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罕見腫瘤侵襲「人體命脈」,看醫患如何攜手「拆彈」

2021-01-13 廣州日報大洋網

大洋網訊 頸動脈堪稱人體命脈,大腦約70%的血液供應來自頸動脈,足以見得其重要性。43歲的成女士,頸動脈竟被罕見的腫瘤「侵襲」,實在驚險!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中心聯合胸外科、口腔科、麻醉科、影像診斷科等多學科,解除重重險情,成功為成女士實施了頸動脈體瘤切除術。

頸動脈被罕見腫瘤「侵襲」

成女士是一名教師,來自清遠,年僅43歲。幾個月前開始,成女士老覺得右耳有點刺痛,在右邊頸部還隱約摸到一個腫物,甚至有脹痛感,前往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結炎」。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炎治療,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腫物也有越長越大的趨勢。

1個多月前,成女士到廣州一家三甲醫院就診,通過頭頸部增強MRI和MRA檢查後發現,她的頸動脈分叉處確實有個不小的腫物,直徑約有3.5cm。「可能右側頸動脈分叉上長了罕見的頸動脈體瘤」,接診的教授告訴成女士,但手術風險實在太大,建議找找別的專家。

幾番周折無果後,成女士在一位醫生朋友的推薦下,找到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中心咽喉頭頸外科鄧澤義教授。通過仔細查體及詳細查看患者相關檢查資料,面對患者的堅定和信任,鄧澤義教授表示,「雖然手術難度大,風險也很高,但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攻克這個難題。」

什麼是頸動脈體瘤?

鄧澤義教授解釋,頸動脈體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化學感受器腫瘤,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部位的頸動脈體,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稍高。這種腫瘤通常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逐步增大,會出現局部壓迫的症狀。

頸動脈體瘤多為良性,雖然惡變可能性小,但如不積極治療,腫瘤繼續增大,壓迫血管可導致腦缺血,壓迫喉返神經會導致聲嘶嗆咳,壓迫舌下神經會導致伸舌偏斜,壓迫交感神經則會出現頸交感神經節麻痺症候群等。

手術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但是,鄧澤義教授表示,由於腫瘤位置特殊,而且瘤體血管極為豐富,與頸動脈常粘連緊密甚至包繞,因此術中頸動脈損傷出血的風險很高。

周密術前準備降低術中腦栓塞風險

周密的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邱前輝、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永賀的支持下,鄧澤義教授為成女士完善頭顱MRA及CTA檢查,明確了腫瘤部位及毗鄰關係,結果顯示腫瘤已經包繞部分頸內動脈及頸外動脈(分型二型,共三型)。

為提前鍛鍊大腦側支循環,以防術中需要結紮頸動脈導致出現腦缺血、腦栓塞甚至死亡等風險,鄧澤義教授團隊為成女士進行了Metas訓練(壓指試驗)——通過壓迫頸總動脈來鍛鍊對側頸動脈的代償。克服頭暈等不適,持續堅持訓練,10天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及頸內動脈暫時性球囊阻斷試驗(TBO)結果顯示,成女士大腦側支循環良好。

為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盡最大可能保留患者各項功能,鄧澤義教授邀請胸外科張家慶教授及頜面外科張小根醫師參與多學科會診,優化最終手術方案。

多學科保駕護航順利「拆彈」

去年12月初,手術如期舉行。在切開頸動脈鞘後,可以見到腫瘤位於頸動脈分叉處,與血管呈現「高腳杯」形態。由於腫瘤與頸動脈粘連嚴重,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小心翼翼地分離;由於瘤體位置較高,一旦損傷頸內動脈導致大出血,血管重建或結紮都會極大地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

在一旁的胸外科張家慶教授全程「保駕護航」下,鄧澤義教授與張小根醫師成功將頸動脈體瘤完整切除,並完好保留了頸動脈及迷走神經、舌下神經等重要神經。歷經5個多小時,腫瘤完整切下的那一刻,全場人員都鬆了一口氣,「兩周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鄧澤義教授表示。

術後成女士沒有聲嘶、嗆咳等嚴重併發症,留置的引流管拔除後順利出院。出院前,成女士高興地給醫護團隊送上鮮花。承受了幾個月巨大心理壓力的成女士一家終於放下了心裡的大石頭。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 伍曉丹、曾潔、韓羽柔

相關焦點

  • 陝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一棵「許願樹」 寫滿醫患攜手抗擊腫瘤的...
    原標題:陝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一棵「許願樹」 寫滿醫患攜手抗擊腫瘤的信心[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報導(宋佳):近日,一篇名為《放棄很難,但堅持一定很酷》的微信文章在陝西腫瘤科醫生之間傳播開來,文章由陝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實習護士劉穎傑的兩篇日記和住院醫生祝旭龍的感想組成,此篇文章向人們敘述了一個真實的腫瘤外科。
  • 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 助力營造和諧醫患
    對於意外帶來的損害,一些病員及其家屬由於突遭打擊,難以面對現實,對醫務人員的解釋不能接受,產生醫患糾紛。對於醫療過失原因導致的不良後果, 目前可以通過醫療責任險獲得賠償, 而對於非醫療過失原因導致的不良後果,依我國現行法律和醫療保障體系還缺乏相應的補償方案,建立高風險醫療意外保險是現階段可行的解決方法之一。
  • 心臟也能長腫瘤?罕見卻很危險
    心臟也能長腫瘤?是的,你沒有聽錯,作為一種罕見的實體瘤,多數人未熟知。什麼是心臟腫瘤?心臟腫瘤是生長在心肌或其臨近組織的新生物,可分為原發性心臟腫瘤(primary cardiac tumor, PCT)和轉移性心臟腫瘤(metastatic cardiac tumor, MCT),一般意義上心臟腫瘤多指原發性心臟腫瘤。
  • 罕見10CM巨大主動脈瘤,青島專家成功拆彈挽救患者生命
    人體的主動脈是一根粗大管子,平均直徑在3個釐米左右。許多主動脈瘤病人,動脈膨脹得像氣球一樣,但多數也不過六七個釐米。10釐米的動脈瘤十分罕見。再擴張,隨時就能破了!你知道二次開胸手術有多難嗎?第一次手術留下的傷疤並不止於表面,胸腔內的粘連才是外科大夫最大的難題。當第二次手術,心臟和血管的邊界不再清晰,需要仔細仔細再仔細,才能把有用的結構游離開來。
  • 這部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每個腫瘤醫患都應該看看……
    他們如何接受生活的「審判」?他們如何與疾病「搏鬥」?這些問題,相信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答案——《生生》。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獨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病房裡有這樣一個地方——樹洞小屋,一個緊靠窗戶,明亮而安靜的小角落。
  • 親親健康攜手太平洋保險 讓手術安心險服務萬千家庭
    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是醫患雙方共同追求的目標,但現代醫學針對許多疾病的診治受到醫學技術發展的局限,並不能完全、絕對、有效地避免醫療併發症的出現及意外的發生。  據相關數據統計,每年約40萬人死於醫療損害事件,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四倍。而80%醫療事故非醫生的過錯,屬於醫療意外。
  • 人體免疫細胞原來是這樣追殺腫瘤細胞的!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的防衛軍,是抵禦「叛變者」腫瘤細胞的核心力量。英國著名雜誌《自然》製作了一部5分鐘的精美視頻,從腫瘤免疫角度為大家講述免疫系統是如何一步步消滅腫瘤細胞的,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
  • 上海多學科專家攜手探索音樂療法 優美旋律舒緩醫患身心
    上海多學科專家攜手探索音樂療法 優美旋律舒緩醫患身心 2020-09-07 12:17: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 人民日報:如何構建良好醫患關係
    這些年來,通過上下協同,社會共同努力,整體來看,醫患對立逐步彌合、醫患信任逐漸增強,醫患關係迎來了總體向好的拐點。有人說,我們有一千個理由讓醫患關係變好,沒有一個理由讓醫患關係變壞。其實,很多時候,矛盾的發生,關係的緊張,源於信任的缺失,更源於雙方的互相不了解。讓醫患關係進持續改善,讓醫患和諧繼續向好,進一步增加雙方的了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
  • 醫患互相鞠躬致謝 感人一幕在武漢重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戰疫」的特殊時期,一張隔離病房裡醫患相互鞠躬的照片在朋友圈不脛而走,瞬間淚目!2月23日下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6重症病區。武漢的一對夫妻李先生和蔣女士治癒出院,夫妻雙雙把家還。
  • 小結節變成大腫瘤!公利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精準「拆彈」
    吃飯咽不下,走幾步就喘不上氣,一摸脖子又粗了一大圈……餘老先生怎麼也想不到,當初的小結節居然會變成甲狀腺巨大腫瘤。更棘手的是甲亢也來「湊熱鬧」,再不手術,隨時都有窒息危險!近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多學科團隊的通力協作下,最終為老先生精準拆除體內8釐米大的「不定時炸彈」。
  • 兩大影帝18年後再攜手《拆彈專家2》燃爆走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全國公映,這部近期院線影片裡的口碑之作,究竟觀感如何?12月21日,大河網記者受奧斯卡影城邀約觀看了這部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及領銜主演,劉青雲、倪妮領銜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
  • 兩大影帝18年後再攜手《拆彈專家2》燃爆走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電影《拆彈專家2》將於12月24日全國公映,這部近期院線影片裡的口碑之作,究竟觀感如何?12月21日,大河網記者受奧斯卡影城邀約觀看了這部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及領銜主演,劉青雲、倪妮領銜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太炸了」成為大家看完片後最直接的感受。六場重點爆炸戲,從頭炸到尾,視效衝擊相當震撼。
  • 長沙腫瘤熱療中心,長沙腫瘤熱療醫院
    長沙腫瘤熱療中心,長沙腫瘤熱療醫院 時間:2021-01-14 17:02:46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長沙腫瘤熱療中心,熱療醫院在哪裡呢?我相信許多腫瘤患者想知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什麼是熱療吧,腫瘤熱療是一種使用特定設備或方法局部或全身加熱腫瘤以治療腫瘤的方法。
  • 世界級罕見複雜腫瘤,醫生冒風險手術六小時成功完整切除
    術中切除與腫瘤關係密切的下腔靜脈8cm之多並順利重建修復,患者現已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恢復滿意,隨訪結果良好。原發性下腔靜脈平滑肌肉瘤極其罕見,全球範圍報導不到500例。該病例腫瘤體積大,約10*8*10cm,位於整個腹腔後方;向上將肝臟頂起、向下壓迫侵犯腎臟的回流靜脈,累及下腔靜脈約6-8cm,導致管腔幾近閉塞。
  • 《拆彈專家2》公布爆炸特輯揭秘爆炸戲是如何拍攝的
    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並領銜主演,劉青雲、倪妮領銜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2》目前票房已突破4億。今日,電影曝光了一支「爆炸特輯」,揭秘電影中的爆炸戲是如何拍攝的!【遊俠網】《拆彈專家2》曝「爆炸特輯」從第一部到《拆彈專家2》,爆炸戲一直是電影裡的重頭戲。
  • 拆彈專家2,核彈危機一觸即發,看劉德華劉青雲倪妮如何化解危機
    就在今天,平安夜的當天,《拆彈專家2》就開始在影院上映啦!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去看了呢!小牛在這裡就先給大家劇透一丟丟吧!故事主要講述了在香港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起爆炸案,由劉德華飾演的前拆彈專家潘乘風,他因為在現場意外昏迷,使得他陷入到這起爆炸案中,甦醒後的他只能選擇一邊逃亡,一邊為自己為案情查明真相。
  • 抗擊腫瘤,拼的就是免疫力!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免疫力棒棒的?
    免疫力,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的體內,是負責人體治安秩序的一種力量!正常情況下免疫力處於平衡狀態,過高則免疫應激強烈,比如藥物過敏、免疫性肝炎、細胞因子風暴等,過低則體內秩序發生混亂,比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
  • 蘇州御生堂首席老中醫許其興:中醫治療腫瘤,重燃生命之火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很多不了解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的人,都會有這種疑問。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到底怎麼樣呢?其實到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現場看一下,就會有個初步的答案。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大廳,前來尋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有奔名老專家來的,有奔他的百年歷史來的,百年歷史中醫館絕對經得住患者考驗。
  •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百年傳承抗癌防轉移抗復發值得信賴
    「蘇州御生堂中醫治腫瘤靠譜嗎?」很多不了解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的人,都會有這種疑問。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到底怎麼樣呢?其實到蘇州御生堂中醫館現場看一下,就會有個初步的答案。蘇州御生堂中醫館大廳,前來尋醫問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有奔名老專家來的,有奔他的百年歷史來的,百年歷史中醫館絕對經得住患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