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算是徹底把自己「作」死了。
據臺灣媒體近日報導,包括某珠寶品牌、某手機廠商和某名表品牌在內的諸多大陸贊助商,目前已經退出了金馬獎贊助商行列。
今年金馬獎原本就因為大陸宣布暫停參賽而受重創,如今又失去了贊助商的支持,儼然已經「涼涼」,成了島內電影人自己的狂歡。
想想前幾年,兩岸三地的明星們齊聚寶島臺灣共襄盛舉的畫面,今昔對比,怎能叫人不唏噓。
(50屆金馬獎曾請來歷屆影帝影后在臺上大合影)
不過,金馬獎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也實在怪不了其他人。
從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一個叫做傅榆的女導演,當著兩岸三地眾多明星大牌的面,說出了一段十分激進的敏感言論開始,金馬獎「作死」涼涼的後果就已經註定。
從那天開始,大陸影人就對金馬獎表現出了明顯的拒絕態度。
當晚,鞏俐作為評審團主席,原本應該上臺與李安導演頒發最後一個大獎,但她選擇在座位上拒絕起身,最後讓李安導演一個人把獎項頒完。
感受一下鞏皇坐在座位上的「死亡凝視」……
有網友替她說出了內心的os:「不來了!再也不來了。」
不止是鞏俐不想再來了。
隨後的慶功宴上,包括鞏俐、徐崢、張藝謀、鄧超等人在內的內地影人集體缺席。
宴會場內空空蕩蕩,只留下李安導演在接受採訪時的一臉苦澀。
一年過去,內地電影人的態度依然堅決,就是明擺著不想和你玩兒了。
先是有消息曝出,今年報名金馬獎的劇情長片數量銳減,從去年的228部減少到了148部,足足少了80部電影。
然後又有臺灣媒體陸續報導,稱內地多部優質影片今年都沒有報名參加金馬獎評選。
包括刁亦男執導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還有王小帥導演執導的《地久天長》。
以及張藝謀導演執導的《一秒鐘》。
接著,國家電影局發布官方消息,宣布將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臺北金馬影展。
還不止是我們內地影人不帶金馬玩兒。
在國家電影局官宣不參加金馬影展後,寰宇、寰亞、星皓、英皇多家香港電影公司也宣布不再參選金馬獎。
他們出品的多部香港影片也撤回了金馬獎報名。
其中包括由劉德華、古天樂等人主演的電影《掃毒2》。
還有正在內地熱映的電影《使徒行者2》,以及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繼園臺七號》。
這些影片不參加評選,也意味著,今年金馬獎紅地毯的星光將勢必黯淡。
金馬獎的常客張藝謀、劉德華、古天樂、林嘉欣、胡歌等大腕明星想必都會因為影片的不參選而選擇缺席金馬獎。
明星不來了,贊助商也跑光了。
金馬獎的「涼涼」全因一個導演的一句錯話,將政治和藝術混為一談,壞了這一鍋好粥。
臺灣主持界的綜藝天王一句話道破金馬「涼涼」的後果:「今年最容易得獎啦!」
這話在我們看來是沒啥問題,但聽在臺灣同胞們的耳朵裡就不是那麼舒心了。
他們內心的os一定是:「非得內地香港的電影全部推出評選,臺灣電影才更容易得獎嗎?」
心裡不爽也沒有辦法,畢竟以一言之失釀成此果的也不是我們,自己作的妖,還是要自己承擔後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