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這本雜誌是如何在雜誌界脫穎而出的?

2021-02-19 SeDuce潮流資訊

網絡世界急速發展,很多人說網絡興起造成出版界的大災難,讓紙媒逐漸走向衰退,但我對此不敢苟同。用心製作的紙本刊物仍有一定的市場價值,而獨立雜誌界的榮景已經可以證明。

之前《iD》為慶祝成立40周年,特意跟Dover Street Market攜手合作打造別注T-Shirt系列,聯名陣容包括Aries、Awake NY、Cactus Plant Flea Market、Comme des Garçons、Futura、Ghetto Gastro、 IDEA Book Shop、KAR及Stüssy合共九個時尚單位,單憑這一點已經盡現了《iD》在業內的顯赫聲望。到底這本以眨眼動作為名的《iD》紙本雜誌,擁有著什麼讓讀者信服的獨特個性,並於時尚圈及獨立雜誌界中脫穎而出呢?

畢業於University of the West England的Terry Jones,身兼著設計師、藝術編輯及攝影師等頭銜,在《Vogue》工作的五年間,著名出品包括1977年2月發行的「Rowntree's Jelly」、像素化版本的70年代流行文化Icon Bianca Jagger及一些甚至沒有模特兒的封面創作,Terry Jones可謂不斷打破及挑戰藝術的界限。1977年,Terry Jones委託了攝影師Steve Johnston將倫敦King's Road出現的Punk風格青年從頭到腳進行拍攝,這種記錄時尚攝影的手法(後期被稱為Straight-up) 於當年過於激進,無法成功於《Vogue》中出版,正因如此他厭倦了傳統時裝觀念的方向,從而編排了《iD》這本傳奇雜誌。

單單從《iD》的名字一看,除了「眨眼」成為雜誌最標誌性的徽標外,當中大楷「D」強調了雜誌對於設計的執著,小寫「i 」則為我行我素的反叛風格,而他更常常自稱為「無格式設計師」(Informat Designer),明顯地隨波逐流且打板式的作品從來不曾出現在Terry Jones心裡的字典上。Terry Jones擁有著前英國時尚雜誌《Vogue》藝術總監頭銜的加持,毅然於1980年創立了《iD》,早期已經被時裝精視為一本真正代表倫敦街頭Punk-Era風格的Fanzine,致力於時尚、音樂、藝術和青年文化中帶領著獨到的觀點,叛逆中滲透著華麗的美學氣息。

Terry Jones覺得從來不需要再發明任何一種字體,為雜誌添上色彩的字體於世上何其居多,相反原字再造的概念則變得更為有趣,例如選用老式的Letraset字體印字,或者從工作室裡的Apple IIe電腦把字體影印出來。曾經有一名來自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數學系學生Steve Male,希望到Terry Jones工作室裡學習設計。他最初前來的時候幾乎對任何字體知識都一竅不通,但Terry Jones卻獨愛跟這些擁有插畫技巧卻沒有字體知識的人一起工作,能夠平衡他的純粹主義學,以及讓他獲得一種能夠「掌握混亂」的感覺。通過《iD》的雜誌工作中,Terry Jones終於發現自己的角色是「Visual Agitator」(視覺鼓動者),為編輯及其他工作者如攝影師、撰稿人定立了鮮明的創作框架。每一期的封面是最大的挑戰,能夠製作出引人入勝的封面圖像設計必須隨年月增長累積經驗,而Terry Jones最大心願就是打造一本能夠讓人永久保存的雜誌。

《iD》的存在不僅只是一本雜誌,它還是能夠孕育人才的地方,多年來靠著《iD》而聲名大噪的人多不勝數,當中包括Nick Knight、Juergen Teller、Ellen von Unwerth、Wolfgang Tillmans及Alasdair McLellan等著名攝影師外,《iD》亦同時為不少模特兒及名人解鎖她們成為雜誌封面的成就。國際知名女歌手如Madonna、Sade及Björk均於《iD》獲得人生第一個雜誌封面的榮譽,而1993年更同時得到傳奇級模特兒Kate Moss和Naomi Campbell的「眨眼」封面,讓時尚圈滿載著話題性之外,更順理成章捧紅了二人。各式各樣的「眨眼」動作加入不同攝影師拍攝手法,已經成為《iD》時尚雜誌最引人入勝的標記,我行我素的排版方式及圖片作主導的風格,造就了《iD》這本氣勢非凡的視覺系時尚雜誌。Terry Jones認為時尚是一種《iD》做事的藉口,但事實上圖像才是時尚最真正的核心部分,Terry Jones向來只跟隨個人的直覺,從不相信市場研究的營銷數字能夠影響他對《iD 》的創作,隨性的風格亦容易讓讀者為之著迷。

出色的雜誌就是以編輯獨到的想法作主,將精挑細選的文章內容和影像出現在平面上,唯有這樣做才能於雜誌界內脫穎而出,Terry Jones能夠將《iD》營造出一種迷人且親密的魅力,讓讀者能夠感到與自己正在看的雜誌畫上等號,或許這種美妙之處只能出現在用心製作的紙本雜誌上。

……. Research | 首批裡原宿的代表品牌之一?藤原浩和高橋盾都稱讚的品牌你知道嗎?

為什麼潮流界最熱忱於塊根植物?

相關焦點

  • 面對《I-D》雜誌的挑戰,她們倆的回應是...
    如果劍走偏鋒的《i-D》雜誌找到你,要求你用影像來向女性日益趨同的美發潮流宣戰,你將如何回應?
  • Inspiration 影像 | 面對《I-D》雜誌的挑戰,她們倆的回應是...
    如果劍走偏鋒的《i-D》雜誌找到你,要求你用影像來向女性日益趨同的美發潮流宣戰,你將如何回應?燙染、拉直是墨西哥女性間默認的標準。為挑戰這趨同的社會性審美,墨西哥版 《i-D》雜誌委託FLAMINGUETTES 以此製作專題。Mara 和 Daniela 拍攝的 6 位女性有 1 個共同點 ,後文有敘。而在視覺呈現上,常規的平面硬照不好突出主角 - 頭髮的質感;短片雖然可行,但這已經超出雜誌給出的預算和版面要求,該怎麼辦?
  • 看這本英文原版雜誌,比你背單詞有用多了!
    學習寶典+百科全書+頂級攝影作品集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百年經典雜誌 擴充詞彙量愛旅行的朋友在出去玩之前肯定會參考一些權威的材料,而《國家地理》在地理雜誌界的地位,它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如果說有哪一本雜誌能夠源源不斷地向我們展示地球的各個角落,滿足我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會是《國家地理》。每一年這本雜誌都會評選出xx年旅行者必去的xx個目的地,給喜歡旅行的人提供參考。▼這本雜誌也非常適合像我這種沒時間沒金錢更沒精力出去玩但是又喜歡欣賞美景的人!
  • 許光漢爆紅後首本雜誌解封,彭于晏、蔡徐坤與易烊千璽都上過封面
    是的,比起《Esquire時尚先生》《智族GQ》來,這本叫《出色WSJ.》的雜誌,可能算不了啥,但給你看看他家今年的開年刊封面是誰——是把這本雜誌賣到斷貨,加價百分之二十都還有粉絲趨之若鶩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
  • 這本香港雜誌,想幫你找到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不論載體如何變換,做雜誌、做網站、做展覽活動、論壇,我們看到雜誌人做事情的核心理念總是不變的——對人物與周遭保有著好奇心,愛好分享,推動社會文化進步⋯⋯人生在世,不茫茫然隨大流,而是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順序,為自己所喜愛的事情而拼命努力,不論世道如何,結果如何,總值得大家的掌聲。本篇以後,我會轉載Peter為《Magazine P》所撰寫的部分刊首語。
  • 兒童雜誌界的勞斯萊斯,每一本都想哇哦一聲
    今天分享一篇世界各地優秀兒童雜誌博覽的文章,來自對雜誌出版、潮流設計很有研究的公號空白雜誌。文中介紹了14本兒童雜誌,無論內容還是視覺呈現,都相當驚豔,真是堪稱兒童雜誌界的勞斯萊斯啊!最讓我驚訝的,是兒童時尚雜誌。也許在我們的觀念裡,小孩子講究什麼打扮。
  • 蘋果收購了專門看雜誌的 Texture,繼續擴展訂閱業務 | 愛範兒
    繼去年收購 Shazam 後,該公司又將有著 「雜誌界的 Netflix」 之稱的 Texture 收入囊中。在本周一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上,蘋果公司網絡軟體和服務高級副總裁 Eddy Cue 確認了收購消息,但未透露具體交易金額。
  • 賈乃亮:10月開門紅,健碩身材帥氣臉蛋連續登上4本雜誌封面
    ——————————————————【曉今娛特供「今日頭條」獨家原創,嚴禁任何形式轉載】——————————————————十月份連登4本知名雜誌封面,這4張照片都是賈乃亮近期在國內知名時尚類雜誌上的封面照,中國人都講究十全十美,在10月剛剛開始的這個金秋時節,賈乃亮就成功登上了4本知名雜誌封面,真的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喜事。
  • 這6本頂尖美食雜誌,內容卻不止是美食 毒物
    如今的美食雜誌,可謂是強者如林,要想從中脫穎而出,務必是要在雜誌的視覺體驗上多下功夫的,因而一本好的美食雜誌
  • 許光漢成名後首個雜誌封面,並非主流大刊,質感卻相當高級
    是的,比起《Esquire時尚先生》《智族GQ》來,這本叫《出色WSJ.》的雜誌,可能算不了啥,但給你看看他家今年的開年刊封面是誰——是把這本雜誌賣到斷貨,加價百分之二十都還有粉絲趨之若鶩的四字弟弟易烊千璽
  • 琢磨著每個小故事,這本獨立漫畫雜誌《Papayep》推出了第3期
    在《Papayep》創刊號還只有電子版在線上發布的時候,鯨字號就對這本幾乎每個小故事都很有看頭的獨立漫畫雜誌十分喜歡。
  • 街拍雜誌《FRUiTS》謝幕!還能在哪找到日本潮流?
    日本少女街拍雜誌《FRUiTS》在二月份發行了最後一期的紙質刊(第 233 期)。這本已經存在 20 年的人氣雜誌,在這期過後正式宣布停刊。在《FRUiTS》和《TUNE》相繼停刊之後,創始人青木正一(Shoichi Aoki)親手創立的三本雜誌也只剩下《STREET》以雙月刊的形式繼續出版。在沒有了經典的《FRUiTS》的情況下(或者說原宿風格已經不再流行的情況下),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窺見到日本的潮流文化?
  • 社創案例|Boven雜誌圖書館:雜誌界的共享經濟
    與雜誌朝夕相對的淵源,要從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的第一份工作 — —Tower Records,一間美商經營唱片行說起。當時在Tower Records當店員的周筵川每日工作接觸到大量的進口CD、雜誌,他表示,過去做音樂、設計、創意的這些人經常像是尋寶在唱片行待一整天,通過工作和客人聊天交流,他慢慢懂得看雜誌、熟悉雜誌進貨等渠道,而雜誌也悄悄跟上他,一跟就是二十年。
  • 從這本叛逆的雜誌開始!了解韓國設計
    《GRAPHIC》 Magazine 它是一本平面設計雜誌,創辦於2007年,最早發行於首爾。這本雜誌關注設計主流之外的平面設計趨勢,當下火熱的潮流一定不在它討論範圍之內,但是雜誌每一期都將圍繞著一個主題延展開做深度討論,會像做畢業論文那麼認真哦。
  • 辦得了雜誌,開得了餐廳,生活雜貨店 D&D 還是你了解日本的「必經之路」
    ▲(image:h-media)《d design travel》是我近期愛看的一本雜誌書,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一本特別的旅行手冊,不過這未免就浪費了創始人長岡賢明和此刊編輯們撰寫的思考過程啦。▲你猜《d design travel:東京》封面為什麼會選用 COMME des GARÇON 曾經發行的《Six》雜誌封面?
  • 一本國際著名時尚雜誌,竟然沒有封面大片?
    如果一本雜誌沒有時尚大片會怎樣?沒有身著華服、光鮮亮麗的模特、沒有專業級妝發、超前視野的攝影團隊,這本雜誌還能看嗎? 義大利版《Vogue》在今年1月開年刊就是這麼做的!沒有時尚大片,只有插圖!
  • 日本的少女漫畫雜誌們
    時至今日,雖然說日本出版業也受到了網際網路的衝擊,但先進的印刷技術卻依舊承載著日本的出版行業,這其中不乏諸多的漫畫雜誌。這次,就來說一說和日本少女漫畫有關的雜誌們。りなちゃ 三本雜誌創刊號封面 圖源:網絡說到少女漫畫雜誌,首先就要說一下被譽為日本三大少女漫畫雜誌的「りなちゃ」。
  • d+a/e/i/o/u+其它輔音字母的單詞組合
    d+元音字母a/e/i/o/u+其它輔音字母的單詞組合不多,現集中為大家做個總結。具體單詞如下:dad /dd/ n. 爹爹did /did/ v.die I thought I`d die laughing.我要笑死了。due: Her success was due in part to luck.她的成功部分源於運氣好。
  • 每日一句英語:I'd like to... 我想……
    我想……   用法透視   「I'd like to...」是「I would like to ...」的縮寫,是一種客氣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說法。   支持範例   1.I'd like to buy a one-way ticket to Beijing.   我想買一張去北京的單程車票。
  • 世界上最有趣的9本雜誌,看完想立刻剁手
    在這家書店中,Steve一眼看到了一本名叫《Zembla》的獨立文學雜誌(這是一本自2003年出版至2005年的雜誌,共八期)。  高水準的配圖,有格調的文字,這本獨立雜誌瞬間戳中了Steve的心,這之後,Steve遍開始用閒暇時間購買各種獨立雜誌,甚至為其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