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明朝永寧公主為何被騙下嫁?一生僅見丈夫一面

2021-02-22 古風樓蘭

歡迎新朋友單擊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

歡迎老朋友單擊左上角分享到盆友圈哦

  看起來當上了皇子皇孫金枝玉葉,就一定會享受榮華富貴,得到美滿幸福。事實上了解中國歷史的人都清楚,在看似風光的背後,其實也有著異樣的苦衷,只不過有些人命好點,有些人命苦罷了。不過,要算真正苦的,大明所有公主都可以入列,其中永寧公主應該拿第一。

  永寧公主是明穆宗的女,明神宗的妹妹,1567年出生,1594去世。

  與皇家結親,一定會有借皇族勢力,為非作歹的小人。為防止這一問題出現,明代公主的駙馬都必須從平民百姓中選,選中後的駙馬近親都不得在朝廷任職,已經任職的也要退休回家。這也就意味著,當駙馬就不能當官,當官就不能當駙馬,總不能兩樣都佔全。於是,有理想的人不願意當駙馬,明朝的公主就遠不如其他朝代風光,往往很難選到好人家。

  不好嫁也得嫁,女孩子長大了就得這樣。當這樣一個難題擺在永寧公主,確切地來講是皇家時,寵宦馮保出面了。他給皇帝老子供的人選似乎還不錯,是一個梁姓富商,家道好,公主嫁過去不用吃糠咽菜,雖然梁瑞邦公子有點體弱,但當了駙馬,也不會要他去幹體力活,長得也不錯,挺好。


  婚禮當天,梁邦瑞疲勞過度,當場吐血,正常的儀式無法完成,而且就吐的那玩意兒怎麼看也不是好兆頭,誰年紀輕輕就這樣?但是馮保有辦法,他說這叫『掛紅』,是吉兆。

  明朝公主與駙馬結婚儀式在駙馬家舉行,完事之後公主馬上要返回到宮中。那麼,他們怎麼見面?由敬事房來安排,敬事房是宮廷裡設置的專門為出嫁後的公主們服務機構。但因為任職的全是太監和老宮女,那些個心理殘缺和生理殘缺的人,見著某些事情必然不開心,於是,刁難,勒索很正常。

  永寧公主婚後,駙馬第一次來宮中探望,被索要大量錢財,梁邦瑞自以為成了皇親便對老宮女的行為表示不滿,並且拒絕,這下可好,老宮女惱羞成怒叫來太監對這位駙馬爺拳打腳踢,最後扔出門外,梁邦瑞當場吐血不止,不久死亡。

  可憐的永寧公主都還沒來得及仔細看看自己丈夫的模樣就變成了一個寡婦。在理學盛行的時代,再嫁是不可能了,勉強保得一條命,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十多年後,馮保終因作惡多端,被神宗發配到南京看守孝陵,最後自盡而終。但卻無法挽回公主的人生,公主如花的生命,在風中凋零,27年很短,但對於她來講,度日如年,早去是個解脫。她去世的時候,仍是處女一枚。

  宦官之禍,女子無權,她的悲劇並非個案。

我是分割線

關於投稿:投稿、完整歌曲賞析、古風高清無水印圖、最新古風小說免費下載、各種古風愛好者:請加QQ群113919521~

相關焦點

  • 明朝白富美下嫁民間,潑皮無賴們如何騙婚帝王之家,手段無恥
    而駙馬這個職業對很多潑皮無賴來說,還是很具有吸引力,為了一步登天,一些潑皮無賴居然把算盤打到帝王之家的頭上,向明朝公主騙婚。因為明朝婚姻制度的原因,導致明朝公主是歷史上最為下嫁的白富美,沒有之一。生於帝王之家,丈夫卻幾乎全是平民百姓。
  • 了解下古代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公主吧.或慘死或浪蕩或權利滔天……
    因為是長公主,所以算是權勢滔天的一位了。她後期養了超級超級多的男寵!我並沒有羨慕。真的……2、劉細君、解憂、相夫,多溫柔的名字,多文藝的名字,可惜都和親了!~哎~這位大公主的一生,演繹了一個極其悲涼的愛情故事,最後她跳進了熊熊烈火中,殉國(殉情)了。可惜大公主沒有留下名字。這裡的兩位,是她的兩個妹妹。
  • 建寧公主下嫁吳應熊,被哥哥利用,丈夫兒子被處決自己還被幽禁
    金庸所寫的《鹿鼎記》給讀者和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康熙妹妹建寧公主,刁蠻任性的她為了不嫁吳應熊,也是想盡了辦法。其實在歷史中,有一個公主確實是下嫁吳英雄了,她其實就是建寧公主的原型和碩恪純長公主。她其實跟康熙的關係並不是兄妹,而應該是姑侄。
  • 《鹿鼎記》中的建寧公主逍遙快樂,真實歷史恰恰相反,她一生悽涼
    金庸先生為這個刁蠻公主安排了很好的結局,雖然歷經波折、差點嫁給了吳應熊,但最終結局還不錯,幾番曲折,還是嫁給了韋小寶,成了他的第七個老婆。但是,歷史君要說的是,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可就沒這麼好運了,她的一生十分悽涼,全家都被處死,自己孤獨的過完了一生。
  • 明朝官員為何不做駙馬?不僅性生活由宮女做主,還會遭到下人暴打
    那麼為何明朝時期的駙馬為何會令人們感到畏懼和同情呢?這還需從朱元璋建國時說起。  也就是說,如果漢光武帝生在明朝,估計沒有能力和機會重新匡扶漢室。  當然了,如果你參悟好了,仍然決定這些不是事兒,毅然決然要娶公主,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首先大明明文規定,駙馬每天需要對公主行四次大禮;公主被迎娶過門後,需要對公婆四叩首,但是與此同時,公婆也需要對兒媳婦的公主身份表示尊重,在公主行禮以後,還需向公主二叩首。
  • 日本公主典子身份顯赫,為何還要放棄皇室身份下嫁和尚?
    日本公主典子身份顯赫,為何還要放棄皇室身份下嫁和尚?皇室一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而皇室的公主如果嫁人的話,都會被稱為下嫁,除非是與國家之間的聯姻,否則沒有哪一戶人家能夠比得上皇室。所以公主不管嫁給誰都是降了身份,放在我國的古代,公主出嫁之後,在夫家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哪怕是公婆見了公主也得是鞠躬問好。不過在日本皇室就不一樣了,當公主出嫁之後,就會主動放棄皇室的身份,成為普通的民眾。那麼尊貴的公主為什麼願意嫁給普通百姓呢?這話說來就可能有些尷尬,那就是因為皇室當時比較缺錢,不得不把公主嫁出去,給皇室減少開支。
  • 《如懿傳》中固倫和敬公主的歷史原型:說一說下嫁達爾罕的大清公主們
    在熱播的清宮劇《如懿傳》中出現了一個名字叫做璟瑟的乾隆皇帝嫡女固倫和敬公主,驕橫跋扈,被迫服從指婚下嫁蒙古科爾沁,夫妻不睦,皇帝為避免公主和額附合離將其接回京城。和敬公主為報遠嫁之仇,染指後宮,扶持令妃,陷害如懿。
  • 東宮七公主永寧原著小說結局揭秘 永寧扮演者程小蒙資料
    東宮七公主永寧原著小說結局揭秘?在東宮裡,女主的閨蜜就是七公主永寧,這個公主的性格非常討喜,活潑可愛也很善良,特別是髮型啊,前段時間火到不行的公主切也是很吸粉了,下面就來看看這位公主的結局怎麼樣呢?
  • 日本皇室公主下嫁,「惡」婆婆當家引衝突,最後結局出人意料
    摘要:日本皇室公主下嫁,「惡」婆婆當家引衝突,最後結局出人意料日本皇室公主出身高貴,接受著最好的教育,在成人後即出嫁。礙於歷史因素及各種規定,下嫁的公主將不再保留皇室身份,而隨著夫家的身份地位而定。那麼,對於下嫁的公主,如遇到夫家的「惡」婆婆會發生成麼衝突呢?
  • 《清平樂》:福康公主為何悲劇一生?罪魁禍首是這個原因
    少年時代的仁宗,生母健在卻不能見,終究是成為了心底永不可見光的耿耿於懷,生母逝去,這份愧疚終於是變成了內心深處對母家無法釋懷的虧欠,這也是以後仁宗一心想把福康公主嫁給生母侄子的主要原因!  而福康公主的婚事卻沒有那麼簡單了,作為仁宗唯一的女兒,公主的婚事一不小心就會打破帝王苦心經營的朝局平衡,這也是仁宗為何不把福康公主嫁給公主初戀曹評的主要原因!仁宗口口聲聲說曹評太過花心,不是公主良配,然而實際上,卻是身為帝王的仁宗在皇后身上看到了自己最怕的先太后的影子,他怕後宮皇后的勢力過於強大,所以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唯一的女兒嫁給身為皇后侄子的曹評!
  • 古代公主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這就導致很多駙馬都是商人或是遊手好閒的富二代,他們能夠賄賂負責駙馬選拔的太監宦官,成為駙馬的機會非常大,因此造成許多悲劇,使得明朝的公主成為最苦逼的皇二代。收受梁家賄賂的太監們撒謊說大婚見紅乃是喜兆,眾人一通哄騙,硬是把永寧長公主推進了梁家大門。梁邦瑞病入膏肓,新婚之夜都吐血兩升,自然無法行人倫之事,永寧長公主到了此時悔之晚矣。新婚剛滿一個月,梁駙馬便一病嗚呼。永寧長公主寡居數年後也鬱鬱而終。  清代  清朝貴族女性統稱格格,滿語的意思是小姐。
  • 鹿鼎記中建寧公主,歷史原型是誰?她的真實故事又是如何
    劇中的建寧公主在金庸老先生的筆下被描繪成了一個不諳世事但是又極盡刁蠻任性的王朝公主,那麼歷史真的存在這麼一位建寧公主嗎?歷史上的她又是什麼樣子的?【歷史原型】在歷史上確實存在著這麼一位建寧公主,但是與《鹿鼎記》一書中記載的不同的是,歷史上的建寧公主並不是康熙帝的妹妹,而是他的姑姑。
  • 清朝歷史中真正的「建寧公主」,給吳應熊生下數子,晚年下場悽慘
    吳應熊,在歷史上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物,卻因為自己的父親吳三桂造反,成為了眾人皆知的歷史人物。而我們都聽說過「建寧公主」這個人,她有歷史原型嗎?她的歷史原型又有著什麼樣的人生呢?
  • 爾康的歷史原型:迎娶的公主並非紫薇,娶了一位身患殘疾的公主
    這時,有人要問了,這個福爾康在歷史中是否真實存在呢?通過史料證明,福爾康並非是小說中杜撰的人物,在清朝這個人確實存在,並深受皇帝喜愛。在爾康成年之後,他娶了一位身體有殘疾的公主為妻,但這位公主並沒有像劇中的紫薇那樣眼盲,而是天生身體與平常人不一樣,這位公主便是和碩和嘉公主。皇帝對他的喜愛,甚至願意將自己的女兒下嫁於他,不過並不是紫薇,而是一位名叫和嘉的公主。
  • 公主貴為金枝玉葉,為何唐朝的公主卻是燙手的山芋?
    求娶公主更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能做駙馬,那是幾時修來的福氣,可為何偏偏唐朝的公主就無人問津呢?唐朝國力強大,按理說它的公主更是尊貴有加,天上少有人間無雙的,但事實不僅不是這樣,反而恰恰相反。那大唐的公主為何讓人望而卻步呢?在唐朝290多年的統治中,共有210位公主,但真正嫁出去的只有130位,理由有三。
  • 古代公主下嫁到蒙古,大多都無法生育,只因為蒙古有一惡習
    古代女子15歲及笄,及笄之後就要嫁人了。公主們往往是在未及笄時便定好了親事,公主們的婚姻不是為了籠絡下臣,便是為了和親。有句話說得好:「能用一個女子就解決的事情,不會有人去動用千軍萬馬」這便是現實了。古時候中國雖然強大,但是也經常受到邊疆各部族的騷擾,總是打仗也不是辦法,和親便成為了首選。像歷史上有名的:「王昭君入塞」和「文成公主入藏」,都是皇室和親的案例。
  • 明朝的朝天女戶是什麼?為何家人能夠世襲官職?說來一把辛酸淚
    朱元璋朱元璋在古代君主中評價很好,他確實不失為一位好皇帝,但是好皇帝也有荒唐的一面。在明朝有一種女子,被稱為「朝天女」,他們的家人被稱為「朝天女戶」。「朝天女」是一種什麼職業?而這樣一位英明的君主,卻同樣有殘暴的一面,闔閭有個寵愛的小女兒,因為最受父親寵愛,脾氣很大。一次,這個女兒向闔閭討要一件寶物,闔閭沒有給女兒。這個女兒做了令人費解的事情,她回到公主府中,引劍自盡了。
  • 「公主嫁到」|歷史上竟有這麼多位公主下嫁到赤峰!
    最有名的公主在清太宗皇太極到乾隆皇帝這段時期,先後有7位公主奉旨下嫁到赤峰地區。其中影響最大、最有名的、身份最為高貴的要屬固倫淑慧長公主,她是皇太極的第五女,孝莊文皇后所生。順治五年(1648年)17歲時下嫁巴林部長輔國公色布騰。固倫淑慧公主繪像憑什麼身份最為高貴呢?單看她的陪嫁就知道了!
  • 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並沒有嫁給韋小寶,而是為吳應熊守寡30年
    一時間,時任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地方大員的原明朝降清之武將紛紛加入,據統計竟多達20位,使吳三桂迅速集結起14萬兵力,攻佔了滇、黔、湘、蜀四省,加上廣西孫延齡(漢族公主孔四貞的丈夫)和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隨之反清,六省失陷,中原動搖。吳三桂更欲裂土為王,並請西藏之達賴喇嘛為之出面調停。
  • 永寧古城:探軍事重鎮,品貢品豆腐,還是趕大集的好去處
    即可探訪京畿重鎮,又有進貢豆腐品嘗,還可在明清古街中趕大集,這裡所說的正是永寧古城。01永寧古城永寧建制始於唐代,明永樂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北巡延慶時,在此置永寧縣,取《書經》「其寧唯永」之意。賣古玩的、舊家俱的,很有歷史厚重感。街邊集市,又透著濃濃的市井生活氣息。磚雕對聯的古老影壁,古城壁畫《明朝徵戰圖》,時時告訴你他曾經歷的一切……天主教堂:哥德式風格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873年,1900年教堂遭義和團焚毀。1902年庚子賠款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