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喝茅臺的人改喝一款新牌子,有多難?肆拾玖坊的做法可能徹底顛覆你對體驗經濟的認知。」
這是一家神奇的白酒公司。肆拾玖坊創立5年,年銷售額就破10億。它已成為茅臺鎮體量前三。前面的茅臺和國臺,已耕耘幾十年。更神奇的是,它既沒有像江小白一樣把酒鋪進萬家超市,也沒有像洋河一樣廣告做得鋪天蓋地。它究竟怎麼賣酒的?它的神奇之處,讓外人如墜迷霧:傳言只吃鮮花的楊麗萍成了它的代言人;很多人誤以為它是茅臺鎮最大的旅行社;不到5年,發展出100多家分銷商,1000多家經銷商。
01
你該如何轉化新用戶:
如何改變喝茅臺的人?
你可以想像,讓喝茅臺的人改喝一款新牌子,有多難?肆拾玖坊的做法可能徹底顛覆你對體驗經濟的認知。一位分銷商老李,他邀請某企業的董事長來家裡吃飯。董事長喝了20多年茅臺,死忠粉。飯桌上,老李請他「盲品」:4個一模一樣的酒杯,兩杯是茅臺,另外兩杯是肆拾玖坊的宗師酒和俠客酒。一一品嘗後,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哪杯酒最好喝。第二,哪一杯是茅臺。
董事長說,我喝了20多年茅臺,一口就能喝出來。結果他選出來的,卻是肆拾玖坊的宗師酒!董事長震驚之餘,老李順勢請他去參觀肆拾玖坊在茅臺鎮的酒廠。後來的茅臺鎮之旅,董事長封了三個千斤壇,成了肆拾玖坊的忠實用戶。如果你只是說:我的酒好喝。你很難扭轉客戶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品牌的價值不在灌輸,而在感知。可感知的價值,才是價值。讓產品自己說話,讓客戶自己體驗。這是肆拾玖坊為用戶營造的第一個體驗的巔峰時刻,它成功的關鍵就是遠超用戶的預期。
02
你該如何提高復購率:
為什麼他們從此只喝肆拾玖坊?
肆拾玖坊的復購率極高。一位管理層說:「參加完這個活動,很多人不會再喝原來的酒了,認準了我們。」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醬酒銷售場景——家宴。業務人員把目標用戶請到家中或門店,自備好一桌酒菜。酒酣耳熱中,將早已標準化的體驗流程春風化雨般呈現給客戶。「盲品」僅是其中一個環節。更震撼的是,在業務人員的幫助下,你可以親自勾兌一杯「酒精酒」。別急,你可能對「酒精酒」有誤解。它不違法!使用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是國家允許的,這種工藝又叫「液態法白酒」。
起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糧食短缺,人吃飯都不夠,才研發出食用酒精兌水、加香精的工藝。但「酒精酒」的成本,遠低於純糧食釀造的酒。所以今天市面上很多酒,明明是酒精勾兌,但瓶子上的原料依然寫的是:高粱、小麥。並不會把食用酒精、香精標註出來。你以為喝的是純糧酒,但可能就是「酒精酒」。錢多花了不說,第二天可能還頭疼。當你親手用針管注入五六種香精,勾兌出一杯「酒精酒」,口感還和你平常喝的極其相似。你該有多膈應?
你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平常到底喝的什麼酒。這時候,他們會善解人意地教給你「火檢法」:把酒點燃,純糧酒會變得渾濁,而酒精酒依舊清澈透明。純糧酒有穀物發酵的香氣,而酒精酒則騷澀難聞。
肆拾玖坊把「只做純糧酒」的理念,通過「體驗」烙印進用戶靈魂深處。超市促銷員端著茶請你品嘗,這是體驗經濟的1.0版本;那麼體驗經濟的2.0版本則是:從體驗產品本身,上升到重構產品的體驗流程——我來告訴你,你可以怎么喝酒。這種深度體驗,是品牌價值傳遞最有效的方式。結果就是,令人咋舌的高忠誠度、高復購率。
正如羅振宇所說,「體驗經濟最核心的特徵,就是無法退轉。一旦體驗到了更美好的東西,就無法退回到原來的體驗層級去了。」
03
你該如何提升客單價:
如何把酒做到20多萬的客單價?
當會員電商第一股「雲集」,在全職媽媽中賣著100多元的商品時,同樣以私域流量起家的肆拾玖坊,卻在「醬香之旅」中做到20多萬的客單價。重陽下沙時節,每逢周末,小小的茅臺鎮蜂擁而入幾百上千的「遊客」。他們統一著裝——印著偌大「肆拾玖坊」logo的紅色衛衣,由十幾輛排成長龍的的大巴車運送到赤水河畔的肆拾玖坊酒廠。盲品過茅臺和肆拾玖坊的那位董事長就在其中。他參加過多次「家宴」後,受邀參與這一次「醬香之旅」——周末兩天的行程,核心是參觀肆拾玖坊的酒廠,體驗茅臺鎮的酒文化。
上午參觀酒廠。當你走下大巴車,空氣裡濃烈的發酵味道直鑽口鼻。「導遊」細緻解說醬酒的「12987工藝」:一年釀造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
你會看到女工用腳把小麥踩成金黃的酒麴,成堆的紅櫻子糯高粱正在發酵,巨大的蒸屜散發綿密的白霧,漆黑的窖池醞釀著一年的希望。
你會聞到十幾個房間的酒麴堆積在一起的酸味,你會聽到人群面對現代化的封瓶流水線發出的驚嘆,你會嘗到7次取酒不同的味道:澀酸醇綿甜焦糊。
總之,肆拾玖坊的創始人張傳宗就是要用你的眼耳口舌鼻共同見證:一瓶酒的前世今生,一粒高粱的涅槃重生。他堅信:360度全方位、全鏈條體驗,總有一次偶然的接觸,能讓你砰然心動!
體驗經濟的2.0版本,也是從體驗產品,到體驗產品的製造過程。極致的體驗,讓人從品牌的消費者變成了品牌的共建者。人們忙著在高粱堆前合影,發朋友圈。他們以後還會在酒桌上多次談起這次旅行,以專家的姿態分享對酒的認知。
極致的體驗,也帶來了極致的回報。下午參觀封壇基地時,董事長封了3個千斤壇。每個價值20多萬。而另一個人則封了49壇。
當然,這一切,也離不開午宴時,張傳宗的那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04
商業創新的核心,已經變了
你該如何打造有價值的體驗?
商業創新的核心問題已經從「如何將產品賣給誰」轉變成了「如何為誰打造有價值的體驗」。而體驗的打造,則取決於洞察人心和發現變化的能力。當大量公司把目光聚集於年輕人,張傳宗則看到了被忽略的中年人。中年人從未如此焦慮過——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技術更迭,行業變遷,中年人茫然四顧:我們真的被拋下了嗎?連一聲再見也沒有嗎?張傳宗感同身受。15年聯想的職業生涯,既經歷過併購thinkpad的高光時刻,也感受過轉型手機業務的折戟沉沙。
2015年,時任聯想某事業部總經理的他,一天之內打出80多個電話,軟磨硬泡「壓」出上億的產品。黑暗中,他離開辦公室坐進車裡,這個40歲的中年男人哭了。5年後,在肆拾玖坊5周年大會上,他說:「肆拾玖坊不僅僅是賣酒,而是為了我們這一代人如何玩轉網際網路,跟上新時代。人到中年,才至中產。我們依然富有朝氣,依然富有學習力,依然壯心不已。」臺下掌聲雷動。聽眾們相信,自己就是張傳宗所描述的——願意跟上時代步伐,不斷尋求突破的新中年。
在家宴和醬香之旅中,你會結識眾多境遇相似的同齡人;你們會統一服裝,遵從新飲酒文化(例如,同飲不同量),同念「肆拾玖坊賦」以助酒興:「鬢邊華發,何妨壯志凌霄,浮沉半世,今朝再續逍遙」。即便你身處三四線城市,也可以參加肆拾玖坊的線上商學院,學習社群運營、新零售等最前沿的商業實操。這些都是張傳宗試圖讓中年人體驗到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是電鑽,而是牆上的洞。不是洞,而是掛好的畫。不是掛好的畫,而是身處房間時的怡然自得。人們需要的也不是酒,而是微醺的感覺。不是微醺,而是世界和自己都變得更好的感覺。體驗經濟的3.0版本,是對文化和價值觀的體驗。張傳宗懂得:他賣的不僅是酒,更是中年人曾經失落的夢想和快樂,以及時代焦慮下亟需的撫慰。商業的本質是人。正如《體驗思維》作者黃峰所說,「重新發現人,一個混融的,流動的,立體的,大寫的人,自然能引領這個時代。」
圖:體驗經濟的演變
阿爾文*託夫勒在《未來的衝擊》指出:「未來經濟將是一種體驗經濟,未來的生產者是製造體驗的人。」未來所有的品牌都將體驗化。茅臺鎮以璀璨的夜景聞名。最為奪目的就是茅臺的辦公大樓,夜色中光芒四射。而肆拾玖坊的「旅行團」如同夜幕下的一陣清風,將赤水河吹皺。漣漪層層疊疊,擴散開來,似無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