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淮河洪水最新消息:淮河洪災多發的原因

2020-12-23 閩南網

  20日8時32分, 被譽為「千裡淮河第一閘」的安徽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蒙窪蓄洪區啟用蓄洪。截至21日18時,王家壩段水位已降至29.30米的保證水位,但淮河未來防洪形勢仍然嚴峻。從1954年至2007年,王家壩閘累計12個年份15次開閘蓄洪,為削減淮河洪峰,確保兩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滬交通大動脈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馬功勞。但不少人也為此疑惑:為何淮河容易遭受洪災,以至於頻繁需要開閘蓄洪?

  行洪不暢是主因

  這次是時隔13年王家壩閘再次開閘放水,也是其建成後第16次開閘蓄洪,淮河水經此流入蒙窪蓄洪區。所謂蓄洪區,是指利用低洼地區分蓄超過河道安全洩量的超額洪水的地區。

  據介紹,淮河位於我國長江和黃河之間,幹流全長約為1000公裡,但總落差僅約200米,號稱「中國總落差最小的大河」,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河流流速很慢。同時淮河支流眾多,一旦全流域發生降水,支流匯水速度極快,加上中遊地區河道彎曲狹窄,排水不暢,很容易積蓄洪水。此外,歷史上的「黃河奪淮入海」也是如今淮河易發洪災的重要原因。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減災研究所原所長程曉陶2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12世紀末黃河南決改道,奪淮入海, 大量泥沙淤積,使得淮河失去自己的入海通道,最後在安徽與江蘇交界處「憋出」洪澤湖。「由於洪水進入湖區後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不斷淤積,以致洪澤湖的湖底比淮河蚌埠段的河底還要高,形成倒比降,造成淮河行洪不暢的局面。」這也是當地諺語「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由來。

  程曉陶表示,相比往年,今年淮河抗洪條件有進一步改善。「首先淮河入海水道2006年10月全面竣工後,結束了淮河800多年無獨立排水入海通道的歷史,使洪澤湖防洪標準從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其次是淮河幹流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2006年竣工後,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可滯洪85.6億立方米。政府還花了很大力氣加強行蓄洪區的安全建設,這也是王家壩閘開閘蓄洪後,蒙窪蓄洪區無須大量轉移民眾的原因。成建制的村莊都修建了保莊圩或莊臺,只有零星在低洼處的房子被淹沒。」

  多手段協助分洪

  水利部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7月10日以來,淮河以南山區普降大暴雨,淮河上中遊幹流及支流史河、潢河、白鷺河等16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王家壩水文站20日8時24分最高水位為29.75米,超保證水位0.45米。

  安徽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王家壩閘位於淮河上遊和中遊的交接點,是蒙窪蓄洪區的進洪閘。位於阜南縣的蒙窪蓄洪區是淮河幹流中遊第一座蓄滯洪區,設計蓄洪量7.5億立方米,相當於126個西湖的水量。蒙窪蓄洪區域有19.5萬居民,受到影響的2000餘群眾已在20日凌晨完成撤離,轉移至蓄洪區內的保莊圩或莊臺,有專門的服務隊為他們運送必需的生活物資,保證他們在蓄洪期間能夠安心生活。

  除了王家壩閘開閘放水,還有一些配套調度措施來協助分洪,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處處長劉國平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洪水下行,下遊的一些行洪區還會按照確定的調度目標,逐步地啟用和分洪來控制淮河的洪水,穩步地向下遊行進。

  未來仍面臨防汛壓力

  水利部門表示,目前水位下降速度低於預期。據分析,淮河的上遊來水還在持續增加,加之上遊和中遊水位落差不同,會有大量來水淤積在王家壩。因此,目前洩洪後水位變化還不太明顯,預計之後水位還會有多次漲落。

  國家防總21日決定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預計21日至23日,淮河流域還將經歷一次強降雨過程,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水利部和應急管理部之前也一直在提醒,與南方流域相比,北方河流不經常遇到大洪水,防洪工程受考驗機會和防汛經驗較少,可能會面臨著更大的防汛壓力。【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相關新聞

  央廣網阜陽7月21日消息(記者孫冰潔)7月20日8時32分,接國家防總命令,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洩洪,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濛窪蓄洪區啟用,滾滾淮河水流向蓄洪區。19日晚至20日晨,濛窪蓄洪區內共2000餘名居民完成撤離。

  當前雨情水情汛情如何?淮河流域防汛重點難點在哪?記者就此採訪了淮河流域氣象中心主任、安徽省氣象臺臺長王東勇。

  7月20日,工作人員正對淮河王家壩閘前河面上的雜物進行清理 (圖片來源:安徽省氣象局)

入汛以來,淮河流域共經歷8輪降水

  王東勇認為,淮河流域的汛情之所以如此兇猛,與其入汛以來的天氣氣候狀況密不可分。自6月10日以來,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先後帶來了8輪降水過程,且各輪降水間歇較短。其中,6月12日至18日、6月27日至30日、7月11日至15日以及7月17日至18日,4輪過程較強,累計雨量較大。

  截至7月21日18時,淮河流域中南部大部分地區累計雨量為400至800毫米,其中大別山區超過800毫米,最大累計雨量出現在金寨站,達1134.3毫米。

  與歷史同期相比,淮河上中遊以南、澮河中上遊、沂沭泗南部及裡下河大部,累計雨量較常年偏多1至3倍。整個淮河流域平均雨量達36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超6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3多,僅次於2003年(435.8毫米)、2007年(394.8毫米)。

雨期長、極端性強、旱澇急轉

  總結入汛以來淮河流域的天氣氣候特點,王東勇認為,首先是流域雨期長,降水日數多。從6月10日開始,淮河流域進入降水集中期。截至7月21日,流域雨期長達42天,較常年偏長20天,為歷史第5位。

  其次,降水極端性強,多地創歷史極值。金寨(309.5毫米)、六安(290毫米)特大暴雨分別創本站日雨量歷史極值。持續降水和階段性強降水致使淮河水位不斷上漲,防汛形勢嚴峻。

  此外,汛前流域旱情嚴重,入汛後出現旱澇急轉。據他介紹,今年入汛前(5月1日至6月9日),淮河流域高溫天氣頻發,流域西部和沿淮降水較常年顯著偏少5至9成,高溫少雨導致嚴重氣象乾旱。入汛後,淮河流域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旱澇急轉,水位快速上漲,水庫蓄水趨於飽和。

暴雨洪水——淮河流域防汛的重心

  與其他流域相比,王東勇認為淮河防汛主要壓力來自暴雨洪水。支流多、整體兩頭翹、上遊落差大、中遊河道窄、主汛期暴雨頻繁是淮河防汛的主要特點。

  從氣象條件看,淮河大面積洪水往往源自梅雨期長、大範圍暴雨長時間持續。

  「這導致幹支流洪水相遇,使淮河沿線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王東勇說。

  從地理地形條件看,淮河流域也極具特殊性,其關注重點就在王家壩。

  據王東勇介紹,王家壩閘以上至源頭為淮河上遊,落差達178米,佔淮河總落差200米的90%,上遊坡陡水急,洪水直衝王家壩,使王家壩遭受巨大的抗洪壓力。王家壩閘以下至江蘇洪澤湖三河閘的490公裡為淮河中遊,落差僅16米,河道坡降平緩,狹窄彎曲,宣洩不暢,洪水難以迅速流向下遊。

  而三河閘以下至淮河入長江口三江營的146公裡為淮河下遊,落差僅6米,其所在的洪澤湖由於黃河曾奪淮河河道,多年泥沙淤積,湖底已經高於淮河河床底,形成「地上湖」,洪水越到下遊流速越緩慢。

  針對王家壩閘這一淮河汛情的「風向標」,王東勇表示,近幾年安徽省氣象部門已著重提升監測預報服務能力,建成了淮河王家壩氣象監測預警中心,集成了衛星、雷達數據、數值預報產品,並具備王家壩周邊及淮河上遊地區實況雨情水情信息、歷史資料查詢,以及未來7天天氣預報等功能。

  此外,整個淮河流域氣象中心及流域內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氣象部門通力合作,共同建設了淮河流域水文氣象預報業務系統。

  在安徽沿淮淮北地區,已建成由1321個鄉鎮自動氣象站、2部新一代天氣雷達、1部風廓線雷達、2個風雲衛星直收站組成的氣象災害監測網;可實現四省34部雷達、9000餘個自動氣象站等實況數據的匯聚、質控和集中監控。

  而在流域四省共同努力下,目前建成的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預警系統、乾旱監測預警系統及衛星遙感業務系統等,可實現流域水文氣象信息匯集處理、實時雨情水情監測、精細化面雨量預報、洪水風險預警及氣候影響評價等功能,以保障淮河安瀾,做好防汛減災科技支撐。

原標題:淮河流域汛情告急,今明兩天還將經歷強降雨過程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淮河治理簡史:從蓄洩兼籌到以洩為主,淮河何日再安瀾?
    為應對2020年淮河第1號洪水壓力,安徽共計啟用了8個行蓄洪區,而據水利部初步評估,今年淮河洪水僅約10年一遇的水平。 「大雨大災,小雨小災」,淮河流域歷來多發洪澇災害,而水患長期延續背後,治淮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 這就是淮河!
    淮河岸邊的安徽壽縣古城半城煙雨、半城詩。2020年5月12日拍攝的「千裡淮河第一峽」峽山口風光。 2020年5月12日拍攝的「千裡淮河第一峽」峽山口風光。航拍安徽潁上縣潤河鎮500千伏淮河大跨越工程全貌。
  • 安徽淮河王家壩開閘洩洪,2000多人連夜轉移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由於連日暴雨影響,20日8時31分,安徽淮河王家壩閘水位已達29.75米
  • 安徽:地理落差大 淮河上中遊易發洪澇災害
    今明兩天,淮河流域仍將有強降雨,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淮河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那麼,淮河中上遊為何易發生洪澇災害呢?事實上,淮河全長1千公裡,總落差200米。上遊長360公裡,落差達到174米,佔總落差的89%。
  • 盱眙縣淮河中心小學:搶險救援隊為淮河小學送錦旗
    【江蘇消息】8月7日,中國安能二局常州分公司搶險救援隊將一面印有"安能救援馳援盱眙戰洪魔,淮河小學鼎力相助傳佳話"的錦旗送到了淮河中心小學,感謝淮河小學在生活、工作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他們圓滿完成除險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希望與淮河小學成為永久的朋友。
  • 淮河1號洪水預計7月21日自盱眙進入江蘇!
    淮河1號洪水最新情況淮河1號洪水在安徽境內形成,預計7月21日(下周二)左右從淮安市盱眙縣進入江蘇,來水將進入洪澤湖,洪澤湖將開閘洩洪。但這並不代表淮北地區防汛壓力降低,7月20日前,強降雨帶北抬影響淮河流域,屆時,淮河流域可能迎來「七下八上」(指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防汛關鍵期。
  • 安徽,謝謝你!
    我省淮河流域洪汝河、淮河幹流淮南支流大量洪水經過王家壩流向下遊今年以來淮河洪災可以說猛於虎梅雨期長、大範圍暴雨長時間持續>導致幹支流洪水相遇使淮河沿線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另一方面淮河流域的地形也非常特殊性重點就在王家壩
  • 淮河流域幹流防洪風險加大
    ,主雨帶北抬,淮河流域將有強降雨過程,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貴州等地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    未來3天,山西東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高,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和貴州等地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長江幹支流、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仍將維持高水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內澇風險持續,需進一步加強防範堤防圩垸險情。
  • 每隔22年總有大洪水?2020年會繼續驗證這個規律嗎?
    中國受東南季風影響,夏季多雨多發洪澇災害。據中華地區2000餘年來的水文史料記載,幾乎平均每兩年就會有大洪水的記錄,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並不是很多。1931年特大洪水,圖片來源於網絡繼1998年特大洪水後,22年一個周期,2020年中國還會發生特大洪水嗎?
  • 氣象專家解讀 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咋恁強
    高嵩攝  □河南日報記者 李若凡 河南日報通訊員 周愛春  入汛以來,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罕見的淮河流域洪水。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為什麼這麼強?有哪些特徵?7月25日,我們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 長江中下遊幹流超警12天,太湖超警19天……雨下不停,淮河也將漲水!
    圖/馮光柳截至7月16日,長江中下遊幹流超警戒水位已持續12天;截至7月17日,「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太湖水位超警已連續19天,17日7時平均水位漲至4.65米,達到保證水位,太湖發生流域性大洪水;江西洪水紅色預警已連發9天,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繼續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 首次曝光淮瀆廟祭河神隆重場景,風光旖旎的桐柏山竟是淮河發源地
    淮河是中國最委屈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河南、湖北交界處的桐柏山太白頂,河床夾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河道被黃河反覆侵奪,導致水系紊亂,甚至失去了入海口,成為長江的支流。淮河兩岸是受洪水危害最重的區域,歷代帝王都來淮河源頭的淮瀆廟祭奠河神,祈求淮河安瀾。
  • 淮河盱眙站大堤上的「守護者」:只為淮水安瀾
    徐珊珊 攝中新網淮安7月26日電 題:淮河盱眙站大堤上的「守護者」:只為淮水安瀾作者 徐珊珊白天頭頂烈日,晚上忍著蚊蟲叮咬,不停地用腳步丈量大堤……25日是江蘇省盱眙縣鮑集鎮新遷村黨總支書記李銳守護在大堤上的第七個日夜。「平穩渡過昨晚上遊來的洪水,現在心裡踏實多了,但仍不能放鬆警惕。」看著從安徽一路奔騰而來的淮河水,李銳平靜地說。
  • 中國經濟「遊」過洪水
    眼下,2020年的這場洪水,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也會躋身史冊。連日來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強降雨,已經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遭遇暴雨洪水,受災人次達到3789萬。而令人揪心的是,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夏秋兩季遠未結束。
  • 直擊安徽洪水30小時「孤島」救援
    七月中旬,安徽進入長江、淮河雙線抗洪時刻。 7月20日早晨,淮河王家壩在時隔13年後又一次開閘洩洪。洶湧的洪水在瞬間吞噬了蒙窪蓄洪區18萬畝莊稼的同時,淮河下遊的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又一次因為「千裡淮河第一閘」的開閘而減少威脅。
  • 信陽淮河骨科醫院
    17    段偉超    單位:信陽淮河骨科醫院職務:骨二科副主任    男,骨科主治醫師,畢業於新鄉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任信陽市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曾在洛陽正骨醫院和北京武警醫院骨科進修學習兩年。
  • 最新公示:涉融創淮河壹號、萬創城市之光、新城吾悅公館等樓盤……
    2020-11-17 09:35:24 來源: 大寶家常菜 舉報
  • 淮河王家壩閘關閘 蒙窪蓄洪區進洪量約3.75億立方米
    新華社合肥7月23日電(記者張紫贇、程士華)7月23日13時許,淮河幹流王家壩閘關閘,淮河水暫停流向蒙窪蓄洪區。王家壩站水位已由開閘前的29.75米,下降至28.28米,超警戒水位0.78米,距離保證水位1.02米。
  • 專訪|水文專家冉啟華:長江流域會否重現1998年特大洪災?需警惕第...
    記者 | 曹林華編輯 | 趙孟12020年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頻繁發生,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
    央視《國家記憶》今起推出五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播出時間早知道 2020-06-2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