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視頻的你洗手了嗎!」
「勤洗手還是一個新鮮事嗎!
我說了多少遍了?」
「倒不是因為有這個冠狀病毒,
是我們永遠都應該這麼做!」
「所以你洗了嗎?快去洗!」
親親抱抱不如拋個媚眼
熱熱鬧鬧的義大利人不是排隊站開2米的芬蘭人。看過電影《教父》麼,見面親、告別親、親手、親臉各種親,有人統計電影裡至少親了125次,擁抱什麼的更不能少。
義大利歷史上城邦林立,糾紛無數。中世紀的義大利人,不但要和講其他方言的義大利城邦溝通做生意,還得經常和講外語的外國老爺們打交道。中世紀又沒有在線翻譯軟體,一個威尼斯商人不會外語,他怎麼把葡萄酒、天鵝絨、鹿皮帽賣給別人?有一套大家都能明白的手勢就是最省力性價比最高的選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圍再吵,用手勢也不會受影響。
好嘞,大家都好好把手語學起來,話也不用講了,來一場熱情洋溢的肢體語言秀。
什麼?太複雜學不會?這個經典手勢可以表示這是啥、多少錢、為什麼、去哪裡,和幾乎一切表達疑問的語氣,強大到連emoji都出了同款手勢!
隔離就去燉肉醬咯
義大利的很多區域都進入了隔離狀態,街上空空蕩蕩。奶奶說,隔離14天做什麼,你們可以追劇、擦玻璃。我麼,我就熬一鍋拿波裡肉醬吧。拿波裡肉醬的確是耗時良久的那不勒斯名醬。
拿波裡肉醬相當於現在西餐廳裡的時髦慢燉料理。19世紀間,這道當時還未使用番茄的料理得到當時統治拿波裡的波旁家族垂青,因而晉身為宮廷料理,將鄉村版本中的劣等肉改為上等牛肉或豬肉。這道料理經歷百年輾轉到今日,演變成了以黃洋蔥、番茄與上好牛肩肉為主料,經數小時慢燉的番茄肉醬。它是拿波裡傳統料理的名片,地位不容外人質疑。
由於製作費時,拿波裡人大多在星期六晚上、最晚星期日一大早就得開始準備。所以,Rosetta奶奶覺得,隔離的14天,她可以篤定地小火慢燉拿波裡肉醬,越熬越香。燉完的肉醬,澆灌在意面上,再撒上起司粉;燉爛的牛肩肉配上蔬菜,一大家子人吃到舔光碟子。
「最重要的是!」
「不要因為這個病毒,去歧視不同的族群」
「病毒會過去,但是歧視不會!」
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記住這些建議
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好嘞,
複習一下奶奶的話,
勤洗手、
手肘裡打噴嚏,
不要親親抱抱,
可以多拋媚眼。
疫情總會過去的,
歧視是不對的。
請你們戴好口罩,
等到疫情散去,
讓我們再相約意呆梨,
吃拿波裡肉醬面。
「悅生活」系浙報傳媒江南遊報旗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