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2開始了,福祿壽值得銘記
看《樂夏2》戴著耳機聽《玉珍》,結合畫面很治癒地哭。後來就一直單曲循環,真心好啊!
還以為是樂夏安排的斯斯與帆的柔弱好聲線,福祿壽三胞胎已經有噱頭了。但不是,是壯烈與悲傷!
先是一張圖,紀念外婆的。玉珍就是外婆的名字。
我自己的外婆剛過世,準備迎接這淡淡的治癒。結果我想錯了。
音樂一起,先是豎琴,然後是吟唱,有點空靈,有點靈魂,有點佛印,我不懂怎麼說,但嗓音不是甜的,是略帶沉穩的。但調子有一種決絕的轉。
歌詞真心好,非常適合每句都拆解。我先說感受,聽的時候,&34;這句一起,悲愴感和周迅說的&34;的感覺一下子起來了,用我的話說,有種俠感,渾然上湧。然後非常妙的鈴聲應和著。
&34;這句也是這樣的氣勢,真心太好了。
整個歌太完善了,經過反覆聽,單曲循環來,始終有一種不僅僅是治癒,的確有吶喊,更多我覺得是強烈的熱血,強烈的愛意,強烈的燃燒感。但都又有克制和美感。不是撕毀的,而是建設的!
寫在朋友圈的一段話:
接下來我們認真分析下歌詞,我聽太多遍感覺終於聽懂了。
玉珍
風吹亂了她的頭髮
也把她影子拉扯散啦
多想也把我帶著走啊
就算虛度也不怕
註:豎琴之後,慢慢地吟誦,先是起範,風吹亂老人的頭髮,據福祿壽說創作是看到老人的頭髮被吹亂引發的觸發。風吹亂了她的頭髮這句頗有那種像在寫美好女人的感受,是文字的寫意,接下來這句,影子拉扯散了,更甚。講她魂消雲散。
多想也把我帶著走啊,想跟著一起遠離地面,飄散空中。就算虛度也不怕,虛度這個詞很妙,既有佛語裡面的凌霄感,又是在講某種責任,整個歌詞都在講某種傳承的責任,這個責任是骨子裡的,但此刻,只想被帶走,去找外婆,所以虛度也不怕。
她說我心裡有個寶啊
千萬別把它給毀啦
所以和風一起飛的我啊
不需要把腳落下
註:順接前四句,講外婆心理有個寶啊,我一直在想這個寶是講她們三個嗎?外婆最愛她們。後來想格局小了,外婆的這個寶,是精神,是某種更高的超脫生死的東西。
可以說是外婆的信仰,大愛這個世界的東西。千萬別把它給毀了,可以看出外婆是超脫著離開的。她要她們繼承的是更高更好的東西,某種教育,某種女性才有的密碼。某種為美與愛奮鬥的力量。
下兩句,所以和風一起飛的我啊,不需要把腳落下。則是外孫女們的回應,現在她模擬了一個神遊的場景,她們追著外婆的魂魄在天空飄蕩,外婆陪著她們,但囑咐她們不要虛度了她們的人生,她們有更高的更美好的事要做。所以此刻也跟著魂遊的孫女們,不需要把腳落下,因為已經有了明燈。
在這之前我一直理解在她們彼此的思念上,但我突然理解,這個場景特別像因為對外婆的愛和外婆的愛陪伴她們,他們雲遊在天地之間。像莊子的《逍遙遊》,格局沒那麼簡單。更為清澈空靈美妙。
當然唱的是壓的,是一種柔軟,夾雜著思念與溫情。
我自己寫可能會寫比如外婆變成了星星照耀我,但她們寫,是寫自己陪著外婆一起魂遊,非常有畫面,非常美。
起風啦
該回去啦
你看 你看
所有過往都在這兒呢
註:起風了,就像戰歌,突然高亢的愛意忍不住吶喊起來。下一句卻是該回去了。讓我腦中想的就是她們一直陪著外婆升往天國,一直陪伴,但終有一別。
目前他們也是空中飛翔,所以起風了,天地渾然,萬物復甦,那種開闊的境界撲面而來。
好喜歡把哀傷表現出這樣遼闊的熱血,這才是年輕人,而且沒想過是三胞胎清澈的女生表現出來的。
你看你看過往這兩句,這是可以想像在雲團之間,過往像所有的膠片放映,慢慢浮上眼前,外婆和她們一起一一看過,隨即就要告別。
太像那種魔戒般的大片裡完成了傳承,就要面對告別。那種遼闊之下,悲傷反而在心底更加深沉。
大世界 它耀眼嗎
只是 只是我
再也找不到你了
註:這幾句也是讓人覺得遼闊進而轉到哀傷。她們在天空之上,終將告別,大世界,在腳底耀眼,但重要嗎?終究是要失去外婆,要告別。那種發自肺腑的悲愴,在蒼穹之間的哀傷,一下子在前面起風了的炸裂之後,更能讓人難以自制地悲傷。
這才是思念啊,不是只是哭。而是要陪著一起魂遊,陪著外婆走完最後的獻禮。但自己知道,該回去了。
風吹皺了她的手啊
還想她拉著我慢慢走啊
走到溫暖金黃色的舊日子裡啊
那時我天不怕地也不怕
註:這幾句在現場沒有唱,但也一樣不錯啊,我就不分析了。可以看出來,這三個小朋友本身就是不容小覷的強悍,天不怕地不怕的,這種不怕,就是家人,就是外婆所給的愛,讓她們足夠勇敢。
起風啦
該回去啦
你看 你看
所有過往都在這兒呢
註:繼續進入起風啦那種燃感,一旦我腦中是那個畫面,蒼穹之上他們的告別,就分外感動。
此時加上了恰到好處的鈴聲,好像招魂,當然從想像中,反而是她們魂穿陪著外婆。反覆之後無人不動容。它始終是壯闊的美,通過女聲出來有非常強烈的反差。
大世界 我也會去呀
等著 等著
我走完這段路就來了
註:告別在繼續,大世界,我們完成了告別,就回來。繼續在人間。這就是外婆希望我們做的。送別很痛苦,但也很美好。
送別是真正特別美的繼承。
她的茉莉花我還在喝著
她聽的歌我還在唱著呢
直到她的苦衷變成了我的
她的仁慈也變成我的了
註:這一段是rap般的吟誦,先是兩句細節,茉莉花和歌。是生活的味。是記得,是眷戀。
接著兩句,太妙了,是女性文化的一語道破,是對外婆一生愛的教育最好的總結。
直到她的苦衷變成了我的,她的仁慈也變成了我的。苦衷與仁慈,就是對過往女性美好的註解。
這一代我們熱血瘋狂,但始終繼承了女性的承受與仁慈。
漢字的美,一下子道破真相。愛意最好的,就是繼承。這樣她就一直活在記憶裡。
吟唱並非是激烈的,是起風了以後的總結。讓人感覺孩子們的懂事,她們早不是孩子了。
(起風啦......)
(Woo……)
(起風啦……)
(Woo……)
你會不會披星戴月
乘風破浪來我夢裡
註:這一段在起風了的高亢中,一個和聲不斷地吟誦一句咒語,是我的淚點:你會不會披星戴月,乘風破浪來我夢裡。
把我們幾千年文化裡,俠也好,文人也好,知音也好,愛人也好,精神連接的那種詩意想像全部呈現了出來,披星戴月,乘風破浪,讓人想到九州的&34;,一諾千金,知音難覓,把寫外婆寫出這種俠客,真的既是繼承,又是壯闊的美。但目前還只是輕輕地吟誦,在起風裡如同佛音傳遞。
風吹亂了我的頭髮
我知道你在這兒呢
下次在春光中見到你啊
千萬別再
拋下我啦
啦……
註:接著是一段豎琴聲,回到最初,風吹亂了我的頭髮,完成了繼承。同時從第三人稱轉換為第二人稱。之前都是像在描繪外婆的壯歌,講自己魂穿的追隨,描述一個美好的慈悲的她,現在則變成了對她的喃喃細語。我知道你在這兒呢,而我也變成了你。所以風吹亂了我的頭髮,做了呼應。細節裡依舊是繼承。非常玄妙。
縱然天人永隔,但在春光之中,記憶裡,夢境中還是會看到你,此處唱的人有點抑制不住地想哭,讓觀眾也跟著難過:千萬,別再,拋下我啦。
這是做不到的,但就是我們的期盼。即便我已繼承,可我還是希望回到你的寵愛之中。
你會不會披星戴月
乘風破浪來我夢裡
註:最後兩句,是把之前和聲的歌詞再唱出來,完成了某種像召喚一般,還是希望你如風,來到我的夢境。這樣我可以再見到你。
延續了這首戰歌般思念歌曲的意境。
我沒想過是這樣處理這首歌。太棒了!
到現在都覺得,單論歌曲,這首歌值得反覆傳唱,在一首歌裡統一美學之下,完成了悲傷用壯烈的方式寫。有佛音,有靈魂,有愛,有戰意。有追隨,有夢境,又有呼應,是靈與靈的交流。
但骨子裡,又是年輕人的表達,優雅之下,壯烈的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