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電影界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坎城影展,這部片就是榮獲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也在正式競賽單元參選了金棕桐獎,事實上,這個導演歷年來的電影作品都有入選坎城影展的各項獎項,2009年的《狗牙》到2015年的《龍蝦》,可以說出自他手的都是一些極其讓人不適合壓抑的作品,這一次的《聖鹿之死》則是在前幾部作品中又更上了一個檔次。
說到坎城影展就不得不說它的風格形式,只要是參賽坎城的作品都不是一般的作品,大多數的電影都是非主流的劇情片,如果是常看商業電影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些電影步調沉重晦澀,可以說就如我們平常所講的藝術電影或者是文藝電影,但是它們都會略帶一絲絲的獵奇與怪誕。
在介紹《聖鹿之死》前,很有必要的拿它來跟15年的《龍蝦》做一個對比,首先兩部影片在風格上都是非常的特殊,講白一點就是兩部片都非常的奇怪,不只是每一個角色怪異的個性和行為舉止,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談話內容都有著一種讓人背後發寒的魅力。但是這些異樣卻不會使觀眾覺得出戲,或者是覺得自己在看不合邏輯的故事,因為儘管劇情是如此的偏離日常,但故事卻總是走在自己所建立的規則以及世界觀內。
《龍蝦》這部電影中的生物知識會讓人感到故事的風格詭異,它卻會讓你感同身受,讓你覺得電影中發生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確確實實的發生過。主角們的情緒轉變也因此變得更加的劇烈與逼真,並且讓故事主旨所要諷刺的主題更加的刻骨銘心。在這一點上,聖鹿之死也都做到了,並且還超越了《龍蝦》。
電影的故事圍繞著一位權威的心臟科醫生史蒂芬,他常常與一位男孩約出來見面,但隨著時間的過去,漸漸有怪的事情發生在史蒂芬家中。而且這些事情都與那位男孩有所關聯……
史蒂芬一直瞞著家人與這個男孩見面,原來是因為之前史蒂芬醫死了男孩的父親,於是不管是作為補償還是說只是因為自己內心過不去,他總是和這個男孩來往,還送給他非常昂貴的手錶。
但是男孩卻表現出非常奇怪的行為和言語,給人一種非常讓人難受的感覺,看似禮貌的言談中卻能讓人感到極大的壓迫感,雖然沒有表明在強迫你做事情,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是明明白白在「逼迫」你,並且絕對不給你拒絕的機會。
慢慢的男孩顯露出來了他的真面目,他就是要為自己跌父親復仇,但是復仇的方式非常奇怪,他要求男主史蒂芬選擇自己的一個家人殺死,否則他會讓史蒂芬家裡的人挨個的患上一種怪病,這個病就是讓一個人不吃任何東西……
其實在看這裡的時候一直覺得很神奇,一直很想知道男孩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史蒂芬的家人一個個的拒絕吃東西?但是直到電影結束導演也沒有給我們一個解釋。但是或許這正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這個男孩就是未知的代表,所以當電影演到史蒂芬家人一個個的生不如死,才真正地體會到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總的來說,電影要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自私的心態」,然而這裡的自私並不只是狹義的概念,它還包括著一種自以為是的一廂情願,一種不擇手段的殘忍以及道貌岸然的虛偽。
在電影的最後,家裡的每一個成員為了不讓男主角殺掉自己,用盡了各種手段討好男主角,這是為了存活展現出人性自私的一面,聽起來合情合理,但是電影演起來卻仿佛自己窺見了一些很骯髒的秘密,一些我們連摯友都不曾分享的黑暗秘密。
就是這樣真誠的黑暗元素才導致了《聖鹿之死》看起來如此的變態,不僅和這部作品的風格基調吻合,也與想要傳達的意向完美的搭配了起來。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極具風格且主旨深刻的驚悚片,雖然他所要諷刺的東西沒有《龍蝦》那麼多,也沒有像它一樣用了更高明的手法暗喻了很多社會的弊端,但是這部電影絕對是非常有水準的一部傑作,也許也會是你很少接觸到的電影類型的風格,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