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最假的一處劇情,被原型後人打臉:真實歷史根本不是這樣

2020-09-03 娛樂圈探長

文/娛樂圈探長

電影《八佰》上映以來,票房勢如破竹,成為了2020年首部票房破10億、20億的爆款大片,更被稱作今年電影市場的「救星」,讓所有電影人以及觀眾長久以來沒有電影可播、沒有電影可看的壓抑情緒得到了有效的釋放。

毋庸置疑,《八佰》是今年國內上映電影中質量最高的國產片,豆瓣評分穩定在7.7分早已說明了一切。如今的電影市場早已跨過了《小時代》、《梔子花開》爛片也能收割高票房的年代,高票房的前提一定是高口碑。縱觀電影票房榜單中累計總票房超過30億的大片,其品質都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扛過了時間的檢驗。《八佰》則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作為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歷史大片,《八佰》能夠成功的一大關鍵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真」。整部影片籌劃了近10年,在開拍前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走訪了眾多老戰士和歷史親歷者包括他們的後人,更是不惜重金1:1搭建出四行倉庫和蘇州河岸實景,這才有了觀眾在電影院聲臨其境、仿佛穿越時空的極致體驗。

此外,眾多演員淋漓盡致的演繹也給整部電影加分不少。比如電影中謝晉元的扮演者杜淳就獲得了原型之子謝繼民的高度肯定。謝繼民激動地握著杜淳的手稱讚道:你演得非常好,你演了一個英雄!

但不管怎麼說,電影終歸是電影,它畢竟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免不了進行劇情改編,少不了藝術加工。《八佰》雖然儘可能地還原了歷史事件,但是有一些劇情橋段也有進行藝術化的改編,和真實發生的故事有所出入。

相信看過電影的人都對蘇州河兩岸的街景對比印象深刻,一邊是炮火連天的四行倉庫,另一邊是繁華熱鬧的租界,不得不讓人感慨戰爭的無情和殘酷。但實際上,真實的蘇州河對岸只有一些低矮的民宅。電影是通過藝術的手段,把對岸打造成了租界裡繁華上海灘的縮影。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處劇情都進行了藝術性的加工。而整部電影中最虛假的一處劇情當屬逃兵劇情。在《八佰》中,歐豪飾演的「端午」和張譯飾演的「老算盤」最開始都是畏戰想家、沒有殺敵報國覺悟和勇氣的新兵,當時他們還帶了一個川軍企圖通過下水道遊到對岸去。

後來,在逃跑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偷襲的敵軍,其中的一個川軍還因為憋氣不行,硬生生被淹死了。後來,「英雄」的榮譽感讓「端午」和「老算盤」又順著下水道遊回了四行倉庫,同時還激發了對岸的老百姓加入到抗戰的隊伍中來。

但其實,真實的歷史是88師「八百壯士」中沒有出現過一個逃兵。電影中的「逃兵」劇情純屬虛構,這處劇情也遭到了謝晉元原型的後人,也就是謝晉元之子謝繼民「打臉」。他在採訪中回憶道:當時父親謝晉元告訴所有戰士,這裡不是四行倉庫,也不是88師的司令部,而是我們四百人的墳墓;我們每個人都要戰死在這裡。然後所有戰士都寫了決心書,並將自己的隨身物品寄回老家,表明自己將會與四行倉庫共存亡的決心。

也就是說,在真實歷史中,整個過程沒有出現過一個像電影中「端午」那樣的逃兵。我們的戰士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沒有一個貪生怕死,是真正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

當然,電影這樣改編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戲劇往往是需要劇情矛盾衝突的,通過「端午」等人當逃兵這一虛假的劇情,一方面可以推進劇情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現人性多面性。再者,「端午」等人最後並沒有真正當成逃兵,而是迷途知返、英勇就義,從這個層面上看,導演又把劇情圓了回去,並不算是篡改歷史。

對此,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最好還是要尊重歷史真相,逃兵劇情就顯得不夠真實,太過虛假。但也有人覺得電影有虛構成分是可以理解的,不必上綱上線。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八佰》最假的一處劇情,被原型後人打臉:真實歷史根本不是這樣
    《八佰》的故事內容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真實的事件能夠更好的帶動觀眾們的情緒,除此之外,演員們精湛的演技也是一大看點,但電影畢竟是藝術作品,難免會進行加工,在有些地方與真實事件也是有所出入的。 最不真實的劇情就是逃兵了,在這部電影中,歐豪飾演的「端午」和張譯飾演的「老算盤」一開始都沒有殺敵的勇氣與心思
  • 《八佰》最假的一處劇情,被原型打臉:與真實歷史嚴重不符
    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很多行業都遭到了重創,影視業也不例外,如今隨著低風險地區影院的開放,大家也迫不及待進入影院觀影,其中《八佰》這部影片也收穫了觀眾的極大好評。除此之外,導演對於影片中演員的選擇也是非常正確的,王千源和張譯等老戲骨的演技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杜淳、歐豪和俞灝明等青年演員在影片中的表現也同樣可圈可點,尤其是杜淳飾演的謝晉元這一角色更是得到了原型之子謝繼民的高度肯定
  • 黃渤談《八佰》:劇情狗血漏洞百出,過於誇張和煽情,難成佳作!
    雖然說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是對於這部電影卻惹來諸多的爭議,因為在很多觀眾看來在劇情方面有些安排太過於刻意也有點假,有些劇情更是被原型後人打臉:真實歷史根本不是這樣!小編我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對於這部電影小編我更是第一時間去看了,說實話雖然有些劇情看後很是感動,但是總覺得有些不妥當之處,覺得跟歷史有些不符,在劇情的安排上說實話也是一般般,並沒有給觀眾帶來那麼多的淚點,更是沒有高潮,劇情方面也是有點弱,可以說這是管虎第一次讓我失望的電影!
  • 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是什麼 八百壯士原型故事揭秘
    八佰原型結局電影《八佰》受到了很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部影片真實的還原了一段歷史故事,讓大家感受到了戰爭的慘烈與殘酷。《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更是慘烈,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 電影八佰原型歷史事件是什麼 八佰故事背景原型88師師長是誰
    電影《八佰》早在2019年7月就要定檔上映,但卻因為特殊原因而被撤檔,現在這部電影終於定檔了,絕對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對於這部電影,大家除了關注影片中的故事,也關注《八佰》歷史原型,它的歷史原型是什麼,真實故事是怎樣的呢?
  • 八佰真實原型
    《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是最悲壯的一戰,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並在對外宣稱留下來的人有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名《八佰》的含義。在電影海報中,「八佰」二字是由紅色的墨寫成,看起來更像是已經乾涸的血跡,在這兩個字的旁邊,千瘡百孔,每一個彈孔,似乎在訴說這場戰役有多麼的慘烈。
  • 《八佰》主演老算盤的是誰?歷史原型是誰? 全片人性挖掘最深的角色
    《八佰》主演老算盤的是誰?歷史原型是誰?《八佰》中,老算盤最後怎逃回租界的?這令很多觀眾好奇。老算盤一直想要逃走,但電影並沒有交代他逃跑的過程,最後他是直接出現在了租界,難道這部分內容被剪了嗎?老算盤如果逃,只能是過河,但是對面是有英軍把守,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
  • 電影《八佰》有哪些劇情和真實歷史是不一樣的地方?
    戰爭+愛國電影《八佰》截至2020年8月27日19時13分08秒,電影《八佰》總票房突破14億元,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可以說是2020年最好看最有意義的片子了。從演員配置來說已經是很強大的了,再從畫面特效,劇情發展這些來說讓人看了都會不禁眼角有些許淚花。有些人看完之後,就想問這部電影的劇情有多少的真實性?改變了多少?別急,下面聽小生一一道來。
  • 原創《八佰》——真實的歷史不是讓人落淚,而是銘記
    作者簡介:不談歷史,只談電影,光影第十區,夢幻空間裡的怪誕與真實。 謝團長告訴我們,他撐得不是命,是歷史洪流給予軍人的使命,讓後人銘記!其實只有四百人,對外媒號稱八百人。 我特地去翻閱了部分真實記錄片,當時士兵留守的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整個影片的劇情設計造成一種不知不覺的震撼感。
  • 《八佰》背後真實的歷史,比電影更讓人動容
    但等回到家刷網上一些評論的時候,發現網上有很多對《八佰》的惡評,比如歪曲歷史、美化國軍、抹黑上海市民等等,更有甚者質疑"八百壯士"只不過是一場表演,根本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之類,看到這裡我很為"八百壯士"的犧牲感到寒心,真應了電影裡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的那句話:"
  • 真實歷史改編,籌備10年投資5個億的《八佰》真有那麼好?
    》打著歷史真實改編而大篇幅重構史實的缺點,其實是有些「為了黑而黑」了。而結尾處謝晉元在橋上的拼死狙擊,也因為影片前半部分導演刻意的對這個角色進行的削弱,讓觀眾無法產生過多共情。說到底《八佰》是一部成績優秀的電影,也是一部視聽技術成熟的電影,但它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完善空間。我們也不該僅僅因為票房和中國電影市場在這一特殊時刻所需的強心劑,就選擇完全無視某些缺憾。
  • 《八佰》真實還原歷史,演員硬漢指數爆表,銘記歷史不忘英雄
    2020年8月14日晚,《八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正如之前我們所判斷的那樣,這部電影果然不負所望,高度還原歷史,當時場景再現,演員演技炸裂,劇情銜接緊湊,全程無尿點。《八佰》真實還原歷史《八佰》的歷史背景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疫,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抗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 《八佰》後續的劇情,電影根本沒有講完,真實的結局更為悲壯
    相信《八佰》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看完了吧,不得不承認電影拍得十分精彩,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看到的《八佰》是經過二次刪減的,而且電影從始至終都沒有拍完,毫不誇張地說,這部電影只是講了整個《八佰》的一部分,實際上後續還有劇情,甚至劇情比現在看到的還要精彩。
  • 《八佰》懂得那段歷史的覺得不真實,不懂那段歷史的看得不過癮
    本來計劃昨天去影院看電影《八佰》,結果瀋陽下了今年夏天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只好改在今天去看。今天是「七夕」,小情侶們扎堆來影院,《八佰》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都是滿場狀態。剛到影院附近,消毒水味就傳了過來,隔座賣票讓人十分安心,冷氣開得大,戴口罩也不會覺得悶熱。
  • 《八佰》破阻定檔,七影帝三影后抬轎,管虎會得罪將軍後人嗎?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既然涉及到國民革命軍,那就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如果不對這件真實的歷史故事稍加改編,可能連龍標都取不到。所以,在這個故事的改編上,要有一定的偏向性,而不是過分渲染國民政府。當然,不需要渲染,了解過淞滬之戰和南京保衛戰的人都應該清楚國民革命軍第88師的師長孫元良的表現如何。
  • 《八佰》:和平年代的人們,欠真實的歷史一張電影票
    按照常理,這樣一個有著名歷史事件為原型的故事,通常都會選擇事件的核心人物來擔任主角。在「八百壯士」的故事裡,第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無疑會是這個主人公。臺灣版的《八百壯士》就是以謝晉元為核心,講述了一個傳統意義裡的英雄故事。
  • 《八佰》——被遺忘的歷史記憶
    早在去年,《八佰》就已經未映先火,當然也引來了不少爭議,最大的爭議是指責導演管虎拜訪孫元良後人,以及電影歪曲歷史,不尊重人民等等。我不想成為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所以我儘量避免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批評,我只想從社會歷史的角度談談這部《八佰》。
  • 電影《八佰》與其四行倉庫保衛戰真實歷史的啟示及勇士們的結局?
    首先,我用《滿江紅》這闋詞牌填詞一首,以此對電影《八佰》及這段真實抗戰歷史的一種感嘆和感懷:滿江紅·四行保衛戰(柳永體)《八佰》是根據83年前,抗日戰爭時期淞滬會戰中四行保衛戰的真實故事改編。前幾日專門重新閱讀了那段歷史,昨晚又買了張票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視覺衝擊和聲效似乎更有衝擊力、震撼力。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作為影院復工後最早上映的電影之一,《八佰》在點映期間票房就突破了1.8個億,到現在《八佰》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30億。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主要是影片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上的爭議那麼這部影片背後的真實歷史又是如何的呢?
  • 《八佰》演員演技在線,劇情掉線,過分細節丟失劇情捨本逐末
    因為疫情的原因電影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而就在這時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橫空出世,上座率低於百分之三十的情況一路高歌票房破億。通過各大媒體的宣傳《八佰》造勢到了巔峰,筆者也滿懷的期待進入影院一觀,但觀後結果真的是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