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鑫公司辦公室所在地
30歲的美女高管,上海灘最大的保險中介公司,捲款5億元潛逃……上周,這起引發各方關注的保險中介機構重大違法違規案件,攪起了上海乃至全國保險市場的萬千波瀾。
8月19日,在女高管陳怡捲款潛逃的消息傳出沒幾天,警方就在斐濟抓獲陳怡並押解她回國。不過,這起案件引起轟動的諸多疑團還沒有解開。5億元來自哪裡?陳怡是誰?她為何能騙走那麼多錢?上當的都是什麼樣的人?如何避免騙局再現?
1
理財產品變成保險
泛鑫美女高管陳怡捲款跑路的新聞,讓老李輾轉難眠,過去的10天,他備受折磨。
看到新聞的第二天,他就找到介紹自己購買泛鑫產品的銀行理財經理。這位理財經理轉致電泛鑫公司,結果卻拿回來一份他們都從來沒看到過的保險單。
「大約一年前,我的銀行存款到期,研究怎麼續存利率更高時,銀行理財經理向我推薦了這個理財產品,說保本,收益率有8%,我一想比存定期利率高多了,就買了。」老李說,他從來沒有想過「保本理財」會突然飛了,更沒想到從天而降一份「保險單」。面對他憤怒的質問,理財經理苦悶地表示,他自己也買了同一個理財產品,當初是好心介紹,並沒有故意欺瞞。
老李籤署的,是一份名為「穩得利」理財產品的購買合同。合同顯示,這是一份「保本保證收益理財計劃」,投資期限365天,預期年收益率8%。但那份新拿到的保險合同顯示,老李購買的是崑崙健康一份繳費期限為20年的保險。每年需繳納保費25萬元,連續繳納20年。
老李和其他70多位在泛鑫事件中遭遇「被保險」的客戶,共同聯繫了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律師黨江舟律師幫助維權。黨律師告訴記者,這些人全都跟泛鑫籤署了購買理財產品的合同,投入資金少的二三十萬元,最多的1600萬元,70多人涉及的資金有七八千萬元。這70多人全部都是通過銀行的理財經理介紹購買,所有人在幾周前都對另一份保險合同一無所知。
「泛鑫公司在這些客戶籤署了理財產品購買合同後,轉手擅自用這些錢為客戶購買了多年期壽險產品。他們代客籤名,並且留給保險公司的客戶電話、工作單位和地址等信息,都是假的。」黨律師說,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保險公司在向被保險人核實資料時穿幫。
黨律師手頭客戶「被保險」涉及的保險公司,有海康人壽、光大永明、幸福人壽、泰康人壽、崑崙健康險。其中,崑崙健康險與泛鑫合作最緊密。
2
光鮮背後騙局老套
目前,上海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的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在泛鑫查獲了大量的高收益理財產品協議,協議加蓋的都是泛鑫的公章。這些固定收益理財協議的投資期限為365天,年收益率達到8%。
從已經公開的部分案情來看,泛鑫的「盈利模式」,與臭名昭著的「龐氏騙局」非常相似:第一步,將保險公司的期交型長期壽險產品包裝成理財產品,以高收益率吸引客戶購買;第二步,私自籤署陰陽合同,從而向保險公司收取高額返傭,同時支付先前許諾給存量客戶的高收益。整個騙局裡,泛鑫主要賺的是保險公司的高額佣金,據一位和泛鑫有過合作的保險機構內部人士透露,他們付給泛鑫的首年佣金達到保費的80%—90%。
此外,有媒體報導,泛鑫完成以上兩步騙局後,還將代理所得再以新客戶名義來購買新保單,繼續套取佣金。此舉是為了迅速擴大規模,以求在與保險公司關於佣金返點的談判中握有更大籌碼。
消息人士透露,牽扯進泛鑫騙局的資金,可能有10億元之巨。過去一周,已有200多人到泛鑫的營業部和辦公地登記退保。
公開資料顯示,泛鑫保險成立於2007年7月,註冊地在上海崇明,最初只是從事財險業務代理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性保險代理公司。一直到2009年,陳怡的加入,為泛鑫帶來了業績上的突飛猛進。
2010年開業當年保費收入1500餘萬元;2011年,首個完整經營年度,這一數字就達到了1.5億元,增長近10倍,業務規模在上海保險中介市場排名第一;2012年,該公司新單保費超過4.8億元,同比增長220%。毫無疑問,泛鑫成為上海最大的保險代理公司。
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新公司,泛鑫公司在同行眼裡作風闊氣。去年7月,他們在上海頂級的波特曼麗嘉酒店舉行五周年慶典,還花巨資邀請了著名歌手張靚穎助陣。去年11月,泛鑫還贊助了由《保險經理人》雜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保險中介發展論壇」,行業監管、中外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專家學者約200位各界嘉賓參與該論壇。此外,公司高管們都開名車住豪宅,陳怡本人平時就開法拉利跑車上下班。
而在同一棟樓辦公的「鄰居白領」眼中,泛鑫公司浮誇俗氣。公司高管們都開名車住豪宅,陳怡本人平時就開法拉利跑車上下班,渾身名牌。有人告訴記者,每天早上看到泛鑫的所謂「美女員工」穿著爆乳低胸裝,擠在兆豐世貿大廈底樓的星巴克買咖啡,搞得其他公司的人早飯都吃不成,就覺得泛鑫出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3
佣金前置誘人犯罪
採訪中羊城晚報記者發現,不論是投資者個人、泛鑫公司,還是涉案保險公司,都表達了對監管機構調查結果的期待。但是,黨江舟律師認為,保監局監管不到位,是此番美女高管跑路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泛鑫公司曾經引起過監管部門的注意。就在今年3月1日,上海保監局曾發布一份針對泛鑫公司業務員胡鳴豪誤導保險銷售的行政處罰,給予胡鳴豪警告,並處罰款人民幣1萬元。理由是胡鳴豪在向投保人介紹海康人壽「喜洋洋」兩全保險(分紅型)產品時,僅告知其每年可取得一定收益,未說明這是一款保險產品,且有20年繳費期限;投保單內容的填寫、投保人籤名和必須由投保人親自抄寫的38個字的風險提示也都由胡鳴豪代寫,投保所需的投保人身份證和銀行卡複印件也都是胡鳴豪在對原件進行拍照後用電腦製作合成的。
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32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06310家。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2757.74億元,佔2012年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4%。此次泛鑫事件不僅牽扯出自己公司的違規行為,更涉及到個保險代理行業的潛規則。
據介紹,保險業的佣金,一般來說是分若干年返還,首年佣金大大高於隨後的年份。比如,多年期壽險產品中,保險公司第一年給中介公司一年保費的100%作為佣金,第二年給10%,第三年給8%,第四年、第五年給5%左右。
但業內人士透露,最近一兩年,有些保險代理公司提出了佣金前置的概念。所謂佣金前置,就是將保險續期佣金一併提前支付,算在第一年佣金裡面,保險代理公司會保證繼保率,若沒有一定的繼續率就會退還一部分手續費。如此一來,首年佣金最高可達150%-160%。按照150%計算,比如,保險中介代理了一份每年繳保費20萬元的保單,他們能直接從保險公司得到30萬元的佣金。
崑崙健康2012年年報顯示,其2012年度保險業務收入為近3.3億元,較2011年的8323萬元增長近3倍;同時,其2012年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為2.2億元,較2011年的1519萬元也有大幅增長。
「目前保險行業的高佣金、佣金前置模式是公開的秘密,保監局不是不知道,只是管不下去。佣金前置誘人犯罪,這方面監管不到位,遲早會出事。」黨江舟律師說。
記者致電上海市保監局,其負責媒體聯絡的辦公室相關人員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據了解,案發後,中國保監會派出10人工作小組赴上海協調處置工作,並責成涉案的5家保險公司做好風險應對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監管要求,此次將對五類情況進行重點排查。包括:代理保費收入驟增,且件均保費高、繼續率高、自買單比例高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在銷售過程中存在向客戶承諾高額收益,將保險產品混淆為理財產品,通過銀行郵政機構網點銷售等問題。
銀行方面,銀監局在排查後披露,個別銀行確實在排查中發現,有極個別銀行客戶經理存在私自推介泛鑫理財產品的行為,有關銀行正在進一步核實,並按其銷售人員管理規定予以處理之中。不久前,上海銀監局向在上海銀行業機構發出風險警示通知,要求各銀行業機構在與第三方理財機構過程中注意四類風險,其中就強調了員工「私售」產品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說,泛鑫事件不光教訓了保險公司,也提醒其他金融機構防患於未然。保險公司應提高風險管控水平,比如回訪,既然有「假客戶」的漏洞,就得想辦法彌補。
業內人士預測,泛鑫事件的曝光,將為保險中介業務帶來一次監管整頓。保監會很可能將在9月調查結束後,出臺相關規則,對保險中介業務進行大規模、大範圍的整治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