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收官!我們總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與自己和解!

2020-09-05 影子的視界

姚晨、倪大紅、郭京飛、高鑫等人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都挺好》已經收官了!

該劇自開播以來,關於劇中的各個人物和其反映的社會問題可以說是不斷引發觀眾們的熱議!

不長不短的一個月,從一整個雞飛狗跳的開場,到最後歸於一種平靜和溫情的結局,所有積攢下來的情緒最後都化為眼淚地肆虐和宣洩!

然而,劇中表現的關於對大多數原生家庭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矛盾還依然在發酵,值得我們去深思!

我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該劇!它主要講述了職場金領蘇明玉從小不受家人待見,生長在家庭的邊緣,在孤獨扭曲的環境中長大成人的故事。

劇中的蘇家,是很「熱鬧」的一個家庭。

而蘇明玉,雖為蘇家最小的孩子,卻因為是一個女娃,所以從小到大最不受父母待見,自她18歲起就和家裡斷絕經濟來往,並且發誓要與家裡劃清界限!

蘇明玉,是絕大多數觀眾喜歡的一個角色。我覺得除了她的性格讓人欣賞,可能很多人會喜歡她的原因,是因為在蘇明玉的身上看到了屬於自己的影子吧!所有那些不被重視,等份不一樣的疼愛,相似的場景應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在隨著蘇母的突然離世,已經事業有成,活得強勢的蘇明玉,因為被親情的牽絆而捲入了家庭的混亂之中。「作妖」的父親,愚孝的大哥,欺負自己的二哥,這些混亂堪比一場世紀亂鬥!

然而,到最後,一個很多人不能接受的結局出現了,這場亂鬥最終以和平收尾,團圓美滿。

蘇明玉最終也放棄了自己的事業,選擇了回歸家庭,回歸親情,照顧曾經「作」出天際現如今患病的父親。就連深埋在內心深處對母親的計較,她也釋懷了。可以說,她終於向自己達成了和解,對過去那糟糕的一切揮手!

對於結局,很多人沒法接受,但是影子覺得挺好的。正如劇中所說的那樣: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

我想,對於明玉而言,她只是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我們總是說,人生苦短,但卻從來不在意歲月漫長。對於過去受到過的傷害我們總是耿耿於懷,不原諒,忘不了,也放不下。其實,那只是一個讓我們活得更累的枷鎖而已!

影子在十多歲前從來沒有對於家庭的概念,唯一知道的是,那座為我遮風擋雨的屋子不是我的家,後來才知道有個詞叫做「寄養」。

我不是老大姐姐,也不是老小弟弟,我是老二,一個「好」字多出來的「女」字。對於父母,在我看來,他們是比陌生人還要陌生的人。

後來,回了家,感覺自己就像一位客人,那些捧在手心的疼愛和噓寒問暖的關懷全都不屬於我。在隨著年歲的增長,也漸漸明白。於是,我不再去想,不去在意,既然不屬於我就算了吧,屬於我的應該在未來等著我呢!

我相信,在很多不太美好的原生家庭中,很多人都不曾被愛,但是,對於那些傷害,我們總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跟自己達成和解,畢竟我們只是活這一世。

當我們試著原諒過去,前方必定會是柳暗花明,而放下計較,身後才會雲淡風輕,可能這一切就「都挺好」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啊!多多點讚,多多關注!

相關焦點

  • 《海邊的曼徹斯特》:我們這一輩子都在不斷和自己和解
    影片中的李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了自己三個孩子的死亡,他這一輩子都沉淪在了自己所犯的罪過之中,他無法原諒自己,甚至想過拔槍自殺......其實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一旦你認為自己犯下了無法彌補的過錯,無論別人再怎麼勸說與開導,都是徒勞的,除非你與自己和解」。這一點是這部影片的精髓,也是其大膽之處,因為他刻畫的太過於真實。試想一下,這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會那麼容易的與自己和解?
  • 《都挺好》收官了,它的英文翻譯你注意到了麼?
    《都挺好》終於收官了小編一眼淚汪汪地看完最後兩集,看之前還說要敢大團圓,就去寄刀片!
  • 愛與和解——生活不容易,何必為難自己呢
    ,一路跌跌撞撞,慢慢與親人、周圍的人和解,與世界和解,最終與自己和解,接受了這一切,做回當初的那 自己!生活不易,何必為難自己呢?《都挺好》收官了,姚晨在3月25日的微博配圖並發文:捨不得你們。明玉為了照顧失憶了的父親,毅然辭去了眾誠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使我們想起了一句話,有種真愛叫放棄,有種親情叫陪伴!
  • 《都挺好》大結局,原生家庭留下的痛,我們該怎麼和解?
    》已經大結局了,結局都挺好的。相信很多人看了文章之後非常感慨,也有許多人在這部劇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為蘇明玉的經歷感到嘆息、同情、欽佩。《都挺好》最具社會意義的一點就在於,它打破了以往家庭倫理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式化刻畫,聚焦原生家庭和重男輕女的創傷,這為很多在家庭中受到真實創傷的觀眾「提供了一道審視現實生活與傾訴過往的窗口」。
  • 人這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
    正如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在《內在療愈》中寫道:每個人都是天生就有缺點和弱點的;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夠與自己的弱點和平相處的人;一想到自己不是唯一一個在生活中有問題的人,心裡就會舒服許多;我們應該關注一下別人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的
  • 《都挺好》正能量暖心收官大結局:世上所有牢籠,愛都破門而入!
    《都挺好》正能量暖心收官大結局:願世界上所有的牢籠,愛都能破門而入!這個大結局具體可以分為三部分:蘇明玉和蘇明成和解,蘇明玉和蘇大強和解,蘇明玉和自己和解。那麼,首先蘇明玉和蘇明成是怎麼和解的呢?這舅舅一家就攪合蘇家寢食難安,還一家三口住進了蘇大強新買的房子裡,一張口那可真是不要臉了,除了蘇明成欠他的錢,還想多要十萬。那意思就是說你妹就得負責我們一輩子,看看啊,這有手有腳的大老爺們,就靠著姐夫一家生活,多有出息。
  • 我們終究要和這個世界,還有自己和解,然後淡然地笑看人生過往
    因此,經過歲月的打磨,人就活得越來越明白通透了,也不會再患得患失,那麼糾結、那麼心累了,就會試著用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面對生活,愜意也詩意。因此,當自己感覺到累了的時候,也不再去等待別人來發現、來安慰,也不再固執地去咬牙堅持,而是會選擇停下來歇一歇;苦了、煩了的時候也不再去逢人就講,牢騷滿腹,而只是輕輕地付之以微笑,一切早已雲淡風輕。
  • 都挺好: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自己找回來,找回來了,就都挺好
    在第一二集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處在青春期和成年後的明玉,一直是在和蘇媽媽吵架的情況。話說不到三句,不是摔碗筷就是兩人互相吵架——很明顯,彼時的蘇明玉已經學會了反抗家庭不公平的待遇,找到了唯一一條和媽媽抗衡的方式:那就是吵架和不順從。你讓我往東走,我偏要往西去。
  • 《囧媽》:盧小花過度管教兒子反映了一種「不與自己和解」的現象
    其實深究背後的原因是反映了一種「與自己不和解」行為,她深陷於母親這個角色之中帶來的責任與枷鎖,無法自撥。很顯然,盧小花對待兒子伊萬的方式,太過了,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大到過問,小到餵水,種種都挑不出刺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而且伊萬還是個已經成家立業的中年男子,已經脫離了需要母親貼身照顧的年紀,盧小花的做法不恰當,這種做法不僅兒子伊萬不接受,而且作為母親的盧小花也覺得疲累。
  • 小蒙總職場修煉喜提新身份 彭昱暢《都挺好》治癒收官
    近日,由彭昱暢主演的《都挺好》迎來收官。這部口碑與熱度一路飆升的都市情感電視劇一度引爆話題,成為現象級爆款。彭昱暢在劇中飾演的小蒙總親歷成長,治癒傷痛,因其熱情可愛的性格和可圈可點的演技大受歡迎,收穫好評無數。
  • 苑冉《以家人之名》溫暖收官 與子秋和解詮釋角色厚度
    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苑冉等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昨晚正式收官。該劇開播至今,收穫眾多網友的好評,演員苑冉在劇中飾演賀子秋的母親賀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娜塔麗 · 波特曼,《第一夫人》| 「第 一」,你總要找到自己的方式
    至少,甘迺迪總統刺殺事件一周後直面《生活》雜誌記者上門專訪的她,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對帶領記者介紹白宮緊張不安、反覆練習臺詞的她了——那時,臨行前,她整理自己衣服衣領的每一根手指都是顫抖的——那是一襲純正的紅衣,暗喻著她要走上的命運之路——紅毯鋪陳,高光不斷。而今她侃侃而談,從容卻是因為她親歷,她明白。關於真實。
  • 《都挺好》火了!如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給孩子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特別關注
    2即使洞悉原生家庭之「惡」卻依舊得有相信美好的勇氣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我們得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有一種清醒和自覺。每個人都有必要自我反省:我們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我們的某些性格缺陷是否與之有關?但我們應該去試圖理解,每個家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一個家庭都不會是完美的,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在分析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試圖去理解父母。同時,我們要有勇氣去相信,我們的人生終會在自己的努力下變得美好。《都挺好》編劇王三毛說,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
  • 王心凌《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與青春的自己和解,走向新的生活
    王心凌《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與青春的自己和解,走向新的生活聽這首《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首先是因為「王心凌」這個名字,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王心凌的歌還是那麼直擊人心的青春,感覺這是一首很王心凌的歌,甜而不膩,是她給人的感覺,歌曲很好聽,旋律很優美,歌詞很文藝,總而言之很喜歡。
  • 電影《三塊廣告牌》,我們需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在女兒被害的五年後,米爾德麗德始終沒有放棄希望,她埋怨自己在女兒被害的那天沒有借車給女兒,更是怨恨自己對女兒說了難聽的話,結果女兒真如她說的那樣被殺害。女兒走後,她與全世界為敵,更是與自己為敵,這場悲劇的發生使她無法原諒自己,追兇未果後,她把一切的仇恨都放在了鎮子警察身上,她想通過對警察施壓來找到兇手,想彌補自己對女兒的傷害。
  • 與母親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所謂的「演戲」,就是母親節一到,孩子就「必須」買花、送蛋糕、請吃飯做這類例行公事。當然,如果你有個好母親做這些事,是開心又自然的事。但請注意,不是每個人都有好媽媽的,要受盡折磨的孩子去做這些事,其實很殘忍(有人可以理解我說的嗎?)
  • 《昨日之歌》教會了我們要學會與自己和解,是活出自我的契機
    而我們回過頭來去想,其實他去向榀子表明自己心意,說出自己想法的行動就是在與自己和解,他敢於接受那個被拒絕的自己,不論是狼狽的還是彷徨的自己都可以接受,他明白了無論是哪一方面都代表的自己的一部分,一旦一個人接納了自己,那他就會變得自信起來,我們也看到,後來的陸生的微笑在臉上洋溢了起來。
  • 那麼請與自己和解。
    我們一生中,總要面臨很多大大小小的選擇,選擇喜歡的食物、選擇想要的工作、選擇趣味相投的朋友、選擇愛的人等等。《都挺好》中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她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他們一絲的童年該有的快樂,反而更多的是爭吵,責罵,挨打,連學費都要自己掙。這樣的經歷促使她長大之後越來越想要靠著金錢、能力和地位去向別人證明自己。無法掙脫的原生家庭,無法逃脫的人生宿命。
  • 《都挺好》是如何成為「爆款劇」的?
    電視劇《都挺好》截圖是蘇大強無情嗎?導演簡川訸這樣認為:「及時表露出自己的悲哀的確是正常的思維方式,我們的影視劇裡也永遠是這樣灌輸的。《都挺好》同樣如此,幾乎所有演員都是本人原聲配音。開拍前必須全員到場,花幾天時間來圍讀劇本,每個演員都要闡述對自己和其他人角色的理解,開機後每場戲也會再次排練討論。劇中有至少五位演員之前都跟正午陽光合作過,配合默契。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和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