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集團:化危為機 創新發展

2020-12-24 光明網新聞中心

  【落實「六穩」「六保」·企業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吳琳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彬

  9月21日,大楊集團邀請139位創業老員工來到大楊服裝文化展示中心,憶往昔,展未來,共敘創業之情,共同慶祝大楊集團創建41周年。

  邀請老員工一起慶祝生日是大楊集團多年來的傳統,而對於大楊集團來說,今年的這次生日顯得格外珍貴。面對疫情大考,大楊集團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積極推進復工復產,實現了職工零感染、復工零事故、安全零疫情,同時把國家出臺的利好政策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遵照國家「六穩」「六保」戰略部署,做到了不減員、不降薪,保就業、保民生,逐步恢復往日生機。

  2020年初疫情暴發之後,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紡織服裝時尚行業進入寒冬,大楊集團作為我國最大的西服出口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服裝定製企業,一時間困難重重,舉步維艱。面對市場寒冬,遼寧省及大連市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認真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階段性稅費減免援企穩崗政策,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大楊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5600餘名員工成本佔企業總成本的一半,國家為企業減免社保費用後,每個月就能節省300餘萬元,極大減輕了企業運行成本,為大楊集團在疫情面前紓困突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大楊集團下屬所有企業均已正常生產。在堅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楊集團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憑藉多年的出口加工優勢和成熟的外貿團隊,加大對新市場、新客戶的開拓,同時以智能化和數位化運營為動力,把大楊集團40年的核心優勢保持下來,在國外市場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在國內市場中,大楊集團以滿足客戶需求和消費趨勢轉型為目標,大力開拓服裝銷售新渠道、新市場,通過工廠直銷定製店以及抖音、微信、快手、小程序等營銷方式,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員營銷模式,在應對危機中尋找機會,在迎接挑戰中尋求突破,走出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

  「做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服裝品牌」始終是大楊集團追求的目標。1979年,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大楊集團創始人李桂蓮和姐妹們一起,從加工套袖開始,走出了艱苦創業的第一步。41年的創新發展,大楊集團成為我國最大的西服出口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和全球最大服裝定製企業,旗下TRANDS(創世)品牌成為當今中國高級男裝的代表品牌之一。

  近年來,隨著我國製造業成本的不斷提高,服裝產業原有的成本優勢幾乎完全喪失,全球服裝加工訂單開始向成本低廉的東南亞國家轉移。面對巨大的壓力與挑戰,大楊集團堅定不移深耕服裝產業,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全面推進企業戰略轉型,不斷提升品牌的設計研發能力,通過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依託多年來形成的雄厚加工實力、信息化工作基礎,以對生產流程的再造,建立倉儲中心,購置高端智能生產設備和信息化系統相結合等措施,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特色化、高附加值的規模化單裁定製生產模式。通過引入國際先進的智能生產設備,打造包括數字車間、智能吊掛、智能倉儲、面輔料自動存儲、面輔料自動運輸在內的全球領先的西裝智能定製工廠。2019年9月,大楊集團第二座智能工廠「大通單裁定製西裝智能化工廠」順利投產,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懸掛式高速分揀與存儲系統」,榮獲2019年「中國服裝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企業營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作為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成長起來的二代民營企業家,我們要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胡冬梅如是說。疫情暴發之後,大楊集團向大連市普蘭店區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成立「大楊集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專項慈善基金」,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確保訂單生產的同時,大楊集團積極響應大連市政府關於鼓勵本地企業生產防疫物資的號召,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從技術投入到籌備生產,建成十萬級潔淨度淨化車間,加足馬力生產一次性使用口罩、一次性隔離衣等系列產品,所有產品均已通過CNAS檢測實驗室的權威認證。7月下旬,大連出現聚集性疫情,大楊集團組織員工日夜加工趕製防疫物資,並再次向核酸檢測醫務人員、養老機構、部分中小學校捐贈口罩40餘萬隻。

  「雖然經歷了疫情的衝擊,但在黨和政府的利好政策支持下,大楊集團一定會化危為機,走好創新發展之路。」李桂蓮充滿信心地說。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08日 02版)

[ 責編:李伯璽 ]

相關焦點

  • 時隔半年 浙江再開縣委書記夜會 「化危為機」成會上高頻詞
    面對當好「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以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化危為機」成為縣(市、區)委書記口中的高頻詞。一起聽聽他們分享了哪些故事。  餘杭:13位區領導化身「帶貨主播」  作為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餘杭藉助數字經濟高地優勢,努力在危機中尋找機遇。
  • ...記全國勞動模範,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
    說起上半年利潤一度下降60%至70%,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感慨地說。大楊集團是中國最大西服生產企業,作為一家出口訂單佔八成比重的中高端服裝生產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截至目前,集團國內銷售額剛剛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水平。在這個艱難的時候,胡冬梅多年來倡導的高端智能化設計生產線開始顯出威力。
  • 靠智能製造不斷拓展全球高端市場——記全國勞動模範,大楊集團有限...
    說起上半年利潤一度下降60%至70%,大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冬梅感慨地說。大楊集團是中國最大西服生產企業,作為一家出口訂單佔八成比重的中高端服裝生產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截至目前,集團國內銷售額剛剛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水平。在這個艱難的時候,胡冬梅多年來倡導的高端智能化設計生產線開始顯出威力。
  • 【戰「疫」說理】化危為機 打贏兩場戰役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帶來了嚴峻挑戰。關鍵時刻,困難關頭,黨中央率領全國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形勢的根本扭轉。與此同時,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類指導,有序推動復產復工。統籌打好疫情防控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戰,既是一場大考,又是一場大戰,兩場戰役必須同時打,必須同時贏。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 在日華商的2020:負重前行,化危為機
    截至3月,總商會已擁有近400家會員,基本涵蓋了具有代表性的在日華僑華人經營企業;近20家由中國各省市在日商界人士組成的各地商會作為團體會員的加盟,使得總商會的開放性和代表性得到進一步的體現,不僅可以資源共享,同時也促進了在日華商團體的整體發展;約100家日本企業作為贊助會員的加入,對總商會促進中日經濟交流、融入日本主流社會起到了重要作用;經過不斷的摸索和創新,總商會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組織和運營機制
  • 創新引領 「四輪」驅動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創新發展之路
    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固體廢物汙染綜合利用技術的創新,成為很多環保企業聚焦的熱點。  陝投集團正元環保(以下簡稱「正元環保」)是一家以燃煤發電固體排放物綜合利用為核心的企業。自成立之初起,正元環保一直致力於煤電固廢的循環利用。多年來,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引擎」,推動了煤電固廢資源型利用的實質性轉變,為天藍地綠水清氣淨的生態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 浙江中南: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11月3日,浙江中南集團組織黨員幹部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浙江中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吳建榮,集團總裁吳偉,及該公司全體黨員及部門以上人員參加本次學習會。會上,吳偉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對五中全會公報中的十五個「關鍵表述」作了一一解讀。吳偉表示,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重要會議。全會主題重大,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更加堅定了浙江中南發展企業的信心,更加卯足了發展幹勁。
  • 廣東外貿企業「化危為機」 潛心搞研發積極拓市場
    伍劍鋒:我的意思是要搞研發,要搞發展,等可以開門的時候,我們已經準備好『武器』出去了!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市場及營銷副總裁李海明表示,國內晶片市場很大,具有長足的成長空間。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認為,抓住機會,就能夠「化危為機」。鄭建榮:全面提升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水平,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壯大。
  • 《錦衣之下》之大楊:愛的卑微!
    在劇中,剛開始的大楊,是個妥妥的暖男一枚!隨著劇情的發展,大楊遇到了上官曦,那個讓他一見鍾情的人,只是此時的上官曦全身心都是別人,在劇中,處於愛情食物鏈最底端的大楊,著實被虐慘了!在劇中,大楊和今夏青梅竹馬,二人從小一起長大。
  • 去年常州影市「化危為機」 票房數據位列全省第四
    新開12家影城,觀影人次超377萬,令人驚嘆的是,這是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  去年常州影市「化危為機」 票房數據位列全省第四
  • 蒙牛集團盧敏放:港股市場不斷創新 估值修復效果明顯
    一是開展精準品宣,攜手國內外知名IP做強品牌,不斷提升產品與服務品質、積極踐行企業責任,獲各界充分認可,品牌美譽度持續提升;二是將可持續發展上升到集團戰略層面,實施一系列行動帶動全產業鏈共同發展,勇扛奶業振興「國家隊」大旗;三是加強乳業核心技術攻關,在益生菌、原奶保鮮、智能製造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賦能業務可持續增長;四是大力開拓新消費、新零售,通過「智網行動」「零售通」「鎮村通」「天鮮配」等項目進一步精耕銷售渠道改革
  • 總編有約⑤丨化危為機,留得「青山」處處景
    主持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劉雅鳴  本期嘉賓:全國人大代表、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
  • 中宏觀察家李冠霖:化危為機促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2月3日表示,「目前,我們正處於春運期間,各種交通方式旅客發送量都明顯下降,電影票房、旅遊收入和餐飲收入同比也明顯下滑。但同時,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十分活躍。」
  • 劉耿靈走訪市政協委員和委員企業時指出:立足行業優勢 助推振興發展
    本報訊 (記者劉曉娟)日前,市政協副主席劉耿靈率隊走訪委員和委員企業,深入了解情況,傾聽發展訴求,聽取委員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建議。市政協經濟委、港澳委和聯絡工委負責人參加活動。
  • 大陸央級媒體,臺灣年代電視臺「創新秘籍」 等重點媒體大力報導「2015創星登峰遊學之旅」
    大陸央級媒體,臺灣年代電視臺「創新秘籍」等重點媒體大力報導「2015創星登峰遊學之旅」NU SKIN 為獎勵傑出事業夥伴,聯袂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打造史上最大海上學府「創星登峰遊學之旅」,兩艘共重達近30萬噸的郵輪同時啟航、共接待大中華區6,000位優異事業夥伴,展開為期7天的海上學府之旅
  • 以恆心辦恆業,實現更大發展
    「今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公司上半年依然新增人員18%,正在努力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並加強行業布局,發揮設備智能運維的價值,帶動產業生態共同發展。」聶衛華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是一場『及時雨』,給我們減了壓、加了油、鼓了勁,為企業破解生存、發展難題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我們的信心。」
  • ...抉擇中迎接光明前景——中國共產黨如何化危為機取得解放戰爭勝利
    在近百年的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成功度過了無數次危機,化危為機的歷程彰顯了一個傑出政黨深邃的歷史眼光、不凡的襟懷氣度、高超的政治智慧與卓越的領導才能。讀懂中國共產黨在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化危為機的歷程,便了解了中國共產黨淬鍊與成熟的密鑰。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就面臨著內戰爆發的重大危機。國共實力的差距、國際環境的變幻、兩種前途和命運的抉擇,是擺在其面前不可迴避的難題。
  • 羚邦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趙小燕女士獲第三屆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
    羚邦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趙小燕女士榮獲此次「傑出女企業家獎」。    在16日晚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宋文禧致辭表示,今年香港面對不少風雨,營商環境面對加倍挑戰,得獎的女企業家能在突如其來的轉變下迎難而上,改變經營模式,成功化危為機
  • 綠清集團助力國家核安全創新發展
    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對核設施、核材料的安全保衛工作, 12月2日,振華國際安全保衛(北京)有限公司與綠清集團勠力同心,就核設施安保服務,在綠清集團總部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致力共同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核安保管理隊伍,為國家核工業發展保駕護航。振華國際安全董事長李亞新、綠清集團創始人陳中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