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趙皇帝石虎的家庭魔性,父子兄弟相殘,怎一個被打臉的人生

2021-02-07 春秋硯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39,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精彩故事

虎毒不食子,殘暴如後趙皇帝的石虎也沒有泯滅這點人性。初期,對自己的幾個兒子,他也的確都慈愛有加,與其他父親無異。只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子孫耳濡目染,大多暴虐異常。當皇位傳承在即,便是對其父石虎也想取而代之,心中全沒有一絲親情。

一、石虎其人

石虎的殘暴嗜血,早在徵戰的時候就已顯露。他不僅把殺降當家常便飯,還把殺人作為一種享受,變著花樣地來。叛逃的徐龕被擒,石虎命人將其塞入麻袋,從高樓扔下,再令被俘敵軍將領的妻子兒女,從徐龕身體上割肉吃掉,又坑殺了降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更有眾多不忍言之事,可說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出的。

石虎攻打青州,曹嶷投降。石虎坑殺降眾3萬人,又想把廣固城的百姓殺光。後趙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徵不幹了,"你把人都殺了,一個子民沒有,我管理誰?"石虎這才留下七百多口男女,讓劉徵管轄。後趙開國皇帝、石虎的叔叔石勒病故後,石虎迅速攫取了實權。二年後,他廢黜石弘自立,並殺死了石勒的所有兒子。

除了嗜殺,石虎還大興土木,以致民不聊生,還強奪百姓妻女十多萬人充實後宮,無數家庭妻離子散。

太子石邃驍勇善戰,有石虎年輕時的風範,因而很受石虎的喜愛。石虎常常誇耀:

"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殘滅,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殺阿鐵理否?"《資治通鑑》

阿鐵應是石邃的小名。石虎笑話西晉八王之亂,兄弟自相殘殺。相信自己與兒子、以及兒子間不會像司馬懿的子孫那麼不堪。

石虎那時還不知道,說嘴就要被打臉。

二、首任太子石邃

太子石邃打仗勇猛像石虎,殘暴也不遑多讓。基本統一北方後,石虎沉溺後宮酒色,將日常朝政交給了石邃。但其喜怒無常,對太子時有斥罵、鞭打。

石邃也不是忍氣吞聲的主,因而對中庶子李顏等人說:

"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資治通鑑》

這是要弒君呀,冒頓率手下殺死了的父親,獲取了單于之位。石邃不掩飾地想要效法冒頓,嚇得臣子們匍匐於地,不敢作聲。

一次,石邃患病,石虎想去東宮探望,僧人佛圖澄勸道:"陛下不宜數往東宮。"可見,父子間的關係已經變得詭譎,石虎對此感慨:父子間已經沒有信任了麼!派出女官去查看。

石邃喚女官近前,一劍刺殺。石虎被激怒,拘捕了東宮屬官,從而牽出"弒君"之事,石邃被軟禁。不久,石勒又赦免了石邃,在太武東堂召見。

石邃的表現,倒像是石虎欠了他什麼,非但不謝罪,剛一見面就轉身離去。石虎差人相告:你應該去中宮朝見皇后,怎麼能馬上就走呢!但石邃毫不理會、逕自出宮。

石虎勃然大怒,廢石邃太子之位為庶人,當夜,又派人將其殺死,與石邃有關的同黨也盡數誅殺。

三、二任太子石宣

337年,繼石邃之後,石宣出任太子。石虎徵發各郡男女十六萬人到鄴城修築華林苑,又命太子率隊到境內名山大川祈福。

太子率18萬人出巡,儀仗巍峨。石虎在後宮陵霄觀登樓眺望,笑著說:

"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晉書》

自認可以高枕無憂的石虎,很快又被打臉了。

石宣雖為太子,但石虎更喜歡另一個兒子石韜,常常後悔所立非人。父親的偏愛讓石韜很跋扈,他建造了一座"宣光殿",非常高大,又犯了太子的避諱。石宣知道後很憤怒,殺了工匠,命人截斷橫梁。

石韜不服,修了個更大的"宣光殿"。

石宣太子之位受到威脅,於是鼓動手下行刺:

"汝能殺之者,吾入西宮,當盡以韜之國邑分封汝等。韜既死,主上必親臨喪,因行大事,蔑不濟矣。"《晉書》

不僅要殺石韜,還順帶著要殺石虎,還真是毫無親情。不過,石虎命大,石韜被刺身亡,引起了石虎的懷疑,他將石宣騙入中宮拘捕,然後調查其手下,很快真相大白。

石虎的虐殺手段在惱怒下爆發:命人用鐵環穿透石宣的下巴,將其置於柴垛之上,砍斷手腳、挖出眼睛、刺穿肚腸,最後將其燒死。

結語:

349年,石虎將年僅十歲的小兒子石世立為太子,大臣們認為不應該,天下正處於不安定的時期,立少容易引起禍端。但石虎不願意再折騰了,認為:小太子才不會鬧事,讓我過幾年踏實日子,等他20歲時,我就老了,該怎樣就怎樣吧。

而現實,再一次打了石虎的臉。

就在這一年,石虎駕崩。他剩下的兒子們開始了相互間的徵伐仇殺,一年後,石虎的養孫冉閔崛起,將石氏家族族滅。

正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從334年石虎冷血滅絕石勒的血脈,到349年石虎的血脈被其養孫滅絕,只有短短的15年。作為史書公認的最殘暴皇帝,石虎的一生,既是血腥的一生,也是被打臉的一生。

十六國史系列故事—39,敬請點擊"關注",查看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石虎殺死自己兒子滿門的時候,那麼心疼自己的小孫子,為何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
    古代的滅門慘案不少,但所謂虎毒不食子,像後趙皇帝石虎那樣滅掉自己太子石宣滿門的,確實比較罕見。
  • 後趙皇帝石虎將兒子石宣滿門抄斬,為何不留最喜愛的五歲孫子一命
    但是,石虎犯了一個帝王們最容易犯的低級錯誤,即「立長但不喜長。」比如漢高祖劉邦,明明立了嫡長子劉盈為太子,但是他常掛念的是三子劉如意。而石虎寵愛的是次子石韜。劉邦做事有一套,能穩住大局,石虎能「埋雷」,卻不會「排雷。」何況他的那些兒子一個比一個暴躁,如一堆烈性炸藥,沾火即爆。
  • 虎毒也食子,中國百萬家庭正發生朝鮮這對父子相殘的慘劇
    我們之前說過了德惠翁主的悲劇人生,這次再來說說另外一起悲劇,朝鮮國王親自下令把親生兒子關進米櫃活活餓死的故事。
  • 母親去世、父親不愛、兄弟相殘,李承乾太難了
    李承乾,李世民的嫡長子,一個出生就自帶光環的天之驕子。是如何從一個前途光明的高材生,墮落成了一個愚蠢偏激的叛逆青年。縱觀其一生,既讓人感到可憐同時又感到深深的嘆息。一個個大臣都當著他的面直諫,一點面子都不給。長期下來,搞的李承乾再也忍受不了,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他當上皇帝後,要盡情釋放自己的欲望,有敢進諫的,殺掉,一直殺到不敢進諫為止。徹底得罪了一幫大臣,斷掉了自己的帝王路。寵幸了人,在自己寢宮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皇帝看不下去了,親手斬殺。父子衝突嚴重。極其崇拜突厥。
  • 中國歷史上兄弟相殘的皇室爭鬥
    其實歷史上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慘劇並不少見,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歷史上兄弟相殘的故事。公眾號內留言「正男」查看「特輯·正男必須死:朝鮮宮廷政治的邏輯」封建皇權的延續和更替充斥著勾心鬥角,血腥風雨。集榮耀和權力於一身的皇帝並不輕鬆,既要防異族外戚,更要防身邊的兄弟手足。縱覽中國帝史,兄弟相殘的皇室爭鬥時常發生。君無二人,成王敗寇在皇位繼承上演繹地淋漓盡致。
  • 石虎殺死自己兒子滿門的時候,為何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
    石虎本人就是造反起家的,所以他的兒子們後來也學會了這套手段。為了鎮壓兒子們造反,石虎甚至連9歲的小孫子都不放過,斬草除根。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皇權之爭,皇權之下無父子、更無祖孫。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石虎,字季龍,他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養子。後趙是十六國之一,由羯族人建立的朝代,最強大時曾統治著今天的河北、河南、山東、陝西、山西、寧夏等地。
  • 無情最是帝王家:兄弟相殘這件事,在皇家有多常見?
    齊國發兵攻打支持公子糾的魯國,魯國不敵,於是齊國給魯國一封信:「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意思是: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動手吧。這句話,聽起來很虛偽——「你必須死,但不能髒了我的手。」但公子小白的做法其實無可指摘。成王敗寇,古今同理。
  • 日本戰國時代:大友家政見相左父子相殘,大內義興坐收漁利
    之前的文章講過大內義興及尼子經久的發跡史後,西國風雲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個主角大友家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大友家祖籍相模國大友莊,以豐後國(今.大分縣南部)府內為根據地。傳說開家之祖大友能直深得鎌倉初代將軍源賴朝寵愛,受賜九州豐後、筑後、肥後三國的守護之職,世稱「後三國守護」。
  • 怎一個情字了得——那些在《孽子》中反覆書寫的父子、親情與人倫
    七○年代的臺灣文學裡也反覆書寫著有關家的議題,《家變》開場是離家的父親,王文興透過無父之家裂解了孝道、一家之主的重要性;〈魔女〉看似溫良恭儉讓的母親,其實另藏魔性,歐陽子讓人逼視聖母光環的消亡;《孽子》描寫一群遭父放逐的人子,反寫「家」的組成與意義。
  • 「重口味」石虎:史上最殘忍變態的皇帝
    少年時代起他就顯露出了殘忍的一面,相傳他小時候喜歡拿彈弓打人,每當看到別人被打中後的痛苦之狀,他就開心興奮。長大了之後更變本加厲,十八歲時石勒為他娶了一門親,女方是將軍郭榮的妹妹。可是石虎不喜歡她,他鍾情的是當時的一個雜技藝人鄭櫻桃,於是就親手殺了郭氏,之後就迎娶了鄭櫻桃。可是不多久又喜歡上了一個姓崔的女子,就把她也娶進門來,崔氏最後在鄭櫻桃的挑撥下也被石虎殺害了。
  • 《步步驚心》:如果十四爺坐了皇帝,真的就能免於兄弟相殘嗎
    四爺在登基之後面對八爺、九爺和十爺及十四爺的屢屢挑釁,及之前對他和十三爺的陷害,四爺也為了穩固坐穩皇位,開始了「八爺黨」的兄弟相殘。那麼假設一下,如果真的按照之前的遺詔傳位於十四爺,那麼十四爺登基成帝後真的免於兄弟相殘的局面了嗎?恐怕是不會的,還是會發生。
  • 「多年父子成兄弟」
    幸運的是某日我在書本的旮旯裡讀到一個偏僻的物理學知識,說是高原較平原時間的流逝會慢些。細細琢磨一番,在這裡待的長些久些也未必全是壞處,至少會稍稍縮短我未來與來仔的代際鴻溝。合書後,莫名欣慰。所謂「多年」父子成兄弟,意思是說在足夠長的時間裡打磨刷洗,父子關係掙脫了應有慣有的桎梏和枷鎖,只留下落落大方的關照與情義。
  • 石虎——【共華圖】
    石虎:我們不要把畫畫貶的很低,就像有的人說詩第一、書法第二、畫第三,有很多名人都這樣講,而我說畫中有大梵法紀。如果是高明一點的繪畫,它應當包含更多的東西,並非是給文學做個助教,像連環畫一樣,或者用畫筆來演戲。繪畫應該不是這樣的東西。繪畫應該是一個認識世界或者說揭示真理的東西,所以後現代它整個一個反本質,反元敘事。
  • 帶6kg混血貓出門,公園阿伯以為是石虎,一連串的對話讓他超傻眼
    飼主陳維維家裡養了一隻金吉拉與豹貓生的混血貓,這天他帶著愛貓去公園散步,沒想到當他們坐在陰涼處休息時,一位阿伯帶著好奇心走過來詢問他腿上這只是什麼動物,聊著聊著誤以為貓咪是只「石虎」,一連串的爆笑對話讓他超傻眼,立刻PO上網與貓友們分享。
  • 【聽歷史遊南京】石虎究竟是個啥樣的皇帝
    在他眼裡,老百姓就是一個個牲口,或者是出苦力、或者是被宰殺。如果用兩個詞概括他就是:暴虐、荒淫。石虎即位的第二年(335年),把都城從襄國(今河北邢臺)遷到了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這裡是他曾經的大本營,無數瘋狂、變態的故事在這裡上演。
  • 石虎丨珊曼帳蔽踏歌
    >石虎依舊長髮披肩,正襟危坐,其形如獅;依舊聲音洪亮,臧否藝壇,其勢如虎。石虎歷盡人間浮華,謝絕畫壇活動,隱居北京九年,以致當今畫壇學子不聞其人,不知其畫。石虎詩、書、畫三絕,無不奇崛而自然,突兀而瀟灑。作為中式現代藝術典範,石虎反對新潮美術照搬西方,言詞激烈;反對守舊派照抄傳統,態度輕蔑。石虎排斥觀念藝術而推崇藝術觀念-非邏輯非寫實且不可言說,類似於心性,杜撰為「神覺」。石虎一生,君視天下,我行我素。在水墨人體畫和重彩人物畫領域,前不見古人。
  • 石虎:神覺之境
    石虎歷盡人間浮華,謝絕畫壇活動,隱居北京九年,以致當今畫壇學子不聞其人,不知其畫。石虎詩、書、畫三絕,無不奇崛而自然,突兀而瀟灑。作為中式現代藝術典範,石虎反對新潮美術照搬西方,言詞激烈;反對守舊派照抄傳統,態度輕蔑。石虎排斥觀念藝術而推崇藝術觀念亦非邏輯非寫實且不可言說,類似於心性,杜撰為「神覺」。石虎一生,君視天下,我行我素。在水墨人體畫和重彩人物畫領域,前不見古人。
  • 大明風華:朱瞻基給兒子取名朱祁鎮,引發胡善祥和孫若微姐妹相殘
    該劇改編自網絡小說《六朝紀事》,以明朝傳奇皇后孫若微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她歷經六朝皇帝更迭,以及大明帝國從開國到國力鼎盛的故事。 當初胡善祥流產以後,就怒斥姐姐孫若微說她不保孩子,從而導致自己失去了孩子,讓這個本該是太子的孩子隕落了,是姐姐妒忌自己,由此可見胡善祥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