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服被關停,《閃耀暖暖》的出海進度被打亂。並且相比較有可能獲得的收入,此次爭議事件讓《閃暖》損失了不少氪金玩家。不少玩家在社交平臺po出自己退遊的截圖,表示閃耀暖暖此次事件的處理態度讓人大失所望。
目前社交平臺流出的一張圖中,一位在遊戲中充值67萬的玩家菜菜宣布「棄遊」,在玩家群體中間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閃暖》微博超話中,退遊發言在爭議期間成為主流言論,雖然在《閃暖》關停韓服後有所消減,但毫無疑問用戶流失已經成為事實。
而從整個閃耀暖暖玩家的群體來看,他們具有高情感粘性,高敏感度,這種特徵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重度氪金玩家是遊戲的支柱,一般手遊的平均生命周期是6-12個月,端遊是3-5年,但暖暖系列遊戲突破了原本的生命周期限制,直到現在依然是具備影響力的遊戲,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是由玩家的高粘度決定的。
但另一方面,玩家對官方的要求也比其他遊戲更高,在日常運營中需要小心維護玩家間的平衡,而一旦涉及輿情事件,玩家甚至比外圍用戶還要苛刻,希望官方做到盡善盡美。
「從這次套裝爭議出來之後,疊紙三次發公告都讓人很不爽,感覺不到誠意,停服看起來也是被迫的舉動,我感覺特別失望,不想再玩下去了。」
化名為李澤言夫人的玩家是疊紙系列遊戲的粉絲,從《閃暖》開放臺服測試時就入坑,到現在氪金金額超過了4萬。
澤言夫人其實是《閃暖》玩家群體中較為典型的代表,她們除了關注遊戲內的玩法,對於和遊戲相關的事件也極為關注,並且樂於參與到事件當中發表意見,成為推波助瀾的力量。
此次事件中,《閃耀暖暖》玩家的意見也極大左右著官方的態度。
面對這群易敏感的玩家,當出現蔓延到遊戲圈層外的危機時,遊戲公關應該如何做呢?規避「遊戲政治化」風險,一刀切之外還有好辦法嗎?
對《閃暖》來說,此次「槿雲重華」套裝依然是一次普通的套裝推出行為,但官方顯然沒有預料到會有此次爭議事件。
遊戲公關從業者李亮對疊紙的做法有點遺憾:「其實如果在1號old先發圖的時候敏銳察覺到韓網的爭議,把這套服裝按下不發了,或許也不會到今天這樣的局面。」
紙的海外運營團隊錯在沒有提高風險敏感性,在事件發生之前進行相關動作。並且事件發生後任由輿論蔓延,直到兩天後才發布聲明。
並且相比較其他遊戲,疊紙遊戲的玩家並不會發聲維護官方,此種情況下,只有快速及時的「一刀切」,才是挽回玩家的有力舉動。
《閃暖》關停韓服事件後,給遊戲公關帶來的啟示在於,當爭議來自遊戲外部的時候,特別是涉及民族情感時,即便一開始無法辯解輿情走向,也需要快速動作,避免事件愈演愈烈。因為不當言論或者爭議事件就選擇一刀切的做法,實際上只是為了短期內平息輿論,而犧牲了遊戲行業的長遠發展可能,給國產遊戲出海加上了又一道枷鎖。
當前是國人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的時候。此次的論戰,在許凱、於正等人下場後愈演愈烈,其中,這些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大是一方面,當前國民情感的需求是另一方面。
這次事件之前,閃耀暖暖作為一款技術+文化並行的遊戲,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但是,這次的風波也讓我們正視某些問題。如何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保有民族自信,堅守獨特的民族文化?海外受眾的培養,難道一定要通過含糊不清的「文化示好」來進行嗎?漢服文化發展至今,為何還是小眾文化?我們要用何種方式樹立民族自信、培育民族文化、並將之發揚、輸送到其他地區呢?
泱泱的華夏土地,在已有了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前提下,如何能讓這片沃腴的土地生長出新時代的花朵,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