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今天剛剛結束第一場,其中杜華的評分讓人大吃一驚。
某位姐姐表現平平,卻得到高分的情況下,姐姐們和觀眾們都放下心來,打算安靜的看小明歷險記。
但沒想到丁當卻在表現優秀的狀態下,被杜華打了低分,評價更是:
這種評分方式,讓節目組也趕緊打出字幕: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
看得出這次節目組的求生欲滿滿的。
後來節目組更直接上場,希望杜華可以明確講述自己的評分標準。
那麼為什麼一個公認表現優秀的姐姐,卻被打了低分呢?
其實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在前段時間熱播的《創造營》裡,沙雕風的《手扶拖拉機司機》也是獲得了現場認可,其片段在各視頻平臺播放,叫好聲一片。
但最後投票環節,只有任豪一人支持了沙雕組。
為什麼一個獲得了好評的表演,卻只能被刷掉?
背後的原因並不奇怪:最優秀的並不見得是最合適的。
丁當的實力不容質疑,但是當她參加了女團節目,需要做的是儘量符合女團的標準,而女團的標準就包括了顏值、唱歌、舞蹈等多方面。
也就是說,參加這個節目,僅僅有唱歌一項技能牛逼,那麼反而並不見得適合女團。
我們再來打個比方就清楚了:
如果毛阿敏來參加這個節目,
演唱環節絕對是分數爆表,
但是你真的敢給她組團嗎?她真的適合女團嗎?
我們的主流媒體一直在宣傳:我要努力做到最優秀最好。
其實這只是宣傳口號罷了,
因為他們並沒有告訴你的是:和平臺契合度最高的你,才是最好的你。
最後說一個真實的職場經驗:
一家公司招人,來了兩個應聘者,第一個應聘者表現滿分,第二個應聘者只拿到了80分。
如果你是hr,你會選誰?
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很多hr和老闆的選擇是:選80分的。
因為80分的員工招進來,意味著ta還有很大的可塑空間,意味著公司在一定時間裡還可以滿足員工的上進需求。
而100分的員工招進來,也許分分鐘帶來不必要的鯰魚效應。
在這裡再次重複:
當你面對一個機會時,你是最優秀的,不代表你就是最合適的。
要想知道真實世界是如何運行的,究竟有哪些超出我們常識的潛規則,推薦這本書《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