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臺灣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德安,編劇、導演。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2、
徐克,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 ,1991年,指導武俠電影《黃飛鴻》獲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徐克走進好萊塢,執導兩部動作電影《雙重火力》和《迎頭痛擊》。2009年,徐與華誼兄弟和博納影業合作,拍攝了《龍門飛甲》等動作片 。2010年徐克執導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3、
吳京,1974年4月3日出生於北京,內地功夫演員,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 1989年進入北京市武術隊。1995年參演首部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正式進入演藝圈。2018年4月8日,憑藉《戰狼2》獲得了第23屆華鼎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12月8日,憑藉《戰狼2》獲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11月10日,憑藉《戰狼2》獲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2019年2月5日,參演的《流浪地球》上映。
4、
周星馳(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喜劇演員、導演、編劇、監製、製片人、出品人。2003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並獲選成為「亞洲英雄」的封面人物。2004年《功夫》創下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並被《時代周刊》評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2013年執導的《西遊降魔篇》創華語片新紀錄,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同年當選廣東省政協委員。2015年執導的科幻電影《美人魚》。
5、
張藝謀,1950年11月14日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013年,執導電影《歸來》。2015年,籌拍好萊塢電影《長城》。2017年執導《影》。2018年11月17,憑藉《影》獲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6、
王家衛(Karwai Wong ),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擅長文藝電影。1990年執導第二部影片《阿飛正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及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7年導演影片《春光乍洩》,獲得第50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3年執導電影《一代宗師》,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2018年5月24日,哈佛大學授予王家衛藝術榮譽博士學位。
7、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生於北京,祖籍福建省長樂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導演。1993年憑藉《霸王別姬》斬獲華語影壇第一座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99年,執導世紀之交的歷史片《荊軻刺秦王》。2002年執導古裝戲《蝶舞天涯》。2005年,陳凱歌集結了中日韓三國明星打造的古裝電影《無極》。2008年,導演了反映京劇大師的傳記影片《梅蘭芳》。
8、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導演、編劇、監製、演員。 1986年返回香港後執導槍戰電影《英雄本色》,該片不僅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同時也奠定了吳宇森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1990年憑藉《喋血雙雄》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3年赴美國好萊塢發展。1997年憑藉電影《變臉》獲得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頒發的金環獎。2002年,吳宇森成為第一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華人導演。
9、
馮小剛出生於1958年3月18日中國著名電影編劇、導演。是中國大陸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2011年6月,憑藉《唐山大地震》獲得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2014馬年春晚,央視首次邀請外援馮小剛,擔任總導演。2015年4月18日,馮小剛導演被法國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5年11月21日,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2016年4月10日,獲得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年度男演員」。
10、
何平,1957年10月出生於山西,中國著名導演、編劇、監製、攝影。1979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在故事片《竹》的攝製組中任場記。1980年起在舞臺藝術片《雜技女傑》,科普故事片《氣象小哨兵》故事片《初夏的風》、《歐妹》、《東陵大盜》中任副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