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式開播,在水木年華、傻子與白痴等一堆備受矚目的選手中,福祿壽FlouruitShow作為一匹黑馬脫穎而出,成為當晚最大焦點之一。
一首《玉珍》,讓臺上的周迅數度哽咽,讓臺下的觀眾悄悄抹淚,更勾起了屏幕前太多人相似的回憶。
福祿壽樂隊由孿生三姐妹杜冰兒、杜雪兒、杜飛兒組成,而「玉珍」正是她們逝去外婆的名字。在這首歌曲之中,福祿壽一段一段唱盡對親人的思念。
「風吹亂了她的頭髮、也把她的頭髮拉扯散啦」。第一句歌詞剛出來,就給大家帶來無限的共鳴,立刻就想到了心中那個思念的人。
在小時候,他們曾用滿是皺紋的手拉著我們一搖一晃地走著,說盼著我們快快長大。但等到這一天真正到來時,生死的隔絕卻讓那些曾經攜手的時光成為再也無法重來的經歷,躺在心裡不敢觸及。
但當副歌響起,一句「起風了」的高呼讓那些記憶一瞬間傾瀉,面對生死的殘酷,福祿壽卻唱得十分超脫。她們說:「大世界,我也會去呀,等著等著,我走完這段路就來了......直到她的苦衷變成了我的,她的仁慈也變成我的了」。
在她們心中,那個玉珍並非真的離去,她一直在天上看著。等我們也走完了她曾走過的那段路後,我們就能再次相聚。而這,不也是每一個我們心中的渴求嗎?
福祿壽樂隊用一首《玉珍》唱給自己外婆,卻讓我們每個人都想起了自己的心中的「玉珍」,聽著就不自覺地流淚了。在聽這首歌時,星仔不禁想起了另外一首寫給自己奶奶的歌曲:它叫《瑛達遖》,來自音樂人朱婧汐。
提到朱婧汐,或許有很多人都是因為最近熱播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才開始認識她。這個在音樂世界中特立獨行的AI,無論是在節目中的首秀電音之作《cure》,還是在節目中與其他姐姐真性情的相處之道,都讓眾人迷上了這個特立獨行的大姐姐。
其實,在通過《乘風破浪的姐姐》被更多的人認識之前,「音樂AI」朱婧汐早已留下了許多飽含情感與深度的作品,這首《瑛達遖》正是其中的代表,也正是靠著這首歌曲讓她得到合約發行了專輯《以夢為馬》。
「瑛達遖」其實一個音譯過來的名字,它原本的發音應該是「inng da nam」,是朱婧汐的爺爺小時候用的傣族名。在爺爺過世後,奶奶守著過去的老房子住了大半輩子,朱婧汐的家人都希望奶奶能夠搬過來與他們一起同住,但奶奶卻說:「如果我搬走了,爺爺的靈魂回來後找不到她怎麼辦?」
有人說:親人的離去總是在那麼一瞬之間,卻帶給了留下來的人一輩子的悲傷。可對於朱婧汐的奶奶而言,爺爺的離去並沒有讓她傷感,每次只要一提及時總還會有少女一般的神色,仿佛只是與戀人短暫的分離,有說不清的眷戀與安寧。在朱婧汐看來,這就是愛與信仰的力量。
帶著從奶奶身上看到的那絲光芒,朱婧汐用這首《瑛達遖》代表奶奶向爺爺寄出了跨越時空的情書。在歌曲的一開頭,朱婧汐用上了一段傣族經文的念段,而這正是奶奶在思念爺爺時常會念到的話。
翻譯過來它的大意是:「保佑你們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人生的道路能像竹子一樣直,像棉線一樣長,不要害怕,要勇敢。」
「我知道人生路不平,慶幸有你陪著我走到了黃昏美景,哪還有什麼好嘆息,我只要閉上眼睛就還可以見到你」。歌曲的副歌,朱婧汐輕輕地唱著這樣一段詞。
在最重要的人離開時,我們往往會經歷這麼幾個階段:從一開始的不敢相信,到接受現實後的無限感傷,最後,我們懂得他們其實從未真正的離開,而是選擇了用另一種方式陪伴著我們。因此,「我只要閉上眼睛就還可以見到你」,溫柔而堅定。
歌曲之中,時而出現葫蘆絲帶著一絲虔誠,記錄了朱婧汐自己生活中最真實的那一份味道,也就像這張《以夢為馬》的專輯一般,全都是那個小女生在經歷從雲南走向美國的點點歷程。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成為那個AI之前的朱婧汐,還有這樣的一面。
更或許,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這樣的一面吧,學會成長,學會告別,在明白一個人來一個人去的人生中註定孤獨的同時,更懂得珍惜那些終將離去的陪伴的美好。
一首《玉珍》、一首《瑛達遖》,都用音樂訴說了她們生命中那些珍貴的陪伴,而你也一定有這樣一份陪伴,對嗎?當你想起他們時,不如聽一聽這兩首歌,好好地哭一場吧。
漫漫人生中
你的「玉珍」和「瑛達遖」是誰?
評論區,說說你和他們的故事吧!
END
*微信編輯:星熊
*圖片: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