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在分揀郵件。徐報融媒記者 車佳 攝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龔嚴巍 通訊員 張飛)11月11日上午8時,鼓樓區華康園小區的周女士接到了一個快遞簡訊通知:請憑取件碼前往小區快遞櫃領取您的快件……拿著快件的周女士興奮地說:「我昨夜下單買的東西,這覺還沒睡醒就給送來了,這郵件是坐高鐵來的吧!」
「隨著管理水平的提升、自動化分揀設備的投入使用,到『十三五』末,全市郵政快遞企業處理郵件的能力比之前又提高了一個層次。」徐州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伏曉介紹,即使是在「雙11」期間,省內寄出的郵件基本可以實現次日上午達,長三角地區的郵件可以實現次日達,京津冀、珠三角則可以實現72小時達。並且在早晨6時前到達的郵件,也實現了上午派送到位;6時後到達的郵件,則可在當日派送到位。
12月10日,位於銅山區張集工業園的申通快遞徐州分揀中心內,偌大的分揀區內一片繁忙景象。「今天的進港快件已經接近100萬件,隨著『雙12』的到來,我們的快件到達量將與日俱增。」申通快遞徐州中轉站經理崔玉芝告訴記者,為了應對逐年增長的快件量,公司前年專門投入1000多萬元購進了全自動交叉分揀機,目前進港的60%小件均由這臺機器自動分揀。
「在行業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我市郵政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伏曉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區域性快件集散中心逐漸形成,中通快遞集快遞、快運、電商、金融等為一體的中通淮海經濟區區域總部落戶泉山;圓通、韻達快遞區域總部在徐州觀音國際機場落戶;蘇寧物流淮海電商智慧物流園一期項目建成運營。2017年9月徐州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獲批成立,與郵政集團淮海經濟區郵件集散中心一起開工建設。
5年來,我市積極推進「快遞下鄉」工程,持續推動打造「縣域共配」沛縣模式。沛縣縣域共同配送項目列入徐州市政府2018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共配平臺企業沛縣飛馬公司被市政府列為徐州市城鄉高效配送骨幹企業,併入選徐州市第一批流通領域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重點項目,同時入選國家五部委城鄉高效配送重點項目計劃,新沂嗖嗖、邳州博翼、豐縣中申韻等共配平臺也有序推進,基本形成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
「目前,我市末端寄遞服務網點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擁有各類營業網點2400餘處,擁有寄遞服務汽車1421輛,其中快遞服務汽車1038輛,郵政城市投遞路線330條,單程0.91萬公裡;郵政農村投遞路線442條,單程2.28萬公裡。快遞服務網路條數698條,單程已達7.95萬公裡。」伏曉說。
數字
全市人均用郵73件
根據統計,2020年全市郵政業業務總量預計完成103億元(預計數,下同),同比「十二五」末(2015年,下同)增長4.27倍,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預計完成3.77億件,同比「十二五」末增長4.08倍。全市郵政業業務收入預計完成47.6億元,同比「十二五」末增長2.75倍,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收入預計完成30億元,同比「十二五」末增長3.53倍。按業內統計口徑計算,2020年我市3.77億件快遞包裹(預計數)可以帶動約850億元電商產品外銷。郵政全行業收入佔GDP的比重超過1%,全市人均用郵7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