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美國商務部"又又又.......又又"公布了一份所謂的「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俄羅斯實體清單,表示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這份清單中包含了103個實體,其中有45家俄羅斯實體和58家中國實體。令大家關注、費解和疑惑的是,香港飛行服務隊也在名單之上!
香港飛行服務隊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組織?制裁後,對香港飛行服務隊購買飛機和技術有何影響?
香港飛行服務隊
提起香港的紀律部隊,喜歡看香港警匪片的人,自然第一時間想到是帥氣逼人的香港警察。實際上,除了香港警察,香港還有七支紀律部隊,分別為:香港海關、入境事務處、香港懲教署、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消防處、醫療輔助隊和民眾安全服務隊。
香港飛行服務隊與香港警察(警務處)一樣,同屬於香港八大紀律部隊之一。很多人誤認為香港飛行服務隊是飛虎隊,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實際並非如此。飛虎隊是警務處下屬的特別機動隊,但飛行服務隊與警務處是平級單位,平時相互合作、相互支援,不存在隸屬關係。
香港飛行服務隊的前身是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從1993年投入運行,其主要任務是執行空中搜索、搜救任務,同時也承擔著偏遠地帶的滅火服務、空中測量任務,以及警務支援服務和一般政府支援服務等,其定位在於救援、支援等。
可以看出,香港飛行服務隊並非軍隊,而是隸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部門,是一支「公務員」隊伍,更是一支以保障香港人民生命安全為己任的專業應急保障力量!
美國所謂「制裁」,對香港飛行服務隊購買裝備和技術影響大嗎?
美國制裁香港飛行服務隊,重要途徑是: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作為飛行服務隊,飛機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只有擁有了飛機,飛行服務隊才可能正常工作。空中翱翔的天使、盛開在天際的紫荊——這也是香港飛行服務隊最明顯的特色!
那麼,美國這一制裁,對香港飛行服務隊正常使用飛機、維護飛機和升級技術影響大不大呢?
這還要從雙方曾經的合作史說起。掰掰這段歷史,美國真應該反思下,考慮一下是否向華為學習客戶至上的理念。
前面提到,香港飛行服務隊是1993年以原皇家香港輔助空軍為基礎改組成立的,實際也是為了1997年香港回歸作準備的。改組成立後,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就像飛行服務隊移交了飛機,當時的機型主要是美國產的:
2架S-70A-27黑鷹直升機(美國西科斯基公司及其授權的美國企業製造)6架S-76A及2架S-76C精靈直升機(美國塞考斯基飛行器所設計製造)2架B200C空中國王運輸機(美國比奇公司製造)4架T-67M 200螢火蟲教練機(英國斯靈斯比公司)可見,香港飛行服務隊組建之初,可以說是清一色的美國製造飛機(如果英國同意這麼說的話,想必英國也不會反對吧),至少是清一色的美制直升機裝備。
其中幾款機型擁有著傲視同類的高燃料效率與低運營成本,可以說性能優良、技術先進、舒適耐用,這對美國來說,本來是先發優勢,但一向驕傲的美國人,沒有把先發優勢轉化為搶佔市場的有利手段,反而在香港回歸後,對黑鷹直升機等使用維護進行過多限制,與飛行服務隊合作中進行強勢壓制。
基於這些原因,加上飛機機齡問題,促使香港特區政府下決定擺脫美國羈絆。從1998年開始,在聰明的歐洲直升機製造公司抓住機會,從美國人手中把香港飛行服務隊的7.28億港元飛機訂單搶過來:3架超級美洲豹、5架H155直升機。
直到2006年,以S-76精靈直升機全部退役為標誌,香港飛行服務隊徹底與美國製造飛機說了拜拜,實現了直升機「完全脫美」。美國政府濫用權力、美國飛機製造商不珍惜機會,最終使得香港飛行服務隊從清一色的美制直升機,調整為清一色的「去美國製造化」。
對此,香港飛行服務隊現任總監胡偉雄對美國制裁也進行了回應,給大家吃了定心丸:
政府飛行服務隊所使用的設備飛機部件及零件均符合國際航空直航條例及飛行安全標準,現時存貨供應充足同穩定。政府飛行服務隊會不斷檢視供應情況與飛機製造商保持聯繫,使機隊能夠有效地運作確保日常緊急服務不受影響。政府飛行服務隊一直緊守崗位救急扶危,極力為特區政府及市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