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為月餅爭鹹甜吧?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都...

2020-12-24 騰訊網

旅行的意義,除了去看許多美景,去嘗你從未吃過的地方味道,肯定也是件要緊事,甚至可以說:中國這麼大,都想去嘗嘗

在大眾視野下,第一次大範圍勾起這種欲望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

讓時間暫且回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讓人們心甘情願地接受來自全國各地的食慾暴擊,知道了陳曉卿這個讓人「瘦」不了導演;

中間這位黑胖的中年就是陳曉卿

走到2020年,陳導的團隊已經捧出了更精良的《風味人間》系列的第二季,讓美感和食慾在你的神經末梢遊走還不算完,另有深耕一地的《風味原產地》系列在騷動,今年這個系列走到了大多數閩南人可能都沒什麼概念的西北方向——甘肅

《風味原產地·甘肅》

牛肉麵、麵筋、釀皮、土豆... ... 隨便點開一集都是碳水化合物的爆炸。不過這些根植在當地人家日常生活裡食物,還不止於嚇倒海旅君。

片中真正給海旅君「致命」一擊的,是一隻餅——一隻配色方案複雜程度堪比敦煌壁畫的月餅。

/ 甘肅 · 永登大月餅/

是做月餅還是畫敦煌?紅綠黃黑白五色聚齊

八月的甘肅瓜果飄香,乾旱少雨的隴中高原盛產胡麻,這種飽含脂香的油料糧作物不會放過任何施展拳腳的機會,包括在月餅裡。論甘肅的月餅,得看永登人的手藝

和好了勁道十足的麵團,擀平後得用香氣深沉濃鬱的胡麻油層層打底,再讓玫瑰、紅曲、薑黃、香豆、胡麻輪番在夾層裡增加風味。

甘肅月餅並不甜,而且也還談不上鹹,只能說是「香」,香得一言難盡

這猶如年輪般細膩的紋理分層,複合的香氣不斷碰撞勢在必行。

「香」還不是永登月餅的全部,它的體積才讓南方人肝顫,直徑足有半臂長,簡直是月餅中的「橫綱」級選手。永登先人難道有心等比復刻眼睛所看到的月亮,才將月餅做得如此碩大?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隔著屏幕都讓人感受到了誠意。

這樣西北式豪邁令人震撼,在我們這樣的南方人眼裡,「永登月餅」幾乎是「無福消受」的同義詞。

還是來點小巧婉約的月餅好了,喏,先去看看江浙的月餅就很好。

/ 江浙 · 鮮肉小月餅/

值得排隊一小時,燙嘴的小餅現吃最妙

走到江浙地界,腦子裡浮現的多是「精緻」、「溫婉」、「富庶」這樣的詞,套在江浙特有的鮮肉月餅上,一樣成立:精緻小巧,掌心可託;看起來溫溫柔柔的小胖墩兒,內裡藏著肉汁滿滿的豬肉餡兒,財不外露。

蘇式月餅雖說也分鹹甜兩派,不過值得排隊等候,再不由分說地趁熱現吃的排面,是專屬鹹派的鮮肉月餅的榮光,也是這月餅很難走出江浙的原因。

餅皮是鮮肉月餅的靈魂,水油皮疊著油酥皮,一層一等繁複堆疊,咬下去跟下雪似的那麼酥;

鮮肉月餅是烙熟的,看做餅師傅熟稔地拿著倆竹片,不斷翻動著餅鐺裡的小胖月餅。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黑白棋,贏家就是一個個望「餅」欲穿的排隊之人。

蘇式酥皮月餅裡雖然也有甜口的,可在甜口月餅的大分類裡,能把全國人民的中秋食譜統一起來的,得數廣式月餅。

/ 廣東 · 「一統江湖」廣式月餅/

甜蜜到你心慌,鹹蛋黃最好的歸宿

你在全國都能找到廣式月餅的足跡,含水量少,含糖量高,不易腐壞,結構穩定,方便運輸... 這些都是讓廣式月餅能攻城略地的理由,更何況它還真挺好吃的。

經典的雙黃蓮蓉月餅,大概是廣式月餅中的集大成者:餅皮油潤而不失鬆軟;蓮蓉要慢慢「炒」制到綿密之至;加上鹹蛋黃的鹹香,一顆不夠貪心地再加一顆。

——粵菜的那股子精緻勁兒,廣式月餅裡全有。

和雲南以地利,用宣威火腿做月餅的意圖不同,廣式月餅有段時間的思路簡直是在「炫富」:海味滿滿的XO醬可以搭著牛肉入餡;鮑魚海參這種過年的盆菜陣仗也可以入餡;時髦洋氣的抹茶也可以入餡。

「什麼金貴就把它做成月餅」的那陣風潮,跟地域經濟的騰飛肯定是有關係的。在「貨通天下」的廣東,師傅們做月餅的思路也「浪」。月餅似乎成了「人情貨幣」,有排場夠體面才重要,好不好吃倒沒什麼人真的在乎了。

月餅的食用性和功能性的高度統一該怎麼達成?近年來咱們閩南人倒是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 福建 · 異軍突起大月餅/

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說:「都要!」

終於從甘肅走回閩南了,那先從海旅君所在的廈門開始講吧。

2017年「秋藝雅集」上的巨型博餅

來自外省的小夥伴們,臨近中秋就興致勃勃,不為別的,就為博餅:「廈門中秋節的幸福感太直接了,有吃有玩,博餅的獎品實用得能省下小半年的日用支出。」

博餅博些生活用品的做法,不知是由誰家開始的。早先「博」的真心是「餅」,一套被稱為「會餅」的博餅專用餅。

象牙制的狀元籌

傳播得最廣的民間戲說裡,把「博餅」的專利權歸給鄭成功,說是鎮守廈門時為慰藉將士們的思鄉之情發明了這種遊戲;然而根據民宿學者們的研究,博餅應該是從一種叫「狀元籌」的骰籌遊戲演變而來,是桌遊可食用化的結果。不過這些都不會影響大家對博餅的熱情,只要一腳踏進八月初一,就能聽見擲骰子的熱鬧勁兒。

博餅以廈門主陣地,這習俗在閩南並不全境共通,可吃月餅總歸是躲不掉的。廈門原也是廣式月餅的陣地,不過近年來,情況悄悄發生著變化,一支神秘的月餅勢力在漳州崛起。

你看這餅比姑娘臉大

在甘肅有永登人做大月餅,在閩南有漳州人會做臉大的月餅。相傳雛形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妻子為他做的行軍乾糧,你看這個餅它又大又圓,像極了愛情不像甜甜的月亮~其實福建各地,都有些名不見經傳的原生土月餅。不過大多原料質樸,好像不夠體面...?

福州土月餅

吃貨拍了拍自己聰明的小腦袋瓜,既然大月餅原料太質樸,那就給它來個洋氣的「版本升級」!近年來湧現的大月餅們的用料,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貪心!2015年,從一個叫「味back」的品牌開始,大月餅開始在網上,為閩南月餅勢力開疆拓土。

就單說味back的大月餅裡,有幾樣閩南經典必然出現:又松又香的檳榔芋頭,蒸熟了搗細膩絲滑的芋泥,加糖,要甜;麻薯是食物界口感大BOSS,得經過不知多少次的捶打,達到拉絲的效果,要Q;只有兩樣素還是太小氣了,鹹蛋黃肉鬆被拉在一起,要有肉感。

還要避免傳統月餅「油大口重」的通病,減脂減糖

——光看這食材,就能篤定,這會是一隻好吃的大餅。

不會吧,不會真的人為月餅爭鹹甜吧?

小孩子才做選擇,閩南人:「都要!」

想吃這麼有料的大月餅嗎?

守著TravelLab,下周有驚喜噢~

~ 來評論裡聊兩塊錢的 ~

你最喜歡/討厭的月餅

是什麼風格?什麼口味?

來給彼此種草/拔草吧!

撰文 / 阿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粽子界甜鹹之爭,屈原投票給了誰?
    細聊之前,請容許食貨君先插個隊,給大家補習一下美食屆「甜鹹之爭」的愛恨情仇。 「甜鹹之爭」的由來 本世紀最考驗友誼的送命題「甜鹹之爭」,最初由一碗無辜的豆腐腦引發。早在2011年6月,微博上一條推文突然竄上熱門——「在豆腐腦鹹甜事上,最見南北差異,彼此見對方都想吐」,數分鐘內就被推到風口浪尖,引發網友激烈討論,更是直接上升為一場「派系鬥爭」;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喜歡鄭爽吧?
    很多人無法理解追星到底有什麼意義,看不見摸不著的。後來,在某一次節目中,看見撒貝寧的一句話——追星其實是在追你自己,追來追去追的都是自己的影子。鄭爽的身上是有太多人的影子。我之前在某社交平臺上看見有人問:「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喜歡鄭爽吧?」
  • 貫穿廈門人靈魂的芋泥?甜的鹹的我都要!
    芋頭是難得的……鹹甜都好吃的食物。而愛吃「鹹甜口」的福建人所以對芋頭該怎麼吃,算是最拿手的了吧。松酥的檳榔芋和黏液豐富而綿軟的芋艿,簡直都不能在福建人嘴裡活下去。剛上桌時,濃重的焦糖色到讓人誤以為會甜地倒牙,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 味BACK那麼大月餅,代表閩南大月餅,攜手天貓打造「中國禮物」
    鄭成功屯兵廈門期間,每年中秋月圓之夜,為排解將士們鄉愁,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所博之餅,正是閩南大月餅。然而,閩南大月餅相當低調,發展至今,只有閩南當地人才知道他的存在,外地人毫無所知,一次旅行中,味BACK遇到閩南大月餅,就被其獨特的形式和口味驚豔了,當即決定對月餅進行市場化的升級,推廣到更多的地方。
  • 味BACK那麼大月餅開創閩南大月餅品類,獲消費者青睞
    洞悉年輕消費群體對新穎奇特的需求,味BACK大膽求變,在粵式、蘇式、京式月餅之外,更進行了品類的創新,推出閩南大月餅品類,與三大品類爭鋒。而作為第一個做閩南大月餅的品牌,經過4年發展,味BACK不僅自己成為整個品類的頭部品牌,也帶領了更多當地玩家入局,共同開拓閩南月餅品類,從而帶動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 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不懂陰陽怪氣的藝術吧
    拜託了這對我真的很重要——以下正文👇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種人傳人現象,不僅傳染性極強還無藥可治。那就是——陰 陽 怪 氣!首先第一題,在網上衝浪時,回復下面哪句話有危險?A.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B. 就這?就這?C. 他急了他急了D.
  • 最美月餅合集 | 顏值爆表的網紅月餅, 怎麼吃都不會膩!
    市面月餅品牌口味千千萬,如果你想要買到好吃的月餅,不踩雷,選擇大熱的網紅月餅一般不會出錯。這些月餅價格並不會高出普通月餅太多,但憑藉華麗的包裝,恰到好處的細節和完美的口感,在一眾月餅中拔得頭籌,獲得大多數人的青睞。半島迷你雙輝月餅月餅屆的勞斯萊斯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人真的相信現在沒人用QQ了吧?
    的打工人吧?他們在工作的交流裡可能會喜歡這種功能更乾淨、單一的APP,但是辛苦你們聽聽看00後的聲音。畢竟90後變老,就是從完全聽不懂00後的黑話開始的。分享屏幕,難道不是在女友面前耍帥的利器嗎╰(‵□′)╯不管是在手機端、還是PC端,QQ都支持屏幕分享功能。
  • 甜粽已上天,鹹粽還需努力 甜鹹之爭,你支持哪邊?(最全粽子匯總)
    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據說江中的蛟龍怕這些東西,不會吃掉投放的粽子,於是人們世代相傳,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而每當端午,關於粽子,微博上總會出現甜鹹兩大黨,為了彼此地盤的粽子口味撕個你死我活。甜黨與鹹黨之爭歷來已久,最初是 2011 年在微博上的一碗豆腐腦引發的血案。
  •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吧?」
    1網絡世界對「陰陽怪氣」現象有一種解釋:「陰陽人」用簡單幾個字,以半遮半掩、反語挖苦的方式,讓對方在不同的場合下,都能品出同一種不爽的滋味。實際上,作為一種反諷式的話語實踐,網絡「陰陽怪氣」繼承了一部分揶揄、嘲諷、奚落的元素。在各類交談及表演中也經常見到類似於陰陽怪氣的話語。
  • 星巴克出月餅啦!!!也太好看了吧!
    大家都說星巴克的月餅挺甜的,哈哈哈,喵嘰就喜歡甜的,搭配咖啡吃應該會很搭~去年的時候喵嘰的好多朋友把這款奶黃月餅吹到爆,直言奶黃我的命……奶黃加鹹蛋黃鹹甜CP來一發~冷萃咖啡風味夏威夷果月餅,裡面是一整顆夏威夷果,很多人覺得冷萃比美式「淡」,不過冷萃的製作工藝更講究,所以冷萃咖啡更能保證咖啡豐富的口感和甜味。
  • 五仁月餅弱爆!帶魚月餅、老乾媽月餅、竹炭月餅...統統在這裡!還有驚喜等著你~
    各種奇葩月餅都上市啦!究竟有多奇葩?跟卡卡一起來大跌眼鏡吧!有人說這款月餅的的顏值秒殺,其實,它的內心很火辣。老乾媽辣醬和黑豬肉餡兒,才不是小清新!辣味的月餅你想吃嗎?帶魚餡的包子小編都沒見過,何況是月餅?鹹腥的帶魚混合在麵粉團裡,這味道……簡直不敢想像!
  •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都要
    有的女生愛了三五年,最後嫁給相親對象;有的從未有過戀愛經驗,某次巧合就對對方一見傾心;有些人在放棄與堅持間猶豫不決,也有人覺得「斷舍離」,才是新生活的開始……我們看過太多愛情裡的選擇,竟然也一時不知如何選擇。 1.
  • 閩南人的「年味 」就是這麼吃出來的!
    喵每次出門基本都跟蕭敬騰同樣招風引雨,一直疑心會不會是 小時候大年初一吃了稀飯或者偷喝了湯。「粿」,顧名思義,是以米漿為主體製成的年糕類美食,佔據著閩南供桌的C位,大致分為甜鹹兩黨。要說閩南人過年的「深情」和「矯情」,在這些粿的細節上就可見一斑。
  • 不會太鹹了吧
    由於現在的人不注意生活習慣,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脫髮症狀,一般我們都會使用一些偏方來治療或者改善脫髮,比如說用鹽水洗頭這樣的方式來防止脫髮,那麼鹽水洗頭真的有用嗎?今天極客俠小編來講講這鹽水洗頭。鹽水洗頭能防脫髮嗎?
  • 最全月餅攻略|這個中秋,誰才是你心中的TOP1?
    這位褒貶不一的傢伙,真的能讓大家為了它吵得天翻地覆,愛它的人愛得死去活來,討厭它的人又對它嗤之以鼻。 月餅的口味差異一直是飽受爭議的,就像粽子,南方人不知道粽子在北方是甜的,北方人不知道粽子在南方是鹹的,這巨大的口味差異一直是網友口舌之戰的導火線。
  • 月餅什麼餡兒最野?廣式月餅笑了哈哈哈哈哈……
    這..這就要中秋了,日常沉迷工作都忘了時間到哪兒了。一說到中秋,首先想到的就是有3天假期啊!不是啦,當然是「月餅」呀!這種月餅的餡心最具創新精神,甜鹹口味都有;甚至鮑魚、魚翅和瑤柱這樣的海鮮,都可以做成月餅餡,真是天下無不可入餡之物了。
  • 有人為它吵到離婚?湯圓可不止「甜鹹大戰」!
    之前,聽說有兩口子因為甜鹹之爭鬧離婚的,作為一個典型的北方人,因為在南方上學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湯圓,真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印象——你以為湯圓只有「甜鹹」之爭?那可想得太簡單了。又是一年元宵節,過了這個節才覺得春節就算過完了,這也就意味著要和甩開腮幫子胡吃海喝的日子做個正式的告別。
  • 馬上中秋,月餅買好了嗎?
    蘇式月餅分甜、鹹或烤、烙兩類。5)秦式月餅:陝西月餅,葷素兼備,以素為主,餡心多放有青紅絲、桔餅、玫瑰等果脯,糖、油、胎料比較突出。其代表為西安的水晶月餅,特點以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由蘇式月餅演變而成,是蘇式月餅(蘇州)與廣式月餅(廣東)相結合的產物。它利用廣式月餅的糖漿皮突出一個"軟",包入蘇式月餅油酥心產生一個"酥",成為瓊式月餅流派。瓊式月餅的餡料配製,不論是蓮蓉、豆蓉、五仁,其糖油用量都比廣式月餅低,加上餅皮糖油含量也低,所以瓊式月餅有"拿不膩手,吃不甜喉"之說。海口「莊瓊珍」、「蔡全記」、「冠全珍」等餅家生產的瓊式月餅已經蜚聲全島,也是老海口人記憶深處的「老作坊」。
  • 鹹甜豆腐腦之爭:誰是黑暗料理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步入社會工作之前,一直以為豆腐腦是甜的。工作後有一回聽到四川同事說豆腐腦是鹹的時,幾乎驚掉下巴:搞笑吧,豆腐腦做成鹹的,能吃嗎?結果反被同事一頓數落,豆腐腦怎麼能做成甜的,如何吃得下。此後,每當遇到來自不同地域的同事,就常會引發一場鹹甜豆腐腦誰是黑暗料理的吃貨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