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 助力營造和諧醫患

2021-01-13 親親健康

對於意外帶來的損害,世界通行做法是建立社會化的經濟分擔方式。在我國,交通、運輸、旅遊等行業都實行了自願或半強制的保險,如車票、機票、旅遊費中都包含一定額度的意外保險費,同時提供自願的更高保額的意外險供旅客選擇。而醫療行業與上述行業相比,意外風險更高。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平均每年醫療事故死亡人數高達19萬多人,遠遠高於死於交通事故人數。可見,醫療行為不但有風險,而且其發生率可能並不低於我們乘坐交通工具帶來的風險。

醫學是一門高風險的實踐性科學,醫學科學的特徵決定了醫療意外不僅客觀存在,而且發生的原因非常複雜。比如,醫務人員本身存在著或受到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對不良後果難以預料和防範;或者由於病情或患者體質特殊而導致。在臨床實踐中,大部分醫療損害並非源於醫方的過錯或過失,而屬於醫療意外風險所致。對於意外帶來的損害,一些病員及其家屬由於突遭打擊,難以面對現實,對醫務人員的解釋不能接受,產生醫患糾紛。

對於醫療過失原因導致的不良後果, 目前可以通過醫療責任險獲得賠償, 而對於非醫療過失原因導致的不良後果,依我國現行法律和醫療保障體系還缺乏相應的補償方案,建立高風險醫療意外保險是現階段可行的解決方法之一。為此,親親健康攜手中國太平洋保險,為全國二級及二級以上的醫院和患者推出「手術安心險」,為每一位患者保駕護航。

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重點是為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由於醫療意外導致的身故、殘疾以及術後併發症狀提供保險保障。在手術中因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心臟大血管手術、內臟創傷手術等,因身體結構變異,可能發生手術中大出血,這就屬於手術意外,但這種意外不屬於醫療過失和醫療事故。手術安心險就是應對這種意外推出的,希望可以這種方式實現風險共擔,緩解患者壓力,調解醫患關係。

作為醫療責任險的必要補充,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讓因醫療意外產生的不良後果有了適當的解決辦法。當手術中發生不良醫療後果後, 依據保險合同約定, 其中屬於「非醫療過失原因———醫療意外」導致的部分由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負責賠償。賠付金額根據患者所購買的保險金額, 並且賠付處理簡單、快捷,無需醫療事故鑑定。當風險來臨時,患方通過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能夠及時獲得一定保險賠償,減輕經濟負擔,同時心理上也獲得一定的慰藉,緩和患者對醫院、醫生的矛盾,促進醫患關係的和諧。

建立醫療意外保險制度——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一方面可使醫療機構從繁雜的醫療糾紛中解脫出來,免去支付巨額賠償金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使遭受醫療意外的患者及時得到賠償,為後續的治療及康復提供物質基礎,從而有效地緩解醫患矛盾。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為建立和諧醫患新關係助力!

相關焦點

  • 親親健康攜手太平洋保險 讓手術安心險服務萬千家庭
    針對此空白點,親親健康攜手中國太平洋保險,合力面向全國二級及二級以上的醫院和患者推出「手術安心險」,為每一位患者的手術安全提供保障,讓醫護工作者安心診療,讓患者安心手術,無後顧之憂!  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針對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臟外科、婦科、普外科、眼科等10多個科室的手術治療,全面為患者的手術安全提供保障方案。同時,考慮患者的實際需求,特別提供基礎版、升級版、強化版這3個版本供選擇。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手術以及經濟情況,分別進行選擇。
  • 親親健康手術意外險為醫療意外撐起「保護傘」
    醫患糾紛頻發,是近年來不可忽視的焦點。醫療界比較認同的說法是,醫療糾紛分為兩種,其中,30%的糾紛涉及醫療事故,即醫院存在過錯,需要承擔醫療責任;而70%的糾紛則是醫生完全按照手術規程實施手術,但由於醫學本身的不確定因素,發生了不可避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
  • ...醫患關係更和諧——保險「第三方」成為醫生的好幫手患者的好朋友
    近年來,醫療糾紛多發、醫患關係緊張,甚至在一些地方還發生醫患暴力事件,導致在醫療救治過程中出現「醫方有戒心、不敢為,患方預期高、不信任」的現象,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救治的工作效率,也沉澱了一定的社會矛盾。「再安全的手術都有發生意外風險的可能」「醫療風險不可避免」,這是國際公認的事實。
  • 市衛健委召開第六屆「和諧醫患·健康海安」網友見面會
    市衛健委召開第六屆「和諧醫患·健康海安」網友見面會 2020-10-12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醫患關係有新解: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首筆「手術意外險」賠付
    醫患關係有新解: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首筆「手術意外險」賠付 2019-05-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聯通品牌煥新 智慧醫療助力醫患服務「觸屏可及」
    5G+智慧醫療:讓「千裡之外」近在眼前  在智慧醫療領域,中國聯通與合作夥伴積極探索5G在智慧醫院、遠程醫療、智慧養老以及消費健康等眾多場景的應用。通過5G網絡特性,全方位提升醫患服務,助力急救、臨床診療、醫學受教、分級診療、醫院管理等領域。
  • 上海一女醫生坐著輪椅做手術:讓患者做完手術安心過年
    原標題:上海一女醫生坐著輪椅做手術:讓患者做完手術安心過年照片上,她穿著手術服坐在輪椅上,左腿因受傷被固定,剛為患者做完了一臺手術。  萬醫生為何會坐著輪椅給患者做手術?事情要從2月11日說起。當天,她被一輛機動車撞倒,左腿一碰就疼,經診斷為膝蓋內側副韌帶受損,醫囑靜養三周,再做磁共振以確定是否需要手術。這下,萬醫生急了,「年前還有幾個病人等著手術,我休息了,她們咋辦呀?」
  • 豫論場丨給醫師最好的禮物,是和諧的醫患關係
    □劉嬋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中國醫師節」迎來第三屆,從官方號召舉辦節日,到民眾自發表達敬意,三年間,尊醫重衛氛圍在全社會蔓延滋長,更承載著人民健康福祉的重量面孔卻顯得模糊,記憶的閘門紛紛敞開——  經歷過非典疫情、汶川抗震救災的52歲疾控「老戰士」馮石獻,庚子之春又主動請纓支援湖北;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楊超,面對的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病人,他用醫術和真情「焐熱乎」他們;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張建宏很特別,他在疫區為患者提供心理幹預、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用愛堅守、用心抗「疫」……今年「中國醫師節」的活動主題就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 【京聲京視】重塑真實醫者群像 重建和諧醫患關係——評愛奇藝紀錄片《中國醫生》
    該片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以全國範圍內六家三甲醫院的多個科室、醫生的故事為主線,圍繞「摯誠、成長、妙手、信念、契約、守護、抉擇、希望、初心、溫度」十大主題,多角度、立體化講述醫者修醫德、行仁術的真摯故事及救死扶傷之路上的悲歡離合,重塑生動感人的中國醫生群體真實群像,重建健康互信的醫患關係,視野開闊,格局宏大,在疫情語境之下完成了致敬的使命表達。
  • 「醫學生在建設和諧醫患關係中的使命與擔當」(網絡)研討會召開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部主任顏虹教授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構建醫患命運共同體,建設和諧醫患關係,關係著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保障。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學工作者,其認知水平、態度、覺悟及使命擔當,關係著和諧醫患關係建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醫患互換體驗 我看到了什麼?
    這是該院舉辦的第3屆「醫患角色互換體驗營」活動。羊城晚報記者作為體驗者之一,目睹了「無影燈」下的「刀光血影」,也體會到了新生命誕生時的神聖與感動。1新生·希望旁白:「我36歲時,在這裡生下了一對雙胞胎。我清楚地記得,產檢的時候,一位醫生為我檢查,一直檢查到了晚上。這位醫生說,要把我兩個孩子的每個器官、每個部位都照得清清楚楚。
  • 名醫主刀推手術責任險按次投保 最高保額100萬
    在此背景下,名醫主刀推出國內首款保障醫生執業的手術責任險。該手術責任險是專門為醫生院外手術量身打造的醫責險,有力地填補了醫師個人醫責險的市場空白。既順應歷史潮流,也解決外科醫生長期以來,院外手術投保無門的現實問題。「名醫主刀」醫責險的問世,在防範化解醫療糾紛、減輕政府維穩壓力、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 半月談|日本織密醫患關係和諧網
    半月談駐東京記者 高紅 楊汀 鈔文醫患關係在各國都是一個棘手問題,日本也不例外。不過,日本推出一系列制度化的應對措施,有效緩解醫患矛盾,最大限度降低醫患衝突發生的可能。全民醫保,制度健全日本實行全民醫療保險制度,在健康保險範圍內疾病的診療費用,大部分由醫保承擔,自付比例根據年齡和收入確定。通常,出生至6歲3個月自付20%,6歲4個月至69歲自付30%,70歲至74歲自付20%,75歲以上自付10%。
  •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2020-05-23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術意外險在湖北悄然破冰 或將「潤滑」醫患關係
    8月9日,前往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就診的患者發現,門診大廳悄然增設了「手術意外傷害保險」的服務臺。「讓患者在醫療糾紛中獲得賠償,讓醫生心無旁騖地治病救人,讓醫院維持安寧的救醫秩序。」業內人士認為,手術意外險不失為「潤滑」醫患關係的一種有益嘗試。
  • 手術意外險在湖北悄然破冰 或將"潤滑"醫患關係
    業內人士認為,手術意外險不失為「潤滑」醫患關係的一種有益嘗試。&nbsp&nbsp&nbsp&nbsp填補患者權益保障空白&nbsp&nbsp&nbsp&nbsp「只花50元,可獲得最高10萬元的保障,我覺得值!」
  • 學齡兒童帶「安心保」可提供住院手術補貼等各項保障
    原標題:學齡兒童帶「安心保」(保險課堂)   9月將至,一些剛到學齡的孩子也要走進校園,家長們總有許多的不放心。那麼,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孩子們究竟會碰到哪些風險呢?數據顯示:0-6歲兒童,因疾病發生醫療理賠的比例為70%-80%。兒童死亡原因統計顯示,兒童死亡1/3是由意外造成。
  • 張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要不要手術治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推出「70年 70位名醫」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醫名家帶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本期推出:《張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要不要手術治療?》。
  • 新華保險百萬醫療險 讓客戶治療安心
    果不其然,經省醫院會診,江先生很有可能患上主動脈夾層,需要緊急手術,預存費用建議為40萬元。江先生聽聞立即表示,想放棄治療。江女士是公司資深業務經理,見此情形,立即想起之前哥哥曾投保過公司「康健華貴」系列百萬醫療保險,於是寬慰哥哥先進行手術,後續事宜交由她來辦理。哥哥進入手術室後,江女士通過客服電話95567進行了報案。理賠人員接到報案後第一時間慰問了客戶並前往醫院了解經過。
  • 《回首又見他》由此劇看如今醫患關係
    當下,醫患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翻翻最近的關於此類的新聞報導,諸如「死者家屬在醫院大堂擺靈堂」「醫生被強迫下跪」「醫生被患者追打」等層出不窮的字眼,不得不想,醫患之間的關係,是否已經等級分化了呢?來說說劇本身,司馬和石川,其實就代表著兩種不同執業理念的醫生。司馬,與現在的莆田系醫生有著很大的相同點,那就是都愛財,但前者醫術卓越,而後者是一群庸醫只為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