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暴雨100年,我們真的無法阻止洪災嗎?

2020-12-23 騰訊網

幾千年了,中國洪災,很慘!人類治水,太難!

中國南方,2020,雨一直下。

中國近代500年,年年暴雨成災,無一年例外。1年一小災,5年一大災。但今年的中國尤其難,疫情未過,洪水雪上加霜。

從6月1日開始截至今天,南方多省陷入強降雨「車輪戰」,全國連續發布49天暴雨預警,近10年首次。雨量之大、範圍之廣,堪稱大災。

而中國梅雨期一貫持續到7月下旬,南方的雨尚未停歇,北方汛情已悄然開啟,但願98年悲劇不再重演,願你未置身其中。

▲2020年6月4日,珠江上遊融江,廣西柳州融安縣浮石水電站開閘放水迎戰洪峰。攝影人民視覺

洪水伴隨人類上下五千年,今天,時差島帶你認真打量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壞小子。

今年的暴雨究竟有多猛?

今年暴雨災情有三大特點:

多!近1/6國土雨量成災

短短30天,全中國下的雨,將1/6國土居民的膝蓋淹沒。

全國20%面積降雨量超200毫米,要知道,假如一座城市連續三天降雨量≥200毫米,大概率會發洪水。

今年6月雨量,排近10年第3強

數據源:中央氣象臺數據中心 製圖時差島

廣!多天多省,南來北往

今年不僅降雨多,而且受災範圍廣。湖北、四川、江西、廣西等27省受災,長江、松花江等277條河流超警戒水位,好在近日南方雨勢趨穩,逐漸北移。

桂林陽朔

▲旅遊勝地廣西朔縣,2020年6月7日遭遇兩百年一遇的暴雨,14小時內漲水10米,造成嚴重內澇,相當於一天下完了北京大半年的雨。攝影盧伯安 | 新華社

廣西柳州

▲2020年7月11日,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遭洪水襲擊,融江水位111.85米,高出警戒水位5.25米,大半個縣城被淹成一片澤國。 攝影王以照 | 中新社廣西分社

猛!破壞力讓人揪心

對比近60年中國雨量表,雖然全國整體看,今年還不算最糟糕透頂,但局部雨量非常集中,多地突破了歷史極值。

單看長江流域的總雨量,比1998年同期還要多54.8毫米,堪稱「新中國雨量冠軍」。

江西鄱陽湖

▲直擊江西鄱陽防洪一線。2020年7月12日,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22.53米,超過1998年最高水位,刷新100年歷史紀錄。 攝影人民視覺

江西上饒

▲2020年7月12日,江西上饒鄱陽縣,數間房屋被洪水衝垮。攝影人民視覺

前5輪超強降雨,安徽、重慶次次「中招」,6月22日,重慶綦江拉響紅色警報!這是該站自1940年建站以來的第一次。

7月12日,鄱陽湖已超歷史最高洪水位,中國最大淡水湖已全線告急,比98年還嚴重,江西省防汛應急等級已提升至Ⅰ級(最高級別)。

安徽黃山

▲2020年7月7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洪澇,縣城多處道路嚴重積水 攝影人民視覺

重慶黔江

▲2020年6月22日,重慶黔江縣遭遇史上最強降雨,並伴隨山體滑坡和泥石流,自1940年以來第一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攝影CFP

同樣Ⅰ級嚴重的,還有湖北省,武漢、黃岡、宜昌、荊州剛從新冠疫情緩過勁,又成全國洪災最嚴重城市之一。

湖北武漢

▲2020年7月13日武漢,暴雨造成江灘公園水淹,漢口水位已達28.77米,歷史第四高。 攝影STA | CFP

▲2020年7月14日,洪峰抵達武漢漢口,黃花嘰涼亭被淹大半,見慣大風大浪的武漢人看似很淡定地遊泳。攝影CFP

貴州、江西、湖南、浙江、廣東也連遭多輪暴雨,成為防洪最嚴峻地區。

貴州黔東南

▲2020年6月8日洪峰過境貴州省黔東南榕江縣,強降雨導致平永河水位暴漲 攝影人民視覺

湖南衡陽

▲2020年7月8-9日,湖南衡陽受強降雨和湘江上遊來水的影響,湘江水位猛漲 攝影人民視覺

江西婺源

宋代古橋遺址被毀

▲2020年7月9日,江西婺源,800年歷史的宋代廊橋彩虹橋被洪水損毀。攝影CFP

水災最遭殃的是農民和學生,每年高考都趕上洪水,今年尤其嚴重!安徽歙縣、湖北荊州因河水倒灌進城市,考生被迫延期考試,或坐皮划艇、挖掘機趕考。

湖北荊州

▲2020年7月7日高考首日暴雨,湖北荊州中學考點外汪洋傘海。

安徽歙縣

因遭50年一遇的暴雨,歙縣高考延期,為14年來首次!

▲2020年,全國1071萬名高考學子實屬最特殊一屆:經受新高考改革、新冠疫情、洪災「三重門」。

截至7月15日 ,洪災已經造成3873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倒塌房屋2.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61.6億元。

福建南平

▲2020年7月9日福建省消防救援隊營救被困村民。

安徽六安舒城

▲2020年7月5日安徽養豬戶李祖民轉移上萬頭豬,他哭了。

重慶璧山

▲重慶璧山遭遇特大暴雨,獅子鎮居民打麻將等待退水。

湖北宜昌

▲2020年6月27日,湖北宜昌3名消防員將一名年輕母親和她三個月大的嬰兒安全救出。攝影CFP

洪水,人類煩惱100年

在人類的情感印象中,洪水的致命指數似乎不如地震海嘯,它更像一種「大麻煩」,而非「滅頂之災」。

猛如98洪水,相比08汶川地震,似乎也文弱些。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地球自然災難家族史,洪水到底是個什麼狠角色?

數據源:The World Bank and Columbia University製圖時差島

不得不承認:水的力量,超乎你想像。全世界17類自然災害中,論發生頻率、死亡人數、經濟損失,地震、洪水、颶風 三足鼎立。

洪水是災難界三巨頭之一

數據源:英國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 INSTITUTE製圖時差島

全球十大致命自然災害洪水獨佔前兩席▼

製圖時差島

洪水堪稱人類血淚史!

根據聯合國一項報告顯示近100年世界所有自然災難事件,洪水的次數第一,致死人數第二,經濟損失第三。

數據源:英國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 INSTITUTE製圖時差島

從全球範圍看,亞洲是第一重災區,死亡人數佔全球大半,因為有喜馬拉雅山脈這座「亞洲水塔」,季風盛行、降雨多、河流多、人口又最稠密,洪水損失自然也就更慘重。

印度、孟加拉國、中國是受洪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論洪水淹沒面積,中國不及印度,但GDP是印度6倍,人口又遠超孟加拉,因此中國成了全球洪災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

亞洲洪泛流域

數據源:世界資源組織 製圖時差島

從主要流域看人口高風險的三大流域:印度恆河、中國長江、南美亞馬遜河;埃及尼羅河、越南湄公河也時常泛濫。

而經濟高風險的三大流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中國長江、歐洲萊茵河。

英國倫敦

義大利威尼斯

▲2019年11月13日,義大利威尼斯遭50年一遇暴雨侵襲被淹。攝影Marco Bertorell

日本長野

▲2019年10月13日,日本長野縣遭颱風「海貝思」襲擊,新幹線列車被泡在洪水裡。攝影CFP

當然,還是貧窮惹的禍。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往往是受災最嚴重的,近10年,95%洪災死亡人口都是中低收入國家,他們的堤壩、建築質量、賑災能力更令人揪心。

《溺水的世界》

世界各國被淹沒的人類肖像

此刻患難,不論貧富、不分國界

▲南非籍攝影師 Gideon Mendel 用10年時間遍訪世界各國的洪泛區,包括最貧窮和最富有的國家,拍攝這些被淹沒的肖像。

中國哪裡水災最多?

就中國來說,水災絕對是最大惡魔,沒有之一。我國所有自然災害中,洪水頻次最高、經濟損失最慘重,死亡人數僅次於地震。

▲2020年7月10日,一個武漢女孩站在江灘公園洪水裡。在我國,洪水是所有自然災害中造成經濟損失最多的,佔比48%以上,數據來源中國民政部。攝影法新社

近70年,洪水在中國製造了12493次災難,導致28萬同胞死亡,1.9億人次無家可歸,尤其1931、1954、1998年都是百年一遇的特大災。

▲長江流域是我國最嚴重的洪泛區,漢江、珠江、黃河、松花江流域也十分嚴重。數據源:中央氣象臺

長江流域,中國人永遠的痛

通常來說,中國的洪水東部多西部少;平原多山區少;沿海多內陸少;下遊比上遊多;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長江流域自古是我國最嚴重的泛洪區。尤其四川人民,飽受水苦!

四川是洪水災害最嚴重的省份,其次是湖南、湖北、廣東、安徽、浙江,他們名字幾乎都帶個「水」字,這說明古人取名的時候就多水了。

很不幸,以下這些省份是重災區

▲中國洪災最嚴重省份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中東部沿海地區。數據源:中國曆年水旱災害公報

洪水是如何作孽的?

洪水泛濫的根源:氣候、降雨、地形的三角戀

我國為什麼這麼多洪水?難道河流+下雨就必然遭災嗎?

問題的根源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它是氣候、水量、地形地貌的綜合結果。

▲河南小浪底水壩洩洪 攝影CFP

我們先認識一下中國最常見的四種洪水

1. 流域型洪水(大、小流域)

暴雨使河水高漲,漫過堤壩,將兩岸平原、低洼地帶淹沒。是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最常見的洪水, 峰高量大、時間持久、影響範圍廣。

製圖時差島

2. 山洪

降雨常伴隨山體滑坡、泥石流損毀山腳村鎮,雲貴川等山區頻發。範圍小,但突發性強、毀滅性驚人。

製圖時差島

3.城市內澇

城市遇強降雨而排水不暢、積水內澇。我國有50多座大中型城市有潛在風險,近年發生頻率較高,經濟損失大。

製圖時差島

4. 海岸型洪水

暴雨與颱風、天文潮的「綜合症」,海陸空三維打擊:天上雨、地下河、海上浪,廣州、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飽受其苦。

製圖時差島

洪水,首先起源於一陣風

無論哪一種洪水,暴雨都是導火索,雨,就源於季風。

亞洲國家洪水如此多,就是因為它的季風氣候最多、最廣。冷熱空氣對流,形成極端降雨。

製圖時差島

中國也不例外,每年夏季,太平洋東南風和印度洋西南風都定期在中國南方一帶約會,雨就特別多,因此中國「南澇北旱」,長江比黃河更易澇。

今年南方水災的本質禍根,就是「副高」操盤,冷熱空氣頻繁會面導致降雨期更早、更猛、更長久。

▲今年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強,位置偏北。在它的控制下,冷暖空氣頻頻會面,造成貴州、重慶、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降雨頻繁。製圖NASA

雨,決定性的火藥桶

但光有雨,未必成災,必須是又多又急又持久的暴雨,河流來不及排洩、土壤來不及滲透,城市來不及排水,於是積水成災。

▲2020年6月15日,上海迎來特大暴雨,導致交通大面積堵塞。攝影RFP

地形,也完成關鍵助攻

平原:怪我身材太矮

水災多數發生在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勢太平坦,水流得慢,就容易積水。我國地勢分三級臺階,西高東低,越低越危險,所以長江中下遊比上遊更遭殃。

▲浙江杭州 長江中下遊平原、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都飽受洪水之苦。攝影vcg

山脈:怪我皮膚太滑

山區人民也不能高枕無憂,暴雨常與山體滑坡、泥石流聯手,外加植被破壞,土地流失,山洪經常爆發,殃及四川、重慶、貴州等西部城鎮。

▲2016年5月,四川省綿陽市,五十餘座民房被突然爆發的山洪滑坡衝毀。攝影CFP

長江黃河:怪我過分多沙

黃河缺水,長江多水,但兩者有共同的痛苦:泥沙太多。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千年後不幸言中,今天,兩條河都已是世界著名的懸河,河道淤積了大量黃土,河床比城市還高,一旦漫堤、決堤,兩岸城市必遭巨大災難。

▲河南洛陽的黃河小浪底水庫控洩防汛,再現「黃河之水天上來」盛景

▲黃土高原 中國是全球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國家大力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任重道遠。攝影田捷硯

湖泊:怪我肚量太小

中國三大淡水湖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周邊城市也是最嚴重災區之一。本來湖泊多是好事,能幫助江河分洪,但因人類過渡圍湖開墾,湖水面積大量縮減,以前湖北是千湖之省,現在成了百湖之省,河流蓄洪能力嚴重下降,洪水沒有出路,只能淹城。

這些,都是人禍。

▲美國衛星遙感器記錄了湖南省洞庭湖的洪水變化。因大面積圍墾開發,造成湖泊調蓄功能下降,水排不出去,湖面越攤越大,兩岸受災。攝影NASA

喜馬拉雅:怪我太怕熱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亞洲水塔」正在融化,河流水量增加,洪水更兇猛,亞洲各國吃盡苦頭。最近10年中國洪水次數,比前一個10年增加了14%。

未來,洪水只會越來越多

聯合國預測,2030年全球洪災數量將至少比今天增加3倍,我們將何去何從?

▲青海省龍羊峽大峽谷水庫大壩洩洪。因氣候變暖,喜馬拉雅冰川近50年減少了15%,這些冰川融水流向了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恆河、湄公河等亞洲十多條主要的河流。攝影圖蟲

水災,也有好處

對地球來說,洪水就像給自己洗個澡,是很普通的水循環現象。而對人類而言,洪水也並非一無是處,有時也是喜訊。

▲每年3月枯水季,江西鄱陽湖溼地的麋鹿們等待著一場及時雨。攝影CFP

洪水,河流的清道夫

古話說大水出好河,每年洪水形成的巨大洪峰,對河槽淤泥是最好的清理衝刷,廣西西江、廣東珠江能成為我國最優質的航運黃金水道,洪水功不可沒。

攝影F.G.L

洪泛平原,創造新大陸

洪水能填海為陸,移山為田,常年泛濫貢獻廣袤的衝積平原。美國洪泛平原就佔國土總面積7%,中國、日本則佔10%,真是天上掉餡餅。

洪水,讓土壤更肥沃

洪水過後留下的肥沃淤泥,對耕地土壤是一次全面改造。水過之後,作物高產,而且綠色環保。中國長江三角洲平原的沃土千裡,也是拜洪水帶來的高原黃土所賜。

▲約2400萬年前,我國江南地區是一片沙漠戈壁,正因青藏高原創造的季風和洪水,衝刷出三角洲平原,才誕生了今天的富饒水鄉。攝影NASA

洪水,人類良心的尺度

洪水是對工程質量最過硬的檢驗。大壩、住房、任何偷工減料都將被無情衝垮。

1998年中國特大洪災,洪水衝垮堤壩,十萬軍兵跳江堵決口,朱鎔基總理站在九江大堤上厲聲怒罵:「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至今振聾發聵,並促發了近20年中國水利建設的改革。

▲1998年洪水是中國近100年最嚴重的水災之一,暴露了水利工程質量低劣問題。攝影馮利

今天,中國水壩數量已居世界第一,雖然備受爭議,但防洪效果確實有提高,但願我們未來不必再靠「人肉大壩」。

▲2020年6月28日,長江三峽大壩洩洪。中國至今已有超過2.2萬個高度高於15米的水壩,佔世界總數約一半。攝影CFP

幾千年來,人類畏水敬水,洪水,也浸泡出一種人文現象

非洲尼羅河年年洪水泛濫,埃及人卻高興地慶祝「尼羅河泛濫節」,感謝洪水帶來肥沃土壤和豐收希望。

中國人則祭河神、拜雨神、建龍王廟、大禹廟、迎水亭、划龍舟......都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武漢漢口龍王廟,成語「大水淹了龍王廟」就源於此地1931年的洪水。龍王是中國古典神話中掌管興雲降雨的神靈,拜龍王就是祈求風調雨順。攝影CFP

浙江人每年公祭典禮,紀念治水的大禹;四川人每年放水節,紀念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現代人也修建紀念碑,致敬抗洪英雄。

▲2019年浙江紹興公祭大禹陵典禮。全國多地修建禹宮、禹廟,浙江省就有209處禹跡。攝影袁雲

洪水,演繹《昨日重現》

在歷史學家的眼裡,洪水也是一部時光穿梭機,「想知道2000年前的武漢是什麼樣子嗎?等漲水時就知道了,以前就真是這樣。」曾經的江湖,今天變成了城市,今天的城市,將來也可能變回江湖。

▲每年武漢市長江漲水季,市民聚在龍王廟附近圍觀。攝影Stringer

水災,我該拿你怎麼辦?

人類能否根治洪水?

答:不能。

▲1998年特大洪水賑災現場 攝影於文國

人類本質上防不住、鬥不贏天,暴雨盈虧、氣候變化都是萬年大計,自古水患一直這麼多,未來會更多。

聰明的古人如大禹,也知道這一點,科技發達的今天,人類依然是小學生。全世界治水解決方案仍然十分單一,漲水了就建大壩堵,缺水了就挖渠調水。

既然防不住,那就搬走啊!

沒有人居住,就沒有傷害,那就搬走吧,美國密西西比河泛濫,美國人就是一邊修大壩一邊舉家搬遷。但中國不一樣,人多耕地少,只能咬牙防禦。

▲2020年7月16日15時許,湖北黃石啟用直升機空投網兜石塊,填堵河壩潰口。攝影CFP

暫時緩解的方法還是有的,國際主流提倡「一硬一軟」兩手防

「硬」就是修大壩建水庫;「軟」則是順著洪水脾氣,任它自由跑。人類退耕還湖、不在汛區強行搞城市開發;並加強預警能力、應急救援、大眾傳播等。

這麼多年,其實我們也有進步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今年我國降雨量雖然突破新高,但死亡人數、樓房坍塌、經濟損失分別比前5年大幅降低了51%、80%、46%說明中國防洪能力進步了一大截。同等威力的洪水,以前死數萬人,現在已經減少到了200人以下,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隨著我國水利工程質量、氣象預測能力、應急救援、政府法律、信息傳播速度的提高,每年人口傷亡、經濟損失都在逐年下降。製圖時差島

中國未來的新挑戰將主要是山洪、城市內澇

這些年我國很注重對大流域的防禦,疏忽了中小河支流、山區的麻煩,這些地方較偏遠、貧窮、防洪設備不完善,災害的人員傷亡往往更大。

城市內澇近幾年也屢見不鮮,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引發了城市排水系統的巨大爭議。「海綿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成為新一代城市設計的命題。

攝影Unsplash

未來,洪水將伴隨人類很久我們永遠無法阻止災難來襲

而生活也像一場大雨但願今年能順利過關

攝影Unsplash

- END -

文 | 韓旭 馬聽聽 景曉瑩 吳丹丹

製圖 | 劉兵 劉清舟 李家馨

設計 | 韓丹

感謝本期審校專家

姜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學科學院院長兼災害風險研究院院長

肖康

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

馮殊

中國天氣主持人

時差島出品

參考文獻:

中央氣象臺官方資料庫中心

《中國自然災害年鑑》2010-2018

英國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研究中心

世界資源組織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全球暴雨洪水災害風險評估與製圖》方 建 李夢婕 王靜愛

《全球升溫1.5℃與2.0℃情景下長江中下遊地區極端降水的變化特徵》

本文系時差島 原創內容【未經授權 · 請勿隨意轉載】

時差島

- 看見世界的時差 -

相關焦點

  • 洪災喚醒了中國受災村民們1998年的回憶
    我們的食物很少,沒有乾淨的水,沒有人幫助我們。」這對夫婦靠儲存的少量口糧和飲用自來水維生。他們沒有浴室,唯一的廁所是一塊木板,上面有個洞,洞下面是洪水。她說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安全,因此睡不好覺。她聽說她的鄰居在救她兒子的時候掉進了水裡淹死了。每天,她看著水位,希望它會退去。這對夫婦的家在江西省上饒市的荻溪村。
  • 關於暴雨洪災的85個英文表達,你知道多少?
    今年的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同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有所下降。針對當前的汛情,相關部門有序安排部署防汛救災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那麼關於洪澇災害的英語表達你知道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甘肅平涼基督教會積極為隴南市8·17暴雨洪災籌集捐款
    他們一是立即呼召全體弟兄姊妹們為奮戰在「隴南8·17暴洪災區後的抗洪一線的官兵、幹部和教會弟兄姊妹獻上代禱,求主的大能幫助他們戰勝洪災、重建家園;二是立即通知、下發安排,做好為災區捐款儀式啟動的各項籌備工作。 平涼基督教堂為甘肅隴南市8·17暴雨洪災舉行捐款儀式在8月30日如期舉行,有四百多位弟兄姊妹參加了主日崇拜及捐款儀式活動。上午8:30,開始讀聖經。
  • 雲求助|四川樂山市犍為縣受暴雨洪災損失慘重 清淤重建工作急需雨靴
    清淤重建工作急需雨靴封面新聞記者 李昕鋒8月17日至18日,四川省樂山市遭遇特大暴雨洪水侵襲,導致犍為縣15個鎮14.3萬群眾受災,1.57萬戶房屋被淹,岷江、馬邊河沿岸86.8受暴雨洪災影響,犍為縣不少地方被洪水淹沒許多村民赤腳自救受暴雨洪災影響,犍為縣不少地方受災嚴重目前,犍為全縣上下眾志成城、科學調度,全力以赴做好搶險救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正紮實有序推進
  • 照片背後的故事——惠陽地區1979年發生特大洪災一:當年中國最大的...
    1979年9月,惠陽地區發生了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災害。之所以稱為罕見,一方面是因為這次水災發生在後汛期(7月至9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惠陽地區的惠東、惠陽、惠州(今惠城區)、博羅、紫金、河源等地連降特大暴雨,氣象、水文部門謂之為「500年一遇的降雨量,200年一遇的洪水」。
  • 南方洪災將給中國經濟造成多大衝擊?
    而南方又多為丘陵山地,地勢高低不平,地形較低之處遇到暴雨常常會被淹沒。再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一旦雨量大且集中,便容易引發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歷史上,洪災「光顧」華夏大地的次數極其頻繁。據《明史》和《清史稿》資料統計,明清兩代(1368~1911年)的543年裡,範圍涉及數州縣到30州縣的水災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要發生3次;範圍超過30州縣的共有190次,平均每3年發生1次。
  • "杉木種植成為洪災泛濫的「罪魁禍首」"
    它可以一夜之間漫過整個村莊,甚至整座城,你說,你還敢去捉魚嗎?為了當地某些人躲避責任,很多新聞上關於大雨之後的洪災大多稱之為自然災害、天災等。實際上,決不能如此輕描淡寫,雖然無法撇除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但在一些地區,人為的因素才是導致洪水連連成災的根本原因。
  • 【網絡媒體走轉改】林州市前莊村:洪災過後煥新顏
    數百米外,遠遠可見山中間劈出一條白色深溝,從山頂直插山腳,仿佛暴雨雷鳴、山洪傾瀉的險情近在眼前。   時光回到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無情砸向太行山區,安陽林州市遭受「百年不遇」洪災。房屋衝毀、山體滑坡、道路坍塌、人員被困、通信中斷……   高山尚且退卻,村莊能經受住考驗嗎?   新春臨近,這裡的群眾能過個好年嗎?
  • 今年的洪災又來臨了,建國以後長江流域有哪幾次大洪災,災情如何
    我們生活的地球,養育了我們人類,但也經常給我們人類帶來災害,地震、火山、洪水、海嘯、旱災、蝗災,每一次的災情來臨,就是對人類的一次浩劫。有時在 這些災害面前,人類顯得是那麼的無能為力,無法抗拒這些災魔的肆虐。雖然現在人類憑自己的智慧也能有效控制一些災情,但有時大自然的魔力太大,還是會給人們帶來災難。
  • 特大暴雨
    暴雨中心最大過程雨量達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為1605.3毫米。最強大的雨帶,位於伏牛山脈的迎風面。8月5、6、7三日的降水量均超過中國大陸以往的正式記錄。 8月7日下午,板橋水庫漁業生產隊發現有魚從溢洪道流出。當天,板橋水庫管理局與上遊龍王廟、桃花店等雨量站和下遊的遂平縣失去全部聯繫。
  • 專訪|水文專家冉啟華:長江流域會否重現1998年特大洪災?需警惕第...
    記者 | 曹林華編輯 | 趙孟12020年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 日本鬼怒川洪災或為人禍?河岸堤防沙丘被挖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日媒報導,在日本近期的暴雨洪災中,茨城縣鬼怒川決堤泛濫導致人員及財物損失。日本國土交通省19日透露,去年4月曾要求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的民間單位停止挖掘有著堤防作用的河岸沙丘,理由是洪水發生時周邊房屋有可能被淹;但這一要求遭到了拒絕。   據報導,作為緊急措施,日本國交省在被挖掘的部分堆放了沙袋。
  • 中文的「暴雨」與日語的「豪雨」是一回事嗎?
    受辭典的影響,中文的「暴雨」經常被翻譯為「豪雨」,但問題是,中文的「暴雨」和日語的「豪雨(ごうう)」真的是一回事嗎? 中日兩國主管部門對「暴雨」和「豪雨」的定義 中國中央氣象局網站將「暴雨」定義為: 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雨稱為「暴雨」。 並進一步指出,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分為三個等級,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為「暴雨」;100~249.9毫米稱為「大暴雨」;≥250毫米稱為「特大暴雨」。
  • 中國南方多地水災,全力搶險!美國曆年大暴雨,損失慘重!
    作為一個季風氣候的國家,自古以來我們就與水患做著艱難地鬥爭。從大禹治水,一直到今天,每一位中國的領導人,都面對治水的重任。而大洋彼岸的美國,面對這樣的災難會做出什麼樣的回應呢?讓小編帶你看一看美國歷史上曾發生過的水災。
  • 2020安徽淮河洪水最新消息:淮河洪災多發的原因
    從1954年至2007年,王家壩閘累計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但不少人也為此疑惑:為何淮河容易遭受洪災,以至於頻繁需要開閘蓄洪?  行洪不暢是主因  這次是時隔13年王家壩閘再次開閘放水,也是其建成後第16次開閘蓄洪,淮河水經此流入蒙窪蓄洪區。
  • 今日西安中到大雨 局地暴雨
    預計19日,關中、陝南有小到中雨,關中部分地方、陝南部分地方有大雨,局地暴雨。19日夜間至20日夜間關中東部和陝南東部還將有小到中雨,期間伴有分散短時對流性強降水(鎮巴、寧陝、石泉、鎮安、柞水、丹鳳、商南)。據西安市氣象臺預報:8月18日至23日西安為降雨多發時段,雨量分布不均,過程累積降水量40~80毫米,局地可達100~150毫米。
  • 老鼠之年真的是不祥之年嗎?看完近百年的鼠年之事,就明白了
    2020年是鼠年,而好巧不巧的是,中國漢字筆畫「鼠」字是13劃;,而你把「武漢」二字細細想來也是一樣的,合起來也是13劃。因此就有人表示說因為今年是鼠年,而大部分都是災難年,鼠年也是非常不吉利,這樣的結果,大家相信嗎?今天來給大家說說,近中國120年來,在鼠年發生的一些災難,看看鼠年是不是不吉利。一起來想想是否是不吉利。
  • 中國又一地區緊急封城!四川暴雨,美國大火:2020的浩劫,仍未停止
    當初我們還在隔岸為東非蝗災感到震驚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你以為遠在天邊發生的事情,最後還是會影響到我們自己。新「風暴」再次出現,四川米易遭暴雨侵襲,半輩子的心血一次歸零。雨水滾滾而來,所到之處,房屋頃刻坍塌,糧田俱損;道路龜裂摧毀,民眾寸步難行。泥石流、山體滑坡、湖水倒灌、塌方.洪區滿目瘡痍,撕扯人心!
  • 【闢謠】京津冀迎特大暴雨、極強狂風?是6年來最大冷渦暴雨?真相來...
    【闢謠】京津冀迎特大暴雨、極強狂風?是6年來最大冷渦暴雨?真相來了!「特大警報」在網絡中流傳,號稱「京津冀將迎特大暴雨、極強的狂風和強烈雷電,是六年來最大冷渦暴雨……」內容說的有模有樣,事實真的如此嗎?
  • 聽到中國正遭遇洪災,美國市長寫下了封遺書,直接奔赴抗洪前線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中國有了5000年的歷史文化。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更多的後人想要成為英雄。在中國1998年遭受特大洪災的時候,一位美國的市長只留下了一份遺書,便來到了抗洪前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