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竟然有科學家研究這個!還獲了"諾貝爾獎"!!!

2021-02-08 央視網

科學不僅有板著臉的嚴肅模樣,也有幽默風趣的一面。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

頒發「搞笑諾貝爾獎「獎盃。

  

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

  

搞笑諾貝爾獎:科學可以更有趣

  

搞笑諾貝爾獎是由英文IgNobel Prize翻譯而來,乍聽這一英文像「無節操」(ignoble)諧音。這個獎項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專門給一些另類的、細碎的科研成果頒獎,頒獎者和一些評委則是真正的諾獎得主。

  

搞笑諾貝爾獎自1991年開辦至今,已有25年歷史。據悉,其所頒發的獎項包括:和平、物理學、經濟學、解剖學、生物學、流體力學、營養學、醫學、認知學、產科十大獎項。

  

儘管搞笑諾貝爾獎充滿「無釐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學。讓科學卸下冷峻外表,與輕鬆、幽默融合,使科學的溫暖吸引更多普通人的關注,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這個獎項雖名為「搞笑」,但被稱為「諾貝爾」也是實至名歸的——部分「搞笑諾貝爾獎」得主是真正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普罕博士,在現場展示研究成果:澳大利亞土著的樂器對睡眠呼吸暫停問題有幫助。

  

今年「研究成果」有啥?老年人的耳朵更大

  

2017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課題個個吸睛:老人家耳朵比較大;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為啥有些人討厭奶酪?

  

老人家確實耳朵比較大——你有沒有發現,老大爺的耳朵通常會顯得大一些?獲「解剖學獎」的英國醫生奚斯科特發現,男性30歲後,每10年耳朵長約2公釐,女性耳朵也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但因女性耳朵「初始值」小,頭髮也長,使老大爺們的大耳朵更惹眼。

  

貓能否同時處於固態和液態——即使再肥的貓咪也能完全躺進一個很小盒子裡,所以貓咪是是固態還是液態,還是練了「縮骨功」?來自多國研究者用流體力學分析了貓咪的狀態,獲得了物理學獎。

  

摸鱷魚會影響人的賭博欲望——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人口研究實驗室主任洛克洛夫和研究助理發現,賭客開賭前,抱封住嘴巴的一米長鱷魚,能引發興奮情緒,使有賭癮的人賭得更大,也輸得更慘。

」搞笑諾貝爾獎「有一項觀眾向頒獎臺扔紙飛機的傳統。

  

獲獎者需向肉丸致敬 獎金約0.18元人民幣

  

搞笑諾貝爾獎的觀眾有一項往頒獎臺扔「廢紙」的不成文傳統,每年的該獎項的頒獎典禮臺上都是一片紙飛機的海洋。

  

為此搞笑諾貝爾獎還為頒獎典禮造就了一個職位——「掃地僧」。這位掃地大爺格勞伯教授並不簡單,曾是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人之一,在該獎項頒發時,還會偶爾客串頒獎者。

  

其實,搞笑諾貝爾獎自有一套「完整」的頒獎程序。與諾獎正裝出席,並向瑞典王室敬禮不同,搞笑諾貝爾獎需在頒獎典禮中,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並可以穿上五花八門的服裝參加。

  

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當然也有獎金——10萬億辛巴威幣。看似是一筆「巨款」,不過折合成人民幣僅為約為0.18元。

資料圖:美國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男子戴假肢扮山羊領獎

  

「你不知道的」歷年獲獎的奇葩發明一覽 

  

2016年

  

  

2015年

  

物理學: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尿尿時間一樣

醫學獎:接吻可以減輕皮膚過敏反應

  

2014年

  

立陶宛市長Arturas Zuokas因「成功解決」了道路亂停車的問題而獲獎。他的方法是駕駛一輛裝甲車去壓碎它們。

  

2013年  

  

2012年

  

編輯:單鏡宇  責任編輯:高宇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貓屎咖啡是誰的大便?5個關於貓的奇妙諾貝爾獎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諾貝爾獎,但是你聽說過搞笑諾貝爾獎嗎?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它是模仿諾貝爾獎的頒獎形式,在每年9月會在哈佛大學的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獎勵哪些乍一看就很好笑,但是之後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的科學研究。我了解了一下,發現還有不少研究貓的。
  • 薦讀|我們是認真的,貓既是固體也是液體獲「諾貝爾獎」,獎金10萬億
    不過,並沒有人來叫停,這個頒獎典禮以及獎項還一路走紅了。這就是搞笑諾貝爾獎。搞笑,是因為獲獎的研究內容稀奇古怪,但它們統統都是嚴肅認真的成果。並且頒獎典禮更是一場大聯歡,頒獎嘉賓全是真正的諾獎得主,甚至,連負責拉幕布、掃舞臺的,都是正經研究人員。  這個堪稱科學界「綜藝大秀」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又有哪些「笑點」呢?  「搞笑諾貝爾獎」從1991年開辦到現在,已經有25年的歷史。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貓知道自己的名字嗎?
    我不僅在家有狗子,出門人模狗樣,日常推送也對廣大單身狗科研狗窮狗關懷備至,呵護有加但是!自從去朋友家擼過貓後,我動搖了!貓竟然這麼可愛嗎?安靜體貼,溫柔可人,而且全身都軟fufu的,還會咕嚕咕嚕向你撒嬌,這誰頂得住啊!是他先蹭的我!作為一名曾經的科研狗,沒想到我終究還是被貓徵服了。
  • 貓咪是液體的!「諾貝爾」科學家都證實啦!
    這個獎項就是為了億有趣的形式模仿諾貝爾獎,目的是評選出「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評委中甚至還安排了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在去年的頒獎儀式上,法國研究者馬克·安託萬·法爾丹憑藉「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和液體狀態?」獲得了那一屆的科學成就獎!
  • 研究袋熊粑粑、人肉營養……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要來啦!
    每年真·諾貝爾獎頒獎前,都會有個假·諾貝爾獎的頒獎。在國內,我們把它叫做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當時是「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到了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17日,我們迎來的就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普罕博士,在現場展示研究成果:澳大利亞土著的樂器對睡眠呼吸暫停問題有幫助。今年「研究成果」有啥?老年人的耳朵更大2017搞笑諾貝爾獎的研究課題個個吸睛:老人家耳朵比較大;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為啥有些人討厭奶酪?老人家確實耳朵比較大——你有沒有發現,老大爺的耳朵通常會顯得大一些?獲「解剖學獎」的英國醫生奚斯科特發現,男性30歲後,每10年耳朵長約2公釐,女性耳朵也會隨著年齡而增長。
  • "虎媽貓爸"太火了:喪心病狂,前15集光衣服趙薇就換了120套!老公太有錢,人生大贏家!太爽了...
    "我不是一個願意做很多很雜的事情的人,去探索其他領域的事情還真沒想過。"你以為的"人生贏家"趙薇對於外界給予她各種身份的大Title似乎真的很頭疼,而在訪談中,VV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只是想好好做個演員和導演"。
  • 媒體揭國內知名公司"**造假門"!網友驚呼:加拿大這個要火!
    70年秘傳工藝,不同於普通的蜂蜜,蜂蜜中的"愛馬仕"。1kg大瓶裝,原價238元,如今只要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啦,特別划算,Costco常年「斷貨王」。白蜜多是蜂蜜結晶以後產生的固態物質,它是一種類似於固體奶油狀的存在;
  • 2017搞笑諾獎(Ig Nobel)出爐:嚴肅點,我們在這搞研究呢~
    這個獎項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專門給一些另類的、細碎的科研成果頒獎,頒獎者和一些評委則是真正的諾獎得主。每一年,搞笑諾獎委員會會頒發十座搞笑諾貝爾獎。它致敬的科學家,必須滿足兩個要求:一是能讓人開懷大笑;二是能引發人思考。儘管搞笑諾貝爾獎充滿「無釐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 沙子究竟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MIT 教授提出新解釋模型
    如果一個人慢跑在沙灘上,那麼沙子則像固體支撐著他們的重量;把它放在沙漏中,沙子則又像液體一樣從縫隙流出;如果小孩子跌倒並踢到一堆沙,沙子粒又會互相碰撞交互,就像氣體一樣。像沙子這樣的顆粒狀物質無處不在。它們構成土壤、沙子和碎石,用於烹飪的穀物和麵粉,以及我們用於藥物的粉末。
  • 還記得這個紅遍全球的"握拳寶寶"嗎?真實身份曝光:如今長大了,籌巨款救父親!
    中央社援引《每日郵報》報導,這個來自佛羅裡達州,臉蛋肉嘟嘟的小男孩Sammy Griner作為表情包在網絡上流行多年。當年媽媽Laney在2007年幫他拍下成名照時,小男孩只有11個月大,照片還能清楚地看到他緊握的拳頭及嘴巴裡有滿滿的沙子,讓大批網民笑翻。Laney完全沒有想到兒子會紅遍社交媒體。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但真正讓她爆紅的是在2005年,為《超級女聲》演唱主題曲《想唱就唱》和廣告神曲《酸酸甜甜就是我》,讓廣大觀眾認識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唱歌還這麼甜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於是突發奇想利用自家菜攤,把雞血改名"機器之血"在攤中販賣。還別說,這位大爺的營銷手段還真是不錯。那幾天裡他的"機器之血"常常都是賣斷貨。 於是,臨時從公司內部抽調了三名"骨幹"開始了研究工作。也不知道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還是傻人有傻福。在展覽會臨近之時,他們還真造出來一臺機器人。
  • 男扮女裝的中國"女間諜"時佩璞
    一天黃昏,在故宮旁的公園裡,時佩璞向布希科講了「梁祝化蝶」的故事: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子愛上了一個男子,最後雙雙殉情,化身為蝴蝶.時佩璞告訴布希科:他實際上是個女孩,因為祖母對母親生了兩個女兒不滿意,說如果還不能生個男孩就要為父親納妾.為了讓祖母高興,從小他就被當作男孩養大.此前從未談過戀愛的布希科雖然感到有點匪夷所思, 但還是相信了佩璞.以後他們便墜入了情網.
  • 譚志剛的"淡"與"雅"
    對於這些,僅年長我一歲的譚志剛,都有渉獵,而且大部分還十分精工。他是省書法家、省攝影家和省楹聯藝術家三個省級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在省級展出並獲獎,其作品廣泛被書籍收錄、收藏家收藏和拍賣。特別是他的微距攝影,構圖大膽而細膩,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為此,2014年8月,衡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雁城市民課堂"還曾邀請他,主講微距攝影技巧的專題講座。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這就好比自然界中有電,雷電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古時候沒有辦法貯存起來,所以雖然有電這種能量,但是無法利用。到了後來,慢慢研究出電池來,,那樣發電後,可以把電貯存到電池中。這樣,電能就可以慢慢釋放,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所利用了。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
  • 2017諾貝爾獎揭曉!帶你看看嚴肅獎項的背後,還有哪些有趣的科研?
    這個獎項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專門給一些另類的、細碎的科研成果頒獎,頒獎者和一些評委則是真正的諾獎得主。每一年,搞笑諾獎委員會會頒發十座搞笑諾貝爾獎。它致敬的科學家,必須滿足兩個要求:一是能讓人開懷大笑;二是能引發人思考。儘管搞笑諾貝爾獎充滿「無釐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 木地板打液體蠟還是固體蠟
    地板蠟白色油性高級固體蠟,帶香味,高溫呈油性半固體,低溫呈硬固體,地板蠟能快速滲入材質的毛細孔,用高速拋光機或洗地機進行拋光處理,使地面具有很強的光澤度,較高的耐磨性及封地效果,使粗糙地面形成堅硬的保護膜,、抗刮、耐磨,地板蠟能有效地防止水份、油汙及其它物質侵蝕。地板蠟的種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