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APP遭質疑:消費者反映退換貨難並被評為「謹慎下單」

2020-12-22 社交財經融媒體

本文來自:中新融媒

近日,中新融媒接到張女士的投訴,今年4月份,張女士在得物APP上花了522元給自己孩子買了一雙耐克鞋,但是孩子開學後穿了10天就出現脫線的情況。於是,張女士聯繫了得物APP客服,但是客服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返還20元券,於是張女士懷疑是買到了假冒偽劣的鞋子。

投訴人張女士供圖

那麼,得物APP究竟是怎樣一家平臺呢?為何屢屢會遭到消費者投訴呢?

多家投訴平臺反映售假、退換難問題

隨後,中新融媒在其他網絡投訴平臺看到不少與張女士有著同樣購物經歷的消費者投訴。

據黑貓投訴顯示,2020年4月16日,王先生通過得物APP平臺購買了阿迪達斯產品,共計鞋一雙,產品型號「adidas Yeezy Boost 350V2 Yeshaya 灰天使」,價格共計2016元。4月19日王先生收到商品,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鞋後跟內部有髒汙。隨後,王先生反映給客服,但得物客服服務態度極差,推脫責任,說他們鑑定是專業的,並表示鞋後跟內部髒汙是全新無暇,還說王先生要求的鞋後跟顏色正常是高於行業標準。

相關投訴截圖

此外在黑貓投訴上,有消費者李先生投訴稱,在得物app上購買了商品,商家惡意虛假髮貨,於是他決定退款,但得物app卻要扣他的違約金。該消費者於5月3號在得物app買了一款價格為2699元的阿瑪尼手錶,加上運費14元,消費者共支付2713元。

消費者李先生在投訴中還稱,買了兩天馬上快到48小時的時候,商家在5月5號顯示發貨,然而消費者發現從5月5日至5月11日一直沒有顯示物流詳情,且單號在百度上也搜索不到信息。自己在5月10日的時候有點著急,找了得物客服進行諮詢,結果得物客服是機器人,什麼解決方法都沒有。李先生表示自己又等了一天,直到5月11日百度了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因為商家到48小時之後沒有發貨就需要對app和消費者進行賠償,所以選擇了惡意虛假髮貨,但其實商家根本沒有發貨。

基於此,李先生稱自己決定退款,結果得物APP讓退,不過扣除了消費者58塊違約金。李先生認為,這是欺騙,「傻等了8天的產品,最後壓根就沒發貨。問得物客服還沒用,退款還扣我錢,希望能認真處理這件事情。」

得物APP被評為「謹慎下單」

2020年1月1日,毒App正式更名為「得物App」,而新更名的得物App將專注打造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

天眼查顯示,毒App(現名為得物App)屬於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集運動潮流裝備交易、球鞋潮牌真偽鑑別、互動圖片社區於一體的綜合性軟體,以「球鞋鑑定」為核心服務,其CEO為楊冰。截至目前,毒APP已獲三輪融資,累計金額超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DST、虎撲體育、高榕資本、紅杉資本中國、普思資本以及動域資本。

2019年4月第三輪融資過後,得物的估值已達十億美元,進入獨角獸行列,目前是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但是在可查的法律訴訟顯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均為被告,其中以「網絡購物合同糾紛」與「買賣合同糾紛」為案由的居多。

然而更名、拓寬業務背後,毒APP一直飽受著爭議。

去年7月,網經社發布了「2019年全國零售電商TOP30消費評級榜」,毒APP由於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得分較低,導致綜合購買指數低於0.4,獲得「不建議下單」評級。此外,在黑貓投訴上,關於毒APP的投訴高達18350條,其中,「毒APP難退貨」、「毒APP退貨不受理」等情況為高頻詞彙。

儘管以品牌提升為由進行更名,但是「毒APP」更名「得物APP」之後以上問題並未得到解決。

今年5月12日,國內電商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發布《2020年Q1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整合了該平臺受理的全國319家電商用戶消費糾紛案例數據,並公布一份零售電商平臺的消費評級榜。

通過反饋率、回復時效和用戶滿意度等多項指標的綜合考核,這份榜單分為三個購買評級,分別是「建議下單」、「謹慎下單」和「不建議下單」。其中,14家電商平臺獲得「建議下單」的最佳評級,8家存在一些消費糾紛問題的電商平臺獲得「謹慎下單」的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以二手球鞋交易為主的潮流電商平臺「得物APP」,綜合指數位於0.4-0.75之間,被評為「謹慎下單」,排在這份消費評級榜的第21位。

據黑貓投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22日,得物APP投訴量達31520條,主要問題是「未履行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虛假髮貨」「買到瑕疵或質量有問題的產品」等。

 更名後的得物APP難改前任「頑疾」

「由於賣家無法直面商家和產品,電商領域一向是消費者投訴糾紛的高發地。」相關律師表示:「平臺也有義務對進駐的賣家進行監管。遇到上述事件,也該對事情具體情況了解清楚,倘若消費者描述屬實,應當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而非簡單的退貨及扣消費者的違約金。」

此外,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伍俊鵬表示:「得物APP屬於《電子商務法》規定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若其明知或者應知賣家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或有其他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且平臺未採取必要措施的,平臺需依法與賣家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提到,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中新融媒注意到,2019年9月,和訊科技曾在《毒APP楊冰的三個待解難題:用戶維權、霸王條款、鑑定流程》一文中提到,毒APP在用戶協議中稱,毒APP及合作方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場所、商品查驗及鑑別服務,因此毒APP並非商品銷售主體。

據相關人士表示:「作為潮流電商平臺,得物APP的第一要義是要修煉好『內功』,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但就目前來看,『難退貨』、『強制扣費』『以次充好』等如浪潮般的投訴,無疑是擋在得物APP與用戶之間的『空氣牆』,且在此之下,若得物APP做的僅是『一錘子賣賣』的話,恐作繭自縛,難以收拾。」

此外,部分消費者質疑毒APP此前投訴量巨大已然臭名昭著,更名後,美其名曰是「品牌提升」,實則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轉移輿論注意。對此,中新融媒將關注得物APP。

相關焦點

  • 球鞋售後太難退換貨,得物APP獲「謹慎下單」評級
    通過反饋率、回復時效和用戶滿意度等多項指標的綜合考核,這份榜單分為三個購買評級,分別是「建議下單」、「謹慎下單」和「不建議下單」。其中,14家電商平臺獲得「建議下單」的最佳評級,8家存在一些消費糾紛問題的電商平臺獲得「謹慎下單」的評級。
  • 「315報告」二手潮鞋交易「紅與黑」:得物(毒)APP nice 有貨「上榜」
    二、行業調查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用戶投訴大數據顯示,涉及投訴較多的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主要有:得物(毒)APP、Get、nice、有貨、切克、識貨,其熱點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假貨泛濫、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這六個方面
  • 「洋碼頭」下單MK包包質量存瑕疵 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稱MK包包質量存瑕疵,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此外,「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退換貨難、售後服務等問題。
  • 【電訴寶】「洋碼頭」下單MK包包質量存瑕疵 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
    導 讀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上海洋碼頭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洋碼頭」,稱MK包包質量存瑕疵,售後退貨遭雙雙拒絕。此外,「洋碼頭」存在退款問題、網絡售假、商品質量、發貨問題、退換貨難、售後服務等問題。
  • 「毒App」被棄用 變臉「得物」能否化解「炒鞋」風險?
    2020年1月1日,潮流電商平臺「毒App」於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得物App」。今年10月,炒鞋曾被央行通報亮「紅燈」,那麼「毒APP」有「毒」嗎?此舉能否讓它有效化解其中風險?得物App介紹,新品牌名「得物」更具清晰指向性,大大降低與新用戶的溝通成本。其團隊調研發現,有新用戶在第一次看到"毒"的時候,不太清楚平臺提供什麼服務,理解起來略顯模糊。得物這個新的品牌名在意義上契合得物App「幫助用戶得到(了解/獲取/交流)美好事物」的業務方向,也是取 「得物-毒 (de wu du)」的發音關聯,幫助已有用戶理解「得物就是毒App」。
  • 得物App被中消協點名,消費者退貨被索「鑑定費」?
    來自天貓和京東的銷售數據顯示,大促期間兩家電商平臺累計下單金額分別達到6982億元和2692億元,雙雙創下新紀錄。2020年6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網購遭遇假冒偽劣是網友反映強烈的熱點。
  • 消費者投訴得物APP 鑑定真偽「並不靠譜」
    潮文化也帶動nice、識貨、得物等一批潮流電商平臺的崛起。今年年初,「毒」App更名為得物。憑藉首創「先鑑定、再發貨」的購物流程,得物收穫了一眾忠實粉絲。平臺除了售賣球鞋,還增加了服裝、配飾、手錶、美妝、手辦等潮流消費品類。隨著得物App的走紅,不少明星也攜品牌入駐得物App。不過,得物受年輕人追捧的同時,平臺商品服務也在遭受質疑。
  • 得物怎麼申請退換貨 得物申請退換貨操作步驟
    得物怎麼申請退換貨 得物申請退換貨操作步驟時間:2020-12-23 2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得物怎麼申請退換貨 得物申請退換貨操作步驟 得物怎麼申請退換貨?
  • 得物APP上買耐克跑鞋,穿兩小時開膠?鑑定師資質令消費者傻眼
    得物APP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一個時尚電商平臺,也因為該平臺號稱可以鑑定商品真偽而吸引了不少用戶在該平臺消費,然而該平臺的特性也讓大眾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今天,中消協點名得物APP的事件,上了微博熱搜,其中提到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報導,基本情況中提到得物app被投訴包含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 消費者稱在得物買到假冒偽劣的椰子鞋、Gucci、Burberry,得物APP...
    然而,這款名為「得物」的APP卻因涉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問題,被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通報。6月2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監測期內,中消協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信息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
  • 中消協618消費維權報告:羅永浩、國美直播、得物App等被點名
    其中,羅永浩直播翻車、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得物App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案例被中消協點名。  平臺價格不靠譜 商家誠信遭質疑  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價格類負面信息103803條。活動期間價格類相關負面信息在6月16日和17日較多。
  • 得物APP的「潮流野心」:產品真假屢遭質疑 鑑定流程飽受爭議
    摘要:借「618購物節」的東風,得物APP計劃打造屬於自己的「潮流月」,可在與日俱增的投訴之下,得物APP的「潮流故事」或許並不好講。以當下為時間節點,距離毒APP更名已經超過五個月,但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更名後的得物APP「裡子」似乎並沒有改變。
  • 聚投訴網友投訴得物-毒App:我在得物app上買到殘次品鞋子
    截止發稿前,得物-毒App有效投訴435次。 趙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最近我在毒app平臺上買了一雙空軍一號,左腳的鞋子明顯可以看出殘次,殘次情況也太明顯了!而且左腳穿起來褶皺情況比右腳太明顯,就像不是一雙鞋一樣。
  • 得物(毒)APP給你滿意答案
    網購發展十餘年,變得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然而假貨也層出不窮,讓消費者苦不堪言。規避假貨,成為了每個消費者的心聲,也是每個網購平臺努力的方向。得物(毒)APP,在規避假貨上堪稱頗有建樹。 買家用戶下單 - 賣家寄貨到得物App - 得物鑑定和質檢之後 – 發貨給買家(如有瑕疵告知買家用戶) - 買家確認收貨 - 得物扣取手續費,打錢給賣家。整套購物流程下來,得物App官方作為第三方充當鑑定鑑別的角色,最大程度保障了買家用戶的利益。為保障鑑別的準確性,得物(毒)APP秉承嚴謹的科研態度,籤約數百位業內頂尖、具有多年經驗的潮流商品鑑別師,打造了以潮流鑑別商品為核心的「鑑別實驗室」。
  • 「波奇寵物商城」稱APP卡頓重複下單 退貨需支付25%稅引不滿
    近日,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接到用戶投訴光橙(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波奇寵物商城」稱APP卡頓重複下單,退貨需支付25%稅費引不滿。此外,「波奇寵物商城」商家存在退款問題、訂單問題、售後服務、商品質量、退換貨難等問題。
  • 中消協發布618維權報告:羅永浩、得物APP被點名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對6月1日—6月20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在這20天中,消費者主要通過微博、客戶端、微信進行消費維權,其中,微博信息量最高,佔比37.84%,在這些信息中不乏典型案例。
  • 得物App是正品嗎?讓消費者安心買到商品的App,你說是不是正品?
    但是,線上的商品真的就能讓消費者放心嗎?不一定。這時候,就需要鑑別團隊的幫助了。在潮流圈子裡面,鞋子是越來越受消費者的喜愛,圈子裡最鄙視穿假鞋的人,也沒有消費者願意花正品的錢來買雙假貨。不過,自從得物App出現之後,消費者們可以放寬心了!
  • 得物去「毒」難阻售假投訴,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日前,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宣布將打造亞洲乃至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鑑別場景,野心可謂不小。然而最近多年,得物APP推出的鑑定服務頻遭用戶質疑,有關該平臺的售假投訴一直不斷。得物售假投訴不斷,鑑定服務遭質疑得物App原名為「毒App」,出身於虎撲社區,其曾因「炒鞋」概念而被公眾熟知,一度得到王思聰、陳赫等知名人士的支持。2020年初,該平臺由「毒」更名為「得物」。對於改名原因,得物官方表示,在用戶意向調查中,很多新用戶對於「毒」沒有清晰的認知,更名後的品牌名稱簡潔且具有清晰的品牌指向性。
  • 全世界的正品好物,盡在得物APP
    得物APP是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潮流網購社區,其核心服務為潮流正品交易、潮流生活社區。為保障正品,得物APP率先開創了先鑑別後發貨的交易模式,買家在得物下單後,賣家先把貨品快遞到得物,得物合作的多個專業鑑別師經過特有的精細工序鑑別,並對貨品瑕疵分級查驗後,與買家溝通確認瑕疵後, 再快遞給買家。在這個過程中,得物作為第三方鑑定,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買家用戶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得物還承諾假一賠三,因鑑別誤差導致的情況先行賠付,假一賠三。
  • 敦煌市法院:網購食品需謹慎,切勿盲目下單
    敦煌市法院:網購食品需謹慎,切勿盲目下單 2020-12-15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