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億!剛剛,央行突然公布一個數據,比抖音更狠,它正在摧毀年輕人

2021-02-18 華人商道智慧

借借借!買買買!

來啊,消費吧!

1號馬雲爸爸、2號微粒貸爸爸、3號京東白條爸爸、4號平安爸爸.

來啊 快活啊 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 愛情啊 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 流浪啊 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 造作啊 反正有大把風光

歌詞裡的世界,唱得人心蠢蠢欲動;

然而,造作之後,是這個世上最深的深淵!

加槓桿透支消費利用好了是個好武器,但首先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信用卡881億逾期!

過度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

猝不及防!

剛剛,突然一聲警報傳來,撕裂了寧靜的夜空!

央媽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

而8年前的2010年,這個數據還不過是76.89億元。

8年之間,翻了11倍以上,相當於現在一個月的的逾期總量,就能趕上8年前一年的總量,變化之大,令人咂舌。

比央媽數據更恐怖的是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90後負債數據調查:

據稱:90後負債平均已達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平均負債可高達12.79萬元。

乍一看,有點聳人聽聞,也不知道真實性有多少,但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一個數字,也足以令所有人扎心了。

據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布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儲蓄只有1339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只有1339元!也就是說,大部分年輕人根本存不到錢。

貧窮,是這一代年輕人最顯著地標籤。

然而,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一邊是年輕人一貧如洗,月月光的口袋,一邊卻又是瘋狂的信貸逾期,冰與火之間,這屆年輕人的生活,猶如深淵。

「最起初,我只是想買一隻剛上市的iphone。一個月還300,我完全可以負擔的起。誰知欲望和貪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噩夢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我開通了花唄,借唄等一系列的借貸工具,拆了東牆補西牆。還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現。竭盡所能,費盡心機把帳務做的滴水不漏。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這是一個典型的,深陷消費貸款的年輕人的故事。

去年,花唄發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近 1.7 億 90 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 4500 萬,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 90 後就有 1 個使用花唄。在購買手機時,76% 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

《不給你買 YSL 的男孩,不配說愛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會花錢的那種》

《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

《20歲喜歡的裙子,40歲穿上已沒有了任何意義》

 ……

在社交平臺無孔不入、肆無忌憚的煽動下,消費被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聯繫在一起。

毒廣告橫行,瘋狂助推消費主義!

但對商家來說,深淵不是它們最關注的的,利益才是它們的可愛朋友。

為了利益,它們往往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攪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毀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

轟然間,消費主義觀念突然橫行,正在掃蕩著全社會。

且不說那句殺人誅心的:「你捨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

暗示你,不無腦買,就是低級、low!

也不說那句別有用心的:「婦女能頂整片天,感謝咱們的新中國。男人擦淚不刷卡,那是萬惡的舊社會。」

赤裸裸將「女權主義」和消費掛鈎,煽動人們的欲望,掏自己的口袋,賣他們的產品。

更不用說那句莫名其妙的:「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仿佛那些被債務纏身的人們,不是因為買買買變窮的一般。

單只說那句心機暗藏的:聰明的女人,捨得為自己花錢。

悄無聲息,將自己的營銷和人的智商聯繫在一起,暗示你不買買買,等於智商低。

更何況那句明目張胆的: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心情不好那就買吧,有沒有用無所謂,反正商家有的賺,管你死活呢。

還有那些毫無邏輯的:「娶老婆,一定要娶會花錢的那種」;「不給你買 YSL 的男孩,不配說愛你」

它們在瘋狂的煽動人們無腦消費,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愛情、親情統統聯繫在一起。

仿佛不消費、不花錢,你就十惡不赦、傷天害理,消費、使勁花錢,哪怕是借貸、哪怕是裸貸,哪怕是賠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無量的。

這哪裡是有毒、毀三觀,這分明是用心險惡。

為了掏空你的口袋,他們不僅不要臉皮,連智商都不要了。

去年,螞蟻金服旗下的花唄推出廣告《年輕,就是花唄》。視頻中三個年輕人,因為借貸,一個買了心愛的高檔汽車,一個四處旅行、一個借錢創業了,個個光鮮亮麗,最後一句廣告詞收尾: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仿佛幾千元、一萬元的借貸,就能讓你買一輛高檔汽車、就能讓你全國各地到處浪、就能讓你創業成功一般。

據阿里發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顯示:

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個難以歸還的債務;

但對商家來說,這不過是一組財報數據。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普通高校的學生支出中,購買衣物僅次於飲食消費,其次是社交娛樂、通訊交通,學習培訓則排在最後。

去年雙11,高校學生消費總額超過30億,人均1個包裹。在知乎上匿名寫下自己深陷網貸泥潭過程的孩子們,無不是把錢花在了電子產品,戀愛開銷,衣服鞋子上。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20000元,年消費總額達到6000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對於這樣一片龐大洶湧的藍海,足以讓各路商家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分一杯羹。

作為大數據巨頭的阿里們,對於花唄、白條的資金去處心知肚明,他們打出的廣告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這幾千塊不多不少的額度一隻溫柔的小手招呼著3000萬蠢蠢欲動的亞當和夏娃從一支手機、一支口紅開始一步步放出心中的猛虎,走向欠債-還款-欠債的泥潭。

一旦逾期支付,消費貸外包的催債公司會打電話給你的父母、同學、支付寶好友,讓你陷入恐懼和羞恥。包括「花唄」、「借唄」這些產品的命名也是居心叵測,傳達出的是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

這個似曾相識的故事,莫泊桑在130年前就已經寫過了。那篇小說叫做《項鍊》,嫁給小職員的瑪蒂爾德原本過著樸素、安穩,符合自己身份的生活。

然而,覺得自己是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華而生的她,嫌棄著寒傖逼仄的家居,三天一換的餐布,粗糙俗氣的衣料,一鍋肉湯就能滿足的丈夫。

她夢想著上流社會那些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擺著無從估價的瓷瓶的精美家具、豐盛精美筵席上光輝燦爛的銀器皿,在熱烘烘暖爐旁圈椅上打盹的侍應生。

最終,因為弄丟了一條為滿足虛榮心而借來的鑽石項鍊,馬蒂爾德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勞作。

高利貸滾成的數目令她不得不一面回收借據,一面另外立幾張新的借據展緩日期。日復一日,沒有片刻的喘息,亦恥於將這一切告知親友。

這跟今日深陷校園貸泥潭的年輕人何其相似。

當你像130年前的瑪蒂爾德一般,過著普普通同、力所能及的生活,忽然有人告訴你漂亮的女孩都自帶燒錢屬性,出門一定要帶自己最貴的口紅,月入5000也能看起來像月入5萬,換個iPhoneX才是跟得上潮流,儘管你的腎7也才用了不到一年。

隨著營銷者把幸福的標準越調越高,全盤接受的你會變得越來越不幸福。

花出去的錢,看起來似乎投資在自己身上,並沒有浪費,但實際上是,你為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毀了自己上升的道路。

根據宮部美雪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火車》中,小市民姑娘新城喬子一心憧憬著電視、小說、雜誌中描繪的生活品質,沉浸在靠信用卡刷出的,富庶的幻覺中。

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新城喬子負債纍纍,四處逃亡。

我從小就是酒桌上長大的,見過的人情世故多了去了。我是覺得真正靠自己打拼上去的有錢人是有一定內涵的,他不會改變自己的本質,不會只知道揮霍,用我爸的話說就是有錢也只是讓你擁有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或選擇夢想的權力,這不正常影響你的生活軌跡,你還是要不斷學習,不停前進。因為有錢而改變自己原有生活軌跡這不是有錢的意義。 

你的未來,只能你自己負責!

營銷,正在把幸福的標準調得越來越高,但全盤接受的你,只會越來越不幸福。

總有人說,我的錢都花在了自己身上了,又沒有浪費,你憑什麼說我。

沒有人能夠說你,也沒有人願意說你,當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毀了你的未來,毀了你上升的道路時,只有你自己能夠承受。

要知道,一旦信用預期,那些催債公司會把電話打到你的父母、同學、朋友,以及所有的親戚那裡,讓你受盡恐慌和恥辱,從此再也抬不起頭。

有些人可能甚至因此抵不住壓力,走上了絕路。

今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突然自殺身亡,轟動全國。

他因通過向17個APP借貸,欠款多達五萬元,深陷借新還舊的深淵,無法自拔,最後走上不歸路,枉費了父母、國家、學校20年辛辛苦的栽培,留給這個世界一地雞毛,留給父母半生哀痛。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可謂時有發生。

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所說的:

「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

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後來想買的越來越多,

於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貸,

拆了東牆補西牆,分期不行就套現。

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

一時的享受和僥倖,固然是銷魂蝕骨般的舒爽,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如洪水出籠般狂飆,難以抑制,寅吃卯糧、透支信用的代價就是讓未來沒有未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過度消費只會給你的人生帶上枷鎖,從此再無翻身之地。適度消費,才是你一生幸福的開始。

據新華社在2017年對44個城鎮、近1萬名消費者展開的調查,約八成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五年內家庭收入將出現明顯增長,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達到近10年來的新高。

與之相反的是,在歐美,一次次的經濟危機、泡沫崩潰,一次次的消費主義反思令人們的消費觀趨於保守。

在一項針對美國年輕人的調查中,60%的受訪者沒有單件價格超過2000美元的產品,超過一半的人在電子產品上的花費沒有超過500美元。

儘管學生信貸是美國消費信貸中體量最大的品類,但其主要方向是協助完成學業而非物質消費。

尤其是出生在1980年後的千禧一代對債務非常敏感、謹慎,不再像父輩那樣依賴信用卡。

去年,螞蟻花唄在發布了一項年輕人消費報告後洋洋得意的宣稱:90後們雖然熱愛買買買,但剁手時並不任性, 99% 的人都能夠按時還款,還是挺靠譜的。

這種「靠譜」的代價是什麼呢?

在《火車》的原文中,宮部美雪說:「金錢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論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會更加嚴重。被套住的人願意就這樣乾枯至死呢,還是肯努力揮舞意志的刀刃,斬斷足踝逃脫而去?」

在於外國人接觸時,我訝異於他們毫不尷尬、脫口而出的「I can t afford it 」。

「I can t afford每周三次外出用餐」,「I can t afford每年兩次出國旅行」,「I can t afford  兩百美元的大衣」……

「I can t afford it 」在英文世界從來不是一句羞於啟齒的話,繞開消費主義的泥沼與桎梏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理直氣壯地大喊一聲:老子買不起!

相關焦點

  • 797億!央媽突然公布一個數據,比抖音更狠,它正在摧毀年輕人
    信用卡797億逾期半年!過度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8年之間,翻了10倍以上,相當於現在一個月的的逾期總量,就能趕上8年前一年的總量,變化之大,令人咂舌。比央媽數據更恐怖的是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90後負債數據調查:據稱:90後負債平均已達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平均負債可高達12.79萬元。
  • 比抖音更狠,它正在摧毀年輕人
    -01-信用卡881億逾期!過度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猝不及防!剛剛,突然一聲警報傳來,撕裂了寧靜的夜空!乍一看,有點聳人聽聞,也不知道真實性有多少,但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一個數字,也足以令所有人扎心了。據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發布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儲蓄只有1339元。是的,你沒有看錯,只有1339元!也就是說,大部分年輕人根本存不到錢。
  • 比抖音更狠,它正在摧毀年輕人,央行突然公布一個數據!
    剛剛,突然一聲警報傳來,撕裂了寧靜的夜空!比央媽數據更恐怖的是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90後負債數據調查:乍一看,有點聳人聽聞,也不知道真實性有多少,但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一個數字,也足以令所有人扎心了。轟然間,消費主義觀念突然橫行,正在掃蕩著全社會。
  • 它正在摧毀年輕人
    猝不及防!剛剛,突然一聲警報傳來,撕裂了寧靜的夜空!比央媽數據更恐怖的是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90後負債數據調查:據稱:90後負債平均已達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資6917元計算,平均負債可高達12.79萬元。乍一看,有點聳人聽聞,也不知道真實性有多少,但根據螞蟻金服公布的一個數字,也足以令所有人扎心了。
  • 央行頻繁提到,上億年輕人夢該醒了,無數家庭因它「家破人亡」!
    此外,通過最近幾年央行發布的數據,我國僅2019年的第三季度信用卡逾期未償還金額就超過916億元人民幣,幾乎快達到了千億的量級。然而,這在10年前2010年的時候信用卡逾期僅為76.86億元。換個角度來看,我國僅僅在10年的時間裡,信用卡逾期就已經上漲了10倍之多。如今,在中國擁有信用卡幾乎成為了90、00後的標配。
  • 比抖音更狠的它,正在摧毀年輕人的身體和欲望!
    央媽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880.98億元,環比增長16.43%而8年前的2010年,這個數據還不過是76.89億元。8年之間,翻了11倍以上,相當於現在一個月的的逾期總量,就能趕上8年前一年的總量,變化之大,令人咂舌。
  • 一份「存款數據」,戳中了多少年輕人的內心?切勿被「它」拖垮!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存款率較高的國家,而我國的居民也都有存錢的習慣。存錢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例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至於束手無策,在風險到來的時候也能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在孩子結婚的時候,也能闊氣出手。至於存款的其他好處,相信也不需要小編多說了。
  • 比「黃賭」還可怕,央行也來警告,年輕人「欲罷不能」
    來源:知頓ZhiDun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支付情況清單標明,中國的信用卡發卡量已經高達7.46億張,較上一年增長了8.7%,此外還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個人均持有0.5張信用卡,其中中國四大銀行的發信用卡量較多,調查表明,持信用卡最多的人群是年輕人
  • 美元突然「墜崖式」下跌!更大的噩耗還在後面,市場...
    美元突然「墜崖式」下跌!更大的噩耗還在後面,市場要有大行情了...而在剛剛過去的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無論是外匯、貴金屬還是原油市場,都走出了頗為劇烈的行情波動走勢。有意思的是,最終的強弱對比頗為令人感到意外——美元和黃金這對「老冤家」在聯袂大跌。而今晚,還有更大風險。
  • 【黃金收盤】「完美風暴」正在上演!川普推文神助攻、近5000億...
    「這是黃金的完美風暴……由於全球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永久買家正在購買黃金,」U.S. Global Investors首席交易員Michael Matousek說。  「黃金處於牛市。你很難找到其他東西有這種價格走勢,而且這種趨勢目前還在繼續,所以人們自然會被它吸引。」
  • 《再戰明天》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定 美國公布11月領先指標
    原標題:《再戰明天》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定,美國公布11月領先指標   明日(18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定,美國公布11月領先指標。
  • 「完美風暴」正在上演!川普推文神助攻、近5000億美元來襲 黃金...
    「這是黃金的完美風暴……由於全球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永久買家正在購買黃金,」U.S. Global Investors首席交易員Michael Matousek說。「黃金處於牛市。你很難找到其他東西有這種價格走勢,而且這種趨勢目前還在繼續,所以人們自然會被它吸引。」
  • 歐央行如期利率不變 但作出了17年來的一個重要決定
    周四(1月23日)20點45分,歐洲央行宣布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決議中,歐洲央行宣布其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對貨幣政策的戰略評估。決議公布後,歐元兌美元波動不大。歐元一個月波動率觸及紀錄低位。【歐央行做了17年以來的一個重要決定】歐央行預計,利率將維持在當前或者更低水平,直至通脹前景穩固轉向低於但接近2%的目標水平,並將在加息前不久停止購債。決議公布後,據「歐洲央行OIS」,歐洲央行到3月維持利率在-0.5%不變的概率維持在98%附近。
  • 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 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
    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超級星期二」來了,全球股市怎麼走? 摘要 【國家隊出手!日本央行單日狂掃1014億ETF 川普:美聯儲行動太慢!】據報導,日本央行在3月2日購買了創紀錄的1014億日元ETF。
  • 一把釋放4000億!剛剛 央行放大招!不僅有3000億「麻辣粉」 還重啟...
    春節即將來臨,央行送來大紅包。 連續15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後,今天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與中期借貸便利(MLF)齊上陣,淨投放4000億元維護春節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這意味著,今天開展的操作是2020年以來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也是1月6日降準正式落地後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降準落地後,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較寬裕的局面。加之近期並無大規模逆回購到期,資金回籠小,因此央行根據及時預調微調的原則,此前暫時並未加大投放。
  • 這件事正在摧毀中國年輕一代
    生活壓力大,買不起房,我總能買一個喜歡的包、最新款的手機、最新款的鞋。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總之要有最精緻的生活,生活品質不能丟…… 「敢消費,敢借貸」是這代年輕人的消費觀。根據尼爾森公布的《中國年輕人負債情況報告》顯示,中國有86.6%的年輕人在使用信貸產品,其負債率為47.75%,其中僅有13.4%的年輕人是零負債。去除「支付工具」部分,近6成工作90後擁有實質性負債,比例高於其他年輕人群。美容有美容貸、旅遊有旅遊貸、學習有學習貸。
  • 央行數據顯示:存款達到「這個數」才算及格
    根據央行發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儲蓄大國。截止2019年,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92.88萬億元,同比去年增漲8.7%,數據還顯示,去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同比增漲了1.96萬億。其中,住戶存款9.7萬億,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29萬億。種種跡象表明,雖然中國的儲蓄率近年來在持續下滑,但國人愛存錢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
  • 日本央行3月抄底日本股市,半年股市獲利560億美元!黑田東彥笑了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日本股市觸底時加大投資獲得了逾500億美元的收益,創造了歷史記錄,但有人認為央行不應該過分地參與市場交易。今年3月,日本央行將買進ETF的年度上限提高了一倍,至1150億美元,那正好是日本股市開始回彈飆升的月份。
  • 日本央行從日本股市獲利560億美元
    今年3月,日本央即將買進ETF的年度上限提高了一倍,至1150億美元,那正好是日本股市開端回彈飆升的月份。日經指數11月上漲15.04%,創1994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較今年低點上漲60%。 日本央行在上星期四發布的半年度財務報告中稱,其出資組合的收益連續六個月刷新紀錄。
  • 日本央行最新政策實施
    這個我們恐怕就要了解一下日本這個特殊的國家以及特殊的央行,它是不一樣的,尤其跟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不一樣,日本在印錢方面,甚至它稱老大美國人在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之前,在日本央行召開政策會議之前,前不久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巴西央行都先後召開了政策會議,也都是維持原政策不變,現在看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步調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