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微信朋友圈幾乎成了靈堂,前幾天李詠去世,大家擺了幾天「花圈」,還沒消停,小說家金庸病故,朋友圈更是哀聲一片,比死了至親還傷心,這一時刻,大家似乎成了充滿愛心與正義的高尚人士,令人倒胃不已。
成功有許多條件,有人說勤奮是成功最主要的條件,錯了,成功最重要的是機遇,第二是天賦,第三才是勤奮,大部分人失敗的原因不是由於天賦與能力,而是輸在機遇上。所謂的機遇,大多數人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天賦再高再勤奮,也是然並卵。
李詠與金庸無異是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也逃不脫機遇、天賦與勤奮這三點。他們在生前名揚四海,收穫無數金錢鮮花與掌聲,他們的成功不可複製,他們生的輝煌,死的也體面,特別是金鏞,九十四高齡安死衽席,可以福祿壽俱全,有什麼可遺憾的?
朋友們,別老盯著他們,先看看自己以及親人的處境,自己收入有多高、機遇有多好,自己通過不懈努力能取得什麼成就,再考慮一下,是否背有房貸,是否經得起一場大病,孩子的學費、輔導費湊齊了沒,然後再問下自己,能否及時探望自己的父母,能否想起爺奶的忌日,然後再將多餘的精力投向這些故去的名人身上也不遲。
最奇葩的是,有篇文章說,金庸祖上是漢奸,由於金庸祖宗告密,導致修明史的莊庭龍家族幾百口人被殺。說起這個問題,稍有臉面的人都會渾身發熱,金庸祖上固然逃不脫漢奸的嫌疑,試問列位看官,誰的祖上不是拖個大辮子穿著長袍馬袿生活到上個世紀初?
李詠死在美利堅最好醫院,金庸死在特區香港最好的醫院,到處搭「靈棚」悼念的列位,你們能活到九十多嗎?你們得病有錢漂洋過海醫治嗎?一個乞丐去懷念富豪,一個病人去懷念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人,卻時常擔心著挎愛馬仕包的人的安危,這到底是誰病了?
一元也是支持,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