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洪水是1954年,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1998年的洪水,因為它發生的年代比較近。但對無錫許多年長一些的人來說,1991年的洪水也許是一段更為深刻的記憶。
1991年太湖地區大水災,農田受災面積76.9萬公頃,僅次於1954年。
1991年7月2日,無錫太湖最高水位4.88m!甚至超過1954年!此後這一紀錄被超越,已是2015年:
有網友回憶:1991年的夏天,無錫城在半米深的水裡泡了2個月。
「無錫91年發大水,知道的小朋友報到,應該現在都30多了吧 」@阿貓阿狗007 拋出的話題,勾起了眾多無錫網友的回憶——
@wjz426:孫蔣新村水都到家裡了,因為後面是魚塘,所以魚都遊到家裡了。
@印象:廠裡所有男同胞挖土,鏟入麻袋或草袋,然後放置在各車間門口,做擋水壩。晝夜組織值班;有臨近省區的大卡車開進我們工廠,整整一大卡車各種蔬菜,職工排隊免費領取。據說是兄弟省市賑災來的。
@多管閒事:塔影橋淹掉了,黃泥頭淹掉一樓,玉祁運河大壩塔塌了,淹掉玉祁,前洲,洛社,錢橋到洋溪河北。
@阿貓阿狗007:記得當時在電視塔底下去遊水,不小心差點把拖鞋衝掉,幸虧跑的快,把鞋子追回來啦。
@毛豆(dou) :91年9月份去山北初中報導,路過雙河新村,看到大群的人們在新村裡捉魚,因為隔開一條312國道的北面都是魚塘。山北街上沒有車,只有船,當時雙河那裡的河邊沒有起堤,所以運河裡的水都漫進來把整個山北石門路都淹掉了。
@peter119:當時是夏天,我家都進水了。父母去防汛,把門一關,我在一樓到二樓的樓梯上釣魚。然後在一樓進水的地方練習遊泳。一個人,很開心啊。哈哈!然後小夥伴們還一起抓魚什麼的。一直過了2年還在想,怎麼不發大水呢?可以繼續玩…
@bati88 :半夜聽到敲鑼,說毛岸裡河堤塌了了,動員撤退…我們很淡定繼續睡覺。早上9點左右,地面磚縫裡水開始冒出來,水上得越來越快,我還從水裡抓到一條泥鰍,差不多到中午的時候水就到1米多了。在陽臺吃完午飯,就看到解放軍的衝鋒舟來了,一家家地把人從陽臺上接走,把我們送到岸上,我們就去外婆家了。現在想想還是記憶猶新!
@無箏:有個姐姐接坐在木盆裡出門考試
@鳯囚凰:這一年,大半城區癱瘓,部分沿河工廠停工。損失很大的說。但從那之後無錫加大和關注了防洪水利這一塊的投入和建設。到了98年洪水來臨時,無錫的損失則是比較小的了。
城市看海我們能做些什麼?
正如前文所說,2015年的運河水位曾一度超過91年的歷史高度,但很多人的記憶都和網友@鳯囚凰 一樣,91年過後再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洪水。
2015年的運河水位曾一度超過91年的歷史高度,但很多人的記憶都和網友@鳯囚凰 一樣,91年過後再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洪水。
正如前文所說,2015年的運河水位曾一度超過91年的歷史高度,但很多人的記憶都和網友@鳯囚凰 一樣,91年過後再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洪水。
但近年來的城市內澇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國很多城市一下大雨,就分分鐘能讓一座城變成一片海,無錫也不例外。
每每此時,總有人會搬出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的名言,認為這是給城市的良心啪啪打臉!
22日恰逢早尖峰時段,無錫暴雨如注,上午8點到9點一小時雨量達到了26.8毫米,降雨強度超過每小時20毫米的暴雨級別,21日晚上8點到22日下午3點,我市降雨量為58.5毫米。但儘管遭遇強降雨,我市市管道路、高架、橋梁等情況基本平穩,在強降雨時一度出現積水的部分路段,均在雨小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排盡。
城市的排水系統建設無疑任重而道遠,想和大家討論討論,作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至少可以從不往下水道丟垃圾做起……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應該會比光想著要去打誰的臉來得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