客復購,意味著後端服務也不能差。

  競爭對手有不同的解法。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在接受《晚點LatePost》採訪時說,2016年做盒馬前,他曾和團隊討論過到底用店倉還是前置倉模式,得出的結論是:前置倉算不過來帳。所以盒馬一開始走了線下開店這套路。

  徐正回憶說,每日優鮮最初也考慮過線下開店或者是店倉模式,但很快意識到,傳統門店和店倉模式並不能算是能給零售行業效率帶來革命性變革的「新物種」。而店倉模式線上線下需要兩種運營體系、兩套人馬,也就意味著會有雙重成本,是另一種程度上的「算不過來帳」。

  從2018年開始,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盒馬鮮生等陸續也開始採用前置倉模式,但前者密度低、覆蓋半徑小,後者是作為供應鏈補充戰略。還沒有一家公司如每日優鮮,融資8輪近10億美元,跑了4年的前置倉,建倉1500個,商品覆蓋3000SKU。

  徐正前段時間在某微信群中公開過一次UE模型,成熟區域平均每一單85元客單價,22%的扣損實收毛利率,賺18元,扣除15元以內履約成本(包含倉儲、物流、前置倉內的水電、包材、人工及最後一公裡配送等),平均每單賺3塊多,扣除3元的市場費用,還有一點點的經營利潤。

  在徐正的模式帳裡,隨著用戶規模和倉儲規模變大,毛利率有從22%漲到25%的空間:單均履約成本能降到12元以內,關鍵的是如果增加品牌商品,客單價可能從85漲到100,「這個生意最後一公裡是破局點,決勝、終局是在第一公裡。」徐正說。

  在一些投資人眼裡,他們並不認同這本帳可以跑出規模盈利。創業是長跑,他們質疑的是,路的方向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告訴記者,前置倉模式的需求、複製性、規模已經被驗證,沒有被完全驗證的,是在不同城市正式實現盈利。

  王珺還提到看好每日優鮮的投資人往往有幾個特點,第一,堅信生鮮線上化的大趨勢,第二,熟悉零售,認可前置倉的模式,第三,在前置倉的模式中,同時關注用戶體驗和盈利性,動態理解這些變化。

  「每日優鮮的商業邏輯有時候是反直覺的,如果一個人依賴經驗做判斷,就會比較難理解我們,或者說他沒有10倍思維:將每個要素拆解出來,重構成本,裡面可能會有10倍的機會。」王珺表示。

  每日優鮮在等一個時間點——零售是個慢變量作大因子的行業,這個慢因子就是用戶行為,相應規模帶來的算數模型也會有質的改變。「當地殼發生運動時,地表的運動都不重要。」徐正說。

  戰略帳:十年牌局

  徐正喜歡玩德撲,自稱水平還不錯。他說:「德撲初級選手才看輸贏,高手都看籌碼。」

  徐正認為,千億營收規模就是生鮮消費這場仗的籌碼,輸小籌碼沒關係,但誰先贏到手一千億、三千億規模,就有了大籌碼,就可以定市場份額。徐正更傾向於算規模,而不是短時間內階段性的虧損得失。

  「似乎江西、湖南出來的創業者賭性都強,敢舍九取一。」徐正自己總結。

  上海人侯毅評價自己「商業sense很好,充滿想像力」。但他與徐正的賭性略有不同。徐正賭變,盒馬賭的是不變——是創造新的消費習慣,還是線下消費習慣的線上遷移?

  快車道上的人生,讓徐正總是比旁人下棋先著一步。他5歲上小學,是因為他調皮搗蛋,幼兒園都不收他,但他又很聰明,4歲多就搬凳子去一年級的班上旁聽,還通過了考試。他知道自己數學好,所以賭上一把其他科目不重要,只專心搞競賽。相比同齡人,他有更多的獎狀、稱讚和回報。

  但他最後放棄了數學這條路。大學畢業時,收到老師的研究生邀請,「但這不是我想要的,學數學更多是獲得了人生,我喜歡數學,但數學不太能影響他人。」徐正說。

  徐正的戰略帳,算得是他看到的趨勢。每日優鮮商業模式建立在三個前提上,對應用戶側、供給側,和公司能力。

  一,大部分女性買菜是不快樂的。2015年-2025年買菜的人群變了,80、90後成了主力軍,他們購買消費生鮮商品的渠道變得更線上化,內容也變得更精選化。

  二,前置倉模式在一到三線城市成立。在這一市場,它帶來的購物體驗和成本效率都優於傳統零售,農民生產出好的產品後,也能更有效傳遞給消費者,前置倉因此能夠更好地解決生鮮產品流通的效率問題。

  三,現有大公司難以再造一個適應長價值鏈、分布式的組織能力。生鮮電商是一個運營難度很大、產業鏈條很長的生意,既要懂上遊的商品選品,又要懂物流、倉儲,還要懂用戶的電商運營,而行業中的團隊各有短板。

  正是因為這是一個趨勢,沒有人可以先驗證這個結論,也就沒有人可以完全反駁他。徐正的戰略帳,是基於一套強硬的邏輯體系。

  在環境好的時候,它可以誕生一套高舉高打的戰略突進,可以允許適當的戰略試錯。

  徐正的戰略心態與他的經歷有關。他運氣好,不曾吃過大虧、也不曾錯過什麼——出身優渥、家中唯一的兒子,沒參加過中考、高考,也沒有被逼迫做出選擇。

  小時候,徐正住在南昌市中心大街上最高的房子裡。爺爺是鐵匠,父親那一輩趕上了改革開放,包下一個金屬製品加工廠,加工各種油罐,但那個活兒很苦。後來父親發現市場有大量的鋼材需求,乾脆不幹加工改賣原料了。

  徐正說,母親懷他時,家裡生意變得很好,做鋼材生意的父親在市中心買了塊地,為了迎接他的出生,原來的房子拆了,在平房堆裡蓋起三層獨棟。這在80年代城裡也是稀事。家裡還裝了電話和電視,一個街區的人都愛來他家打牌、乘涼。

  自信和高自尊是成長環境賜予他的禮物。在旁人眼裡,他的人生很順。只要他看到的、思考清楚的,他會比旁人更加篤定。

  唯一的例外是2001年,911事件改變了他的學術路——他畢業後申請赴美讀書,剛好趕上911,雙學位信息安全出身的他,籤證一直無法通過,被迫放棄這條路,也因此意外改變了命運——他加入了聯想,此時正是聯想收購IBM輝煌時期。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每日優鮮

相關焦點

  • 每日優鮮徐正:那些字字帶「血」的經驗
    作為每日優鮮的創始人,他是近幾年國內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中的明星選手,身上的標籤眾多:15歲考入中科大,不折不扣的少年學霸;28歲成為聯想集團最年輕的事業部總經理;2012年,聯想進軍農業領域,徐正又轉戰負責水果事業部;2014年創辦每日優鮮。 國內的生鮮電商市場競爭激烈,但每日優鮮前置倉的獨特打法一直穩居前列。
  • 從菜籃子到菜園子,每日優鮮的青島計劃
    在最近線上買菜的一片喧鬧中,每日優鮮拿到了來自青島市政府的20億元戰略投資。據悉雙方從洽談到籤約,只用了5個月時間,這也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獲得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 事實上,作為生鮮賽道的明星企業,每日優鮮並不「缺錢」,早在去年年底,每日優鮮便透露過其已經在成熟區域實現了10%的經營性現金流。
  • 每日優鮮的修煉與進階:3年長成獨角獸,獲7輪融資讓騰訊連投4次
    徐正(每日優鮮創始人 CEO)80後、90後、00後,這三代人將從社會生鮮購買的生力軍變成主力軍。據徐正介紹,每日優鮮為用戶提供500-600個SKU,但能夠滿足用戶日常餐桌一切關於「吃」的需求。他們有一支60餘人的採買團隊,都是農業生產一線有著十多年經驗的買手,對於每個品類最好的產地和貨源熟諳於心,幫用戶選擇最好的生鮮產品是他們的職責。
  • 手機裡的Costco 每日優鮮的增長秘笈
    量化到數據表現,每日優鮮副總裁郭琦此前透露,2018年平臺售額首次突破100億,預計2019年將會超過300億。另外,雲格數據發布的《2018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回顧報告》中提到,每日優鮮的復購率高達80%,在北京、上海等成熟市場的客單價達到了85元左右。這充分說明用戶在每日優鮮已經積累了相當程度的用戶購買習慣和好的口碑。
  • 每日優鮮產品分析報告 | 領跑你每天的生活新鮮感
    為了探究產品迭代邏輯,下文整理了每日優鮮從V1上線到V9.8.95的所有核心版本迭代如下:第一階段:冷啟動期從V1.0.0到V2.0.0版本,是處於每日優鮮的冷啟動期,這一階段主要是探索用戶初體驗,進行用戶需求的進一步挖掘、功能探索、產品定位等。
  • 印奇與徐正兩大獨角獸CEO對話:未來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未來的可能同是湖畔大學學員的印奇和徐正都在關注自己公司與團隊在未來的進化。目前為止曠視科技員工數已經接近2000人,每日優鮮在2017年11月時員工數也突破了1000人。《基業長青》是讓印奇很有啟發的一本書,他意識到真正偉大的公司要做的是在長期願景和短期目標中做好取捨,同時解決與包容人與組織的矛盾,這對公司和創業者而言是一個大考。也正由於把時間線的無限拉長,徐正和印奇對於資本寒冬並不顯得悲觀,「資本寒冬可以把春天孵化出來的所有創新,夏天成長出的所有物種做一次自然選擇。」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在99%的玩家都在虧損的行業局面下,每日優鮮宣布在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換句話說,曾經飽受質疑的前置倉模式,已經被驗證成功。這一突破來之不易,走了整整5年時間。實現0到1後,加速複製成為了一種必然。這一點從每日優鮮的融資節奏中也可以看出,僅是這半年以來獲得的兩筆融資,就已經佔據了過去所有融資額的一半。
  • 每日優鮮徐正內部信:賽道模式各有所長 零售終需內功致勝
    來源:中國網科技4月27日上午,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向全體員工發送內部信,在公司五周年之際,回顧了公司走過的五年曆程,分析了當下的市場環境,並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徐正透露,每日優鮮已經在百億規模的量級上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盈利性增長,而順應行業質變,每日優鮮要做的就是堅持盈利性增長,堅持重倉供應鏈,堅持技術驅動。
  • 獨家:每日優鮮的百萬私域增長方法論!
    第二,這部分流量進來後,需要找個根據地承接住,我們基本上是在微信生態,比如公眾號、企業微信等等。流量=終端×APP×時長,非微信生態莫屬。第三,承接住所有流量後,需要去做轉化。過去的組織分工是按渠道分的,但這個效率極低,因為抽象出來的能力就那麼多,我們希望專業的人可以幹專業的事。
  • 在實踐中成長 每日優鮮斬獲多項最佳僱主獎
    近期,生鮮電商領軍企業每日優鮮依託文化價值觀引導、組織人才戰略的長遠規劃和精細化管理
  • 每日優鮮再拿近5億融資,生鮮到家行業怎麼還在燒錢?
    距離上次戰略融資不過兩個月,每日優鮮的E輪融資也塵埃落定了。 疫情以來,原本已經陷入沉寂的生鮮到家賽道再次喧囂了起來,儼然再次成了資本的寵兒。
  • 「國字號」 資本領投,斬獲 4.95億美元融資,每日優鮮成生鮮到家領...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 事實上,2019年12月16日,每日優鮮就曾對外宣稱,預估公司業績將達到部分盈利。在2016年7月,每日優鮮還宣布其在北京實現區域性盈利,並於2018年,開始走出華北大本營,向華東、華南、華中等區域拓展版圖。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 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可口可樂中國區重點客戶部總經理戴旭昇表示:"每日優鮮作為領先的生鮮電商,擁有強大的採購網絡、全冷鏈即時物流體系以及全面的城市及消費者覆蓋。這一合作將為可口可樂在生鮮渠道帶來新的增長點,將推動可口可樂加速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優質的消費體驗。"
  • 每日優鮮被檢出不合格食品,涉及產品已下架
    記者9月26日獲悉,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實施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每日優鮮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經正式下架。 在這次抽檢中,由「每日優鮮」APP經營,標稱襄陽沃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辣山藥片(生產日期:2020-05-25)經檢驗,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規定。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可口可樂中國區重點客戶部總經理戴旭昇表示:「每日優鮮作為領先的生鮮電商,擁有強大的採購網絡、全冷鏈即時物流體系以及全面的城市及消費者覆蓋。這一合作將為可口可樂在生鮮渠道帶來新的增長點,將推動可口可樂加速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優質的消費體驗。」
  • 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女神節#聽女人的話#
    人生在世,唯美食和美酒不可辜負,為了不辜負大家的美食,在「3.8婦女節」來臨之際,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發起#聽女人的話#主題活動,邀請百位國內知名明星藝人時尚達人聯合倡導「優鮮生活態」:在家吃飯,每日優鮮的生活態度。
  • 北京市場監管局點名每日優鮮:商品已下線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趙馳)9月26日,北京商報了解到,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8期)》顯示,「每日優鮮」APP經營的、標稱襄陽沃江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辣山藥片(生產日期:2020-05-25),經檢驗,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規定
  • 每日優鮮入選2020投中榜 銳公司TOP100
    12月29日,投中網發布2020投中榜銳公司TOP100榜單,每日優鮮作為唯一一家電商公司·,與商湯科技、元氣森林、猿輔導等各賽道明星企業一同入選。 通過首創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為數千萬用戶提供了「3000款商品,最快30分鐘達服務」。
  • 每日優鮮再次大規模融資,「生鮮到家行業」到底還需要多少錢?
    早在兩個月前,每日優鮮就已經獲得了一筆大規模融資,在當時的估值已經超過了30億美元。每日優鮮的D輪融資已經從2018年9月便開始,而短短兩個月就兩筆大規模融資的情況在生鮮到家行業當中已經許久未見了。圖片來源:天眼查畢竟,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生鮮電商的日子過得普遍不好。
  • 聯手每日優鮮超級品牌日 金佰利旗下高潔絲舒潔銷量同比增長三倍多
    5月1日,金佰利旗下品牌高潔絲與舒潔聯手每日優鮮上線了「優鮮超級品牌日」活動。於五一小長假期間,為女性用戶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活動期間,高潔絲系列衛生巾銷量翻了近三倍,同比去年增長376%。舒潔家族商品銷量增長近兩倍。據了解,此前不久,全球健康衛生護理領域行業領導者金佰利公司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