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敢於周播的電視劇,不簡單。
早先,《花千骨》嘗試過,效果不錯,之後的一些仙俠等網劇有過跟進,但效果不一。
很顯然,好的作品,千錘百鍊。
為了適配周播的節奏,《鶴唳華亭》也是做足了功課。
比如,編劇疊加單元劇、懸疑劇等多重元素,為了消解長篇闊論後的冗長感。
《鶴唳華亭》前八集,可以分為兩個單元。
1、第一單元圍繞蕭定權的及冠禮展開,順勢交代蕭定權父子三人的親疏關係、故事的基本戲劇矛盾;
2、第二單元剖解科考舞弊案件。
劇中的角色關係網漸漸張開,蕭定權師徒、蕭定棠翁婿兩相對峙外,另有貢生許昌平的真實身份昭然若揭,為傳遞第三單元更為細密的信息量打下鋪墊。
將一部長長的歷史劇進行切割,還需要力度拿捏恰到好處,需要一些心思。
導演楊文軍表示,故事並不僅僅追求緊張氣氛、明快的節奏,最終要落到人物的弧光。
追劇後,我們發現蕭定權的還擊代表了善良的勝利,是正義、光明、智慧的勝利。
這一句也是導演的詮釋與初心。
如果你是跳播,就無法在接二連三的「下一秒反轉」的驚奇中,找到一些活潑的創作動機與影子。
當然,在這個「看完預告等於追完一集」盛行的追劇大環境之下,我們誰的時間都十分寶貴,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多餘的敘述中。
那麼,從上線到現在,以周播方式的《鶴唳華亭》口碑不錯。
事實上,也許你越過幾個鏡頭,可能對人物的拿捏已經不是最開始的那般熟練了。
幾經反轉,劇情跌宕起伏,在快餐時代的今天,強情節的劇本讓觀眾有了更多耐心與興趣。
於是,扣人心弦的情節,讓我們告別套路,更享受國風的微醺,凝練精緻的臺詞表達,暈染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輕鬆觀劇氛圍。
「華亭」的曠世傳奇,故事正在慢慢上演。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