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IP怎麼搞」關注
文創產品一直是最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尤其在故宮播出系列真人秀節目——《上新了,故宮!》之後。文創產品不是簡單的複製文物,它是具有高知識性、高附加值、強融合性的文化產品,是表達文化創意思想、符號和生活方式的消費性產品。如何將文物背後的文化信息,轉化成受觀眾喜愛的商品,是文博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博物館文創產品不同於其他旅遊紀念品,首先要蘊含本館藏品文化元素,其次要吸引廣大觀眾樂於接受購買,應有一定實際應用價值。黑龍江省地處偏遠,文物資源相對匱乏,博物館文創事業剛剛起步。作為省內的龍頭展館,黑龍江省博物館主動出擊,打破向社會徵集,或者委託文創公司開發生產的文創產品研發模式,將文創納入社科課題進行研究。本文就以課題《團花紋飾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研究》為例,介紹博物館在文創產品研發方面的一點心得。
課題組主要成員為省博文物保管與保護人員,在了解文物資源和挖掘文物歷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開發團隊受故宮博物院研發的「千裡江山金箔手工皂」啟發,決定選取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金代團花紋金帶銙的元素,研發一款紀念意義與實用價值兼備的手工皂產品。
這件金帶銙為國家一級文物,出土於黑龍江阿城的半拉城子。半拉城子遺址位於阿什河畔半拉城子村西側,與金上京會寧府距離不遠,為金代古城遺址。團花紋飾是中國的傳統紋飾之一,寓意團圓富貴吉祥。在展覽中,黃金質地的文物一直是吸引觀眾駐足的亮點。這條金代盤花紋金帶銙為人們了解白山黑水的輝煌歷史和審美情趣提供了實物佐證,展現了黑龍江特有的金文化。
紋飾向來是文創產品的熱點設計元素,比較容易轉化為圖形語言。但是紋飾運用到文創產品中,不是對傳統圖案簡單的羅列、堆砌與複製。古代紋飾來自文物,首先需要對文物的源流進行梳理分析,深入挖掘文物背後所蘊含的人文背景和文化內涵。
目前的文創產品趨同化嚴重,僅僅是將文物圖案元素複製到器具上,沒有進行提煉和創造,缺乏歷史文化內涵。為此,課題組選擇從紋飾角度提煉文化創意。經過電腦重新線描構圖,製作出規整的團花圖案,可以運用於產品的進一步設計製作。整個圖案看似花朵,旋轉對稱,外圈為變化蓮瓣紋,中部一圈為演化的雲紋與「卍」字紋變體相結合。中心為傳統「喜相逢」構圖,為演化的太極圖,將三組吉祥紋飾統一設計進一個團花紋圖案中。整個團花紋飾風格簡潔,高雅,符合宋金時期風格,能夠代表北國的粗獷豪放,卻又不失包容之美。
課題組通過三維掃描收集文物數據,對數據整理,用電腦重新製圖,建立可供3D列印使用的數據模型。3D列印選取ABS樹脂,質地輕便,強度大,適合製作模具母模,成本低於傳統手工雕刻製作蠟模。根據成本和使用習慣,成品皂尺寸為直徑7釐米,厚度3釐米。
為便於相關產品的進一步延伸,課題組選用食品級矽膠翻制手工皂模具,手工皂製作配方均為市面上熱門配方,具有一定的護膚功效。最終製作出團花紋金盞花潤肌皂、團花紋茜草馬油皂、團花紋滋潤銀耳皂、團花紋艾草平安沐浴皂等產品。根據不同膚質要求,還可以定製特殊成分的產品,體現個性化。目前,各款手工皂均在黑龍江省博物館觀眾服務中心文創產品店進行試銷,並參與了博博會展銷。這款團花紋手工皂兼具文化、顏值、功效於一體,總體來說性價比較高。筆者還利用團花紋飾模具製作了石膏車掛,背面滴入芳香精油,可以掛在車裡作為裝飾。
生活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還有用心將創意變為產品的實幹精神。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將研發成果大規模地進行市場轉化,為人們帶去更多美的享受。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繫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文旅商品一站式服務
李老師:138 1051 6793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