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思夢
編輯 | 萬曉茜
《春嬌與志明》上映5年後,「志明春嬌」系列的第三部《春嬌救志明》4月28日在內地影院全面上映,首日上座率23.3%,位居檔期內新片之首。
就在前不久的香港影視展上,《春嬌救志明》的兩場點映,門票售罄只用了5分鐘,也給彭浩翔這唯一的續集電影罩上了「黑馬」光環。
按彭浩翔的說法,經歷了北上、第三者、分手、複合等波折之後,春嬌和志明如今面臨的問題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當一段關係沒有外在問題的時候,兩人性格能否搭配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在情侶間普遍存在,就好像網際網路環境下長大的男生們,總是無法當面說出「我喜歡你」,「這個事情不止發生在香港或內地,在紐約,在東京,很多年輕人也是如此「。
◆ ◆ ◆
《中國電影報》:是什麼契機讓您時隔5年,有了拍攝《春嬌救志明》的想法?
彭浩翔 :我在東京經歷的311地震給我帶來啟發,很多時候只有在危機面前才能看到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格。
當時,我在東京一間酒店做訪問,一個我認識很久的日本女生來幫忙翻譯。訪問剛剛結束,就發生了地震,我想要拉她一起躲到桌子下面,但她害怕到動不了。我躲好後,繼續喊她過來,可她仍然不動,直等到地震結束。
我回到香港,收到了一封她寫的電郵,責怪我當時為什麼沒有待在她身邊。我說,如果待在你身邊能增加你的生存機率,我可以在那,但事實是,陪在你身邊也無濟於事。
後來,我才明白,她真正生氣的原因在於,雖然她知道自己做錯了事,但還是希望有人能陪她一起做。
這個事,很能表現男女對於同一件問題的不同看法,於是我想,不如把這個故事放進電影,就作為志明與春嬌吵架的爆發點。
《中國電影報》:發展至第三部,志明與春嬌兩人最大的感情危機是什麼?
彭浩翔 :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外在,沒有小三,也沒有追求者,他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對方的性格是不是你真心願意一直接受,這個問題與自己的內心,與成長環境有很大聯繫。
例如,春嬌在成長過程中,見到了父母婚姻破裂,當她發現志明的性格越來越像她爸爸時,她會擔心自己是否挑了一個和爸爸一樣的人,未來會走上和她媽媽一樣婚姻失敗的道路。
所以,第三部我想講的是,當一段關係沒有外在問題的時候,兩人性格能否搭配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 ◆ ◆
《中國電影報》:這一部裡張志明的問題是什麼?
彭浩翔 :張志明最大的問題在於不願意表達自己,出現問題從來不面對,永遠把問題轉給別人,讓別人承擔,自己躲起來,這是他不成熟的一個體現。餘春嬌的問題是沒有安全感,她永遠不願意表達對愛的想法,想要愛但是不敢表達。害怕被拒絕,當感到別人好像要 拒絕她時,她先拒絕別人,這種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她的成長背景。
《中國電影報》:張志明身上有您自己的影子嗎?
彭浩翔 :張志明有一部分性格和我很像,就是當他面對壓力,不想認真討論時,就會講一些亂七八糟的玩笑。例如,第二部中,春嬌在度假屋中聊到他們兩人關係,他就一直在亂講別的東西,這是他的逃避方式,也是我從小都用的方法。我每次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想一些奇怪的東西。基本上我寫喜劇,寫笑話,都是我很不開心的時候,而創作喜劇就是轉化這種情緒的一個方法。
《中國電影報》:您認為各地觀眾對於愛情故事的感受是共通的嗎?
彭浩翔 :我認為是的,拍完電影後我總能收到很多來自各地網友的郵件,很多女生都私信我說「導演,你能老實告訴我,是不是我的前男友把我們之間的故事講給了你?為什麼你會把我們之間的故事拍出來?」
她真的認為,志明春嬌講的就是她和她前男友的故事。我也覺得這樣的來信,是對我電影最大的肯定,同時你也可以發現,其實每個地方年輕人的愛情都是類似的,他們能在志明春嬌身上看到自己對於愛情的態度。
比如,現在男生因為在網絡時代長大,所以不習慣直接與人溝通,有時很難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他要透過不同的方法,發簡訊或者其他的方式,但他就是無法面對面的講出我喜歡你,講不出口。這個事情不止發生在香港或內地,在紐約,在東京,很多年輕人也是如此。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獲取授權請點擊「閱讀原文」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