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前媒體報導
美國時間8月28日
電影《黑豹》男演員
查德維克·博斯曼
罹患腸癌去世,年僅43歲
4年前,博斯曼被診斷出結腸癌。在無數次手術和化療期間,他拍攝了《黑豹》《馬歇爾》《復仇者聯盟3、4》等電影,遺作為《Ma Rainey's Black Bottom》。其中,《黑豹》斬獲了7項奧斯卡提名。
消息一出,對無數期待《黑豹2》的影迷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從診斷到去世僅僅6年,而今年博斯曼也才僅僅43歲。
01
我為什麼會的腸癌?
腸癌已成為我國高發癌種之一。以往腸癌好發於中老年,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但近年來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臨床上30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罹患腸癌的比例逐漸升高。」我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劍說,「年輕人患腸癌與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1 肥胖:研究結果顯示,在50歲以下人群,進行性肥胖與腸癌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尤其胖在肚子上的人,腸癌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1.5~2倍。
不良飲食習慣:腸癌是消化系統的惡性腫瘤,與飲食習慣相關。很多人在飲食過程中存在錯誤的行為,大量進食高油高脂、辛辣食物、燒烤類食物、醃製食物,都有可能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出現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容易出現癌變。
久坐不動:現代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人忙起來的時候可能連上廁所都顧不上。長期如此,可能演變成憋大小便的習慣,排洩物在腸道中停留過久,一些有害物質在腸道內被反覆吸收,會直接誘發腸癌的發病。
吸菸飲酒: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死於腸癌的風險性要高34%,吸菸的年頭越長,腸癌的死亡率越高。有腸癌家族史的人每日攝入酒精量大於30克,將增加患腸癌風險。酒精會促使消化道血管擴張,並破壞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家族遺傳:腸癌也是具備家族遺傳傾向的,如果家族中有多人都出現了該疾病,那麼其他人應該定期檢查身體,定期複查腸鏡,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如果也有癌變的趨勢,應該馬上治療。
02
腸癌該如何儘早發現?
腸癌在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的症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 1.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細等。
2.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由於糞便的摩擦,腸腔內腫瘤的表面如果潰破,就會發生出血,就容易帶出淺、淡紅色樣的帶血大便。由於早期腫瘤比較小,血便的發生率比較低,或者只是間斷性的發生。
3.腹痛或腹部不適、腹部腫塊、腸梗阻相關症狀。
4.貧血及全身症狀(消瘦、乏力、低熱等)。這些全身症狀是很多癌症,甚至非癌症的疾病都會出現的表現,沒什麼特異性,最容易被忽略。
我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劉鶯說:「有上述類似症狀出現時,不要武斷地認為只是簡單的痔瘡,還是應該需及時地到專科醫院就診,做一些簡單的檢查,比如:肛門指診,大便常規及隱血試驗,必要時做全結腸鏡的檢查。」
劉鶯,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約翰 · 霍普金斯醫學院博士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康復分會食管癌專家委員會副主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精準醫學與腫瘤MDT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對消化系統中流診斷治療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先進的治療理念。
李劍,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河南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醫學會姑息治療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消化道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腹膜後腫瘤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等。擅長胃癌、結直腸癌和腹盆腔腫瘤的手術和綜合治療。
往期精選
少年學霸患腸癌,醫生痛心: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去醫院查查!
30歲被查出腸癌,想不通:我還這麼年輕,也沒家族史!
網傳「便血」就是腸癌早期症狀?腸鏡檢查才是「金標準」
責編:龐紅衛
編輯:陳玉博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