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那個從小把你帶大你的人的名字嗎?
那個對你知冷知熱,看見你就笑成一朵花的笑臉嗎?
福祿壽三姐妹和姥姥玉珍的合影
《樂隊的夏天2》又和大家見面了,每個樂隊風格別樹一幟,而福祿壽憑著《玉珍》一曲,唱哭了所有人,成為本季最受矚目的三胞胎組成的樂隊。
她們像是呼喊式的唱法,表達了對逝去外婆的思念。三姐妹以樂隊的形式同時在一塊,一方面是慰藉在天上的外婆,另一方面是因為外婆是她們音樂的領路人。
福祿壽三個孿生姐妹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和和管弦系,獨立完成作曲作詞,融合了電子樂、現代音樂,低吟淺唱,勾起了聽眾思念血脈親情的溫暖,她們將對於外婆的真實情感投射在這首《玉珍》裡。
&34;是他們外婆的名字,因為把她們三個人從小帶大,所以對於和外婆感情很深厚。
在她們四歲生日的時候,外婆給她們買了一架鋼琴作為生日禮物,鋼琴架起了她們走向音樂之路的橋梁。
只是,她們的外婆已經去了天上。
在表演現場,她們獨特的聲線溫柔而有力量,發自內心的吶喊感染現場。
&34;
帶點佛教音律的歌聲直擊心靈,旋律、情緒深深扎入人心。
向來嚴格的樂評人耳帝都對他們讚嘆道:真是一種平靜而深沉、萬物有靈,無奇卻神秘的表述。
許多網友都表示被這首歌唱得深夜痛哭:
聽到那句&34;,我就不行了,明天要給外婆打電話,明天要買早點回家的車票,我想快點回家了。
今年樂夏第一哭獻給福祿壽,真的想姥姥了,那句&34;,然後手裡鈴鐺一響,真的有種對天上人的吶喊。
我的&34;已經故去8年了,很少夢見她,但經常想起她,真的很想她,希望她在那邊一切安好。
我對姥姥的回憶是,夏天給我扇風的大蒲扇,被蚊子咬後的花露水,中暑後的綠豆湯,這些一個個小細節,卻讓我在每年夏天的時候,都能想起她,心裡一絲絲暖,又有一絲絲失落......
要說這個世界上有比父母更愛孩子的人,那一定是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
他們對孩子的愛,是毫無保留、傾盡所有的。
有很多人擔心老人對孩子過於寵愛,但真的如此嗎?那個從小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寵愛著長大的孩子,真的會被愛毀掉嗎?
真人秀節目《我是演說家》中,作家莊羽分享了自己跟姥爺的故事。
她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姥爺。
十個月大的莊羽被送往農村姥爺家,一待就是十年,姥爺對她極為寵愛。
小學一年級的冬天,天太冷了,姥爺就背著她去學校,然後回家再端回一碗熱騰騰的粥給她,看著她喝完才離開。
即使家裡很窮,她也可以去村口的小賣部隨便拿著吃,隨便賒帳,她知道姥爺會定期去小賣部結帳。
姥爺的寵愛非但沒有將她慣壞,反而給了她一輩子的底氣。
這樣的底氣,讓她在充滿了自卑感的青春期,即使長滿了青春痘、體重140斤,也依然相信自己是一個值得被人珍愛的孩子。
這樣的底氣,讓她在多年後即便遭遇著巨大的打擊,站在瀕臨崩潰的邊緣,也依然沒有自暴自棄。
小時候被愛,是人一輩子的鎧甲。
爺爺給自己做喜歡的風箏,奶奶給自己做喜歡的紅燒肉,跟著姥爺一起種菜,跟著姥姥一起跳廣場舞……
這些平凡的、瑣碎的畫面,會一點點留在孩子的記憶中,溫暖著他的一生,會時時刻刻告訴他「我是一個被愛著的人,也是一個值得被人珍愛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被爺爺奶奶帶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300多條留言中,除了「小時候的幸福」,看到最多的就是長大後的「恐懼」。
網友小蓉子說:
小時候很幸福很幸福,可長大了之後便天天活在恐懼中,怕爺爺奶奶哪天突然不在了。
一年一年地最不願意過的日子就是爺爺奶奶的生日和過年,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又更老了一點兒。
一直會思考生老病死的問題,有時候半夜會突然驚醒,去他們房裡看看他們睡得好好的才能重新入睡。
網友「你準備好了嗎」也說:
感覺就是,無法想像他們會離你而去,甚至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生老病死事實。你每次看著他們,聽著他們說著每句話,表面逗他們笑讓他們開心,其實眼睛裡都裝下了整片大海快要傾盆而出 。
我們在害怕,在恐懼,其實老人也是,他們也怕不能陪你更多更多。
看過電影《尋夢環遊記》的朋友應該記得,&34;
這是埃克託在電影中說過的一句臺詞,許多觀眾就是被這句話感動了。
還有一個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就是米格走上那座鋪滿萬壽菊的橋。
這座美麗的橋,連接了現世與往生,每一個有著逝去親人的人,都不願相信往生即是離別,願意想像有無數種與往生世界建立聯繫的方式。
如果我們逝去的親人,能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那該多好。
結尾,米格彈著吉他,唱起歌:
&34;
在尋夢的路上,我們可能走的太快,但要記得,浪跡天涯再酷,也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寫在最後:
我們長大了,他們變老了。
我們跟祖輩們相處的時間,
只會越來越少。
越長大,
越覺得時光很殘忍。
我們能做的,
或許就是給他們再多一點陪伴,
再多一次擁抱,
再多一次說「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