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即人道,即「中和」之道

2020-12-23 老陳國學筆談

中 和

孫過庭在他的《書譜》當中有這樣的論述,「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裡強調的通匯之際「人書俱老」的狀態便是中國書法的「中和」之美。無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還是傅山的《七言詩軸》、或者南北朝《瘞鶴銘》碑刻,雖形式章法各異,出神之處卻唯在「中和」。書畫同理,無論以範寬、南宋四家、元四家為代表的宋元山水繪畫,還是以八大、揚州八怪、吳昌碩等為代表的文人畫,雖時代風格迥異,出神之處依然在乎「中和」。再看佛教造像藝術,無論是六朝的隱逸淡遠,還是盛唐的豐潤端莊,出神之處仍在「中和」。

近些年,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流派和形態。筆者以為,這種創新創造的精神值得嘉賞,但創新創造並非差強人意的隨意搞怪,如果脫離了最根本的「中和」之美,僅僅靠所謂「新理念」和「新概念」譁眾取寵,其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的藝術如此,哲學智慧亦如此。「中」者,度也,去兩端,執中央,與儒家「中庸」的思想是一回事,我們國家的名字就叫「中」。「和」者,合也,化也。《道德經》裡對「水」的經典描述,凸顯的就是一個「和」字。漢文明最了不起的,便是「中和」的力量,所謂「孔德之容,唯道是從」,「中和」之道,人類之道、宇宙之道、天地自然之道是也。

「在中堂」、「愚齋」、「胡慶餘堂」及其背後「中和」的人文智慧依然鮮活,無聲地感化著中國的現在與未來,歷久彌新。

藝術如此,哲學如此,中國商業文明亦如此。晚清至民國,曾出現過三位富甲天下的大儒商,喬致庸、盛宣懷、胡雪巖,他們之所以稱大,之所以獨領一時風騷,「中和」之大智慧使然。

我們僅僅通過喬致庸的住宅、盛宣懷的書齋、胡雪巖的商號之命名,來領略三位大儒商的「中和」智慧。

去過山西喬家大院的朋友,一定會對大院主人、一代晉商領袖喬致庸的住宅印象深刻——在中堂。喬致庸是晚清時期中國金融業扛鼎級的人物,他立下了「匯通天下」的宏願,從小小的平遙走西口,把票號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筆者以為,喬致庸的成就與其篤厚的人文素養密不可分,撇開他翻雲覆雨的經營之道、經世濟民的悲憫胸懷不談,單單其居所「在中堂」便耐我們反覆咀嚼了。

盛宣懷是近代工業實業家之父,他隨著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得勢而崛起,為中國近代礦業、鐵路、輪船、電報、電力、冶煉等重工業和技術產業開創者和推動者。他心懷社稷,熱衷教育事業,興辦了北洋大學堂、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等知名學府,為近代中國工業振興培養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是近現代高等教育之開拓者。就是這樣一位暢達於政治、商業、教育的大人物,齋號卻取得非常低調——愚齋。

愚齋,取義「大智如愚」,寓居卑守謙之義。居卑者,水之善也,守謙者,不逾矩者,居卑守謙,中和之道也。

胡雪巖大家都不陌生,是晚清赫赫有名的紅頂商人,開創百年字號「胡慶餘堂」。胡慶餘堂取義《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奠定了胡慶餘堂以誠為本、以善為先的經營之道。上善者,水之德也,中和之道也。由於歷史的原因,喬致庸、盛宣懷、胡雪巖曾經締造的商業帝國已煙消雲散,他們富可敵國的財富也已經流轉變遷,但是,「在中堂」、「愚齋」、「胡慶餘堂」及其背後「中和」的人文智慧依然鮮活,無聲地感化著中國的現在與未來,歷久彌新。

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想要徵服世界,最終靠的是產品與技術之外的工夫,我們的商業文明和商業價值觀首先要贏得世界認同。

中國改革開放30對年創造了令全世界矚目的發展成就,也成就了「一部分」富有階層,甚至有了富二代、富三代。筆者以為,許多企業、企業家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與技術積累,再往下傳承發展,比的是企業文化、商業文明和商業價值觀,未來的商業時代應屬於真正的儒商。再用全球視野看,中國需要向我們之外的世界傳遞中國商界和中國企業家的商業文明和商業價值觀。說得通俗一些,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想要徵服世界,最終靠的是產品與技術之外的工夫,我們的商業文明和商業價值觀首先要贏得世界認同。

放之全球看,中國企業家應該算最勤勞、情商最高的了。可是以「中和」為根本的大智慧和大視野繼喬致庸、盛宣懷、胡雪巖往後,似乎出現了斷層,這主要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而對於當今有抱負的中國企業家,該用心思考「財富」與「賺錢」之外的東西了。

商道即人道,即「中和」之道。

相關焦點

  • 商道內參2期:何為商道一解
    我是作者商道內參木林老師,我將持續分享商道智慧與賺錢思維及個人品牌IP設計技術,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每一個老鐵們都學會網絡商業整合技術,讓好的想法都變成現金,歡迎粉粉們關注私信留言「交流」,我會一一解答。國人愛說你上「道」。
  • 商道有道,乃是成功之道
    行行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古人云:「要經商,走四方。」無論走到哪裡?遵守「商道」即是成功之道。「商道」裡,立業之本在於「誠信」,但有智慧、有靈性、有創意、有魄力當然也是不可少的商道。下面這二則小故事,會讓你在領悟商業之道的同時,獲得新奇而獨特的啟示。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道,這個詞由「老子」創造,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最豐富的表達之一,「道」便是我們世間的萬物之理。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此外還有地道、商道......不同的領域講究不同的「道」,作為世人的我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道呢?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源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來源:實戰財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經典表達。得其神髓者,不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濟天下。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輒,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人道酬誠佛學中有「六道輪迴」的說法,人道是六道輪迴中其中一道。經過儒家的不斷發揮,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 平常理:商道之魂
    商道,原指商人長途跋涉運送物資的道路,而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商道的內涵在不斷升華,其外延也在充足的延伸。經商則是做人,商道之魂追求的是做人的價值!人道乃商道之魂。常言說:先做人後經商。經商成功者最大的秘密不是商業機秘,而是懂得做人的真諦。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輒,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在儒家的不斷發揮,人道一詞被賦予了更高的人文含義。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 商道即人道。不會做人,怎會經商?
    而「瑞蚨祥」店內的商品質量,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好,最終登頂「八大祥」之首。 孟洛川擅經營,同時也重服務,恪守「以德為本、以義為先、以義致利」的原則。他從不因為顧客社會地位的高低而區別對待。是否購買,買多買少,也不會影響熱情細心的店員服務顧客。
  • 《商道》一點感想
    我是一個從來不看韓劇的人,最近因為看很多南懷瑾老師的書,裡面有推薦這一部《商道》,南師曾多次推薦過,我就馬上找來看了。50集一周時間看完,真的很精彩,雖然是韓國人拍的,但是卻把中國文化精神詮釋得很到位,學到太多東西了,目前正在看原著小說。這個劇講的是韓國紅頂商人林尚沃一生的傳奇故事,基於歷史,也有些演繹,劇裡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對我很有啟發。
  •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商道》真的只是談商業之道嗎?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商道》真的只是談商業之道嗎?春節期間,蔬菜肉類會比平時貴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個價格就有點欺負人了,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下,怎麼依然有人趁機抬價呢!不知道這些人掙這個錢安心嗎?這個事情讓我想起了從小聽到的有句話,叫無奸不成商,意思是說,做生意的不做奸商是發不了財的!太老實的人是做不了生意的!
  • 《道經》解「易」:一切即一,一即無常
    即是「行」當如水,而水卻無常形,遇到怎樣的溝坎就變成什麼樣子,過去後就又能恢復本來,這就是水之性。性即心,水性即不忘初心,故「全形即性」,行曲的主宰反而是心直,而心曲則行必直,心眼子多的都一門心思琢磨人,是也不是?老子在後面的章節言道:「大制不割。」所以,《道德經》是要正反著看,該章開篇背後的意思就是如此。緊接著「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商道》商道
    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看了韓國MBC電視臺根據韓國作家崔仁浩小說《商道》改編的50集同名連續劇。《商道》講述的是十九世紀朝鮮首屈一指的"紅頂商人"林尚沃的傳奇一生。臺灣學者許紹懿說"林尚沃被韓國史學家認為是大韓民族六百年最為成功的紅頂商人"。
  • 文化視角:《商道》
    十幾年前,王岐山先生在香港工作期間,南懷瑾先生特意向他推薦了韓劇《商道》,他回京後即購買了數百套,送給主管工商業的幹部和企業家們學習。南懷瑾先生曾在多個場合甚至在出版書籍中對《商道》進行了推薦。《商道》寫的是韓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林尚沃一生的真實故事,從科舉重挫,到白手起家,幾經周折而後成為首富與三品大員,最後功成身退。面對商場上的勾心鬥角,他始終如一地堅持「商道即人道」的觀點,跨越國界,艱苦創業,最終成為名震中韓的商界奇才。整個故事無論從文化境界、商戰情節到表演水準,都堪稱無雙!十幾年前,南懷瑾先生鼎力推薦這部碟子。每每看一遍,靈魂深處就得到洗禮。
  • 《商道》之 「道」
    時隔多半年,利用去年十一和今年春節兩次放假時間,把這部20年前韓國拍的50集電視劇《商道》看完,看完後摘錄電視劇裡的一些片段,以此提醒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
  • 莫扎特音樂的中和之道
    莫扎特就是這樣一位使者,只是負責將天國之聲帶到人間罷了。(關於莫扎特生平更多的信息,可以參考傅雷先生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家莫扎特》一文。)我想起《中庸》中的一段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我認為只有莫扎特最接近音樂的這種最高境界——「中和」。
  • 融會《孫子兵法》之精髓,感悟商道經營之要領
    國學,乃一國之學,智慧之源,國之根本。國學蘊藏著恆久的治世之道與人生智慧,從不同的思想維度,為今天的企業經營管理和企業家個人生活提供借鑑和引導。世紀英才商學院五明國學與新商道領袖研修班經過四年的積累和沉澱,全面升級師資和課程體系,以嶄新的面貌,為大家帶來更前瞻、更深入、更全面、更實戰的國學課程,全方位立體化幫助同學研修國學,傳承智慧之道。
  • 看韓劇從【商道】開始
    十幾年前,王岐山先生在香港工作期間,南懷瑾先生特意向他推薦了韓劇《商道》,他回京後即購買了數百套,送給主管工商業的幹部和企業家們學習。  南懷瑾先生曾在多個場合,甚至在出版書籍中對《商道》進行了推薦。
  • 讀《商道》,品紅頂商人
    最近靜心讀書的我,給大家分享一本好看的書——《商道》,由韓國作家崔仁浩所著,王一勝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超越人物傳記,又忠於人物真實事件的小說。本書描述的是100多年前,發生在朝鮮巨商林尚沃真實而傳奇般的人生,從中可以參悟他的賺錢之道,修行悟道。
  •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趙盾納悶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道「我就是當年翳桑的那個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時,武士不告而退。原來那名餓漢武士名叫靈輒,是春秋時代著名的俠士之一。3、人道酬誠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晏殊少年時,張知白以「神童」名義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殿下,正趕上皇帝親自考試進士,就命晏殊做試卷。
  • 《商道》欄目推出「首富之道」4集系列節目
    韓國三星集團掌舵人,企業產品成為當代韓國人的必需品,亞洲代表性企業;  尼基•奧本海默,南非首富,南非戴比爾斯集團掌舵人,讓鑽石從貴族走進了大眾,世界鑽石業的絕度領軍者;  拉坦•塔塔,印度最大私人企業塔塔集團掌門人,以「服務人民」為企業哲學,努力為印度人民製造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車與住房,代表新生力量在發展中國家的崛起;  2010年5月17日——5月20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商道
  •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橫】《商道》之道
    看完了《商道》這部歷史劇,我看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歷史劇,直到看完之後去上網查相關的資料才知道朝鮮歷史上真的有林尚沃這麼一位商人,不禁對這位歷史上的人物肅然起敬。我之所以會看這部電視劇是因為潘石屹在微博裡高度讚揚了這部電視劇,他自己也看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